推薦序
每個人都渴望著母親的愛
母親在我十八歲的時候去世,當時我還是佛濛特州境內一所小型文理學院的新生。十年後,我寫瞭一封信給她,這是每年她逝世週年紀念當天,我都會做的事。「親愛的媽,」我寫道,「您已經去世十年瞭。」這時的我已然泣不成聲,溫暖而晶瑩的淚水順著臉頰滑落。
「這封信會跟其他的信不一樣,」我寫道,「事情再也不一樣瞭。我花瞭十年纔終於開始關心自己。我從來沒有意識到我多麼討厭自己。我多麼害怕自己。去年一直是非常艱辛又極其美好的療癒。我現在獨自一人,孑然一身。不再有酒精,不再有男友,不再自我毀滅,不再躲避所有的痛苦。隻有我,在這裡,一個人。我還是非常想念您。十年感覺好像一輩子。我不再是曾經的那個女孩……有媽媽的那個女孩。」
「可是我再也不想要這個樣子瞭。對您的過世念念不忘。我不希望我的一輩子都跟您有關。我很感恩,非常感恩,因為這次失去,我纔變成現在的我,但是我再也不想要一輩子都繞著這件事打轉。」
「我再也不想要很糟糕地對待自己。我不想要躲藏。我再也不想要感到絕望或寂寞或仇恨。我想要大步嚮前。我想要逃避所有這些失落的沉重負擔。我想要把那一切扔掉,就像夏天時身上穿著的外套一樣。我厭倦瞭這一切。我想要隻做我自己。為此,我必須讓您離開。」
「何況我認為,也許,隻是也許,因為讓您離開,因為不是設法緊緊抓住您,我可以很平靜。媽,我一直不平靜啊。近十年來,我一直很痛苦。太難瞭。我再也不想要那樣瞭。可是媽,我也需要您放開我。」
「親愛的,您唯一的女兒,剋萊兒。」
在她去世差不多二十五年後,現在的我還很難重讀這封信。我心碎,為撰寫這封信的時候那個年輕的我心碎。我也為母親心碎,她絕不會希望我感到如此痛苦。
寫瞭那封信三年後,我生下瞭我的第一個孩子,一個女兒。而且在女兒齣生後的最初幾週和幾個月,我坐在育嬰室裡,抱著她流淚。婆婆擔心我得瞭產後憂鬱癥。她說,她不記得她在孩子齣生時有哭得那麼凶。
但那不是產後憂鬱,那是我意識到我沒有讓我母親離開,意識到我永遠不會那麼做,而且意識到我不必那麼做。把女兒抱在懷裡,我知道,我之所以如此想念母親是因為,在育嬰室裡和我自己的女兒在一起,我正在經歷同樣的事:那份原始的母女關係。我意識到這是一份深入骨髓的愛和連繫,隻要是女人,都無法否認它的存在或沒有它。
十多年來,我一直是專門研究悲慟的治療師。我曾經與可能幾百位甚至幾韆位女性坐在一起,陪著她們處理失去母親的經驗。伴隨母親缺席而來的深邃情緒頻頻令我驚嘆。無論是跟我一樣因為母親去世而失去母親的女子,還是因為各式各樣的被遺棄而失去母親的女性,那都會是一個女人終生難忘的體驗。
凱莉.麥剋丹尼爾第一次告訴我她的書名叫做《童年母愛缺欠》時,我立馬知道這會是改變讀者人生的著作。雖然有許多談論失落的書籍,尤其是某些談論失去母親的著作,但是沒有一本曾經如此簡潔地闡述瞭這番體驗:渴求母親意謂著什麼。
在作為治療師的工作中,我見過許多失去母親的版本。我見過剛剛失去母親的女性以及幾十年前失去母親的女性。我見過因癌癥、自殺、謀殺、事故、疾病而失去母親的女性。我也見過仍然有母親但卻因為遺棄、上癮、記憶障礙、精神疾病等等而失去母親的女性。有些失落比其他失落造成更大的創傷,但是伴隨這類失落而來的渴望體驗卻相同。這些女性攜帶的「母愛飢渴」(Mother Hunger)以獨特而持久的方式塑造瞭她們每一個人的樣子──凱莉在這本非常勇敢的著作中闡述瞭所有這一切。
但是在我看來,凱莉在《童年母愛缺欠》中完成的最重要事情是,證實失去母親的體驗確實存在。我從個案那裡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很難相信我還在處理這個問題。但是正如凱莉所闡釋的,期盼母親的體驗對女性的影響如此之深,深到不僅貫串女性的一生,甚至代代相傳。《童年母愛缺欠》不僅證實瞭這份巨大的影響,而且為我們提供瞭治癒的解決方案和途徑,在未來幾年必會帶來漣漪效應。
我花瞭好長的時間纔原諒自己因為母親去世而大受影響,但是對於許多女性而言,擺脫失去母親的痛苦非但難以描述而且得來不易。凱莉的著作將會永遠改變這點。知道《童年母愛缺欠》在人世間曝光瞭,等待著最需要它的女性找到它,這使我的心放鬆下來,讓我生齣希望,認為痊癒是有可能的。
假使今天要再寫一封信給我母親,我會告訴她,好多年以前,我並沒有放下她,我會告訴她,我絕不會停止愛她,然而我已經找到瞭在人生中平靜的方法。我希望所有讀過這本書的讀者也都跟我一樣。
──剋萊兒.畢德威爾.史密斯(Claire Bidwell Smith)
執業臨床心理諮商師(LCPC)
《當焦慮來臨時:走齣喪慟的情緒,踏上療癒之路》(Anxiety: The Missing Stage of Grief)作者
作者序
儘早解救母愛飢渴的自己
麗莎.多諾凡(Lisa Donovan)在她文筆優美的迴憶錄《永遠飢餓的女士》(Our Lady of Perpetual Hunger)當中寫道:
我傢族中的女人們深深地背負著彼此的痛苦。它就像一個額外的器官,一個我們沒有人知道該如何運作的破碎心室,阻擋著其他人的心做正常的事。
多諾凡逮到瞭那份心碎,也就是某些女兒從母親那裡繼承的「破碎心室」。在我撰寫你現在雙手中握著的這本書的時候,多諾凡的話是我的靈魂的良藥,那是承認祖先的心碎遺產,它是難以言說、難以書寫、也難以瞭解的主題。
在兩年的時間裡,我幾乎要停止撰寫這份手稿──部分原因是,經常有人提醒我,大多數的人們並不想要瞭解這個課題,但主要原因是,它實在太難瞭。我照例反問自己,為什麼這麼做呢?我基於一個原因繼續堅持:這是我年輕時候希望擁有的書籍。
我齣生在一個女性動力十足、盡其所能撫養孩子的傢族,但是我跟許多人一樣,有著痛苦的背景。儘管我得益於白皮膚、健全的教育以及其他優勢,但即使是特權的人生也無法保護一個人免於「母愛飢渴」之苦。
我的外曾祖母在我外祖母很小的時候就遺棄瞭她。外曾祖母帶著另外一個女兒離開瞭小鎮,與一位剛結識的男人住在一起,最終,這個男人成為她結婚又離婚的五個男人之一。她遺棄的小女孩長大後成為我的外祖母。
我很愛我的外祖母。我們一年隻去她傢一次,但是那些共享的時光對我來說卻很神奇。母親不太喜歡外祖母。毫無疑問,因為被遺棄,外祖母渴求得到我母親無法提供的某樣東西。身為外祖母的女兒一定是某種負擔。我不知道詳情,因為母親幾乎不太記得小時候的事,也不太討論這些事。
直到深入我自己身為母親的旅程和職業道路,我纔完全理解「母愛飢渴」的概念。但是就連在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傢族裡有什麼不對勁。事後看來,加上臨床的視角,我認為有母親照護的時候,獲得更多資訊對我不會有幫助;我太過忙著設法成為好女兒。我忙著生存。幸運的是,二十齣頭時,我無意中走進瞭女性的研究課程,在那裡,我找到瞭令我大開眼界的相關指引,為我命名「母愛飢渴」提供瞭素材。時間快轉二十年,我的第一本著作《準備好療傷》(Ready to Heal)齣版瞭,在此,我首度將「母愛飢渴」命名為令人上癮的愛的根源。從那時候開始,我一直在幫助女性理解和療癒因為早期依附貧乏所產生的心痛。《童年母愛缺欠》是從過去三十年來研究、實踐、學習搜集到的智慧集閤。它是我寫給讀者的信(一個女兒寫給另外一個女兒的信),談到帶著心碎生活造成的後遺癥,這類心碎一部分是生理的,一部分是心理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一部分是靈性的。
儘管故事形形色色,但我發現,每一位患有「母愛飢渴」的女性都期盼同樣的東西:某種品質的愛──某種養育、安全、鼓舞人心的愛──我們認為是母愛的那種愛。我們需要那樣的愛纔能讓人生有一個堅實的開始。它是一種無條件的愛,任何浪漫關係、友誼或生日蛋糕都無法取代。
許多人認為父親也可以提供這種獨特的愛。雖然體貼、善於養育的父親養大的女兒顯然有許多優點,但父親無法取代母親。命名為「母愛飢渴」並不是要忽略父親或其他主要照顧者的重要性,也不是要責怪母親沒有提供她們無法提供的東西。「母愛飢渴」是一個框架,幫助你確認母親照護的基本元素是什麼,讓你可以體認到你失去瞭什麼、同時重拾你所需要的東西。
在這本書中,我們將會探討導緻「母愛飢渴」的原因及其應對措施。在你閱讀這些內容且有所發現之際,體認到療癒的力量不會總是感覺美好,但它必會為你帶來嶄新的希望和更新的能量。請放心,即使你的母親實際上並不在場或沒有體認到你的悲傷,「母愛飢渴」還是可以被治癒。「母愛飢渴」並不意謂著你想要成為母親或需要親近你的母親。無論你是由親生母親、養母、寄養傢庭的媽媽、父親、兩個母親、兩個父親、單親媽媽或多位照顧者撫養長大,「母愛飢渴」都可能會發生。與其說「母愛飢渴」是關於誰實際撫養你長大,倒不如說是關於你在成長期間缺少瞭哪些發育的需求。「母愛飢渴」命名瞭你帶著生活的渴望;期盼某種品質的愛。
以下章節是為瞭溫柔地支援你而安排的。在第一章中,我們定義「母愛飢渴」,讓你立即找到解脫。本書其餘部分將會詳細介紹母愛的三個基本元素。從「養育」(nurturance)的母親元素開始,我們將會嚮動物學習,討論依附(attachment),然後仔細研究母愛飢渴與食物和性的複雜關係。
從那裡開始,我們將會繼續討論第二個「保護」(protection)的基本母親元素。迴顧傷害女性的動盪文化勢力,將會對為什麼許多人有母愛飢渴的癥狀產生慈悲之心。真實案例《髒鬼約翰》(Dirty John)說明當母親無法保護女兒時所發生的悲劇,而且顯示恐懼如何融入成為女性的結構中。
接下來,我們將會探討第三個「指引」(guidance)的基本母親元素:母親如何啟發女兒。然後,在接近本書的結尾時,我們將會探討一下「三級母愛飢渴」,那是關係的三級灼傷,可以摧毀女人的一生,好比茱蒂.嘉蘭(Judy Garland)和愛迪.琵雅芙(Édith Piaf)。最後,我們將會檢視蘊藏在「母愛飢渴」中的悲慟。
「母愛飢渴」以不同的形式齣現,某些比較嚴重,某些不那麼嚴重,所以每一個人的療癒看起來都不一樣。有些人的母親已經不在人世,所以你們的道路將會與母親尚在人世的女性不同。無論你的母親是否健在,療癒都涉及取代你在成長期間失去的事物。並非本書的所有想法都適用於你作為女兒的經驗。但是在書中章節的某處,你可能會找到閤適的字詞來形容長年煩擾你的痛苦。當你這麼做的時候,全新的清明便會指導你與生俱來的療癒過程。
雖然你的復原路徑獨一無二,但是你可以期待某些共同的療癒跡象:情緒的安全感增加、比較容易做決策、焦慮減少、瞭解你的依附風格。你將會對你所做的抉擇(即使是你非常後悔的抉擇)滿懷慈悲,也會比較容易挑選善良和尊重人的朋友和伴侶。如果你有孩子,愛他們也會變得比較容易。
「母愛飢渴」並不罕見。但是沒有名稱的話,它便躲藏在祕密和羞恥之中。準許自己學習和談論這類關係傷害其實很激進,它是朝著重拾你所需要的愛邁齣勇敢的一步。
如果你是母親,可能會很想要將這本書當作育兒指南或重溫你後悔的事。請儘量不要這麼做。請以女兒的身分閱讀本書。本書是關於瞭解你在成長期間錯過瞭什麼,讓你可以重拾自己溫柔的部分,那些是你為瞭贏得母親的愛或為瞭在她缺席的時候存活下來而犧牲掉的東西。隨著你拼湊齣成為你的母親的女兒的故事,你將會為失去的養育、保護、指引找到新的資源。麵對齣現在你的人生中的心碎,可以打開喜悅和連結的機會。
在接下來的內容中,在你搜集新的覺知之際,我會全心全意地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