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作者提齣對孫中山先生思想作為中國現代化方案之省思與詮釋,並企望從一實質的、實際的與實用的觀點發展現代化的中國管理模式、中國倫理模式與中國策略思維模式,俾能更進一步促進中國社會更深入、更廣泛,但也更完美的現代化。
發表於2025-02-24
本書為作者提齣對孫中山先生思想作為中國現代化方案之省思與詮釋,並企望從一實質的、實際的與實用的觀點發展現代化的中國管理模式、中國倫理模式與中國策略思維模式,俾能更進一步促進中國社會更深入、更廣泛,但也更完美的現代化。
成中英
湖北陽新縣人,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九日生。國立颱灣大學畢業、美華盛頓大學哲學碩士、哈佛大學哲學專業哲學博士。執教於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係逾二十年,現任哲學係教授。曾任國立颱灣大學哲學係客座教授兼係主任與哲學研究所所長,美國耶魯大學哲學係訪問教授,美國紐約大學哲學係訪問教授,颱灣中央研究院客座研究教授等職。
主研當代分析哲學、語言哲學與科學哲學、中國先秦哲學與宋明理學,近年緻力發展「本體詮釋學」、「易經哲學」與「中西哲學融閤」,頗著成效。已齣版書中包括「歸納理論」「心物同一問題」「載震原善研究」(以上英文);「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科學真理與人類價值」、「中國哲學的現代化與世界化」、「知識與價值」、「現代邏輯與方法學基本辭典」(以上中文),另已發錶中英文哲學論文約一百餘篇。
前 言
二版序
代序:論知識分子與中國現代化的目標
第一章 導論與泛論:中國現代化的內涵與取嚮
第二章 文化問題:兼論民族主義的基礎問題
第三章 社會問題:兼論民權主義的基礎問題
第四章 生活問題:兼論民生主義的基礎問題
第五章 結論與總論:文化、社會與生活的綜閤哲學
第六章 建立中國管理哲學
第七章 論工業化與倫理化的雙管齊下
第八章 談企業倫理的分析
第九章 戰略的哲學基礎分析
第十章 整體定位、應變創新的思考
版權宣告
封 底
序:
前 言
一九八三年春季,我在南港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擔任客座斫究教授,從事中國現代化思想的哲學基礎研究。我的主題是探索中國傳統與西方現代如何理性的結閤,以及此一結閤的典範為何。我認定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思想,提供瞭中國傳統與西方現代理性結閤的一個理想模式,也提供瞭一個有關中國現代化方法形式與實質內容上的典範。從這一個新的角度來考察三民主義思想,我認為不但可以打破三民主義作為意識形態的約束,還原齣三民主義思想的歷史和哲學意義,也可以更進一步,同時也是更深一層分析和瞭解中國現代化麵臨的價值目標與方法手段的認知、評估與抉擇問題。我在半年內寫成「論現代與傳統的理性的結閤:三民主義的中西哲學基礎」專文,曾發錶為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第十五種。我於該篇論文印齣後發現,其中有許多錯簡及漏失的地方,很想有機會加以訂正。我也更積極的發揮中國現代化思考的哲學意義,在中西哲學與中西文化的結閤以及中國哲學的落實應用等幾個重要關節上,提齣係統的意見。本書大緻實現瞭我的這兩個願望。
本書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分析的拓展瞭作為現代化思考的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的哲學基礎意義,可視為中國現代化的問題學與方法學部份。第二部份分析的拓展瞭實行現代化過程中製度化與策略化問題。這些問題歸納凝聚為管理與倫理、策略與技術的哲學考察,此可視為中國現代化的管理學與倫理學部份。中山先生提供瞭一個理性的結閤中國傳統與西方現代化的理想模式,但如何落實此一模式於實際,如何從實際的西方經驗與世界經驗領取教訓,如何有效的吸取知識以及有效的應用知識,促使此一模式更為精密、更為充實,同時使中國傳統典西方現代的結閤更為機動、更具成效,乃是本書的重點所在。
中國現代化將是一個多參數、多嚮度、多層麵、多階段的輻射、迴饋與發展過程,需要不斷的批評,不斷的分析,不斷的整閤和不斷的把握。中國現代化的哲學省思將提供這種批評、分析、整閤與把握,並將是中國現代化發展過程中輻射的重要一環。
本書第二部份中的「建立中國管理哲學」,曾發錶於中國時報與中國論壇雜誌。「中國工業化與倫理化的雙管齊下」(原名「論工業化與倫理化」),曾發錶於中國時報。「企業倫理的分析」(原名「談企業倫理」),曾發錶於中國論壇雜誌。「策略的哲學基礎分析」(原名「戰略的哲學分析」)與「整體定位、應變創新的思考」(原名「整體定位、應變創新」),則分別發錶於中華戰略學刊與實踐月刊。
中國現代化的哲學省思:「傳統」與「現代」理性的結閤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現代化的哲學省思:「傳統」與「現代」理性的結閤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