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365道!快手常備菜:便當菜、下飯菜、爽口小菜,冰箱保存,隨取隨吃 (電子書)

365天365道!快手常備菜:便當菜、下飯菜、爽口小菜,冰箱保存,隨取隨吃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macaroni
图书标签:
  • 快手菜
  • 便当菜
  • 下饭菜
  • 小菜
  • 家常菜
  • 冰箱菜
  • 常备菜
  • 365道菜谱
  • 简单易学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提前做好放在冰箱保存,隨取隨吃,簡單加熱就能食用,
書中80%以上料理可以當作便當菜,隨意自由組合便當!
 
  不少人日日為了工作、學業、沉重的家務和育兒團團轉,鮮少有空閒思索每日三餐,更別說輕鬆烹調的時間,而「常備菜」,正是能幫助大家快速上菜、放鬆享用每天料理的最佳方法!不管是正餐或便當菜,都能游刃有餘地完成。
 
  「常備菜」是利用閒暇,預先做好成品或冷凍半成品,放入冷藏或冷凍保存,用餐前再加熱也不會喪失風味的可口飯菜。常見的常備菜包括涼拌菜、醃漬菜、燉煮料理等,能讓忙碌的人回家後,簡單加熱或取出盛盤,便能立刻大快朵頤。此外,對於每天烹調而毫無頭緒變化菜色,或是吃膩外食,想要帶便當的上班族,常備菜不啻是料理救星。
 
  本書集結了日本知名生活風格媒體Macaroni網站料理家,以及instagram料理網紅的拿手料理,精選365道最受網友歡迎的常備菜,日式、中式、韓風、西式風味,清爽可口、濃郁重口味、吮指香辣料理應有盡有,並分享他們長時間烹調的經驗與想法。這些簡單易做的人氣常備菜,能讓辛勤工作的社畜即時飽食晚餐;讓忙碌家務的人短時間內立刻上菜;讓上班族花10分鐘就能填裝好午餐便當;讓料理新手很有成就感地現做現吃。
 
  即便生活、工作型態改變,使得不定時吃飯、外食已經成為常態,但飲食始終是最能撫慰人心、補充元氣的方法,希望藉著本書多達365道的料理,讓你不再耗費時間、腦力烹調三餐,只要簡單加熱,隨取隨吃,天天都能實現飲食&時間自由!
 
本書特色
 
  ➊美食老饕適用!
  從日本macaroni網站精選365道人氣料理,美味度絕對經得起考驗,菜色不重複,天天吃不膩。
 
  ➋忙碌社畜適用!
  料理皆可冷藏或冷凍保存,不僅下班後簡單加熱就能立刻食用,還能延長保存期限。
 
  ➌帶便當族適用!
  標出可以當「便當菜」的料理,事先做好,每天填裝便當只要10分鐘,還能自由組合菜色。 
 
  ➍小家庭&單身族適用!
  每道料理標明製作時間、食材分量,不再糾結到底該買多少材料才不會浪費!省荷包又環保。
 
  ➎料理新手適用!
  分享烹調常備菜的訣竅、小常識,以及保存、加熱食用方法,易懂不複雜,現學現吃。
拥抱生活美学:新派餐桌艺术与智慧厨房指南 书名:《食光漫步:从食材到餐桌的优雅生活提案》 内容简介: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效率与品质之间艰难取舍。本书并非一本传统的食谱合集,而是一部关于如何将“吃”这件事,提升为一种充满仪式感与智慧的生活美学提案。我们深知,真正的美食体验,源于对食材的尊重、对烹饪的热爱,以及对时间管理的精妙规划。本书将带领读者跳脱出日常三餐的重复循环,探索如何在有限的日常空间内,构建一个既高效便捷又充满惊喜的餐桌世界。 第一章:寻味溯源——与食材的深度对话 本章聚焦于食材的“生命力”与“潜力”。我们不再仅仅关注“怎么做”,而是深入探讨“为什么这样做”。 1.1 季节的馈赠:物候与食材的共振 详细解析四季更迭对食材风味的影响。春季的嫩芽如何利用“生食”或“轻焯”保留其生命力;夏季的瓜果如何通过“慢炖”与“冷泡”激发其清爽的层次感;秋季的根茎如何通过“烘烤”深化其大地赋予的醇厚;冬季的时蔬又如何通过“浓汤”锁住全部的温暖能量。书中提供了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下,当季食材的最佳处理方式图谱。 1.2 产地探秘:从农场到餐桌的伦理选择 探讨可持续农业和本地化采购的意义。介绍如何辨识优质的有机认证、公平贸易产品,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观察(如光泽、气味、触感)判断非加工食品的新鲜度。书中包含一份“本地优质供应商名录”的构建指南,帮助读者建立自己的信任采购网络。 1.3 珍视每一份馈赠:零浪费的艺术实践 本书倡导极致利用食材的每一个部分。例如,如何利用蔬菜的边角料制作高汤底料,如何将水果皮和籽转化为风味糖浆或香料油。这不是简单的节俭,而是一种对自然资源的深度尊重与艺术化处理。 第二章:厨房的哲学——空间、工具与心流 一个高效而令人愉悦的厨房环境,是烹饪乐趣的起点。本章探讨如何优化厨房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状态。 2.1 极简主义的厨房重塑:动线与收纳的科学 针对不同户型的厨房,提供个性化的收纳解决方案,强调“常用物触手可及,非常用物隐形化”的原则。重点介绍垂直收纳、抽屉分区和“工作三角区”(水槽、灶台、操作台)的优化布局,旨在减少不必要的走动和寻找时间。 2.2 现代厨具的精选与保养:投资于长久的使用价值 不同于盲目追求新奇工具,本章聚焦于“核心工具”的鉴别。从铸铁锅的“养护之道”到高精度刀具的“打磨与存放”,再到慢炖锅、破壁机的真正适用场景分析。每一种工具都被赋予了其独特的“使用使命”。 2.3 烹饪中的“心流”状态:冥想式的厨房体验 引导读者将烹饪视为一种正念练习。通过控制呼吸、专注于切菜的节奏、聆听油炸的声音,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创造性状态。书中提供了辅助进入心流状态的背景音乐清单和情境引导。 第三章:时间艺术:预制、组合与即时满足的平衡 本章的核心在于时间管理,但关注点在于“质量的预置”,而非“数量的堆砌”。 3.1 “基底”的智慧:构建风味核心组件库 介绍如何系统性地准备一系列用途广泛的“风味基底”。这包括:不同浓度的脱水高汤(鸡、牛、素食)、风味油(迷迭香油、蒜蓉油、辣椒油)、自制酱料母体(如万用味噌酱、烟熏番茄膏)。这些基底可以随时与其他新鲜食材进行“即时组合”。 3.2 模块化烹饪:一物多用的升级策略 详细解析如何利用一次性的复杂烹饪(如慢烤一大块肉、蒸煮大量谷物),产出可用于未来数日不同菜肴的“模块”。例如,慢烤的整鸡,鸡胸肉可用于沙拉、鸡腿肉可用于卷饼、骨头可用于高汤。强调如何通过改变调味和搭配,让同一基底焕发新生。 3.3 跨越保鲜的误区:科学储存的艺术 深入探讨不同食物(香草、绿叶菜、浆果、肉类)的最佳冷藏、冷冻和真空保存技术。纠正常见的储存误区,例如“香草不宜冷藏”或“蘑菇不宜密封”等知识点,确保预置食材在最佳风味下被取用。 第四章:餐桌的叙事:摆盘、饮品与氛围的营造 美食的体验是多维度的。本章将焦点从烹饪本身转移到“呈现”与“分享”。 4.1 视觉飨宴:极简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摆盘哲学 摆盘并非复杂的堆砌,而是对色彩、纹理和负空间的有效运用。提供基于“留白”原则的摆盘技巧,如何利用天然材质(如石板、木片、未漂白的亚麻布)作为餐具的延伸,衬托食物本身的美感。 4.2 风味平衡:饮品与餐食的交响乐 超越传统的葡萄酒搭配,本章探讨无酒精饮品如何提升用餐体验。教授如何自制具有解腻、助消化的气泡饮(如康普茶、冷泡花草茶),以及如何根据菜肴的酸度、油脂含量和香料强度,选择最合适的饮品进行平衡。 4.3 慢食的仪式:餐桌的对话与连接 探讨如何创造一个真正放松的用餐环境,鼓励放下电子设备,进行有质量的交流。书中提供了一系列“餐桌破冰游戏”和“食物故事分享”的引导,让每一次用餐都成为一次家庭或友人的情感连接时刻。 总结:食光漫步的意义 本书提供的并非速成秘籍,而是一种持久的生活态度——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时间的珍视,以及对日常琐事的艺术化处理。《食光漫步》邀请每一位读者,将厨房视为创造与疗愈的圣地,让每一餐都成为对生活热爱的有力宣言。它旨在帮助您构建一个,即使生活再忙碌,也能从容应对,优雅享受的“新派餐桌艺术”。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macaroni
 
  是以「從飲食開始,讓每天的生活都充滿著笑容」為目標,創立的日本知名生活風格媒體。網站中每天刊登食譜影片、受人矚目的餐桌裝飾、廚房器具商品 資訊,以及Instagram人氣料理網紅專欄等,全都是對飲食、生活有幫助的實用資訊。此外,同時經營*登錄會員9,000人以上的「macaronimate」,以及飲食生活選物店「macaroni store」。
 
  *截至2023年8月止
  相關資訊可參照網站:macaro-ni.jp
 
譯者簡介
 
陳文敏
 
  兼職譯者,譯有《我的第一本鑄鐵平底鍋料理》、《西點,基礎的基礎》、《法國料理,基礎的基礎(合譯)》、《學會鉤毛線的第一本書》、《看見夢想的1000個手作雜貨和飾品》等書(朱雀文化出版)。

图书目录

寫在前面
掌握這些常備菜的製作原則
製作常備菜的必備工具
本書的使用方法
1月
1日 和風醃白蘿蔔梅子
2日 甜辣奶油炒小干貝杏鮑菇
3日 鮭魚鏘鏘燒
4日 肉汁飽滿的燉煮漢堡排
5日 橄欖油漬牡蠣
6日 麵味露漬酪梨
7日 烤味噌芥末籽醬杏鮑菇肉捲
8日 辣椒醬美乃滋烤雞柳
9日 芝麻拌雞柳菠菜
10日 不用炸的蝦排
11日 柚子白菜
12日 自家製鮪魚片
13日 梅子煮雞腿蓮藕
14日 超辣芥菜豬肉燥
15日 照燒海苔雞肉丸
16日 豆芽南蠻漬
17日 手工冷凍春捲
18日 爽口清脆生泡菜
19日 歐姆蛋風咖哩馬鈴薯泥
20日 杯裝奶油白醬燉菜
21日 菇菇時雨煮
22日 私房核桃味噌
23日 鹽昆布豆渣沙拉
24日 軟呼呼美乃滋雞塊
25日 油淋雞風味豬肉丸
26日 大蒜醬油炒蒟蒻油豆腐
27日 鮪魚咖哩通心粉沙拉
28日 橄欖油漬雞柳
29日 牛肉牛蒡蒟蒻絲時雨煮
30日 菇菇回鍋肉
31日 起司焗飯風味吐司
小專欄1適合製作常備菜的食材‧得費工處理的食材清單
 
2月
1日 雞胸肉南蠻漬
2日 鮪魚白蘿蔔
3日 大葉香腸捲
4日 鮪魚蒟蒻絲
5日 芝麻拌菠菜味噌鯖魚
6日 甜辣牛蒡雞肉條
7日 味噌擔擔肉
8日 西式醃綠花椰鵪鶉蛋
9日 甜辣炒豬肉蓮藕
10日 圓滾滾的鱈寶雞肉丸
11日 西班牙蒜香風味炒干貝菇
12日 橄欖油香蒜炒蓮藕魩仔魚乾
13日 西式醃咖哩白花菜
14日 煎味噌照燒油豆腐
15日 黑醋炒雞胸肉白蘿蔔
16日 泡菜煮雞翅
17日 醃漬風味白蘿蔔
18日 日式金平牛蒡舞菇肉燥
19日 鰆魚西京燒
20日 超辣白蘿蔔薑片豬梅花肉捲
21日 照燒豬肉丸紫蘇捲
22日 濃郁芝麻味噌炒豬肉高麗菜
23日 磯邊油豆腐肉捲
24日 蕃茄醬煮雞肉蓮藕
25日 明太子美乃滋蓮藕
26日 韓式超辣拌豆芽雞柳
27日 超辣味炒手撕油豆腐豬肉
28日 草莓奶油
小專欄2正確選擇保存容器
 
3月
1日 超辣味蘿蔔絲乾豬肉泡菜
2日 蓮藕雞肉餅
3日 洋蔥醬
4日 法式芥末籽醬醃蓮藕蕈菇
5日 燉煮韓國辣椒醬蒟蒻
6日 炒牛蒡鹿尾菜
7日 麻婆豆腐料
8日 辛辣炒煮豬肉油豆腐
9日 韓國辣椒醬炒大蔥豬肉
10日 辣筍風味杏鮑菇
11日 甜辣咖哩炒雞腿青椒
12日 超辣洋蔥肉捲
13日 金平西洋芹
14日 超簡單爽味蛋
15日 咖哩美乃滋炒鱈寶與綠花椰
16日 自製鹽昆布
17日 柑橘醬糖醋雞胸肉
18日 茸菇醬風味白昆布絲
19日 香草照燒雞馬鈴薯
20日 西式醃高麗菜大蒜
21日 炸海苔豆腐雞塊
22日 泡菜冬粉
23日 醬油漬菇菇
24日 韓風拌鹽味白菜鮪魚
25日 法式芥末煮雞肉白蘿蔔
26日 黑胡椒醃大葉
27日 豆芽棒棒雞沙拉
28日 滿滿蔬菜乾咖哩拌飯料
29日 爽口辛香料鹽漬鮭魚
30日 芝麻味噌煎雞柳
31日 馬鈴薯魩仔魚大葉鹹薄餅
小專欄3輕鬆製作常備菜!烹調小技巧Part1 
 
4月
1日 醬汁浸泡綠蔬菜
2日 焗烤冷凍通心粉玉米粒
3日 豬肉馬鈴薯條
4日 西式醃蘆筍甜椒
5日 薑煮豬肉杏鮑菇
6日 微波醬汁炒麵
7日 蜂蜜薑燒鮭魚油豆腐
8日 美乃滋薑燒雞胸肉
9日 醬汁浸泡煎雙色蘆筍
10日 甜辣炒大豆魩仔魚乾
11日 滿滿蔬菜雞肉普羅旺斯燉菜
12日 和風漬煎蔬菜
13日 蒜香醬油小棒腿
14日 蔥味噌柚子醋醬油漬茄子
15日 超辣味拌雞柳高麗菜
16日 濃郁鮮菇肉醬
17日 辣味金平牛肉牛蒡
18日 拿坡里風味蘿蔔絲乾
19日 粒粒玉米燒賣
20日 無醬汁麻婆豆腐
21日 和風漬煎香蔥
22日 私房金針菇茸菇醬
23日 味噌美乃滋煎蒜味雞肉
24日 辣味噌鮪魚高麗菜
25日 韓式拌鹽味菠菜櫻花蝦
26日 中式糯米握飯團餡料
27日 韓風蓮藕炸雞
28日 味噌煮牛蒡蒟蒻
29日 超辣醬油漬毛豆莢
30日 培根醬
小專欄4輕鬆製作常備菜!烹調小技巧Part2 
 
5月
1日 清湯奶油炒雞胸肉舞菇
2日 海苔鹽奶油炒蓮藕杏鮑菇
3日 超好做鮪魚馬鈴薯
4日 玉米筍小花肉捲
5日 馬鈴薯蒟蒻球
6日 照燒鵪鶉蛋
7日 金平荷蘭豆
8日 梅柚醬汁拌山藥白蘿蔔葉
9日 竹輪五彩肉捲
10日 柴魚片醬油炒菇菇
11日 西式檸檬漬白蘿蔔西洋芹
12日 蜂蜜檸檬煎雞腿
13日 脆梅薑味煎豬肉
14日 醃漬茄子
15日 混拌就能做!簡單雞肉飯配料
16日 香菜青醬
17日 金平竹筍
18日 照燒口袋豆皮鑲肉
19日 柚子醋奶油炒豬肉菇菇
20日 奶油醬油炒馬鈴薯牛肉
21日 中式醃漬西洋芹白蘿蔔
22日 濃郁黑醋糖醋豬肉
23日 橄欖油漬鯖魚鬆
24日 拿坡里風味蔬菜蒟蒻絲
25日 自製鮭魚鬆
26日 珍珠菇茸菇醬
27日 培根白蘿蔔捲
28日 醋拌冬粉
29日 基本款西式醃蔬菜
30日 磯邊鬆軟鱈寶雞肉餅
31日 山葵柚子醋醬油拌軟茄子
小專欄5 美味的常備菜,就是最棒的便當菜! 
 
6月
1日 柚子鹽味沙拉雞肉
2日 磯邊鬆軟鱈寶肉捲
3日 南蠻醋漬柳葉魚
4日 不用炸的醬汁豬排
5日 橄欖油香蒜鹿尾菜
6日 蒟蒻雞肉燥
7日 鬆脆醬油風味韭菜
8日 梅味海苔蒲燒雞柳
9日 蔬菜肉味噌
10日 超簡單坦都里雞肉
11日 秋葵舞菇肉捲
12日 培根捲漢堡肉
13日 圓滾滾糖醋豬肉球
14日 烤馬鈴薯球
15日 胡蘿蔔片炒明太子
16日 大葉蘿蔔絲乾
17日 醬汁浸泡香煎大蔥
18日 Q彈辣醬雞
19日 梅子柴魚風味糯米椒豬肉捲
20日 和風蕈菇義大利麵
21日 泡菜炒山苦瓜豬梅花肉
22日 辣呼呼炒豬肉櫛瓜
23日 蔥多多涮豬肉
24日 照燒綠花椰肉球
25日 醃漬生薑小黃瓜
26日 芥末籽醬油風味煎旗魚
27日 炒辣味菇菇蒟蒻絲
28日 生薑燒飯配料
29日 黑胡椒炒綠蘆筍豬肉
30日 醃梅子茸菇醬
小專欄6主食也可以長期保存!方便保存主食的小訣竅
 
7月
1日 佃煮嫩薑
2日 豆腐紫蘇漢堡排
3日 櫛瓜培根捲
4日 拿坡里風味炒竹輪香腸捲
5日 濃郁風味馬鈴薯沙拉
6日 泡菜茸菇醬
7日 南蠻漬鮭魚大蔥
8日 橄欖油香蒜蕈菇
9日 簡單好做微波肉丸
10日 西式醃漬雞蛋
11日 韓風拌菠菜胡蘿蔔
12日 拌青椒洋蔥大葉碎
13日 雜炊飯料
14日 蔥多多蒸雞肉
15日 即食蕃茄泡菜
16日 清爽醋拌章魚和煎秋葵
17日 烤梅子味醂風味鱈魚
18日 辛辣煮蒟蒻絲茄子 
19日 不用炸的培根起司馬鈴薯可樂餅
20日 蔥鹽大蒜雞肉
21日 自製莎莎醬
22日 雙倍蔥段豬肉蓋飯
23日 奶油香蒜炒雞肉蘑菇
24日 鮪魚罐頭肉醬
25日 辣味醬油漬大葉
26日 濕潤口感橄欖油漬鮭魚
27日 中式醬汁泡茄子油豆腐
28日 薑燒胡蘿蔔豬肉片
29日 鱈寶起司培根捲
30日 煎味醂漬鯖魚
31日 泡菜漬油豆腐
小專欄7夏日製作常備菜時,必須特別留意的地方 

8月
1日 微波甜醋漬茗荷
2日 梅肉柚子醋醬油煮茄子豬肉
3日 不用炸的紫蘇豬肉排
4日 加了泡菜的山形涼拌蔬菜總匯
5日 醃梅子小黃瓜豬肉捲
6日 起司餡迷你燒肉漢堡排
7日 甜醋炒雞腿肉地瓜
8日 薑味醬汁浸泡煎秋葵
9日 照燒南瓜豬肉捲
10日 麵味露美乃滋冬粉沙拉
11日 冰涼關東煮
12日 炸豆皮雞絞肉捲
13日 中式風味辣炒櫛瓜條
14日 蕃茄煮蕈菇豬肉
15日 南蠻漬竹筴魚
16日 磯邊燒泡菜豬肉圓餅
17日 麵味露柚子醋醬油漬白蘿蔔
18日 韓式拌辣味茄子
19日 醬汁浸泡炸整根茄子
20日 麻婆小黃瓜
21日 非油炸味噌雞胸肉排
22日 辣味芝麻拌雞柳四季豆
23日 大蔥味噌雞肉丸
24日 梅子照燒茗荷肉捲
25日 柔軟多汁紅茶風味豬肉
26日 煎味醂漬鮭魚
27日 兩種風味漬山藥
28日 奶油柚子醋醬油炒雞柳蕈菇
29日 芝麻美乃滋風味牛蒡
30日 海苔鹽味雞肉
31日 脆脆拌豬肉蓮藕
小專欄8 輕鬆製作常備菜!烹調小技巧Part3
 
9月
1日 橄欖油香蒜蘿蔔絲乾蕈菇
2日 蟹味棒豆腐煎餅
3日 大蒜醬油風味冷凍炸雞
4日 芝麻味噌拌胡蘿蔔
5日 萬能豆皮
6日 大蔥香菇味噌肉
7日 柑橘醬煮小棒腿
8日 超辣Q彈蝦仁
9日 雞柳起司肉餅
10日 超辣味炒鵪鶉蛋蒟蒻
11日 梅子紫蘇雞柳肉捲
12日 醃漬蔥味噌起司
13日 香辣煮小芋頭鵪鶉蛋
14日 奶油柚子醋醬油炒茄子雞肉
15日 蕈菇辣油
16日 蔥鹽味脆脆蓮藕雞肉丸
17日 超入味甜辣牛蒡拌飯料
18日 醬汁浸泡煎洋蔥
19日 奶油煎馬鈴薯
20日 蜂蜜檸檬煮南瓜
21日 萬能味噌丸
22日 一口拿坡里蕃茄義大利麵
23日 佃煮香菇
24日 迷你南瓜可樂餅
25日 梅子柴魚片拌綠花椰
26日 甜辣醬汁漬白蘿蔔
27日 蕈菇奶油醬
28日 照燒漢堡排
29日 西式醃紫高麗
30日 無限美味鹽昆布南瓜
小專欄9用剩餘食材製作!超推薦的冷凍綜合蔬菜 
 
10月
1日 圓滾滾的鵪鶉蛋肉丸
2日 照燒秋葵肉捲
3日 高麗菜蟹肉棒沙拉 
4日 豬五花泡菜蘿蔔
5日 梅子鹿尾菜拌飯料
6日 暖呼呼菇菇酪梨沙拉
7日 甜鹹入味煮蒟蒻菇菇
8日 煮味噌風味小芋頭蒟蒻
9日 炒鹹甜風味青椒油豆腐
10日 簡單版高麗菜香腸捲
11日 辛辣香菇肉燥
12日 蜂蜜蕃茄醬雞肉
13日 海苔鹽奶油炒竹輪馬鈴薯
14日 高麗菜培根起司春捲
15日 味噌醃半熟蛋
16日 芝麻味噌炒豬肉南瓜
17日 奶油味醬油炒鮮蝦杏鮑菇
18日 魩仔魚乾海帶芽拌飯料
19日 甜鹹風味炒豬五花地瓜
20日 一口明太子奶油義大利麵
21日 味噌照燒小松菜肉捲
22日 滿滿蔬菜炒豆腐
23日 奶油鹽昆布炒青椒金針菇
24日 清爽鹽檸檬炸雞
25日 壽喜燒風味蕃茄牛肉時雨煮
26日 和風醋漬鮭魚雙菇
27日 奶油煮地瓜
28日 鮪魚洋蔥肉燥
29日 味噌美乃滋豬排
30日 微波醋漬四季豆甜椒
31日 鹽海苔蓮藕雞胸肉餅
小專欄10如何讓常備菜更美味? 
 
11月
1日 醬汁浸泡煎薑泥大蔥
2日 辣味柚子醋醬油拌白菜雞柳
3日 韓國雞胸肉炸雞
4日 明太子茸姑醬
5日 濃郁味噌煮雞腿蒟蒻
6日 黑醋豬肉炒牛蒡地瓜絲
7日 甜味煮香菇油豆腐
8日 甜辣風味炒雞胸肉地瓜
9日 山葵風味磯邊蓮藕餅
10日 鱈寶大阪燒
11日 濃郁美味蛋
12日 糖煮葡萄
13日 橄欖油蒸蕈菇
14日 柴魚風味煮蒟蒻雞腿
15日 不用炸的一口蜜糖地瓜
16日 薑燒高野豆腐肉捲
17日 明太子起司雞排
18日 甜辣風味煮芋頭牛蒡
19日 柴魚風味魩仔魚小松菜拌飯料
20日 德式鮭魚煎馬鈴薯
21日 柚子白蘿蔔
22日 冬蔭功雞翅
23日 豬肉馬鈴薯
24日 辛辣味噌煎金針菇肉捲
25日 淺漬酪梨
26日 酥脆法式杯子鹹派
27日 漬牛蒡
28日 一口味噌豬排
29日 芝麻油漬蔥
30日 洋風地瓜蘋果沙拉
小專欄11輕鬆製作常備菜!烹調小技巧part4 
 
12月
1日 筍乾風味綠花椰
2日 咔滋咔滋醬油碎
3日 甘甜煮鮭魚
4日 泡菜炒雞腿肉大蔥
5日 雞肉什錦拌飯料
6日 冬粉白菜拌鮪魚美乃滋沙拉
7日 炸蓮藕紫蘇拌飯料
8日 超辣蒟蒻白蘿蔔
9日 青海苔起司鱈魚排
10日 燒烤風味雞胸肉排
11日 薑絲炒魷魚白蘿蔔
12日 中式炒海帶芽筍乾
13日 蟹味棒焗烤杯
14日 西式牛肉菇菇時雨煮
15日 香味蔬菜淋醬水煮蛋
16日 簡易打拋鮪魚
17日 味噌炒芝麻牛蒡與牛肉
18日 蜂蜜芥末馬鈴薯
19日 超辣炒白蘿蔔絞肉
20日 自製韓國海苔風香鬆
21日 韭蔥鮪魚米飯煎餅
22日 脆脆蓮藕餃子
23日 泰式鮮蝦冬粉沙拉
24日 蕃茄醬馬鈴薯肉捲
25日 蕃茄煮章魚馬鈴薯
26日 土手煮風味蒟蒻油豆腐
27日 中式蘿蔔絲乾美乃滋沙拉
28日 西式醃蓮藕胡蘿蔔
29日 大蒜醬油炒秋刀魚蓮藕
30日 醬油蔥醬料
31日 捲捲培根漢堡排
小專欄12可以搭配自家微波爐使用瓦數對應簡易一覽表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064665
  • EISBN:9786267064689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80.8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于一本普通的菜谱合集。它提供了一种高效、低压力的烹饪哲学。我过去总觉得“会做饭”和“每天坚持做饭”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但这套“365道”的思路,成功地弥合了这一差距。它让我明白,好的规划和基础的储备,能让每天的餐饮变得井井有条。我关注到书中很多菜肴的食材都非常常见,很多都是我平时会买却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的边角料。通过这本书的指导,那些原本可能被我扔掉的蔬菜边角,现在都能变成餐桌上的美味小菜,这不仅省钱,更有一种变废为宝的成就感。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快手”与“常备”的完美结合,让我从“下厨恐惧症”患者,逐渐变成了一个享受高效备餐乐趣的家庭大厨。

评分

这本书的文风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去堆砌对食物的赞美,而是非常直接地描述了这道菜如何解决你的日常困境。比如,它会提到“如果你只有十分钟的空闲时间,可以试试这个‘十分钟拯救你的晚餐’系列”。这种直击痛点的叙述方式,让我感觉作者就是坐在我对面,正在给我传授经验的邻家长辈。我特别喜欢它对于“爽口小菜”的推崇,在炎热的季节或者吃完油腻大餐后,一碟清爽的小菜能瞬间解腻开胃。我尝试做了其中一道用简单醋汁调味的蔬菜,那种清脆的口感和恰到好处的酸度,真的让人食欲大开。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食谱,更是一种平衡膳食的理念——即便是快手菜,也应该兼顾口感的丰富性和营养的均衡性,而不是一味追求速度而牺牲了美味的层次感。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抓人眼球,色彩明快,那种让人一看就觉得充满活力和生活气息的风格,真的很适合忙碌的现代生活。我个人特别喜欢这种实用主义的烹饪书,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要求你使用稀有食材的“大师级”作品,而是脚踏实地地告诉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最简单的方式做出让人惊艳的美味。翻开目录,我就被那种“一目了然”的排版方式吸引住了,每一道菜的配图都清晰诱人,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食物的香气。重点是,它强调的“快手”和“常备”,正中我这个需要兼顾工作和家庭的读者的下怀。我常常在想,难道天天点外卖就是唯一的出路吗?这本书记载的理念,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剂良方。那些关于食材预处理、高效储存的小技巧,光是看文字描述,我已经能感受到未来厨房生活的效率提升。它给我的感觉是,烹饪不再是一件令人焦虑的任务,而是一种可以被轻松掌控的乐趣。

评分

作为一个不怎么擅长规划的人,我经常面临“晚上吃什么”的世纪难题,很多时候就因为临时抱佛脚,最后随便应付了事。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于“便当菜”和“下饭菜”的区分和侧重。便当菜的要求是不仅要好吃,还要耐放、不易出水,这对烹饪技巧是有一定考验的。我试着按照书里的某几道凉拌菜的做法来准备第二天的午餐,发现那些看似复杂的步骤,其实都被拆解得非常细致,即便是新手也能轻松上手,而且成品在常温下放置几个小时后,口感依然保持得很好,那种脆爽的质地完全没有打折扣。特别是关于酱汁的配比,作者似乎有着一套非常科学的平衡之道,酸甜咸辣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完全不需要像其他菜谱那样,需要我反复试错才能找到最佳点。这种稳定输出的高品质菜肴,极大地提升了我对自制午餐的信心。

评分

关于“冰箱保存”这一环节的讲解,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实用指南。过去,我总觉得把做好的菜放冰箱里,第二天拿出来口感和味道都会大打折扣,所以我宁愿每天都新鲜制作。但这本书里的很多食谱,似乎就是为了冷藏和再加热而生的。它不仅告诉我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如何保存得久,如何复热得美味”。比如,它详细讲解了哪些食材不适合冷冻,哪些可以提前腌制,以及如何利用不同的保鲜盒来隔离味道。这些细节处理,体现了作者对于家庭日常厨房的深度理解。我遵循书中关于“一周食谱循环”的建议,周末花两个小时集中处理一些半成品,结果发现工作日晚上做饭的时间被压缩到了惊人的程度,基本就是“取出、加热、上桌”的流水线作业,大大缓解了晚高峰的烹饪压力。这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像是一套优化的家庭后勤管理方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