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走嚮失序和敗壞,
 而詩句是黯淡的城市定格畫麵裡騷動的華麗影像,
 在厭世的情緒中,帶來療癒和撫慰。
 彩色印刷的夢和掉漆的現實在街頭移動
 時間流布滿摺痕,力爭的鮭魚還未達上遊
 夢,越遠,越看不清
 越有真實感
   在城市與城市間遊移的詩人漫漁,對於人物群像、感情關係、國傢社會、生命議題等,時而凝視,時而抽離。人間的種種,在詩人夢中如鏡子碎塊,反射齣各樣絢彩,漫漁擅於捕捉種種靈光,以易懂的文字,和看似抒情明朗卻暗藏黑色幽默的語調,拋齣引人深思的問題,同時也留給讀者思考和咀嚼的空間。讀漫漁的詩,覺得她好似一個遊走都市的女俠,以精準的藝術手法,揮動銳利而仁慈的劍峰,直刺你的胸口,但留下餘地。
   ▌分輯簡介
   詩集共分六輯,以相機的鏡頭或鏡像的顯影等元素作為輯名,意圖藉詩人之眼,反映其透過視窗鏡射齣來的人情世故,寓意飽滿。
   輯一、夢的截圖
   人物群像的生命剪影在夢與現實,明與暗之間瀋浮,時而貼近,時而抽離。
   輯二、小光圈與景深
   在城市空間的場景中,小日子時而流露淡淡疲倦,詩句在一種低像素、幽暗的情緒中,呈現夢境般的虛實交錯。
   輯三、褪色影像 
   寫愛情、婚姻、關係,人生的浪漫與哀愁。
   輯四、待機
   充滿悲憫、關懷、反諷、批判、醒悟、顛覆、岐義的都市寓言
   輯五、重新對焦
   對生活的體悟和觀照,詩句有如一幅水墨畫,處處顯現智慧與哲思,又處處留白,引人深思。
   輯六、長鏡頭
   充滿魔幻寫實和劇場效果的散文詩。
 本書特色
   本書入圍2023年第六屆周夢蝶文學獎
   本書獲得2023年臺北市文化局齣版補助
   收錄之得獎或精選集作品:
   2021年第四十二屆時報文學獎新詩組佳作〈夢的截圖〉
   2021年第十屆臺中文學獎新詩第一名〈海的沉默〉
   2021年第六屆乾坤詩獎佳作〈緻暗夜的俯視者〉
   2021年第六屆颱灣詩學散文詩獎首獎〈淡齣〉〈別意〉〈臣服〉
   2022年第十二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人間禪詩第二名〈耳順之年〉
   2022年二魚文化齣版《2022臺灣詩選》收錄作品〈過站提示音〉
   2022年香港《聲韻詩刊十年選》收錄作品〈夢遊者〉
   2023年金車詩獎優選〈下午四點鐘後的樓梯聲〉
 好評推薦
   鄭慧如(逢甲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
   《夢的截圖》最撼動我的,是作者調和理性抑製不住的悲憫和感性難以擴張的洞見,對當代、當下,受限於政治、社會、經濟、道德,或自我綁架的人性、人生,以口語化而非散文化的文字,投以深入骨髓的探勘、探問,報以理解的笑意。
   李進文(詩人)
   漫漁的許多詩作以「城市空間」為場景,或可謂之「都市詩」的當代新聲。她在城市裡居住和遊走、雜食和斜槓,更在城市中凝視和抽離,冷靜看著地球轉動、人間黑白變幻。
   顏艾琳(詩人)
   漫漁擷取萬物與自我的夢境,落實在一字一行中,寫齣虛實交織的潛意識。彷彿低眉的菩薩,字句滿溢慈悲的觀照,笑顏滴下淚水,見證人生即是夢的真如。
   潘傢欣(詩人)
   在沙灘上漫步,眼角瞥見某種閃光,也許是貝殼、玻璃或者浮球的碎片,總之在還沒有被確認之前,你受到吸引,被拉扯著嚮前走去—那就是漫漁詩的質地。
   簡玲(詩人)
   漫漁是生活的實踐者,觀照生活也關照社會議題,以詩做為行動與實踐,她的詩用自己的節奏轉動,沒有繁複與華麗的詞藻,自由的抒情不流入濫情。
   林瑞麟(詩人)
   漫漁的文字讀來輕巧,充分展現瞭文字的藝術層次,在詩行裡可以看見關懷、反諷、醒悟、顛覆、岐義以及批判,而悲憫的她隻是拋齣問題,未見吶喊,把答案留給讀者。
   林宇軒(詩人)
   《夢的截圖》充分擷取生活的靈光,由淺入深、不避口語的詩行顯得平實而易讀。漫漁在這本詩集發揮敘事的長處,慣用的括號與空格在結構中顯得靈活。
   柏森(詩人)
   漫漁的詩以直白字彙調動著詩的節奏,同名詩作〈夢的截圖〉已為我們展演瞭許多。能在清楚的視線中把握深刻的印象,是珍貴且難以復刻的敏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