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小說或散文,我之所以持續書寫,或許便是為瞭傾聽那股聲音。越境的意思,大概便是『跨越境界線』,而這並不僅限於國界,我們週遭充斥著許多的境界線。首次寫小說時,我便跨越瞭一條境界線。希望這本散文集,能成為你跨越境界線的某種契機。跨越之後,或許是一片什麼都沒有的荒蕪風景,也或許會遇到比現在更糟糕的處境,但不試圖跨越,便什麼也說不準。」──東山彰良
生於臺灣,寫於日本,用文學「越境」──
直木賞作傢 東山彰良 以自身獨特的成長經驗,融閤幽默的文字紀錄
觀察臺灣與日本的絕妙隨筆集。
關於成長背景:
「時常被問到有關認同的問題。做為一個在颱灣齣生,卻在日本寫作的人,我覺得這也無可厚非。
似乎有一種人,對他人的認同特別感興趣,但感興趣的方式卻因人而異,光譜相當廣闊,從像是「你是用哪種語言作夢?」或「在傢裡吃那種料理?」這種無傷大雅的好奇心,到「所以你到底覺得自己是哪國人?」這種令人有點難以迴答的問題都有。」──節錄自〈香蕉人的悲哀〉。
關於創作經驗:
二〇一七年《全讀物》四月號刊登瞭我的短篇小說〈黑色的白貓〉 。不隻是小說,雜誌上還刊登瞭我和我傢貓咪們的閤照。
本來如果編輯隻是邀請我『寫一篇貓小說』,或許我還沒什麼幹勁。但真不愧是文藝春鞦社,他們告訴我:『我們也想把貓的照片一起刊登上去』,就這一句話,讓我二話不說接下瞭這份工作。恐怕其他愛貓的寫作者答應寫稿的理由,也都和我類似。好想讓自傢毛小孩登上全國雜誌版麵!編輯部戳中瞭我們的宿願,可謂策略性勝利。」────節錄自〈光齣一張嘴〉。
關於人生哲學:
「不是我自誇,東山彰良我對凡事都沒有個堅固的信念或執著,四十七年來逍遙於醉生夢死的境界,一下搖嚮那邊,一下擺嚮這邊,一下麵朝西,一下又滾往東。若問我是不是個性不服輸,倒也沒有這麼一迴事。我的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個確切的事物,那就是小說。」──節錄自〈作傢的幸福〉
本書特色
●全書由旅日得獎作傢 李琴峰 翻譯,每一項細節都與作者重新確認更新,修正到近乎完美。
●收錄作者在臺灣、日本、美國等地觀察到的各種事物,其中也包括《流》《我殺的人和殺我的人》等作品的創作趣聞,以及來臺宣傳新書與蔡英文總統見麵的過程分享。
●採用日本原書素材設計。
●特別收錄作傢李維英雄與東山彰良對談,兩位老師暢聊雙方筆下的「臺灣」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