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根据特色的不同,选取了历史上具代表性的六位书法家:王羲之、张旭、颜真卿、米巿、赵孟頫、董其昌。用活泼生动的笔法,叙述他们学书法的历程及生平,希望借由这一则则好看的故事,使读者对书法的各种字体有初步的认识,并引发对书法的兴趣,领略书法之美。书后有附录,介绍文房四宝及永字八法。
1 王羲之 12
2 张旭 58
3 颜真卿 85
4 米芾 122
5 赵孟頫 148
6 董其昌 178
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
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文字,像是用文字写信、写日记,报纸、书籍也是文字组成的,就连吃东西时,也得借着文字,好了解食品的成分、制造日期呢!
但是,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文字,不只具有实用的功能,事实上,它还有一个很大很大,却被现代人忽略的空间呢!那是一个美的空间、艺术的空间。而全世界,就只有中国的文字,是这样的独一无二,既是日常不可缺的工具,又可以抽离出来,变成一种美的对象,使人们产生美的感动。
为什么中国文字能够由表情达意的媒介,变成书法艺术呢?主要的原因是在于中国人写字的工具;中国人的毛笔,不像是外国的钢笔原子笔,写一笔就是一笔,毛笔的笔毛柔软,写起来字体很有变化,很有伸展挥洒的空间;中国人的墨,和外国的墨水不一样,它具有浓淡深浅,饱满枯涩的丰富层次;中国古时的纸,则可以和笔墨产生最好的搭配效果。
中国的老祖先,发现写字也能写出美感来,再随着时代的需要、演变,字就渐渐发展发展发展,成了别国没有的书法艺术。
只是,到了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这种珍贵的艺术,也许人们会聆听美好的西方古典音乐,欣赏动人的西方名画,并去了解一首曲子、一幅画作后面的故事,却比较少从中国的书法中,发现一片精彩的世界。
中国书法的世界其实很精彩,里头也有很多好看的故事呢!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是拜可爱的白鹅为师,从牠们的动作中学到书法运笔的要诀呢!像是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小时候家里没钱,就动脑筋,想出一堆奇怪的练笔方法,在黄土墙上练字,最后练到墙都坍了;用黄泥作成笔写字;将笔沾水在大青石上练字。还有还有,明朝的大书法董其昌,可不是为了兴趣而练书法的,而是因为在一次考试中,主考官觉得他的书法写得不好,把他的名次从第一名降为第二名,董其昌很不甘心,决定把字写好给大家瞧瞧,结果,愈练愈有乐趣、愈有滋味,就变成当代的集大成者。
这本书中这些有牵动力、影响力的书法家,他们学习书法的过程,是一个个好看的故事,从当中还能够知道书法字体大致的演变,了解各书法家的风格,更可以察觉艺术的真谛----艺术在形式、技巧上要精益求精,让人们产生美的赞叹,其中的精神力量更是引起共鸣、激发感动的主要因素。就像书中的书法家,或是许多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都是用心、用生命创造出来的。
这本书,我简直爱不释手!从封面设计到纸张的触感,都透露着一种精心打磨的匠心。我原本对书法只是略知一二,觉得它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不像那些枯燥的理论书籍,上来就讲一大堆我听不懂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生动的方式,将书法融入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里。我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穿越回了那个充满墨香的年代,与历史上的书法大家们并肩而坐,听他们讲述创作的灵感,感受他们笔下的波澜壮阔。书中的故事选择也很有意思,有帝王的励精图治,有文人的风流雅韵,有战场的铁血豪情,甚至还有民间艺人的朴实情感。每一个故事都像一把钥匙,轻轻地开启了我对某个特定字体的理解之门。我能感受到,作者不仅仅是在介绍书法,更是在传递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每次合上书本,我都会觉得内心被充实了许多,对美的感知也仿佛提升了一个维度。它让我明白了,原来书法并非只有冰冷的笔画,而是承载着无数的情感和智慧的载体。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窗户。我一直对中国传统书法心怀敬意,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入门途径。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教学书籍,但往往让人望而却步。《看故事,学书法》则独辟蹊径,将枯燥的书法理论与引人入胜的文学故事巧妙融合,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书中每一个故事,都不仅仅是为了烘托某个书法家的生平,更是为了深入浅出地阐释某种书写技法或风格的由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握,例如某位书法家在创作某幅作品时的心路历程,或是某个字在特定历史时期所承载的文化含义。这些细腻的描写,使得枯燥的笔画和结构变得鲜活起来,让我能够体会到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读完这本书,我对书法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的形似,而是开始逐渐触及到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
评分我一直觉得,学习任何一门技艺,如果缺乏情感的连接,就很难真正深入。而《看故事,学书法》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将原本可能显得有些枯燥的书法知识,变得有温度、有灵魂。我以前总是觉得书法离我很遥远,感觉是专业人士才能掌握的技能,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发现原来书法也可以如此贴近生活,如此充满人情味。书中关于某位书法家如何克服自身困难,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尤其打动我。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在困境中依然对艺术的热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仅如此,书中对不同书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也通过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让我对书法史有了更宏观的认识,不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这些故事和书法知识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写好字”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智慧”的书。
评分这绝对是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书!我一直觉得,学习书法需要天赋和长时间的刻苦训练,但《看故事,学书法》却打破了我固有的认知。它以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将书法艺术的魅力展现在我眼前。书中不仅仅是讲述了历史上的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我仿佛看到了那些伟大的书法家们是如何与文字共舞,如何用笔墨抒发情怀的。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某位书法家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最终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片段。这些故事让我觉得,书法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它不再是冷冰冰的笔画组合,而是充满了情感、智慧和个性的表达。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对话,听他们讲述笔墨的传奇,感悟书法的真谛。这本书让我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开始跃跃欲试,想要自己也拿起毛笔,去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给我的惊喜程度远超预期。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想找一本能让我真正“玩”起来的书法入门读物。很多同类书籍,要么过于学术,要么过于肤浅,总感觉隔靴搔痒。而《看故事,学书法》,则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它巧妙地将故事的趣味性和书法的实用性结合在一起,让我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吸收了书法的精髓。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书法家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的描绘,这些故事非常有画面感,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他们作品的风格成因。比如,讲到王羲之《兰亭集序》,作者并没有仅仅罗列笔画特征,而是细致地勾勒出那个月明风清的春日,文人们觞咏宴乐的场景,以及王羲之当时的心境,这种代入感极强。读完这些故事,再去看那些名家字帖,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仿佛能听到笔尖在纸上跳跃的声音,看到墨迹在挥洒间绽放的生命力。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书法不再是枯燥的临摹,而是一次与古人对话,与历史对话的奇妙旅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