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中根據特色的不同,選取瞭曆史上具代錶性的六位書法傢:王羲之、張旭、顔真卿、米巿、趙孟頫、董其昌。用活潑生動的筆法,敘述他們學書法的曆程及生平,希望藉由這一則則好看的故事,使讀者對書法的各種字體有初步的認識,並引發對書法的興趣,領略書法之美。書後有附錄,介紹文房四寶及永字八法。
1 王羲之 12
2 張旭 58
3 顔真卿 85
4 米芾 122
5 趙孟頫 148
6 董其昌 178
獨一無二的書法藝術
每天,我們都會接觸到文字,像是用文字寫信、寫日記,報紙、書籍也是文字組成的,就連吃東西時,也得藉著文字,好瞭解食品的成分、製造日期呢!
但是,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文字,不隻具有實用的功能,事實上,它還有一個很大很大,卻被現代人忽略的空間呢!那是一個美的空間、藝術的空間。而全世界,就隻有中國的文字,是這樣的獨一無二,既是日常不可缺的工具,又可以抽離齣來,變成一種美的對象,使人們産生美的感動。
為什麼中國文字能夠由錶情達意的媒介,變成書法藝術呢?主要的原因是在於中國人寫字的工具;中國人的毛筆,不像是外國的鋼筆原子筆,寫一筆就是一筆,毛筆的筆毛柔軟,寫起來字體很有變化,很有伸展揮灑的空間;中國人的墨,和外國的墨水不一樣,它具有濃淡深淺,飽滿枯澀的豐富層次;中國古時的紙,則可以和筆墨産生最好的搭配效果。
中國的老祖先,發現寫字也能寫齣美感來,再隨著時代的需要、演變,字就漸漸發展發展發展,成瞭彆國沒有的書法藝術。
隻是,到瞭現在,很多人忽略瞭這種珍貴的藝術,也許人們會聆聽美好的西方古典音樂,欣賞動人的西方名畫,並去瞭解一首麯子、一幅畫作後麵的故事,卻比較少從中國的書法中,發現一片精彩的世界。
中國書法的世界其實很精彩,裏頭也有很多好看的故事呢!像是東晉大書法傢王羲之竟然是拜可愛的白鵝為師,從牠們的動作中學到書法運筆的要訣呢!像是唐朝大書法傢顔真卿,小時候傢裏沒錢,就動腦筋,想齣一堆奇怪的練筆方法,在黃土牆上練字,最後練到牆都坍瞭;用黃泥作成筆寫字;將筆沾水在大青石上練字。還有還有,明朝的大書法董其昌,可不是為瞭興趣而練書法的,而是因為在一次考試中,主考官覺得他的書法寫得不好,把他的名次從第一名降為第二名,董其昌很不甘心,決定把字寫好給大傢瞧瞧,結果,愈練愈有樂趣、愈有滋味,就變成當代的集大成者。
這本書中這些有牽動力、影響力的書法傢,他們學習書法的過程,是一個個好看的故事,從當中還能夠知道書法字體大緻的演變,瞭解各書法傢的風格,更可以察覺藝術的真諦----藝術在形式、技巧上要精益求精,讓人們産生美的贊嘆,其中的精神力量更是引起共鳴、激發感動的主要因素。就像書中的書法傢,或是許多藝術傢,他們的作品都是用心、用生命創造齣來的。
這絕對是一本讓我眼前一亮的書!我一直覺得,學習書法需要天賦和長時間的刻苦訓練,但《看故事,學書法》卻打破瞭我固有的認知。它以一種極其“接地氣”的方式,將書法藝術的魅力展現在我眼前。書中不僅僅是講述瞭曆史上的故事,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故事,我仿佛看到瞭那些偉大的書法傢們是如何與文字共舞,如何用筆墨抒發情懷的。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某位書法傢如何從生活中汲取靈感,最終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的片段。這些故事讓我覺得,書法並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它不再是冷冰冰的筆畫組閤,而是充滿瞭情感、智慧和個性的錶達。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與一位位德高望重的前輩對話,聽他們講述筆墨的傳奇,感悟書法的真諦。這本書讓我對書法産生瞭濃厚的興趣,甚至開始躍躍欲試,想要自己也拿起毛筆,去感受那份獨特的魅力。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書法藝術殿堂的窗戶。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書法心懷敬意,但苦於沒有閤適的入門途徑。市麵上充斥著各種教學書籍,但往往讓人望而卻步。《看故事,學書法》則獨闢蹊徑,將枯燥的書法理論與引人入勝的文學故事巧妙融閤,形成瞭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書中每一個故事,都不僅僅是為瞭烘托某個書法傢的生平,更是為瞭深入淺齣地闡釋某種書寫技法或風格的由來。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事過程中,對細節的把握,例如某位書法傢在創作某幅作品時的心路曆程,或是某個字在特定曆史時期所承載的文化含義。這些細膩的描寫,使得枯燥的筆畫和結構變得鮮活起來,讓我能夠體會到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讀完這本書,我對書法的理解不再停留在錶麵的形似,而是開始逐漸觸及到其背後蘊含的文化底蘊和精神氣質。
评分這本書,我簡直愛不釋手!從封麵設計到紙張的觸感,都透露著一種精心打磨的匠心。我原本對書法隻是略知一二,覺得它高高在上,遙不可及。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不像那些枯燥的理論書籍,上來就講一大堆我聽不懂的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生動的方式,將書法融入瞭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裏。我讀著讀著,仿佛自己也穿越迴瞭那個充滿墨香的年代,與曆史上的書法大傢們並肩而坐,聽他們講述創作的靈感,感受他們筆下的波瀾壯闊。書中的故事選擇也很有意思,有帝王的勵精圖治,有文人的風流雅韻,有戰場的鐵血豪情,甚至還有民間藝人的樸實情感。每一個故事都像一把鑰匙,輕輕地開啓瞭我對某個特定字體的理解之門。我能感受到,作者不僅僅是在介紹書法,更是在傳遞一種文化,一種精神。每次閤上書本,我都會覺得內心被充實瞭許多,對美的感知也仿佛提升瞭一個維度。它讓我明白瞭,原來書法並非隻有冰冷的筆畫,而是承載著無數的情感和智慧的載體。
评分我一直覺得,學習任何一門技藝,如果缺乏情感的連接,就很難真正深入。而《看故事,學書法》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用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將原本可能顯得有些枯燥的書法知識,變得有溫度、有靈魂。我以前總是覺得書法離我很遙遠,感覺是專業人士纔能掌握的技能,但讀瞭這本書後,我發現原來書法也可以如此貼近生活,如此充滿人情味。書中關於某位書法傢如何剋服自身睏難,最終成就一番事業的故事,尤其打動我。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在睏境中依然對藝術的熱愛,給瞭我很大的啓發。不僅如此,書中對不同書體在不同曆史時期的發展演變,也通過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讓我對書法史有瞭更宏觀的認識,不再是碎片化的知識點。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這些故事和書法知識時,付齣瞭大量的心血。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如何寫好字”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理解字裏行間的情感與智慧”的書。
评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給我的驚喜程度遠超預期。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頗感興趣的讀者,我一直想找一本能讓我真正“玩”起來的書法入門讀物。很多同類書籍,要麼過於學術,要麼過於膚淺,總感覺隔靴搔癢。而《看故事,學書法》,則找到瞭一個絕妙的平衡點。它巧妙地將故事的趣味性和書法的實用性結閤在一起,讓我在輕鬆愉快的閱讀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吸收瞭書法的精髓。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書法傢生平及其創作背景的描繪,這些故事非常有畫麵感,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他們作品的風格成因。比如,講到王羲之《蘭亭集序》,作者並沒有僅僅羅列筆畫特徵,而是細緻地勾勒齣那個月明風清的春日,文人們觴詠宴樂的場景,以及王羲之當時的心境,這種代入感極強。讀完這些故事,再去看那些名傢字帖,感覺就完全不一樣瞭,仿佛能聽到筆尖在紙上跳躍的聲音,看到墨跡在揮灑間綻放的生命力。這本書讓我覺得,學書法不再是枯燥的臨摹,而是一次與古人對話,與曆史對話的奇妙旅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