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整合了过去的旧作和最新的资料,分别陈述国人对于性侵害的错误观念(例如:性侵害受害者通常是衣着暴露、行为不检点的女人;事实上,从国小学童到老妇人,年龄层广佈,而且和衣着无关),以及我们为什么要重视这个问题,性侵害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长期影响,并以美国德川儿童评鑑中心为例,来说明一个理想的处理流程和必须涵盖的系统。此外,还有作者基于多年的临床实务经验所设计出的治疗方案、认识加害者,以及支援网路等各项资讯。
辑一 性侵害问题的本质第1章 为什么要重视儿童性侵害第2章 性侵害问题的严重性和迷思第3章 她们的故事第4章 性侵害的定义、受害反应及影响第5章 性侵害的长期影响第6章 秘密揭发后的危机
辑二 事情发生了,如何处理?第7章 国内性侵害的处理第8章 他山之石——介绍德州儿童评鑑中心第9章 儿童青少年性侵害案件的初步调查技巧
辑三 治疗方案第10章 治疗目的及基础技术的介绍第11章 性侵害儿童、母亲并行治疗课程第12章 治疗团体方案(9至16岁)第13章 重要他人的治疗团体方案
辑四 加害者研究第14章 他们是谁——加害者的犯罪模式与成因第15章 加害者的类型第16章 加害者的手法及易受害儿童的特质第17章 加害者的治疗与再犯研究
辑五 预防及宣导第18章 父母、师长及社工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第19章 儿童、青少年性侵害的支援网络
性侵害的被害人绝大部分是女性;其中儿童、少年佔了近40%。台北市政府性侵害防治中心成立二年来,每年都有超过500个人申报受害;这些受害者,是我们的市民,也是某个市民的子女或兄弟姐妹,甚至是孩子的母亲,她(他)们的伤痛,可能一辈子都难以平复。我在法务部长任内(民国82-85年),曾大力协助励馨基金会推动「儿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条例」的立法,一直关心这类问题。现在身为台北市市长,保护她(他)们更是我的责任。
由于传统名节观念,以及报案后侦查审判程序设计不能完全避免二度伤害,使得性侵害案件隐藏着极高的犯罪黑数。被害人除了基于个人隐私不愿意对外求助,并害怕因求助而让自己曝光。虽然现有的协助系统鼓励、期待被害人勇于求助,但仍有许多被害人裹足不前。在民国八十八年四月二十一日刑法修正后,性侵害犯罪内涵有了重大变革:除了明定「性交」的定义、「强制性交罪」(即以前的「强姦罪」)的客体不再侷限于「妇女」外,强制性交罪及强制猥亵罪在民国九十年一月一日将改为非告诉乃论之罪,也就是检察官可以主动侦查这些犯罪,不必等待受害人提出告诉。因此,我们除了要在观念上破除社会大众对性侵害受害者的迷思与误解外,也要思考如何提高公共医疗、社会服务部门及警政司法机关,对受害者的协助与保护。在「强暴迷思」及「二度伤害」的重重束缚与恐惧下,未来协助性侵害被害人的相关配套措施(如:录影晤谈、侦讯娃娃的使用及一次陈述制度的设计…等等)都是实务工作上的当务之急。
民国八十六年一月二十二日「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公布施行后,台北市在八十六年十二月三十日成立了「台北市政府性侵害防治中心」。而「家庭暴力防治法」施行后,台北市政府更在八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合併家庭暴力防治与性侵害防治工作,将中心更名为「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期待强化该中心各项服务措施及服务网络建构、落实校园性骚扰与性侵害防治计画、加强性侵害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训练等等,以避免被害人不必要的二度伤害,并还给我们台北市民「零侵害」的生活空间。
清华大学陈若璋教授从事性侵害研究与辅导工作多年,最近将她在美国访问学习的经验整理成文字,鉅细靡遗的告诉读者性侵害问题的本质、与被害人工作的技巧、被害人的治疗及加害人的研究等,对台湾性侵害防治工作的推动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陈教授整合了过去的着作和最新的资料,分别陈述国人对于性侵害的错误观念(例如:性侵害受害者通常是衣着暴露、行为不检点的女人。事实上,从国小学童到老妇人,年龄层广佈,而且和衣着无关);我们为什么要重视这个问题;性侵害对于个人、家庭、社会造成长期影响;并以美国德州「儿童评鑑中心」为例,来说明一个理想流程和必须涵盖的系统。此外,陈教授基于多年的临床实务经验,设计出针对性侵害被害人及其重要他人的治疗方案,并沿用国外学者的研究及台湾本土的统计资料来说明加害者的类型、特质、成因、童年经验及惯用手法等,开创坊间现有相关着作的先例。如果您不知道何为发生性侵害?何为性侵害防治工作?这本书可以成为您的入门参考书。如果您是一位家长,这本书可以使您具备性侵害防治的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教育您的孩子。如果您是位实务工作者,这本书可以成为您手边的工具书,并且有机会将书中的治疗方案实践在您的工作中。
性犯罪被害人的数目和台湾总人口数相比虽然是个小数字,然而基于人权的保护、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安全,这却是评量一个城市或国家是否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论是政府、民间均需给予此特殊人口群特别的保护与照顾。当然如何预防性犯罪更是努力的重要方向,惟有「预防」与「保护」二者齐头并进,才能期待性犯罪的消逝无形。保护孩子和女性同胞,你我都有责任;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更是最根本的事。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让更多人避免受害,受害的人能得到更好的辅导,更快的平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