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日未定!
一位是宗教界的愛因斯坦,一位是科學界的先知,這兩個超級心智交會,可能激發齣什麼樣的光芒?《超越時空》就是由個人最深的體悟,與科學的求真精神,交織而成的「現代啓示錄」。透過博大精微的推演,本書深入地探討瞭人性的問題、人與社會的關係,也揭發瞭思想、死亡、洞悉力、宇宙秩序與絕對境界的真相。閱讀此書的過程,就是真正的冥想。所有煩惱障及知識障,都能在過程,逐漸轉化成清淨的自性。
含框綫的錶格
作者簡介
基督.剋裏希那穆提(一八九五─一九八六)是二十世紀最卓越的靈性導師,天生具足多樣神通,少年時被「通神學會」揀選為再來的「彌賽亞」(東方的「彌勒下生」方一九二五年他悟道以後,為瞭保持教誨的獨立無染,毅然脫離「通神學會」,從此展開長達半世紀的宣講工作。
他主張真理純屬個人的瞭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來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誨悲智雙運,皆在幫助人類從懼和無明之中徹底解脫,體悟慈悲與至樂的況味。因此佛教徒肯定他是「中觀」的導師,印度教徒認為他是徹底的「覺者」,神智學者則認為他是道道地地的「禪」師。他的四十本著作,全是從空性流露的演講集和談話錄,已經譯成四十七國語文。歐美、印度、及澳洲皆有推動剋氏誌業的基金會和學校。
含框綫的錶格
譯者簡介
風華絕代,一嚮特立獨行的鬍因夢,在絢麗的演藝生涯後,緻力於生態保育,並積極推動新時代運動,為颱灣社會注入一般清涼的覺醒意識。
在靈修的過程裏,鬍因夢曾走遍海內外尋訪明師,宛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最後終於宿願以償,在剋裏西那穆提的教誨中,找到智慧的解脫之道。
從此她埋首於翻譯剋氏的教誨,並且在生活中實證真理。作品著有《古老的未來》,譯有《般若之旅》《超越時空》《人類的當務之急》《剋裏希那穆提傳》及《自由.愛.行動》。
譯者序
心理衝突的根由
清除心中的陳跡
人類為何視思想為至寶
打破自我中心的活動模式
存在的背景和人類的心智
洞悉力能否使腦細胞産生突變
死亡的意義不大
他人的洞悉力能否覺醒
老化與腦細胞的關係
宇宙的秩序
心理知識的斷除
宇宙人
個人的煩惱能否解除
《超越時空》是剋裏希那穆提與大衛.博姆的對談錄。兩位都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超級心智。剋氏的簡介及精神內涵,讀者可以從《人生不可不想的事》、《從已知中解脫》和《般若之旅》中略知一二。而大衛.博姆的背景資料,颱灣的讀者知道的可能更為有限,以下就是他的簡介。要特彆一提的是,簡介中有一首博姆心愛的小詩,應該是他的生命哲學的濃縮。我的譯詩能力不夠,隻得嚮餘光中先生求救,結果他在幾天之內就寄來瞭迴信,這首小詩纔能以最完美的麵貌呈現在讀者的麵前。在這裏要鄭重感謝餘先生的協助。
大衛.博姆是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的弟子,愛因斯坦的同事,又是剋裏希那穆提及達賴喇嘛的對談伴夥伴。他不隻是舉足輕重的科學傢,同時也是二十世紀主要的哲人。他的代錶作分彆是:《量子力學》、《現代物理學的因果法則與或然率》、《相對論的特殊理論》、《秩序與創造力》、《整體性、暗含的秩序以及科學》。他的理論涵蓋瞭科學、哲學、宗教、藝術以及語言學等各種領域。
以下是著名科學傢及「新時代」刊物對他的評語:
諾貝爾奬得主貝爾(J.S.Bell)──「博姆在一九五○年發錶的量子力學論文,曾經帶給我很大的啓示。」
諾貝爾奬得主普裏果金(IL YA Prigogine)──「科學界的人早已熟知大衛.博姆對於現代理論物理學的貢獻。其實他在認識論上的深入研究更為獨樹一格。」
「大泛雜誌」(Omni Magazine)──「一九五○年博姆發錶的量子力學著作,是大部分物理學傢心目中的範本。很諷刺的是,博姆本人卻從未真正接受過這個理論。他這份質疑後來逐漸演變成瞭完全不同的觀點,為實相的觀察帶來瞭嶄新的視野。」
「新時代月刊」(New Age Journal)──「博姆的關懷焦點已經轉嚮社會問題。他透過整體性的小組討論,發展瞭一套革命性的解決社會衝突的方法,他稱這種方法為對談。」
現代物理學的經典之作《物理之舞》( The Dancing Wu-Li Master)──「當大部分的物理學傢對姆的理論仍然存疑時,我們的文化裏卻有數以韆計的人立即接受瞭他。這些人因為要追尋相的終極本質,已經開始脫離科學。如果博姆的物理學或類似的物理學未來會異軍突起,成為物理學的主力,那麼東西方的舞蹈將融閤得十分協調。二十一世紀的物理學課程可能還包括靜坐冥想。」
從旁觀者的口中我們已經對大衛.博姆有瞭一些認識。現在應該聽聽他自己的心聲瞭:
「我在小學四年級時,老師給瞭我一本有關天文學的書,書裏談的都是地球、太陽及各種星球的事。它使我覺得除瞭我居住的那個狹隘混亂的小鎮之外,還有一個更超越的世界存在。這本書對我的影響非常之深,它企使我步上瞭科學研究的道路。書中的第一頁就是法蘭西斯.布爾迪榮的一首小詩:
黑夜有一韆隻眼睛, The night has a thousand eyes,
白晝啊隻有一隻; And the day but one;
但亮麗世界的光輝 Yet the light of the bright world dies
隨日落而消逝。 With the dying sun.
頭腦有一韆隻眼睛, The mind has a thousand eyes,
心靈啊隻有一隻; And the heart but one;
但整個生命的光輝 Yet the light of a whole life dies
隨情盡而消逝。 When love is done.
這首詩像是預警,提醒著我們不該再度強調知識的重要,因為它可能隻是微弱星光而已。這個觀點當時看起來有點掃興,多年以後我纔真正發現,無論我們在科學或其領域裏多麼努力,如果不能建立生命之間更深刻的情誼,這些努力都將是白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