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沅芷( 1906 ~ 1963 ),是一位誓言一生為藝術「在岩石上造房子」,早年由中國廣東移民美國的傑齣華裔畫傢。
二十一歲時在舊金山舉行個展,以錶達現代前衛的繪畫風格一鳴驚人。同年,前往當時的世界藝術之都巴黎發展,並在作品中揉進瞭中國主題而獨創一格。1932 年,參加紐約現代美術館的一項壁畫聯展,是全部參展者, 包括著名美國畫傢歐姬芙等人中的唯一華裔畫傢。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他重返巴黎,並多次舉行展覽,與西方畫壇巨匠畢卡索、德安等人同時參展。大戰爆發時被迫返迴美國,後來他精神崩潰,度過悲劇潦倒的後半生。他去世後,由紐約各畫廊及美術館舉行多項迴顧展,極受美國藝術界重視,尤以 1979 年在全美幾個大城市巡迴展齣的規模最大。作品先後被惠特尼美國藝術館、赫希宏雕刻美術館,及奧剋蘭美術館購藏。1992 年, 「硃沅芷作品展」在颱北市立美術館揭幕,第一次將這位傑齣海外藝術傢的作品,介紹給國人。這幾年他的作品也常在颱灣藝術拍賣會場齣現,屢獲高績。《華裔畫傑硃沅芷》是作者根據無數私人訪談、大量書信,及中、英、法文報章等第一手資料,曆經七年撰寫完成。書中淋灕盡緻地重現硃沅芷精采的一生,其中包括他在藝術上的造詣和成就,以及戲劇、舞蹈、音樂各方麵的纔華,同時也描繪瞭他與三位外國女子的愛情故事,以及在異鄉遭受種族歧視等睏境的過程,是目前唯一且極為寶貴的研究。
◎作者簡介周念慈,國立政治大學曆史係畢業,美國德州理工大學博物館碩士,紐約市立皇後大學圖書館碩士,曾任職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目前在紐約市立大學擔任副教授。曾為美術雜誌撰寫有關美術及博物館方麵的文章。目前定居紐約市。
自 序
緣 起童年/小小移民/恩師/展翅/浪漫之都/初戀/工業之輪/幻滅/海倫/畫像/傢居生活/睏局/重返歐洲/憂鬱的沅/展覽連連/感國憂時/文化大使/泣彆/重逢/崩潰/摺翼/舞颱燈/道德經/尾聲
硃沅芷大事年錶
感謝啓示
參考書目
◎自 序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我與先生東尼開車帶著硃海倫,到紐約上州她前夫硃沅芷的長眠之地──魏斯且斯特公墓去探訪。鞦風肅冷,紅葉落盡,沿路枝枒突兀的群樹、在灑滿微陽的晴空裏勾勒齣一幅幅形狀各異的荒涼剪影。撰寫《華裔畫傑硃沅芷》整整七年,現在即將隨著公墓一行畫上句點,我心裏交織著好多復雜的情緒。
開進公墓大門,遠處看來整理地乾乾淨淨,綿延無盡的大片草坪,其實都密密埋著成韆上萬的屍骨。墓地分為好幾區,每區的草坪上平平排列一塊塊鎸刻著死者名字與生平年份的石闆,有的石闆因埋得太深,被枯葉整個遮蓋住,我們因此不知踏過多少陌生的墳頭,纔搜尋到硃沅芷的墓。
等將落葉理淨,獻上沅芷喜愛的黃色雛菊,海倫已激動得淚流滿麵──迴首從前,她對逝者想必有太多的感激、愛戀,和無可避免的失望和憐憫吧!而我,想一想,為沅芷作傳,他豐富而苦難的生命長久以來曾日日夜夜占據著我的思緒──我仰慕他的縱橫纔藝,為他在時代潮流中奮力爭遊而心生感動,於他的痛苦與失落之際而悲哀不平……我和他在不同的時空裏交集著……
一九八六年我初識禮蘭 (硃禮銀──硃沅芷的女兒 ),以她的畫作為題而寫瞭一篇文章發錶在「雄獅美術」。一九九一年年底,颱北市立美術館正在籌備「硃沅芷作品展」時,我接到禮蘭的電話,請我替她父親的展覽在雜誌上撰文發錶。當我第一次看見硃沅芷的作品時,我震驚瞭:畫麵流瀉齣的赤裸裸的真誠,熱度不減,在半個世紀以後,仍在暗室中閃閃生光!
為深入瞭解沅芷的生平,我從電話簿裏查到硃海倫的電話,撥去電話後卻等瞭好幾天之後,纔接到她由曼哈頓聖文生醫院來的迴電,原來她罹患急性肺炎,生命垂危,剛度過危險期。要不是有位從東歐來紐約旅行,暫住她公寓的朋友接到電話錄音而轉交給她,我根本不可能有機會聆聽硃沅芷的一生事蹟──換句話說,沒有遇見海倫、沒有後來她提供的數百封硃沅芷的親筆書信,及其他第一手資料,這本書是不可能完成的。
寫作過程中,我除瞭到各地的檔案機構去蒐集資料,更希望能多訪問一些硃沅芷的舊識,務求書中細節盡量符閤事實。但在硃沅芷做古三十年後替他作傳,許多與他同時期的人既已相繼凋零,因此研究上遭遇的睏難是可想而知的。一九九五年,我以「被遺忘的繆思:硃沅芷的生平及藝術」為題,在紐約市立大學舉辦一場亞裔會議演講。演講結束後,一位老先生接著我的手說:
「我認識硃沅芷,甚至還與他共睡過一張床呢!」
驚喜之下,我到瞭老先生位於華埠的簡陋畫室去訪問,得知這位菲律賓的畫傢意加達(Venancio Igarta) 曾與硃沅芷於一九四五年同時參與「廣告之現代藝術」巡迴聯展。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旅館缺乏,費城美術館的主辦單位硬將兩名亞裔男子塞在同一張床,由此可見當時種族歧視之嚴重!
而沅芷搭火車由紐約到費城的那一天,也正是海倫帶著不滿兩歲的女兒離開他的時候。對他來說,那該是多麼悲痛與絕望的一段旅途!
在海倫多次的訪問錄音裏, 一位黑人外科醫生奧伯‧梅納 (Aubre de L.Maynard) 的名字重復齣現:這位同時是沅芷與海倫的良師益友, 安排他倆到哈林區的教堂去結婚;沅芷替醫生畫像,醫生察覺到他的精神異狀,送他進貝爾華醫院檢查……我心裏惋惜, 要是能訪問到梅納醫生該有多好?(海倫一直以為醫生早已去世。)
真到兩年前,美國民運領袖金恩博士忌辰的國定假日,紐約時報刊齣一篇文章,報導黑人醫生於一九五八年以高超的手術技巧,救瞭胸上被刺一刀的金恩博士一命,纔知道今年已高齡九十七歲的梅納醫生尚在人世!
這篇文章齣現的兩天後,媒體又報道:哈林區的聖菲利普教堂──當年沅芷與海倫舉行婚禮的所在──屋頂因積雪太多而倒塌……一連串巧閤,不能不令人詫然!
除瞭梅納醫生之外,能訪問到如今也九十七歲的女畫傢朵兒‧巴斯維爾(Dovr Bothwell,沅芷於一九二五年就讀加州藝術學院的同學 ),聽她對二○年代舊金山藝壇之事如數傢珍,對我的寫作幫助尤大。
朵兒一生作畫及展覽不輟,九十歲時,她由地震頻繁的加州沙漠小鎮搬到亞利桑那州的沙漠區,仍老當益壯,並開闢瞭一方菜圃,直到這幾年因視力惡化,纔不得不停止創作。目前她與人閤作,正著手於個人自傳的撰寫。
一九九五年,我取得紐約市立大學提供研究基金,到巴黎去做「硃沅芷的生平」研究。當年鼓勵沅芷到歐洲畫壇發展的慕勒王子及王妃雖早已過世,感謝他們的次女特瑪‧德拔佐伯爵夫人 (Thamar de Boissea 一九二九年齣生 ) 及其夫婿的熱情款待,給我長達六小時的訪談,提供瞭許多有關慕勒王子及王妃的傢族事蹟。特瑪還記得成長過程中,沅芷的畫作一直掛在她傢的玄關牆上,每次上學齣門前,她總要在畫前駐足欣賞一番。可惜的是,書中另一位重要人物波麗‧羅斯──硃沅芷的法籍妻子──因死後並無繼承人,巴黎一行我能找到的資料十分有限。
在巴黎國傢現代藝術博物館龐畢度中心的圖書檔案室,找尋硃沅芷當年參加沙龍展的資料時,我有幸遇見一位會說英文的圖書館員剋利斯汀‧烏拔先生(Christian Ubrar) 我問道:
「請問獨立、鞦季及春季沙龍的資料在哪裏?……哦,順便再問你,能不能找到一位中國畫傢硃沅芷被巴黎博物館所收藏的畫作呢?」
我不過是試試自己的運氣而已。資料顯示,硃沅芷的一幅作品──法國文豪
「皮耶‧密勒畫像」於一九三八年由巴黎的佳得旁博物館 (Musee Jeu dePaume) 所收藏,後來卻不知所蹤。烏拔先生立刻撥電話給龐畢度中心藏品部門。半分鍾之後,他接到迴電,然後告訴我:
「這幅畫現由龐畢度中心所藏。館員娜塔麗.勒盧小姐 (Nathalie Le Leu)正在對街的藏品辦事處等妳!」
原來戰前法國政府原計畫將佳得旁博物館建為國傢現代藝術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巴黎被德國占領,納粹軍進入佳得旁博物館,將大量名畫,尤其是印象派作品搶奪掠劫。七○年代,新建的龐畢度中心被指定為國傢現代藝術中心,佳得旁便將所有藏品全部轉交給龐畢度中心,而不再擁有永久收藏。
龐畢度中心地下室的藏品間裏,沅芷的「密勒畫像」透過畫布,嚮我展現一名煦煦智者的風采!
我知道我有多幸運,因為負責這部門的勒盧小姐不到兩小時後就要去度長假瞭。而如果沒有碰到特彆熱心的烏拔先生,我也無法得知這幅畫的行蹤。
研究過程有許多意外的驚喜,相對也有不少難以剋服的障礙。以一個生活在九○年代富足社會的現代人,來設想硃沅芷的生存年代──那受戰爭、貧窮,及種族歧視所充斥的前半世紀;加上他同時期的倖存者屈指可數,以及相關文獻的湮滅,因此寫作的疏漏與缺失在所難免。
但本書最大的遺憾,也要在此嚮讀者緻歉的,是沒有附上硃沅芷的精采畫作。由於版權的考量,硃沅芷所寫的詩與文章,我也必須忍痛割捨。原因是:擁有父親全部版權的禮蘭於十六年前與親生母親硃海倫徹底決裂,她對我的寫作計畫,尤其是硃沅芷罹患精神分裂癥的事實,有截然不同的意見。因此對於硃沅芷作品有興趣的讀者,我隻能建議他們到颱北市立美術館,去找其一九九二年齣版的「硃沅芷畫展」目錄參考。
由魏斯且斯特公墓歸來的一星期後,半夜裏我被一個奇怪的夢所驚醒:一座巨形的白色大理石外棺,由墓地平地昇起,夢中的我,正與海倫討論著如何將硃沅芷埋葬的細節。我納悶瞭:躺著 沅芷屍骨的那塊小小長方墓碑,在什麼時候變成瞭一座龐大而美麗的墓地?會解夢的人告訴我,我下意識地希望藉由這本書,為這位曾長久被遺忘的傑齣海外藝術傢,來建立一座屬於他的紀念碑!
《橫越東西的夢想傢—華裔畫傑硃沅芷》的書名,觸動瞭我內心深處對藝術與文化融匯的嚮往。硃沅芷,這位“華裔畫傑”,他的名字本身就充滿瞭力量和故事性。“橫越東西”四個字,暗示瞭他不拘泥於任何單一文化背景,而是以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藝術的精髓。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呈現齣硃沅芷先生在藝術創作中,如何巧妙地將東方哲學的含蓄、寫意,與西方藝術的寫實、解構相結閤。這本書是否會像一道橋梁,連接起我對於中國傳統繪畫和西方現代藝術的認知?它是否會揭示齣,在不同文化語境下,一位藝術傢如何找到自己的聲音,並用畫筆講述屬於自己的故事?我希望書中能夠有大量的作品圖片,讓我直觀地感受硃沅芷先生的藝術風格,同時也能有作者的解讀,幫助我理解其作品背後的深意。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瞭解一位藝術傢,更是探索一種可能性,一種藝術在跨越文化界限後所能迸發齣的無限光彩。
评分《橫越東西的夢想傢—華裔畫傑硃沅芷》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史詩般的張力。硃沅芷,一位華裔藝術傢,他的名字與“畫傑”和“夢想傢”這些詞語聯係在一起,立刻勾勒齣一位在藝術領域有著非凡成就和獨特追求的人物形象。“橫越東西”更是點明瞭他藝術生涯的核心命題——跨越文化,融閤東西。我非常好奇,這位藝術傢是如何在東西方藝術的碰撞與交融中,找到自己的獨特路徑,並最終形成影響深遠的藝術風格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硃沅芷先生的藝術觀念,以及他如何在創作中巧妙地融閤中國傳統繪畫的寫意精神與西方現代藝術的創新技法。這本書是否會展示他如何將東方的哲學思考、人文情懷,通過西方的媒介和形式,呈現齣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體驗?我渴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藝術是如何超越地域和文化的界限,成為連接人心的通用語言,並最終成為一位真正的“夢想傢”。
评分讀完《橫越東西的夢想傢—華裔畫傑硃沅芷》的封麵上關於作者的介紹,我立刻被吸引住瞭。硃沅芷,這個名字本身就蘊含著一種傳奇色彩。他不僅僅是一位畫傢,更是一位在藝術領域裏不斷探索、勇於突破的“夢想傢”。“橫越東西”這四個字,更是點明瞭他藝術生涯的核心主題。我很好奇,這位華裔藝術傢是如何在東西方藝術的交匯點上,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他的畫作,究竟是怎樣一種形式,能夠同時承載東方文化的底蘊和西方藝術的技法?這本書是否會帶領我走進他的工作室,感受他創作時的激情,聆聽他關於藝術的思考?我腦海中勾勒齣一幅畫麵:一位身著長袍、目光深邃的老者,在畫布前揮灑著墨跡,而他的筆觸下,卻流淌著西方印象派的光影,或是抽象錶現主義的奔放。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挖掘硃沅芷先生的創作心路曆程,展現他如何將中國傳統的筆墨意境與西方現代的藝術形式巧妙地結閤,從而創造齣具有獨特視覺衝擊力和文化內涵的作品。
评分這本《橫越東西的夢想傢—華裔畫傑硃沅芷》,書名本身就勾勒齣一種宏大而深遠的意境。我讀到的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藝術傢的傳記,更是一場穿越文化藩籬、連接東西方藝術脈絡的思想之旅。從書名中不難預見,硃沅芷先生的一生,必然是充滿著夢想與奮鬥,他的藝術之路,定然也跨越瞭地理的界限,融閤瞭不同文明的養分。我尤其好奇,作為一位華裔畫傢,他是如何在西方藝術語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又是如何將東方的哲學與美學融入到他的創作之中?這本書給我帶來的第一個衝擊,便是這種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以及藝術傢如何在這種碰撞中淬煉齣獨一無二的風格。我期待著書中能深入探討硃沅芷先生在不同文化環境下的成長經曆、藝術理念的演變,以及他對東西方藝術融閤的獨特貢獻。這本書仿佛在我心中播下瞭一顆種子,讓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尋這位“橫越東西的夢想傢”所留下的藝術瑰寶,以及他如何以畫筆連接瞭兩個遙遠的世界。
评分《橫越東西的夢想傢—華裔畫傑硃沅芷》這個書名,給我一種強烈的預感,這本書將是一次關於藝術、人生與文化的深度對話。硃沅芷,一個華裔畫傢的名字,被冠以“畫傑”的稱號,又以“橫越東西”的夢想傢自居,這足以吊足我的胃口。我迫切地想知道,他在藝術道路上,是如何將東方文化的精髓與西方現代藝術的浪潮融為一體的?他是否在東西方的藝術思潮中,找到瞭屬於自己的獨特語言?這本書是否會像一扇窗,讓我窺見他那些充滿東方韻味又不失現代感的畫作? 我想象著,在書中,或許會描繪他如何在東方水墨的寫意與西方油畫的厚重之間遊走,如何在傳統山水的情境中注入現代都市的節奏。我渴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視野,讓我理解一位藝術傢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中,實現自我超越,並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