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海崃两岸各出了一部莎士比亚全集,大陆出了以朱生豪为首翻译的全集,台湾出了梁实秋翻译的全集。两人俱为英文行家,其费尽心力迻译的莎翁全集也已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不过,莎剧原作,特别是中、晚期的作品,约百分之九十的文字是用素体韵文(blank verse)所写,决不可把莎剧误解为散文的话剧;若将莎剧中的格律诗行译成散文,也只能说是欠理想的权宜之计,因此,尽管我们十分敬佩他们在艰困的翻译环境下所努力的成果,但「〔朱、梁〕这两部全集都是散文译笔,毕竟与原作风貌不尽符合。」我们绝不能,也不应该「放弃对于莎剧翻译的理想追求和愿望。我们应该有更符合原作风貌神韵、用格律韵文翻译的莎翁全集。」可是,即使有这样的要求,翻译莎士比亚诗剧仍然是一件艰困异常的事业,因为:「翻译莎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精通英、汉两种文字;二是要精通英、汉两种诗歌。两者缺一不可」,「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和莎剧的翻译,要求移植者对于原文和所译文字的造诣都异常高,译者不仅要能深入理解和摄取原作的形相和奥蕴,而且要善于挥洒自如地表达出来,导旨而传神,务使他能在他那按着原作的再一次创作的成果里充分体现原作的精神和风貌。」联经新版《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正是在孙大雨先生这样精鍊的中、英文涵养以及严格的自我要求下所呈现出来的作品。
联经版《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有两点重要特色。
第一、首创翻译学上的「音组」理论:
「新诗也必须有格律」,孙大雨先生坚决认为,诗的语言要制约在严谨的韵律里才成其为诗。他从西洋格律诗中的音步结构得到启发,构想出汉语白话文诗歌中的格律形式,创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诗的格律规范:音组理论。所谓「音组」,简单地说,也就是以二或三个汉字为常态而有各种相应变化的字音组合结构。莎剧原作为五音步素体韵文(梁实秋先生称「无韵诗」),这是指不押脚韵而有轻重音格律的五音步诗行,每行均为有规范的五个音步,对此,孙先生的译文结构便相应地呈现为每行五个音组,例如:
|不要,|不要,|不要,|不要。|来吧,|
|让我们|跑进|牢里去;|我们|父女俩,|
|要像|笼鸟|一般,|孤零零|唱着歌。|
自此之后,中文世界凡是尝试以新诗格律呈现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者,包括大陆着名诗人卞之琳先生以及台湾新一辈的莎翁学者吕健忠先生,几乎都曾经参酌或是融合孙先生的理论创见。
第二、丰富多样的解说:
莎翁诗剧距今已有数百年,不仅文字本身迻译艰难,内容深奥周典更成为理解上的障碍。联经版《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均为集註本,註解内容十分详细、广泛,不仅容纳了十七世纪以来到十九世纪八○年代世界各国数十位莎士比亚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将孙大雨先生自己的独到创见,以及历代名伶在重要剧景的肢体诠释含括在内。读者聆赏诗剧文字之美不过是其一,能体验到舞台表演者动作情感更是无比的享受。在中文世界,除孙大雨译本外,还见不到这样文学与戏剧兼顾的精彩说明。
我们企望所有对于莎士比亚陌生或不陌生的读者都能够透过联经版《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而进入莎士比亚诗剧宏大精奥的文学殿堂,进一步领略世界经典文学艺术之美。
我是一個對戲劇文學情有獨鍾的讀者,特別喜歡那些具有深刻寓意和強烈情感的作品。當我看到這本《馬克白》時,就立刻被它吸引住了。我對劇本的結構和對白非常有興趣,想了解作者是如何運用語言來營造氣氛,並推動劇情的發展。尤其對其中角色的心理刻畫,更是充滿期待。我希望透過閱讀,能夠深入了解主角馬克白在面對命運的預言和權力的誘惑時,內心的掙扎與轉變。我對那些能夠揭示人性黑暗面,同時又引人深思的作品情有獨鍾,而《馬克白》似乎恰好符合我的口味。我相信這部作品不只是一段傳奇故事,更是一面映照人性的鏡子,能讓我們在其中看到自身的影子,並反思一些關於道德、選擇與後果的課題。這本書的出版,對於我這樣熱愛經典文學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禮物。
评分這次入手這本《馬克白》,著實讓我對這部經典之作有了新的認識。首先,它的翻譯版本非常貼近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即使是比較古老的劇本,也讀起來毫不費力,甚至可以感受到其中蘊含的詩意和力量。我一直覺得,好的文學作品,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總能觸及人性中最真實、最普遍的情感。這本《馬克白》似乎就具備了這樣的特質,它所探討的關於野心、權力、罪惡以及命運的議題,在今日依然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我非常期待能從中學習到關於領導者的品格,以及當一個人被貪婪和權欲蒙蔽雙眼時,會走向何種令人悲嘆的結局。我尤其想了解劇本如何運用象徵手法,來強化這些主題的表現力,並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不斷地進行思考和聯想。這本書的內容,應該能帶給我一次極具深度的閱讀體驗。
评分老實說,我對於《馬克白》這種比較古老的劇本,一開始其實有點卻步,畢竟很多時候翻譯的版本會讓原文的韻味流失,而且晦澀的語言也可能讓人讀得一頭霧水。但這次拿到的這本《馬克白》,我翻了一下,感覺翻譯得很到位,文字流暢,而且保留了原文的詩意和張力。我最期待的是它對人性的描寫,像是野心膨脹後會如何吞噬一個人,以及當一個人被罪惡感纏繞時,內心的煎熬究竟有多麼可怕。我個人覺得,人性的複雜性是永遠都讀不膩的主題,而《馬克白》似乎就是一部探究這複雜性的極致之作。我對故事中的角色之間的互動和心理變化充滿了想像,特別是主角在權力誘惑和內心良知之間的拉扯,我非常想知道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毀滅的。這本書的作者,我對他的其他作品也有所耳聞,他擅長描寫人性深處的幽暗面,這也讓我對《馬克白》抱持著很高的期望。
评分我平常的閱讀習慣比較偏向輕鬆的現代小說,但最近偶爾也會嘗試一些經典文學,試圖拓展自己的閱讀視野。這本《馬克白》的外觀設計非常吸引我,那種復古又帶點神秘感的風格,就讓人聯想到很多經典的戲劇。我對《馬克白》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彷彿在哪裡聽過,但又記不清具體的內容。我對故事的開頭和人物的塑造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劇本如何鋪陳,讓讀者能快速進入狀況,並對主要角色產生連結。聽說這是一部探討權力、野心和命運的作品,這些主題我一直覺得非常引人入勝,因為它們似乎是人類社會永恆不變的議題。我特別想了解劇中角色的動機,是什麼樣的經歷和誘惑,讓他們做出影響一生的選擇?又有哪些情節會讓讀者在閱讀時感到揪心,甚至思考自身的處境?
评分哇!拿到這本《馬克白》真的是太驚喜了!包裝設計就很有質感,紙質摸起來也很舒服,翻開第一頁就有種文藝的氛圍,讓人迫不及待想沉浸其中。我對歷史劇一直很有興趣,尤其是一些經典的悲劇,總覺得裡面蘊藏著人生百態和深刻的哲理。最近聽朋友說這本《馬克白》在文學圈引起了不小的討論,而且很多讀者都說它翻越了時間的隔閡,依然能觸動現代人的心靈,這讓我更是好奇不已。我尤其喜歡那些能夠探討人性深處的議題的作品,像是權力、野心、罪惡感,以及命運的無情捉弄。聽說這部作品裡對這些主題的描寫非常細膩,我非常期待能透過文字,深入理解角色的內心掙扎與轉變。我一直覺得,好的文學作品不只是講述一個故事,更是讓我們得以窺見另一個靈魂,甚至從中找到與自己產生共鳴的片段。這本《馬克白》的介紹讓我感覺它有潛力成為這樣一本能讓我反覆品味的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