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认同台湾主权独立,热爱乡土而关心台湾前途与公共事务的专业人,在一九九○年十二月九日组成了「台湾教授协会」,大家想要透过团体的群力,能为百病丛生而危机重重的台湾,尽点心力,做些知识份子应该做的事。
除在街头的各形各式的社运与演讲之外,我们亦各就自己的专业,分别对于台湾的学术、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环保等等问题,提出时论,发表于自立晚报、民众日报、自立早报、自由时报,并由本会每月汇集成册,出版�教授论坛�,广为流传。为使这些时论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执委会决议敦请张炎宪教授策划出版「教授论坛丛书」,就�教授论坛�第一期至第十七期中的文章,依其性质分门别类,编辑成五册问世,第一册为�创造台湾新文化�,由张炎宪教授主编;第二册为�知识份子与反对运动�,由林逢庆教授主编;第三册为�台湾的永续发展�,由林意桢教授主编;第四册为�解析经济垄断�,由张清溪教授主编;第五册为�迈向民主独立之路�,由陈仪深教授主编。理论与实践,必须相互配合。
理论不宜停留在空论的阶段,实践不应是轻举妄动,而应有其理论的依据。
「教授论坛丛书」的出版,除告诉台湾人民有关台湾的国家定位与认同、政治、反对运动、恶法、经济、环保、文化、族群关系等等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之外,并且做为实践的理论基础,期盼各界参考与指正。
老实说,我不太常主动去买关于“文化”的书,总觉得内容会有点深奥,读起来可能会比较枯燥。但《创造台湾新文化》这个书名,意外地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更倾向于从生活中去理解和感受文化,比如我喜欢看台湾的电影,听台湾的音乐,甚至只是在夜市里逛逛,都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氛围。我总觉得,台湾的文化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活生生、有温度的东西,它体现在我们吃的东西、我们说的话、我们做事的方式里。这本书会不会就像一个观察者,把这些我们习以为常,但又细致入微的文化现象,用一种全新的、更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期待它能带我走进一些我平时不太会接触到的领域,比如一些新兴的艺术团体,或者是一些正在努力传承传统技艺的匠人,让我看到台湾文化除了那些光鲜亮丽的一面之外,还有很多默默耕耘、充满热情的故事。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觉得,文化离我并不遥远,而是就在我身边,甚至就是我的一部分。
评分说实话,我对“文化”这两个字,以前总是有点敬而远之,觉得它好像是属于书本里、博物馆里的东西,离我的日常生活有点远。但最近几年,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台湾的东西,会那么吸引人?不只是那些国际知名的景点,就连一些不起眼的小镇,也能让人流连忘返。我常常觉得,这其中一定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是我们自己身上自带的,只是我们自己不常去说,也不常去想。这本书的名字《创造台湾新文化》,听起来就很有力量,它好像在告诉我,台湾的文化不是静止的,而是正在不断地生长、变化,而且是由我们这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一点一滴创造出来的。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观察和解读我们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细节,并将它们提升到“文化”的高度?是通过采访?是深入田野调查?还是从艺术、设计、生活方式等方面切入?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新文化”的线索,了解它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在我身边发生的,或许能启发我用全新的视角去发现和体验属于我自己的“台湾新文化”。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一道清新的海风吹拂过我这颗沉寂已久的台湾心。我一直觉得,台湾这片土地孕育了太多太多令人惊艳的故事,从历史的跌宕起伏,到族群的融合共生,再到民间信仰的虔诚热烈,还有那遍布街角的巷弄美食,每一处都充满了独特的韵味。但总觉得,这些散落的珍珠,似乎缺乏一条精美的项链将它们串联起来,让我们这些身在其中的人,能更清晰、更深刻地认识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这本书,正是我想象中那条项链。它不仅仅是在记录,更像是在描绘一幅宏大的画卷,将那些细微的、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文化元素,放大、梳理、并赋予它们新的生命。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时代印记,又是如何将现代社会的脉动与传统的根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本书,应该能带我重新审视那些熟悉的景象,发现它们身上隐藏的、不曾被我察觉的美丽,让我在阅读中,重新找回对台湾更深层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评分我对台湾的文化发展,一直抱持着一种既好奇又有些许不安的心态。我们经历了太多外来文化的冲击,同时也努力地在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有时候,会觉得台湾的文化发展有些碎片化,缺乏一个清晰的脉络。这本书的出现,或许能提供一个整合的视角。我更关注的是,这本书会如何定义“新文化”,以及它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是指艺术、设计、生活方式上的创新?还是在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上的演变?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现象,更能提供一些深入的分析,比如探讨这些“新文化”的驱动力是什么,它们又会如何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台湾文化是如何在吸收外来元素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并且不断地向前发展。这本书,可能是一扇窗,让我看到台湾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以及它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评分作为一名在台湾土生土长了半辈子的人,我对这片土地的情感是复杂又浓厚的。我经历过台湾社会的快速变迁,看着老街被高楼取代,看着传统手艺面临失传的危机,也看着新一代年轻人用各种新奇的方式表达自我。有时候,会觉得有点失落,担心那些我们曾经珍视的东西会渐渐消失。但同时,我又对台湾的生命力充满信心,总是能在不经意间被某些事物所触动,比如某个独立书店营造出的独特氛围,又或者是一场充满创意的街头艺术展。这本书的出现,仿佛就是来回应我内心深处的这些疑问和期待。它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记录,更重要的是“创造”和“新”字,这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剖析台湾文化的DNA,揭示那些让我们与众不同的特质,并且展现出这些特质如何在当代的语境下,孕育出新的生命力。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台湾文化如何在挑战与机遇中,不断重塑自我,展现出蓬勃的创造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