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代作曲家创造性的努力,积累了相当数量的中国钢琴曲,能以其民族风格、艺术涵量、技巧运用等方面的品格,在长期的演奏、教学实践中,显示出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本集收入了《牧童短笛》等九首经典名曲,开拓您不同于西方钢琴作品的东方新视野。
前 言(魏廷格)
作曲家与作品简介(魏廷格)
1. 牧童短笛(A Buffalo Boy Playing His Small Flute)──贺绿汀
2. 摇篮曲(Lullaby)──贺绿汀
3. 晚 会(An Evening Get-together)──贺绿汀
4. 第一新疆舞曲(Xinjiang Dance No.1)──丁善德
5. 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Children Suite - Delightful Holidays)──丁善德
6. 花 鼓(Flower Drum)──瞿维
7. 平湖秋月(Autumn Moon over the Calm Lake)──陈培勋
8. 序曲──小溪(Overture - Small Stream)──朱工一
9. 蓝花花(Lan Huahua, the Beautiful Girl)──汪立三
经过我国几代作曲家创造性的努力,积累了相当数量的中国钢琴曲,能以其民族风格、艺术涵量、技巧运用等方面的品格,在长期、或比较长时间的演奏、教学实践中,显示出了持久的艺术生命力。本书所收入的作品,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将这些钢琴曲汇集成册,还有以下考虑:
1. 侧重採用中国固有传统、民间音乐素材编创的作品。这是由于钢琴曲毕竟是外来形式,为使之表现中国人的思想感情、生活风貌并为中国听众的音乐审美心理所认同,尤要注重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本体直接的结合。以中国各民族文化传统之深广、民间音乐之丰富,有必要继续提倡将其纳入现代多声思维的创作实践之中。
2. 那些具有永恆魅力的传统、民间音乐,蕴藏着多种多声思维可能性。因此,应当鼓励不同作曲家根据同一素材,使用各自的技法,写出不同的钢琴曲来。这对民族多声思维的探索具有特殊意义。本书收入三首《猜调》就是这个用意。
3. 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多声思维的天地应当是广阔的。故本书曲目,既有以五声纵合、三度叠置和弦为主要多声语言的较为传统风格的作品;也有大量使用不协和音响、远关系调性复合、多调平行进行等等超出单纯五声性手法的更为现代性的多声思维作品;还有并未採用既有传统、民间曲调的作品。
***
本书乐曲,都已经在不同的出版物中正式发表过。但以往版本均程度不等地存在以下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经验丰富的中国钢琴家和教师或许无妨,但对大多数钢琴学生们(尤其是外国人)则难免产生困惑、疑虑。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钢琴曲更广泛地演奏和流传。
为此,编者逐一访问了本书乐曲的13位作者中的10位,信访了1位(唯有关已故朱工一先生和现居澳大利亚的储望华先生的作品,编者则请教了中央音乐学院杨峻教授)。经与作曲家共同研究,审订了作品的最新版本。它与以往版本的主要不同大致为:
1. 修订、确认了与弹奏有关的(除踏板以外的)所有标记;
2. 改正了错讹;
3. 调整个别记谱法;
4. 个别乐曲略有删减;
5. 加注供参考的指法;
6. 可能出现误解之处予以注释;
7. 附有作曲家与作品的简介。
总之,编者力求使本书成为准确、合理、实用、便于理解和弹奏的版本。
***
本书中,音符方面的注释用页注。作曲家与作品简介一併附于全书乐谱之前。
受到编者水平侷限,本书难免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有待钢琴专家、学者们指正。
最后,谨对被访问的作曲家们的那种对艺术问题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精神和与编者坦诚合作的态度,深表敬意和谢意。
拿到这本《钢琴乐谱系列1 中国钢琴名曲选(1):牧童短笛》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因为市面上关于中国钢琴名曲的选集太多了,很多都名不副实。但是,当我翻开这本书,就被深深地吸引了。首先,曲目的选择非常精准,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之作,而且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钢琴名曲。我一直对《牧童短笛》这首曲子情有独钟,它那种淳朴、自然的旋律,总能勾起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用钢琴来演绎,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出色,既保留了芦笛的悠扬,又加入了钢琴的丰富音色,那种画面感十足,我几乎能想象到小牧童在山坡上吹笛子的场景。除了《牧童短笛》,书中还收录了其他一些我非常喜欢的作品,比如《彩云追月》。这首曲子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限的遐想,用钢琴演奏出来,更是有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乐谱的清晰度没得说,每一个音符都跃然纸上,而且在指法和踏板上都有详细的标注,这对于我这样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最近一直在练习《梁祝》,这首曲子本来就改编自中国经典故事,用钢琴来演奏,更是将那种凄美动人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不仅是提供了乐谱,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让我能够通过钢琴,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评分我一直想找一套能够真正代表中国钢琴音乐精华的乐谱,很多市面上的选集要么过于偏重技巧,要么就是曲目选择比较杂乱,缺乏系统性。直到我发现了这套《钢琴乐谱系列1 中国钢琴名曲选》,而其中的《牧童短笛》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的编者显然对中国音乐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懂得如何将这些充满民族特色的旋律用钢琴这种乐器表现出来。我特别喜欢它收录的曲目,不仅有我们熟知的《牧童短笛》,还有很多其他同样优秀的作品,比如《渔舟唱晚》。这首曲子我从小就听过,用钢琴来演绎,更是增添了几分婉约和抒情,那种荡漾在水波上的晚霞,仿佛就在眼前。还有《百鸟朝凤》,这首曲子本来就极具表现力,用钢琴来表现,更是将各种鸟鸣声描绘得淋漓尽致,从细微的啾鸣到嘹亮的啼啭,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乐谱本身的排版设计也十分考究,字体清晰,五线谱和简谱对照,方便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最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提供乐谱,更像是在传达一种文化。每一首曲子后面,都有一些简单的介绍,让我们能够了解曲子的背景和创作意图,这对于理解和演绎作品非常有帮助。我尤其欣赏它在和声处理上的独到之处,既保留了中国音乐的传统韵味,又加入了现代化的和声语言,使得钢琴演奏更加丰富和饱满。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国古典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都很有兴趣,但总觉得在钢琴上很难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直到我发现了这本《钢琴乐谱系列1 中国钢琴名曲选(1):牧童短笛》。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乐谱,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无限可能。首先,曲目的选择非常具有代表性,从耳熟能详的《牧童短笛》,到意境悠远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每一首曲子都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情,但又被巧妙地用钢琴这种乐器表现出来,丝毫不显得生硬或突兀。我特别喜欢《牧童短笛》的编排,它成功地捕捉到了原曲那种质朴、悠闲的韵味,并且通过钢琴的音色变化,展现出一种更加细腻的情感层次。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收录了一些相对小众但同样精彩的作品,比如《金蛇狂舞》。这首曲子本来就极具民族特色,用钢琴演奏出来,更是将那种热闹、喜庆的气氛烘托得淋漓尽致。乐谱的排版设计也十分人性化,清晰易读,而且在一些难点的地方,还会有一些演奏提示,对于我这样的自学者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我最近正在尝试演奏《茉莉花》,这首曲子虽然旋律简单,但用钢琴来表现,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东方韵味,那种淡淡的芬芳,仿佛扑面而来。
评分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音乐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用钢琴来演绎中国经典旋律的乐谱,而这本《钢琴乐谱系列1 中国钢琴名曲选(1):牧童短笛》无疑满足了我的所有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乐谱,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音乐之旅。书名中的《牧童短笛》只是一个引子,真正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收录了更多同样精彩的中国钢琴名曲。我一直对《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有着特殊的情感,用钢琴来演绎,更是将那种深情和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音符都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充满了力量。这本书在编排上,既保留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钢琴演奏的技巧,使得音乐既有民族特色,又不失艺术的感染力。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作品的和声处理,它们巧妙地运用了五声调式和西方和声的结合,让音乐更加丰富和立体。最近我一直在练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首曲子本身就带着一种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用钢琴演奏出来,更是将那种热情和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乐谱的清晰度和易读性也非常高,即使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可以通过钢琴这种西方乐器,得到更加生动和深刻的表达。
评分这套《中国钢琴名曲选》的第一本《牧童短笛》,简直是打开了我对中国钢琴音乐新世界的大门!一直以来,我对中国传统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钢琴这种西方乐器在表现中国民族韵味方面,总会有些隔阂。直到我翻开这本书,才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么的渺小。首先,这本选集收录的曲目都非常经典,很多曲子都是我耳熟能详的,比如那首《牧童短笛》本身,听过无数遍,但用钢琴来演绎,却赋予了它一种全新的生命力。那种悠扬的旋律,仿佛真的能听到牧童在山坡上吹奏着芦笛,清脆而又带着几分乡野的淳朴。让我惊喜的是,乐谱的编排设计也十分用心,不仅忠实于原曲的意境,还在和声、节奏等方面做了巧妙的处理,让钢琴的演奏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也保留了中国音乐特有的五声调式和韵味。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些曲子,比如《春舞》,那种欢快的节奏和跳跃的音符,就像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让人心情无比舒畅。还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曲子本来就带着浓厚的西北风情,用钢琴演奏出来,更加突出了那种热烈而又饱满的情感,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力量。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乐谱的清晰度和标注也很重要,这本乐谱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每一个指法、力度标记都很明确,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比较轻松地学习和演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