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时代创造人物˙人物创造时代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一方面,他的「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名垂青史;另一方面,他念念不忘保皇,反对革命,在「张勋复辟」的事件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其实,这些举动皆与南海康氏家族和时代背景关系密切,使得康有为成了新与旧、中与西、成功与失败、现代与传统、前进与后退、巨人与侏儒融于一身的矛盾体。
早自清朝与太平天国的最后决战中,康氏家族的两代人中就有十多人投笔从戎,效命朝廷,赢得战功;在抗击日军对台湾的进犯、收复新疆的正义之战和痛击侵略者法国的爱国壮举中,也可寻得康氏族人的身影。而康有为出生之时正值鸦片战后,列强虎视眈眈,外患交迫,内政日弊,中国陷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康有为自小的求学过程中,即有「拗康」、「狂生」之名,常因探索新路的心理焦虑,公然挑战恩师的学术观点;他因摒弃八股、无意举业,三十五岁才在家族压力下初得功名;有了上书管道后,终于获得光绪皇帝赏识,而「维新变法」好事多磨,最后,竟以包括康有为之弟在内的「戊戌六君子」就义北京菜市口告终。从此,康有为展开周游列国的逃亡生涯,而康氏家族也同样付出惨痛代价,顷刻之间败落了。
这位光绪皇帝的座上客敢为天下先,救国救民,置生死于度外,但又固执己见,不能与时俱进;他主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但又使用婢仆,娶妻纳妾;他一生着书立说,名扬四海,礼遇恩宠,但也常常四处碰壁,多不得志作者将这位颇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放在时代和家族的背景下,以多角度、多方面的解析,呈现中国百年来的变迁,也让人看尽康氏家族百年来的沧桑。
作者简介:
王明德
一九六○年生,河南遂平人。一九九六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一九九九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谢俊美教授,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学位。已发表《略论中国古代核心区的形成》、《十年?战期间国共两党间的地缘关系及其影响》等论文二十余篇,现任教于台州学院社会科学系,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及近现代人物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代序〉康有为的「大同」社会
〈代序〉解剖康有为
〈代序〉康南海一二事
〈前言〉
1.延香老屋
代传青箱业
大火赤流屋
故乡银河桥
2将门军旅
与太平军作战∕康国器由小吏到封疆大吏
军中的的康氏兄弟
文人的武事
3教育世家
岭南醇儒「连州公」
一代教育大师∕创办万木学堂、广仁学堂、天游学堂
4走出故乡的路
同人团练局
来自家庭的革命
丢弃祖辈致士的门径
5凄苦的人生
劳太夫人
贞烈与完人
三妹之死
6青山埋骨尚无处
长剑睨九州∕创办《万国公报》、《中外纪闻》等,组织强学会、苏学会等
纵横出奇论
烈士六君子
7最是痛心当八月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缇骑苍黄遍九关
逃亡:天涯逋客的悠悠乡情
重返银河乡.哀弟康广仁
8离合悲欢总关情
月明人依娄
峨峨须弥雪
处我慧想度爱海
9钟鸣鼎食之家
天游化人乐逍遥
东瀛客去无留意
一天园里有新欢
10薪尽火传
晚青女界一英才:康同薇
巾帼风流数文佩:康同璧
书香延世:康同籛、康同凝、康同复、康同环
〈附录一〉康有为家族世系表
〈附录二〉康有为年表
〈附录三〉参考书目
初读《百年家族:康有为》,首先吸引我的是它宏大的叙事视角,仿佛作者并不满足于仅仅描绘康有为的个人生平,而是试图将他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审视。这种“家族”的概念,或许不仅仅指康家几代人的绵延,更可能暗示着一种思想流派的传承,抑或是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一种家族式的担当。我很好奇,作者将如何处理康有为与同时代其他重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比如梁启超、严复,甚至是慈禧太后、光绪帝。这些人物之间的互动,无疑是那个时代政治风云变幻的关键节点。这本书会不会深入剖析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的策略与失误?他作为一位思想家,他的“大同”理想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又如何在实践中遭遇困境?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够揭示康有为在变法失败后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之后的人生选择。他流亡海外期间,又是如何继续他的政治活动和思想探索的?他对中国未来的构想,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者从新的角度解读康有为的某些行为,从而颠覆我以往的认知,让我对他有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百年家族:康有为》一拿到手里,就有一种厚重感扑面而来,仿佛打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门,让我得以一窥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我一直对近代的历史人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康有为,无疑是其中一个绕不开、也最富争议的传奇。他的名字,总是伴随着变法、维新、复辟这些激荡人心的词汇。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颇具匠心,淡淡的复古色调,配上康有为先生那张标志性的照片,眼神中透着几分忧郁,又夹杂着不屈的坚定。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去了解这位“戊戌变法”的灵魂人物,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的抱负又为何如此宏大?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他又是如何在乱局中寻求解救之道,并付出毕生努力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更是关于一个时代,关于那些试图挣脱旧束缚、拥抱新思想的先行者们的集体命运。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更深入地理解康有为的政治理念,他的思想脉络,以及他的人生轨迹,去感受那个时代变革的洪流,以及个人在其中的抉择与挣扎。
评分拿到《百年家族:康有为》这本书,我脑海中立即浮现出那个充满矛盾与变革的晚清。康有为,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磅礴的历史气息,他的一生,仿佛浓缩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与幻灭,抱负与无奈。这本书的书名,用了“百年家族”,这让我产生了很多联想。这是否意味着,这本书将不仅仅聚焦于康有为个人,而是会追溯他的家族渊源,或者探讨他的思想如何影响了后世,甚至构成了一种“康氏家族”式的精神传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部史诗,将康有为置于一个庞大的历史画卷之中,让我们看到他如何从一个普通的读书人,成长为一代巨匠。他如何接触西方思想,又如何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维新”理论?书中是否会细致地描绘他在变法期间的各种活动,他的决心、他的策略,以及他与保守派的激烈博弈?更让我好奇的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的流亡生涯,以及他之后在政治、文化领域的持续影响。这本书能否帮助我理解,他为何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会做出一些让后人颇感争议的决定?
评分《百年家族:康有为》这本书的书名,着实勾起了我的阅读欲望。一提到康有为,我立刻会想到那段风起云涌的戊戌变法。而“百年家族”这个词,则让我想象到了一个更宏大的叙事。这本书会不会不仅仅是讲述康有为一个人,而是会从家族的视角,去描绘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变迁?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康有为的思想根源,他如何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传入的先进理念相结合,从而构建出他那套激进的维新理论。他为什么会如此坚定地相信改良能够救国?书中是否会详细讲述他在变法期间,如何组织和动员力量,与顽固派进行抗争?我很想知道,他与光绪帝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变法失败后,他流亡海外的经历,是否会占用很大篇幅?在这段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的思想是否发生了转变?他又如何继续他的政治活动和文化探索?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全新的视角,让我不再仅仅从“维新”和“复辟”这两个标签来认识康有为,而是能更深入地理解他作为一个复杂个体,在历史浪潮中的挣扎与选择。
评分拿到《百年家族:康有为》这本书,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探究欲。康有为,这个名字在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既是“戊戌变法”的灵魂人物,也是一位极富争议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书名中的“百年家族”,立刻让我联想到,这或许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记,而是一幅更宏大的历史画卷,描绘了康氏家族在那个动荡年代的兴衰,抑或是他思想传承的脉络。我非常期待,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康有为复杂的思想体系,他如何将儒家学说与西方政治哲学相结合,形成他独特的“变法”理念。书中是否会细致描绘他在维新时期的活动,他如何组织“强学会”,如何上书,如何与帝王沟通?我尤其好奇,他在变法失败后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之后漫长的流亡生涯。他在这段经历中,是否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了新的思考?这本书能否让我看到一个更立体、更人性化的康有为,而不仅仅是历史书本上的一个符号?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严谨的考证和生动的笔触,为我呈现一个鲜活的康有为,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