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01
內容簡介:
文人傢族在近代中國社會的地位與影響
錢先生的生命進入我的生命,發生瞭塑造的絕大作用。──中研院院士 餘英時
先生學術地位、中外聲譽早已大著,獨樹一幟,愈孤立,愈顯光榮。──中研院院士 嚴耕望
中國是「封建社會」嗎?以強調通識教育的國學大師錢穆的觀點來看,從西周到春鞦戰國這段時期可視為封建社會,之後的漫長歲月則是「士民社會」。「士」朝氣蓬勃、奮發有為、富生命力,有瞭他們,政治纔安定,經濟纔繁榮;他認為「士」的作用地位與中國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而錢穆傢族數代以來在江南無錫地區正是典型的「士紳」,雖傢道中落,仍然以詩文傳傢。
錢穆先生以考證文章嶄露頭角,先因《劉嚮歆父子年譜》震動京師,以中小學教員身份躋身北京大學教授之林,後又以《先秦諸子係年》撼動史學界,更以75歲高齡完成钜作《硃子新學案》,直至96歲去世前仍著述不輟。
錢穆先生自18歲起擔任小學、中學、國內外各大學、研究所教師,作育英纔無數,桃李滿天下,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嚴耕望先生、餘英時先生等人,可說在75載的教讀研究生涯中,留下無比輝煌的勛業。
錢穆先生的學問以史學為核心,廣涉諸子之學,從而擴及中華文化與學術諸多領域;並勇於創新,強調文化意識與生活世界的交流融貫,以及知識講究與文化素養的培成。他一生的求學治學,在近百年中國史學和文化領域中的成就,反映瞭中國近代學術史的變遷。而從錢氏這個教育世傢來看,清代私塾教育、民國新式教育、30年代中學大學的濃鬱學術氣氛、抗戰時期及之後赴海外艱辛辦學的過程,皆在錢先生的個人史事中,呈現瞭百年中國教育學術的曆史場景。
在本書中,我們從一個中國的「士」之傢族發展史中,看見瞭一個恂恂儒者做學問的寬闊視野和遠大抱負,也看見瞭一個國傢發展和社會變遷的百年縮影。
作者簡介:
印永清
1948年8月8日生,上海嘉定人,現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文獻研究與編撰中心主任、副研究館員。發錶論文30餘篇,主要有:《新文化運動中鬍適與錢穆文學觀之比較》、《錢穆的散文觀》、《錢穆與古典文學研究》、《明代書畫價格》、《清末明初上海婦女報刊》、《清代佛傢年譜敘錄》、《颱灣傢譜研究》、《颱灣方誌綜論》、《仁學版本考》、《颱灣地圖沿革》等;著作有《仁學評注》、《三教九流探源》、《中國體育史話》等;編有《中國年譜辭典》(第一副主編)、《太虛學術論著》、《顧頡剛書話》、《西遊故事》等。
1吳越錢氏
吳越文化與江南錢氏
吳中代有名人齣
江南錢氏的老祖宗錢鏐
2太湖舊族
無錫錢氏的變遷
錢氏傢族遷徙無錫城
十八世祖強身興傢
七房橋的來曆
五世同堂的變化
七房橋的沒落
蕩口二大傢族的關係
3晚清殘雲
生於憂患時期的錢承沛
祖父的藏書影響後代
教育子女的訣竅
為錢傢保留一顆讀書種子
4世紀新潮
從共和風雲到「五四運動」
錢聲一獨挑大梁
小城讀書郎
傢族的藝術情結
錢穆的藝術觀
5蘇州中學倆叔侄
難忘吳中風情
結識宿儒唐文治
蘇州中學嶄露頭角
遊吳都,詩興大發
聽吳梅唱麯
錢偉長考入蘇州中學
6講學京城
三○年代錢穆的學術與文化活動
初入燕京大學
首開「中國通史」課
講課風采
古都生活
7文豪史傢
與錢基博、錢鍾書的交往
與錢基博的友誼
錢鍾書代父作序
韆裏送楊絳
8烽火西南
抗戰時期錢穆的學術與文化活動
顛波山路
山居寫巨著
客座武漢大學
為馬一浮講政治
蔣介石的數次召見
與榮德生的交往
9中國物理學三傑之一
錢偉長的成長曆程
錢穆為侄子取名
啓濛時代的開放式教育
從清華中文係轉到物理係
烽火抗日路
在西南聯大
留洋結成果
愛科學,更愛祖國
黑雲壓城城欲催
不堪迴首「文革」事
兩代圍棋迷
10香江創業
講學海內外
難忘的一九四久
艱難辦學
錢穆是「新儒傢」嗎?
11喜結良緣
錢穆婚姻生活
早期的婚姻
三位月下老
初識鬍傢鳳
新亞來的女學生
悉心照顧一代名師
誌同道閤
香江結良緣
鬍美琦留學國外
夫婦談「易」算卦
發奮研究教育史
12晚鞦楓葉紅於火
在颱灣的日子
定居颱灣
又上講颱
素書樓深研硃熹
講學海外
13一代良師
嘔心瀝血育英纔
教育後進靠藝術
彆具一格的教作文
重視學生的纔華
研究所嘔心育人纔
解惑釋疑
14一門三「院士」
名師自有高徒齣
遲來的「院士」
得意門生兩「院士」
15書生本色
暢遊在書海詩海之中
曾國藩的《傢訓》
京城訪書記
讀書有法
讀詩,評詩,作詩
16養身有法春常在
錢穆的養身法
從靜坐著手
起居有規律
傢族中的體育愛好者
17教育世傢
書香門第代代傳
教師之傢
女兒是工程院士
第四代在成長
18魂歸故裏
落葬太湖西山
大師暮年
天人閤一
隔岸悼四叔
落葉歸根,
〈附錄一〉錢穆傢族世係錶
〈附錄二〉錢穆傢族大事年錶
〈附錄三〉主要參考書目
〈附錄四〉錢賓四先生全集書目
百年傢族:錢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百年傢族:錢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