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资讯产业与城市发展的政经互动。首先从理论层次探讨全球化、城市发展及国家角色间的依存关系,并研究在全球化浪潮下,资讯产业及新经济如何依託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而成长茁壮。以资讯产业依託的城市发展为研究焦点,探索上海如何再造「地方优势」,以及国家机构介入的过程。此外,本书对人才流动及全球资讯网络的建构也特别着墨,深入分析了上海如何透过政策支持,以吸引资讯产业所需要的人才、资金,以建构全球资讯产业网络,以及台湾在浮现中的「资讯科技金三角」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简介:
冷则刚Tse-Kang Leng
1965年出生于台北,维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政府与外交博士(1995),现任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着有专书The Taiwan--China Connection : 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6),以及学术论文多篇,刊登于问题与研究、中国大陆研究、Asian Survey, Issues and Studi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等学术期刊及其他中英文专着。
这本书的题目《资讯产业全球化的政治分析:以上海市发展为例》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对“资讯产业全球化”这个大议题一直很有兴趣,但总是感觉在宏观层面讨论,缺乏具体落地分析。选择“上海市发展为例”,我觉得是个非常聪明的角度,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龙头和国际化大都市,其资讯产业的发展轨迹,必然能折射出许多深层次的议题。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在资讯产业全球化的进程中,上海是如何扮演其角色的,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还是主动的参与者?“政治分析”更是抓住了核心,我非常想知道,在资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政治因素是如何影响到这些产业的走向,例如,政府的产业政策、对外资的态度、以及在关键技术上的自主性追求,这些都会是解读上海案例的关键。我设想书中会包含对上海在吸引国际科技公司、促进本土科技企业成长、以及处理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并且会从政治学的视角,来解读这些现象背后的权力结构和战略意图。
评分《资讯产业全球化的政治分析:以上海市发展为例》这个书名,乍听之下,感觉内容会相当扎实,而且聚焦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我本身对资讯科技的未来发展相当关注,但往往缺乏一个系统性的分析框架,来理解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政治逻辑。《上海市发展为例》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巧妙,因为上海在中国大陆的地位特殊,既是经济中心,也是对外开放的前沿,同时又承载着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我很好奇,作者在分析资讯产业全球化时,是如何将上海作为一个具体的案例纳入其中的。是不是会深入剖析上海在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培育本土创新企业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这些措施背后所体现的政治意图?我特别想知道,在推进资讯产业全球化的过程中,上海市政府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信息主权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如何在全球资讯产业的竞争格局中,构建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评分这本《资讯产业全球化的政治分析:以上海市发展为例》的书名就足够吸引我了,尤其是“上海市发展为例”这一点,作为一个在台湾生活、工作,又对大陆情势有一定关注的人,上海的快速发展一直是我研究的重点之一。资讯产业的全球化更是当下最热门、最具影响力的议题,如何在一个具体的地方案例中剖析其背后的政治逻辑与运作机制,这绝对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抽象的全球化概念与微观的上海实践相结合的,是不是会提到具体的政策制定过程、政府与跨国企业之间的博弈、或是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资、培育本土科技企业方面的策略?我猜想书中应该会对上海在资讯产业领域扮演的角色有深刻的见解,比如它如何成为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创新枢纽,又或者它在技术标准制定、数据流动等方面的影响力。此外,“政治分析”这个词也让我对内容充满期待,毕竟科技的进步往往与权力结构、国家战略息息相关,我希望能看到作者揭示隐藏在资讯产业发展背后的政治动态,理解这些动态如何塑造了上海的资讯产业格局,进而影响到整个全球资讯产业的发展趋势。
评分读到这本《资讯产业全球化的政治分析:以上海市发展为例》的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与上海相关的画面:陆家嘴的摩天大楼、浦东机场繁忙的航班、以及各种大型国际会议。资讯产业的全球化,对台湾来说,我们早已身处其中,但上海的案例,或许能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作者是如何界定“资讯产业”的,它是否涵盖了我们常说的半导体、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还是更广泛的数字经济?而“政治分析”部分,我会非常期待看到作者对中国大陆政治体制下,资讯产业的特殊发展模式进行解读。例如,国家对关键科技领域是否有战略性的扶持政策?在数据安全、网络主权等议题上,上海作为前沿阵地,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又会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我很好奇,作者是否会深入分析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资、技术引进、以及应对全球竞争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利益纠葛与权力运作。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能帮助我们理解,在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环境中,资讯产业是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既被推动,又被塑造的。
评分看到《资讯产业全球化的政治分析:以上海市发展为例》这几个字,我首先联想到的是信息时代的加速发展,以及它如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尤其是在一个像上海这样快速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资讯产业的触角几乎无处不在。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不会探讨上海是如何在全球资讯产业的版图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的?比如,它是否是单纯的代工厂,还是已经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政治分析”这个角度,让我觉得非常有深度。我认为,资讯产业的全球化绝非单纯的技术或经济现象,它背后必然牵扯到国家间的竞争、地缘政治的影响,以及意识形态的较量。作者是否会分析上海在吸引外资、人才、以及技术转移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政治策略?又或者,书中会揭示,当全球资讯巨头涌入上海时,地方政府是如何在维护国家安全、数据主权的前提下,与这些巨头进行博弈的?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中国内地在资讯产业全球化中的政治考量,以及上海作为样本,是如何体现这些考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