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大学儿童文学奖征选活动』于二OO三年首度举办,一方面是为庆贺台东师院自今年八月起正式升格为台东大学,成为台东地区第一所大学;另一方面是庆贺儿童文学博士班的成立与第一届招生,不仅可以为台东地区的学子提供更优值得学习环境和进修管道,更为台东大学再儿童文学的学术研究及实务推展上面开拓新的愿景。
有鉴于要积极发展台东大学的特色与深入儿童文学研究领域,本次活动的举办特别鼓励在籍高中职及大专院校学生﹝含日、夜间部学生及硕、博士生﹞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推广书写能力,期能提升儿童文学创作风气,为教育界及文学界培养出更多新生代的儿童文学阅读者与创作者。
本次征选活动的确吸引许多各级学校的学生勇于参与创作,经过初审后总计收到一O九篇作品,包括高中职学生二十五篇,大专院校学生四十六篇,硕、博是生三十八篇。作品来源适度地分佈于三种不同属性的学生族群,显示未来有能力投入儿童文学研究及创作的人才分布很广,相当值得期待,并能够各级学校中加以培养。
经过聘请十位专业的评审委员﹝包括五位复审委员及五位决审委员﹞,针对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儿童文学创作的技巧等进行缜密的复审后,选出二十七篇作品进行决审,并于决审会议上选出前三名优秀作品及佳作八篇。值得一提的是,评审过程中曾针对学生的作品尚未符合一般社会获奖的标准审慎地加以评判及考量,诸如故事逻辑较不顺畅,错别字出现频繁等,但是评审们基于鼓励学生创作的立场,因此决议共选出十一名优秀作品,其余佳作从缺。
整体而言,本次台东大学儿童文学奖征选活动基于多元教育的理念,主要目的在于鼓励创作,当然,业游彼此观摩,希望往后更能提升参赛作品的水准。在此,感谢各校踊跃参赛的同学,并由衷感谢财团法人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赞助出版,本校语文教育学系及儿童文学研究所师生共同投入参与征选工作,让这次的活动能够圆满落幕。
《雨后的彩虹》这本书,我读完之后,感觉有点像在看一部小型的舞台剧。作者用大量的对话和动作描写,去塑造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故事讲述的是一群小动物在雨后一起寻找彩虹的故事。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最终还是克服了困难,找到了彩虹。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动物性格的刻画。她把每一种动物都赋予了独特的性格,比如,小兔子胆小怕事,小狐狸聪明机智,小熊憨厚老实。这些性格都非常真实、生动,很容易让读者记住。而且,书中的情节也充满了幽默感,比如,小兔子因为害怕雷声而躲在洞里,小狐狸因为贪吃而差点迷路。这些情节都非常有趣,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笑声。这本书适合所有年龄段的读者,尤其是那些喜欢动物的孩子们。它能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动物的可爱和有趣,也能让成年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放松心情,享受阅读的乐趣。这本书的文字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力量,它能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友谊、勇气和希望。
评分《风的声音》这本书,我读完之后,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冒险。作者用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去描绘一个关于旅行、关于探索、关于发现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小女孩小丽,她跟随爷爷踏上了一段寻找风的旅程。他们穿越了森林、翻越了山脉、渡过了河流,一路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他们听到了风的声音,看到了风的形态,感受到了风的力量。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她用一种充满诗意的语言,去描绘森林的茂密、山脉的雄伟、河流的奔腾。这些描绘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而且,书中的情节也充满了想象力,比如,小丽和爷爷在森林里迷路了,他们被一群小精灵救了;小丽和爷爷在山顶上看到了彩虹,他们觉得彩虹是风的礼物。这些情节都非常生动有趣,很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自然、关于生命、关于探索的诗意画卷。它能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也能让成年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回童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评分《星星的秘密》这本书,我给的评价是“平淡而真挚”。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但它却用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去讲述一个关于亲情、关于勇气、关于成长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小男孩小明,他是一个内向、胆怯的孩子,他害怕黑暗,害怕孤独,害怕失败。但有一天,他发现天空中有一颗特别的星星,这颗星星会和他说话,会鼓励他,会帮助他。在星星的陪伴下,小明逐渐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变得勇敢、自信、乐观。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她细腻地描绘了小明内心的挣扎和变化,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比如,小明第一次鼓起勇气去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他紧张得手心冒汗,声音颤抖,但他还是坚持完成了演讲。作者并没有把小明描绘成一个完美的英雄,而是把他描绘成一个有缺点、有弱点的普通孩子。这种真实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而且,书中的插图也很有特色,色彩明亮,线条流畅,充满了童趣。这本书适合所有年龄段的读者,尤其是那些正在经历或者即将经历人生挑战的孩子们。它能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温暖、鼓励和力量。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看到《海边的贝壳》这本书,我以为又是一本强调环保、拯救海洋的儿童读物。但读完之后,我发现我错了。这本书并没有刻意地去灌输环保理念,而是通过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去引导孩子们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故事讲述的是小女孩小美在海边捡到了一只神奇的贝壳,这只贝壳能让她听到海洋的声音,看到海洋的秘密。通过贝壳,小美了解了海洋生物的生存困境,也感受到了海洋的魅力和脆弱。作者并没有把海洋描绘成一个需要拯救的对象,而是把海洋描绘成一个拥有自我意识、拥有情感的生命体。 这种叙事方式非常巧妙,它避免了说教的意味,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产生共鸣和思考。而且,书中的情节也充满了想象力,比如,小美和海豚一起探险,小美和海龟一起唱歌,这些情节都非常生动有趣,很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作者的文字也很有感染力,她用一种充满诗意的语言,去描绘海洋的美丽和神秘。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爱、关于自然的哲学思考。它能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海洋的魅力和脆弱,也能让成年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反思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评分读完《月亮忘记了路》,心里像住进了一只小小的萤火虫,忽明忽暗,闪烁着淡淡的忧伤和希望。作者用一种非常特别的叙事方式,没有落入传统儿童文学的“说教”陷阱,而是用诗意的语言和充满想象力的情节,去描绘一个关于失去、寻找和最终和解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小男孩阿哲,因为搬家而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朋友,他感到孤独和迷茫,甚至觉得月亮也忘记了回家的路。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要勇敢”、“要适应新环境”,而是通过阿哲与月亮、与奶奶、与新朋友之间的互动,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这些道理。 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对细节的捕捉和描绘。比如,阿哲在夜晚对着月亮说话,月亮回应他的方式不是声音,而是光线的变化;奶奶做的红豆汤,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温暖的陪伴;新朋友送给阿哲的石头,代表着友谊和信任。这些细节都非常真实、细腻,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而且,书中的插图也很有特色,色彩柔和,线条简洁,充满了童趣。整体而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成长、关于爱、关于希望的诗意画卷。它能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温暖、感动和力量,也能让成年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回童年的纯真和美好。这本书适合所有年龄段的读者,尤其是那些正在经历或者即将经历人生转折的孩子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