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几岁以来郭品洁一直承受不知名的疾病所困扰,疾病的症状最重要的一点是身体的免疫系统会误判讯息来源,而产生冲突的反抗,疾病找不出病名,医生束手无策,但每天早上醒来就是要和疼痛单打独斗。长期以来,郭品洁自问发生在身上的症状究竟是怎么回事?终于,在三十几岁的某一日,被证实是一种罕见中的罕见疾病,在美国两亿人口中有两万人罹患,在台湾目前还没有遇到相同疾病的人。
外表完全看不出是一个病人的他终于如释重负,因为一切的疼痛,不是自己的心理层面的问题,更不是自己所幻想出来,也不是因为自己特别软弱,虽然知道了病名,疼痛依旧如影随形,除了以科学的药物治疗,长期与疼痛相依为命的他找到了一帖特别的处方,很隐藏很私密很个人很长久以来的,只有自己才能治疗的方式,那就是他用文字来写出灵光乍现的每一刻感受。
他写的诗并没有任何发表,有的只是在朋友当中传阅而已,但是这一传竟也传出了口碑,这讯息传到了大田出版社,于是我们决定出版郭品洁的诗,因为他的诗充满了简洁与热烈,他的诗有温柔有情感,有节奏有层次,有景深有疼痛。这些埋藏多年的诗作集结成书,郭品洁并不希望读者看见他的疼痛,他的疾病,而是看见他的诗,他的每一首诗。
当今美国文坛最重要的评论家与作家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大田出版)一书中说,每个人迟早都会成为疾病王国的一员,疾病是我们生命组成的一部份,《让我们一起软弱》便是从那「再也无法痊癒归来的王国」里最慷慨的唿吁与恳求。
作者简介
郭品洁
1965年3月生于屏东。中山大学企管系,台湾大学社会系,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硕士班毕业。喜欢谢德庆,杨牧,游泳,北岛,辛波丝卡。现居宜兰。国中时期开始练习写诗,反覆推敲犹豫,作品不多,今年(2003)始零星公开发表于报纸副刊。以为诗的主要任务既非「立法」亦非「诠释」,诗是见証者——于无所不在的危机当中见证那终归于无的沉默。
006-007卷一:肮脏的海滩
008-013怀人
054-055卷二:我的贝歇氏病症候群
056-061我的贝歇氏病症候群
096-097卷三:让我们一起软弱
098-099让我们一起软弱
《让我们一起软弱》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小说,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对话。作者以一种极其平和、甚至有些缓慢的节奏,引导读者走进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去体味他们寻常却又深刻的情感。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和解”的探讨,它不仅仅是和他人和解,更多的是和自己和解。作者没有回避那些人生的遗憾和不完美,反而用一种包容的姿态去拥抱它们。它让我明白,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意外,总会有失去,但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在这些经历中,找到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书中的许多人物,他们身上都有着你我熟悉的影子,他们的困惑、他们的迷茫、他们的成长,都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它鼓励我们,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允许自己慢下来,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接纳那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这本书带来的,不是瞬间的爆发力,而是一种持久的,润物细无声的温暖和力量。
评分最近我沉迷于一本叫做《让我们一起软弱》的书,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在寒冷的冬夜里,有人端来一杯热乎乎的姜茶,温暖又舒心。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他善于捕捉那些隐藏在生活细节中的微小情绪,并将其放大,让你不得不去正视自己内心的感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对“孤独”的描绘,不是那种大张旗鼓的悲伤,而是那种渗透在日常点滴中的,淡淡的,却又挥之不去的感受。它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并不是唯一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人,原来很多看似光鲜的人,内心也藏着不为人知的柔软。这本书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与自己的脆弱共处,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与他人建立连接的可能性。它让我相信,真正的力量,往往就隐藏在那些我们不愿示人的柔软之中。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卸下了很多不必要的包袱,变得更愿意去接纳和理解自己,也更懂得如何去关怀身边的人。
评分哇,最近才追完《让我们一起软弱》这本书,真的让我整个人都豁然开朗了!一开始看书名,还以为会是什么很沉重、讲挫折的,结果完全不是,反而是给我一种很温柔的拥抱感。作者写得太细腻了,很多小细节都戳到心窝里,感觉就像在读自己的心事一样。尤其里面讲到一个人在低谷时期,怎么跟自己和解,怎么慢慢找回力量,那种过程描绘得特别真实。不是那种“一夜之间就变强大”的鸡汤,而是告诉你,允许自己有脆弱的时候,也允许自己慢慢来,这个过程本身就很重要。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写人物内心挣扎的部分,那种纠结、迷茫、偶尔的自我怀疑,都写得丝丝入扣,让人感同身受。有时候读着读着,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那种被理解的温暖。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软弱”这个词,原来它不是失败的代名词,而是人性的一部分,甚至是通往更深层力量的必经之路。读完之后,我感觉整个人都变得更柔软了,对生活中的小摩擦、小不顺,心态也变得更平和,更能接受不完美。强烈推荐给所有觉得生活压力有点大,需要一点点慰藉的朋友们。
评分《让我们一起软弱》这本书,用一种非常非常温柔的方式,击中了我的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一直以来都习惯了扮演一个“坚强”的角色,好像一旦示弱,就会被看穿,会被嘲笑,所以总是把自己包裹得很严实。但是这本书,就像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我,软弱并不可耻,反而是一种力量的源泉。作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时,如何挣扎、如何哭泣、如何重新站起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回避那些令人痛苦的时刻,反而坦诚地去剖析,去理解。它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都有需要被呵护的地方,这才是人性的真实之处。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时常会停下来,去反思自己的过往,去原谅那个曾经用力过猛的自己。它不是一本心灵鸡汤,因为它不给你速成的灵丹妙药,而是提供了一个让你慢下来,去感受,去疗愈的空间。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深层次的平静和力量,让我开始敢于面对自己的脆弱,并且从中汲取养分。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是被《让我们一起软弱》的封面吸引的,那种淡淡的忧伤又带点希望的色调,很符合我最近的心情。翻开书,就被作者那种独特的叙事方式给迷住了。它不像很多书那样讲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是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带你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人物心理刻画的深度,那种细腻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仿佛能直接窥探到角色的灵魂深处。每一个人物,无论大小,都有着非常鲜活的生命力,他们的困境、他们的挣扎、他们的成长,都显得那么真实可信。书里有很多关于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的处理方式,让我学到了很多。它没有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去感受,去理解。作者总是能在看似平淡的文字中,点燃读者内心的共鸣。有好几个桥段,我反复读了好几遍,每一次都有新的体会。它教会我,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要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去感受,去疗愈,而不是一味地强撑。这本书带来的不只是故事,更是一种全新的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