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上、中、下三编,对钱穆的史学思想进行有系统并深入的研究,力求赋予其在中国现代学术文化思想上正确的定位。上编结合中国现代学术文化思想的发展,分析钱穆的民族文化生命史学思想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编讨论钱穆的民族文化生命史观,包括钱穆对历史本质、历史动力、历史构成、历史人物、历史发展形式等的认识。下编讨论钱穆的人文主义生命史学观,包括钱穆有关历史认识、史学方法、史学知识论、史学价值论、史书体裁等方面的思想。
作者简介
徐国利
1966年生,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学史学硕士、中国社科院史学博士,现任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
曾编撰《百年回顾─二十世纪中国人文社会思潮论争》,并在《历史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钱宾四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专刊》、《史学月刊》、《学术月刊》、《学术界》等,大陆及台湾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钱穆、胡适、陈独秀文化学术思潮及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之论文三十余篇。
刚拿到这本书,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是翻阅目录和序言,就对作者深入研究钱穆史学思想的决心和广度有了初步的认识。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对钱穆先生思想的浅尝辄止,而是试图触及他史学体系的核心,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其学术旨趣和时代背景。特别是其中关于钱穆先生“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中国文化精神”的论述,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个历史学家,就必须深入了解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如何回应那个时代的呼唤。这本书的编排似乎就体现了这样的思路,从钱穆先生的生平经历出发,逐步引申到其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这样的结构安排,对于我这样并非钱穆研究专家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便利,能够帮助我更有条理地进入他的思想世界。这本书给我一种厚重感,并非那种轻松读物,而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学术著作。
评分才翻了几章,就被作者在解读钱穆先生史学思想时的严谨态度和独特视角所折服。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学术梳理,而是一次深刻的对话。作者并没有将钱穆先生视为高不可攀的学术巨匠,而是如同一个真诚的求索者,试图在他的思想海洋中寻找最宝贵的珍珠。尤其是在处理钱穆先生的“人情”与“政事”在历史叙述中的作用时,作者的分析显得尤为透彻。他没有回避钱穆先生思想中可能存在的争议点,反而将其作为深入探讨的切入点,展现了其学术的勇气和深度。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引导我跳出了以往对钱穆先生“温情与敬意”的简单标签化认知,去理解其史学背后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和文化情怀。我期待接下来能从书中更深刻地领略到钱穆先生如何看待历史的“ continuity ”与“ change ”,以及他对中国文化“根”的坚守。
评分初步浏览了这本书,虽然大部分内容还在消化中,但我已经被书中对钱穆先生学术生涯中一些关键性争论的梳理深深吸引。感觉作者并非只是简单地罗列观点,而是试图呈现出这些争论的来龙去脉,以及钱穆先生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提出的独特见解。尤其是一些关于“中国史观”与“西方史观”的比较,以及钱穆先生如何试图构建一种既有中国本土特色又具现代性的历史解释体系,这部分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一直认为,史学研究的魅力在于其不断地自我反思和革新,而钱穆先生的史学思想正是这种活力的体现。这本书能够将其中的复杂性梳理得如此清晰,实属不易。我对书中对钱穆先生如何处理历史的“细节”与“精神”的关系,以及他对于“温情与敬意”史观的阐释尤为感兴趣,这正是我在阅读钱穆先生原著时常常感到困惑却又深思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作者在研究钱穆先生史学思想时,不仅注重文献的梳理,更融入了自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刻体悟。这种“学人”与“读者”的双重身份,使得这本书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思想的温度。尤其是在探讨钱穆先生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危机”与“民族精神”的关联时,我看到了作者本人对于当下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些思考,并将之与钱穆先生的观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并非是对过去历史的简单回顾,而是有着鲜活的现实意义。我对书中关于钱穆先生如何从“经验”走向“义理”,再回归到“现实”的历史解释路径的论述很感兴趣,这或许能为我们理解历史、认识当下提供新的视角。它让我感觉到,史学研究并非是孤立的象牙塔内的活动,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评分初步翻阅此书,一股浓厚的学术探究之风扑面而来。作者在梳理钱穆先生史学思想的脉络时,展现了非凡的耐心和细致,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在钱穆先生宏大的史学体系中穿梭。我注意到书中对钱穆先生“人文精神”的强调,以及其如何将这种精神贯穿于对中国历史的解读之中,这让我对“人文”这一概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感觉作者并非只是在阐述钱穆先生的观点,而是在尝试激活这些观点,让它们在今天的语境下重新焕发生机。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钱穆先生如何处理“历史的偶然性”与“历史的必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论述,这对于理解任何一位历史学家的思想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给我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仿佛与作者一同踏上了对钱穆先生史学思想的探秘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