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策略管理奠定永续发展的基础
没有策略的企业有如迷航的船只,不晓得自己置身何方,也不知该往何处去,企业若能认清自身的优势,并体察产业环境的变化,为自己找到能达成目标的策略,将能迈出更稳健踏实的步伐,奠定永续发展的基础。
在一些企业里,策略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似乎只有管理高层才有资格谈论策略,而且谈论时,还要以低沉严肃的语气讨论。至于一年一度的策略会议,通常是产生一些宣示性的口号,只是提供素材给新闻记者填满版面。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改变上述人们对策略的印象,并让经理人了解策略原有的面貌。
策略是指为了达到长期目标、用来制定决策的方式及其优劣考量。因此,策略可以回答以下问题:「达成目标的最佳方法为何?」换言之,所有对企业达到成功有所贡献的决策与行动,都与策略有关。但这些优异、新颖的策略想法来自何处?答案是:策略来自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
本书探讨企业策略的概念、工具,并提出参考范例,也指出设定与沟通目标、评估目前绩效、调查事业环境、了解顾客、导入新观念以开创新选择的方法。本书的目标是希望能帮助经理人建立营运能力,让组织变得更好。如果你对你的事业充满热情,本书将是你的最佳指南,它能让你了解与企业命脉息息相关的策略决策,同时更能为你的策略决策加分。
企业就如一支划船队伍,船的动力大小并非取决于任何个别的划船手,而是取决于所有人的通力合作,以及是否能齐心服从船长的领导。企业的运作亦是如此,每位经理人若能与企业的策略领导者齐心合力,则企业成功的机率就越高,也越容易达成企业的营运目标。
本书特色
作者简介
罗杰‧佛米沙诺 Roger A. Formisano
佛米沙诺是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商学博士。目前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商学院下的领导与商业应用中心担任总监,亦曾担任过风险管理与保险学教授。佛米沙诺在许多专业及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超过20篇的论文,且担任许多企业与政府单位的顾问。在踏入教育界之前,佛米沙诺曾在民营企业服务了九年,工作领域与金融、保险业有关。
读者可透过以下电子邮件与作者联系:rformisano@EXECED.bus.wisc.edu.。
译者简介
丁惠民
中兴大学企管系毕,曾任职于明碁电脑人资部与制造处,随后担任工商时报记者及电子化企业经理人报告执行总编辑。现为专业文字工作者,译着甚丰。
黄圣峰
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系,现为兼职译者暨国立台北大学法学研究所硕士班研究生。译有《鲍尔成功领导手册》、《经理人有效激励技巧 立即上手》等书。
前言
大部分的经理人一听到「企业策略」,第一个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往往是一堆身价不菲、拥有企管硕士学位的顾问,以及许多令人目眩神迷的图表与PowerPoint简报。而「策略规划会议」,则通常会在某些距离公司很远,同时很隐密的地点举办,会议的产物则是一叠画满伟大图表的资料夹,有时候,资料夹甚至是会议唯一的产物。在某些企业里,策略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人们会用一种低沉严肃的语气讨论策略,而且只有管理高层才有资格谈论策略。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上述人们对策略的印象,并让经理人了解策略的应有面貌,以及应如何发展策略。
首先我要说明何谓策略,策略是指为了达到长期目标,我们用来做决策的方式。因此,策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达成目标的最佳方法为何?」换言之,所有对企业达到成功有所贡献的决策与行动,都与策略有关。但这些优秀、新颖的策略想法来自何处呢?答案是:策略来自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只要是卓越的企业,一定会力求所有员工皆能致力于寻找与导入改善运作的创新之道。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所有经理人一个实用的资源,以协助他们形成企业策略。
在发展策略时,将会涉及到以下这三个基本问题:
本书提供了企业策略的概念、工具、知识、参考范例,包括设定与沟通目标、评估目前绩效、探查事业环境、了解顾客、导入新观念来开创策略性选择,本书的目标是希望能帮助读者建立以下能力:让自己的组织变得更好。如果你对你的事业充满热情,本书将是你的最佳指南,它能让你了解堪称企业命脉的策略决策,同时更能为你的策略决策加分。
许多企业只在年度策略规划大会才谈论一次策略,但真正成功的企业却知道,策略发展是持续不断且反覆进行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是因为万事万物一直都在改变,例如利率的升降、技术的演进、顾客需求的变动等等。而必须反覆进行,是因为竞争者、供应商与顾客等,都会对我们的策略决策做出反应,因此我们必须预判这些反应、或对此做出回应。由此可见,所有经理人都应该具备策略性思考能力,如此组织才能站在一个更佳的立足点上,以维持营运的成功。
在商业世界中,经常会拿运动来做比喻,本书也不例外。我自己认为最适合拿来比喻企业策略的场景之一,就是麦迪逊蒙大塔湖上的威斯康辛大学八人划船队伍。基本上,这种船的动力大小并非取决于任何个别的划船手,而是取决于所有人的通力合作,以及是否能齐心服从船长的领导。在企业中亦是如此,每位经理人越能与企业的策略领导者齐心合力,则该企业的成功机率就越高,也越容易达成目标。同时,我更深深相信,当每位经理人能贡献其心力在界定组织策略上时,则在整个组织里执行与沟通企业策略时,将更容易,且有更好的成效,实务上的经验也证明了这点。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卓越的商业创意是企业获致长期成功的动力。借由提供策略的要素、流程与工具给所有的经理人,我们希望经理人能因此发展与导入更多、更佳,且能嘉惠所有股东的商业创意。
拿到书后,我花了点时间翻阅了一下目录和前言。说实话,看到里面的一些章节标题,比如“SWOT分析的进阶应用”、“五力模型下的市场竞争解析”,我还是有点小小的紧张。不过,作者在序言里提到,他会尽量用最直观的方式去解释这些概念,并且会穿插很多他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我最期待的就是这部分了!我一直觉得,理论性的知识固然重要,但真正能打动我的,是那些在真实商业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识别市场机会,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制定一套真正能为公司带来增长的策略。我特别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工具或者模板,让我可以直接套用,比如在进行市场分析的时候,可以直接对照书里的表格来填写;在制定战略目标的时候,能有一些量化的指标和指导。毕竟,作为经理人,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各种实际问题,需要的是能够立即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长篇大论的理论推导。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做到“立即上手”,那我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向我的同事们推荐。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上那一句“立即上手”确实戳中了我的痛点。作为一名基层经理,我每天要处理大量的琐碎事务,很少有机会能够静下心来思考长远的策略。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秘籍”,让我能够快速掌握企业策略管理的核心要领,并且能立即应用到我的日常工作中。我不太喜欢那些理论性太强、需要花很长时间去理解的书,我需要的是能够立竿见影的指导。我期待书中能有清晰的流程图,或者步骤化的讲解,让我能够一步一步跟着做。例如,在分析市场趋势时,书中能直接告诉我应该关注哪些指标,如何获取这些数据,以及如何解读这些数据。在制定目标时,能有具体的SMART原则讲解,并提供一些实用的范例。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提升决策能力,让我不再害怕面对复杂的商业环境,而是能够自信地做出正确的策略选择。
评分坦白说,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带着一点点“赌博”的心态。市面上关于管理类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多都名字起得响亮,但内容却很空泛,读完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学到。不过,“经理人企业策略管理 立即上手”这个书名,以及“立即上手”这四个字,确实让我眼前一亮。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干货”,而不是泛泛而谈的道理。我希望它能教我一些具体的方法论,比如如何进行有效的竞争对手分析,如何评估新业务的可行性,如何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摆脱那种“凭感觉”做决定的状态,而是能够基于严谨的分析和清晰的逻辑来制定策略。我也会关注书中是否有提到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模型,比如平衡计分卡、价值链分析等等,如果能详细讲解它们的运用方法,并且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建议,那我一定会觉得这本书的价值非常高。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设计很抢眼,封面上那几个大字“经理人企业策略管理 立即上手”就很有吸引力。老实说,我一开始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工作上确实需要提升一点策略规划的能力,而且“立即上手”这几个字听起来就感觉很实操,不像那种理论堆砌得很高深,读完也不知道该怎么用的书。我本来就不是学商科出身的,所以对“策略管理”这些词汇总有点距离感,但这本书的副标题让我觉得,它至少会用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讲解,不会一开始就丢一堆专业术语给我。我特别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最好是台湾本土企业的一些成功或失败的策略分析,这样我才能更好地代入,从中学习到经验。毕竟,理论讲得再好,如果不能落地,那也只是纸上谈兵。我买之前也稍微上网搜了一下,看到一些零星的讨论,有人说这本书的内容很扎实,也有人觉得它比较适合有一定基础的经理人。我希望我的学习过程会是后者那种,就是即使我没有很深的背景,也能通过这本书的引导,一步一步掌握策略管理的精髓,并且能立刻运用到我的工作当中。毕竟,时间就是金钱,谁也不想买一本摆在书架上积灰的书。
评分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期待,其实是它能帮助我提升“全局观”。很多时候,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好,但往往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对于企业整体的战略方向,以及不同部门之间如何协同作战,我感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本书如果能系统性地讲解企业战略的制定过程,从宏观环境分析到微观资源配置,再到具体的执行落地,我觉得会非常有价值。我特别希望它能讲清楚,为什么一个企业要做某个战略,这个战略是如何与公司的愿景和使命相契合的,以及在执行过程中,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让我能够从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公司在做什么,以及我作为经理人,我的工作如何为公司的整体战略服务。如果它能提供一些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战略案例分析,那就更好了,这样我就可以对比学习,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策略思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