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通过对「南宋书院复兴运动」此一历史过程的分析,讨论书院如何发展并延续成为此下千年中国历史上私学理想的象征。本书将理想的书院制度置于现实的历史环境中,检视南宋书院的理念如何因回应两宋的科举制度与北宋的教育改革而成立,书院制度的新典范如何在旧传统上形成,如何结合官方制度与私学精神,在当时社会教育普及的需求中,这种特质如何被灵活地运用而呈现不同于单纯「私学」的多样面貌,但官与私的紧张性又如何使书院面临「官学化」的危机,并探讨为何书院在实际上纷杂多歧的制度表现中,仍得以维持其理念上统一的理想形象,这种新的书院理想出现的意义又应如何从宋以下新兴科举社会中士人阶层及其独立价值的形成来理解。
作者简介:
陈雯怡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助理,现于美国哈佛大学修习博士学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