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六辑,是作者这两年一些悯世吁俗的纪录。前四辑议时政、哀教育、叹世道、悲台湾,纠谬揭隐,欲昭坦途以起时代之沉?。后两辑则是记录2003年作者身历的两场争议,借其横遭谤诟的经验,带读者一同思考大学自主、学术自由、宗教饮食伦理、世界华文发展一体化等问题。
最年轻的中文系主任、最年轻的大学校长、名动中文学界的学术巨擘--龚鹏程教授近二年的论谈。
作者堪称二十世纪知识分子的典型,谨守传统而通于世变,扎实的治学与丰富的办学、从政经历,具现了独善其身并兼善天下的当代大儒风范。作者认为知识份子本来就应是异议份子,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本书收录作者两年一些悯世吁俗的纪录。后两辑并蒐辑作者身历的两场争议,也更了解作者对身为知识份子的责任与义务。
作者简介
龚鹏程,民国四十五年三月十五日生。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现任佛光大学教授。
曾任淡江大学中文系所教授暨系主任、所长、文学院院长、佛光大学校长等教职,及行政院陆委会文教处处长、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理事长等职。
曾获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章、行政院杰出研究奖等荣誉。编着图书百余种,出版个人着作五十余种,内容涵盖文学研究、评论与哲思散文等。近期作品包括:《中国文人阶层史论》、《经典与生活》、《唐代思潮》、《知识与爱情》、《知识分子》、《龚鹏程四十自述》等等。
我最近真的被一本书迷住了,虽然我没办法具体说里面讲了什么,但那种感觉,真的太强烈了!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任何小说,没有那种循序渐进的叙事,也没有明确的主线让你抓着不放。相反,它更像是一场思维的漩涡,不断地抛出各种各样的想法、情境,然后又迅速地将它们打散、重组。我常常在读的过程中,脑子里会炸开一连串的问题,你会开始质疑自己一直以来习以为常的认知,甚至是对那些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情,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怀疑。这种感觉很奇妙,既有点不安,又充满了探索的冲动。作者似乎有一种独特的魔力,能够用文字构建出一个个令人深思的“异类”空间,迫使你去思考,去辨析,去寻找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东西。它不是那种让你轻松看完然后哈哈大笑的书,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让你在合上书本后,依然久久无法平静。那种“不被定义”、“不被驯服”的气质,贯穿始终,让人印象深刻。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我以为自己会很难进入这本书的状态,因为它的开篇就带着一种强烈的“疏离感”。你很难立刻抓住其中的人物,或者理解他们行为的动机。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正是这种“难”,构成了它独特的魅力。作者似乎并不在意读者是否能轻松理解,反而鼓励你去探索,去质疑,去建立自己的理解。它更像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体验,每个读者在其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解读路径。我常常在阅读时,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个句子,或者某个场景,因为我总感觉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含义。它不是那种让你沉浸在故事中的书,而是让你主动去参与构建故事的书。这种互动性,让阅读变得充满了惊喜和挑战。它让我意识到,文学不仅仅是作者的表达,更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一种深刻对话,一种共同的创造。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绝对是颠覆性的。它彻底打破了我对传统小说的固有印象。你不会找到清晰的善恶对立,也不会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推动。它更像是一种哲学思辨的文学化呈现,用一种极其抽象但又引人入胜的方式,探讨着一些非常深刻的议题。我总觉得作者在用一种非常隐晦的方式,向读者抛出挑战,让你去审视那些被我们普遍接受的观念。有时候,我甚至会感觉自己像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面对着无数条岔路,而这本书就像一个无声的向导,告诉你,选择哪条路,或者不选择任何路,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它不是那种能够让你一口气读完然后迅速忘却的作品,相反,它会像一颗种子一样,在你心里生根发芽,不断地引发你的思考。它带来的那种“不一样”的感觉,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我读完后,依然会时不时地回味其中的某些片段,试图去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更深层的含义。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震撼,是一种非常深层次的、几乎触及灵魂的体验。它的叙事方式极其独特,仿佛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拼凑一种意识流的碎片。我感觉自己像是置身于一个巨大的、不断变化的迷宫,每走一步,眼前的景象都在改变,而且往往不是你预料中的方向。那些人物,或者说,那些“存在”,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都笼罩着一层迷雾,让你无法轻易下结论。你只能凭借直觉去感受,去揣摩,去试图连接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这种阅读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投入,因为它不会直接给你答案,而是引导你去寻找答案,甚至让你怀疑是否存在唯一的“正确答案”。我特别喜欢它那种打破常规的劲头,那种对既有模式的挑战,让我看到了文学创作的无限可能性。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讲述”和“理解”的全新视角,让我开始思考,原来故事可以这样讲,原来真相可以这样被揭示。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场思维的盛宴,让我大开眼界。它完全不走寻常路,没有那种让你一眼就能看穿的套路。我感觉作者像是把所有陈规旧矩都抛在了脑后,用一种近乎实验性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全新的阅读世界。它不是那种提供标准答案的书,而是鼓励你去提问,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我尤其欣赏它那种“不服从”的精神,它不迎合,不讨好,只是默默地在那里,等着你去发现它的价值。我读的时候,常常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好像一直以来被某些观念蒙蔽了双眼,而这本书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之前从未留意过的角落。它带来的那种“不一样”的震撼,是持久的,并且会不断地在脑海中回响。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很多事情,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