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难违,神不可测,但神的意志却会借由术数向人们显现。
术数以天人交感与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观念为基础,具现为卜筮、风水、命理、占梦等各种型态的预知方法,用以推断人事吉凶,趋福避祸。术数探求「天道运行」的内涵,也深入中国政治、宗教、医学各层面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了解术数,就无法掌握中国文化与智慧的真谛。
本书从纷繁的术数世界中,择取最重要而具代表性的观念详加介绍,深入浅出引领读者认识术数的精义,进入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玄奇之域。
探知命运的第一步
作者简介
王浩,江苏沭阳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哲学硕士,现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易学和中国哲学史。
书中,他以丰富的易学知识,带引读者领略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风水、命理、占梦等术数文化风貌,并探索与术数密切相关的礼乐、中医、数学、宗教等重要文化形态。见证中国古人在难以抗拒的宿命之前、在处处受限的人生中,如何以积极的精神面对命运,以有限的力量创造无限的意义。
前言:神是不可知的吗?
清朝末年,一向官运亨通、大权在握的袁世凯引起了朝廷的猜忌,被削去兵权,解甲归田。这位野心家于百思不得其解之余,忽然想到,这是不是跟自己祖坟的风水有关呢?于是,他就请了几位当时很有名的风水大师前去调查,结果,这几位一致认为:这是一块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无可挑剔。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原来,袁家为了使坟地显得巍峨雄壮、有利观瞻,特地加修了两道高高的围墙。后来有一位风水先生说,问题就出在这了:虽然有龙脉,但这些墙垣使得龙身受制、气脉受阻了!袁世凯一听,立即派人把围墙给拆了。此后不久,他果然又被朝廷起用,加官晋爵;没出几年,他居然又窃取了新诞生的中华民国大总统要职!可惜,这位袁大总统意犹未尽,他还想做中国的「洪宪」皇帝,结果遭到全国上下的一致反对,八十三天后,袁世凯在忧惧交加中命归黄泉。故事到这儿也就戛然而止了,我们无法再问:这是不是又与他的祖坟风水有关呢?
在这里,我们要介绍给读者的当然不是这个故事本身,也不仅是这个故事中所体现的风水观念,而是包括风水观念在内的、更为深广的「术数」(古代又称「数术」)观念及其操作行为。那么,首先,什么是「术数」呢?
所谓「术」,在古代的原义是指道路,后来引申为方法、技术;而在「术数」中,所谓方法、技术首先是指巫术,以及带有巫术性质的神秘主义方法和技术,通过它,人们得以与神秘的不可知世界打交道。简单说来,「术数」之「术」是神人之间的通道和中介。
所谓「数」,一般说来是对事物的「量」的规定,以及与此相关的计量活动。然而,在古代「数」的意义却远非如此简单明了。在古人的心目中,「数」首先被看成一种与天地共存的神来之物,因而具有自然法则的涵义,并受到人们的崇敬;它的具体表述就是一种神秘化的「定数」观念:古人经常使用「天数已定」、「命数难逃」、「气数已尽」之类的说法,来描述一些事情的确定性,表明事物的发展从发生那天起就已经处在一个既定的过程中了。
相传,唐德宗李适出生时其貌不扬,他的祖父肃宗李亨和父亲代宗李豫都不大高兴,但是他的曾祖父玄宗李隆基看了却说:「真是我的后代啊,你们二人的气数都不如他!」结果,肃宗当了五年皇帝,代宗当了十五年皇帝,德宗却当了二十七年皇帝,应验了玄宗所说的话。这种通常所说的「宿命论」思想,正是以「定数」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也正因为如此,「数」就具有了神圣的性质,成了神灵意志的表现,古人云:「神虽非数,因数而显」,就是这个意思;反之,人们也可以通过「数」来透视神的意志,使得自己的行为能够趋吉避凶。在这个意义上,「数」的计量性已经退居次要地位,而通神性则上升到了首要的位置;而这,与「术数」之「术」的涵义是正相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术数」之「数」也是神人沟通的中介。
古代的「术」与「数」在内涵上的一致性,也正是「术数」的基本规律:天命难违,神不可测,但神的意志却会在「术数」中向人们显现,并且影响人类活动;换句话说,「术数」也就是神人之间的通道和中介。具体说来,中国古代的「术数」是以「天人交感」观念和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数理为基础,以种种具有神秘色彩的媒介和行为作为外衣,从而推断人事吉凶,使人趋福避祸的文化形态。
术数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具体形态,如天文学、历法学、风水术、推命术、相术、测字术、占梦术等等;它的观念和形态深刻地影响了古代的礼乐制度、政治、军事、医学、数学、宗教、哲学等文化形式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从理论上说,术数首先应当属于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研究范围;然而,术数的内容还涉及现代天文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医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旁及农艺学、工艺学、军事等技术学科各方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抛开术数观念及其具体形态,我们所能看到和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将是残缺不全的。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术数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销声匿迹。近年来一度风靡的「吉祥数字」就是明显的一例。它将古老的巫术观念与传统的神秘主义数字观念相结合,在「八」与「发」之间构成谐音联想,形成「要得发,不离八」的崇「八」意识,可以说是术数观念典型的现代孑遗。
有意思的是,术数还引起了现代许多科学家们的关注和兴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当是被西方人称为「东方魔符」的「太极图」。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如电脑技术的理论基础──二进位制数理、光的波粒二象性、被称为遗传密码的DNA分子链上的氨基酸排列、宇宙大爆炸起源说……这些竟然都可以用古老的太极图所蕴涵的阴阳消长、对立统一的数理来予以说明!难怪着名的丹麦科学家波耳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把中国的太极图定为自己家族的族徽,并注上「从对立到互补」的铭文。
本书从纷繁复杂的术数形态中选取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话题予以介绍;希望能使读者对术数的基本观念和操作行为,以及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
这本书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智慧的另一面。作者在叙述术数理论的同时,还穿插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让我觉得这些古老的学问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历史进程息息相关。比如,书里提到了一些关于帝王将相利用术数来决策和运筹帷幄的例子,读起来非常引人入胜。我还对书中关于面相和手相的章节感到好奇,作者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些说法,而是试图去分析这些面部特征和手部纹路背后可能隐藏的性格和命运。虽然我不太相信完全依靠这些就能预知未来,但从中也能学到一些关于洞察人心的技巧。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对传统文化充满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次宝贵的探索之旅。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扎实,虽然涉及的内容非常专业,但讲解得通俗易懂,让我这样一个门外汉也能有所收获。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易经的解读,作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卦象的演变和含义,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读完这部分,我对“变”的哲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明白了为什么易经被誉为“智慧之书”。此外,书中对命理学的一些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了解了八字、紫微斗数等不同的算命体系,虽然我不会去尝试算命,但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思路也很有意思。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庞杂了,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才勉强看完。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书里提到的那些术数原理,比如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八卦九宫等等,完全是一头雾水。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里面充满了古老的符号和神秘的逻辑。我特别对书中关于风水的部分印象深刻,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看山看水,如何辨别龙脉、穴位,以及不同朝向的房屋可能带来的影响。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读起来却津津有味,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位风水大师,在脑海中勾勒出理想的宅邸。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有质感,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厚重感,让我对即将翻开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书页的纸张质量也很好,印刷清晰,插图精美,这些细节都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学术严谨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他没有回避专业术语,但会用恰当的比喻和清晰的逻辑来解释,使得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跟上思路。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理解书中关于天星择吉的原理,那种将天文现象与人事活动相结合的思维方式,真的让人惊叹于古人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扇通往古代神秘世界的窗户。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磁性,引导我一步步深入探索中国术数的奇妙领域。我被书中关于奇门遁甲的讲解深深吸引,那种复杂的排盘和精妙的预测方法,简直如同武侠小说中的秘籍一般,充满了力量感。书里还涉及了一些关于符咒和法器的介绍,虽然我对此持保留态度,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渊源和象征意义,也让我对中国传统信仰有了更深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拓展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边界,也让我对古人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