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難違,神不可測,但神的意誌卻會藉由術數嚮人們顯現。
術數以天人交感與陰陽五行生剋製化的觀念為基礎,具現為蔔筮、風水、命理、占夢等各種型態的預知方法,用以推斷人事吉凶,趨福避禍。術數探求「天道運行」的內涵,也深入中國政治、宗教、醫學各層麵乃至人們的日常生活,不瞭解術數,就無法掌握中國文化與智慧的真諦。
本書從紛繁的術數世界中,擇取最重要而具代錶性的觀念詳加介紹,深入淺齣引領讀者認識術數的精義,進入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玄奇之域。
探知命運的第一步
作者簡介
王浩,江蘇沭陽人。北京大學曆史學學士、哲學碩士,現於北京大學哲學係攻讀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易學和中國哲學史。
書中,他以豐富的易學知識,帶引讀者領略中國古代的天文、曆法、風水、命理、占夢等術數文化風貌,並探索與術數密切相關的禮樂、中醫、數學、宗教等重要文化形態。見證中國古人在難以抗拒的宿命之前、在處處受限的人生中,如何以積極的精神麵對命運,以有限的力量創造無限的意義。
前言:神是不可知的嗎?
清朝末年,一嚮官運亨通、大權在握的袁世凱引起瞭朝廷的猜忌,被削去兵權,解甲歸田。這位野心傢於百思不得其解之餘,忽然想到,這是不是跟自己祖墳的風水有關呢?於是,他就請瞭幾位當時很有名的風水大師前去調查,結果,這幾位一緻認為:這是一塊藏龍臥虎的風水寶地,無可挑剔。那麼,問題到底齣在哪兒呢?原來,袁傢為瞭使墳地顯得巍峨雄壯、有利觀瞻,特地加修瞭兩道高高的圍牆。後來有一位風水先生說,問題就齣在這瞭:雖然有龍脈,但這些牆垣使得龍身受製、氣脈受阻瞭!袁世凱一聽,立即派人把圍牆給拆瞭。此後不久,他果然又被朝廷起用,加官晉爵;沒齣幾年,他居然又竊取瞭新誕生的中華民國大總統要職!可惜,這位袁大總統意猶未盡,他還想做中國的「洪憲」皇帝,結果遭到全國上下的一緻反對,八十三天後,袁世凱在憂懼交加中命歸黃泉。故事到這兒也就戛然而止瞭,我們無法再問:這是不是又與他的祖墳風水有關呢?
在這裏,我們要介紹給讀者的當然不是這個故事本身,也不僅是這個故事中所體現的風水觀念,而是包括風水觀念在內的、更為深廣的「術數」(古代又稱「數術」)觀念及其操作行為。那麼,首先,什麼是「術數」呢?
所謂「術」,在古代的原義是指道路,後來引申為方法、技術;而在「術數」中,所謂方法、技術首先是指巫術,以及帶有巫術性質的神秘主義方法和技術,通過它,人們得以與神秘的不可知世界打交道。簡單說來,「術數」之「術」是神人之間的通道和中介。
所謂「數」,一般說來是對事物的「量」的規定,以及與此相關的計量活動。然而,在古代「數」的意義卻遠非如此簡單明瞭。在古人的心目中,「數」首先被看成一種與天地共存的神來之物,因而具有自然法則的涵義,並受到人們的崇敬;它的具體錶述就是一種神秘化的「定數」觀念:古人經常使用「天數已定」、「命數難逃」、「氣數已盡」之類的說法,來描述一些事情的確定性,錶明事物的發展從發生那天起就已經處在一個既定的過程中瞭。
相傳,唐德宗李適齣生時其貌不揚,他的祖父肅宗李亨和父親代宗李豫都不大高興,但是他的曾祖父玄宗李隆基看瞭卻說:「真是我的後代啊,你們二人的氣數都不如他!」結果,肅宗當瞭五年皇帝,代宗當瞭十五年皇帝,德宗卻當瞭二十七年皇帝,應驗瞭玄宗所說的話。這種通常所說的「宿命論」思想,正是以「定數」的形式錶現齣來的。
也正因為如此,「數」就具有瞭神聖的性質,成瞭神靈意誌的錶現,古人雲:「神雖非數,因數而顯」,就是這個意思;反之,人們也可以通過「數」來透視神的意誌,使得自己的行為能夠趨吉避凶。在這個意義上,「數」的計量性已經退居次要地位,而通神性則上升到瞭首要的位置;而這,與「術數」之「術」的涵義是正相一緻的。因此,我們可以說,「術數」之「數」也是神人溝通的中介。
古代的「術」與「數」在內涵上的一緻性,也正是「術數」的基本規律:天命難違,神不可測,但神的意誌卻會在「術數」中嚮人們顯現,並且影響人類活動;換句話說,「術數」也就是神人之間的通道和中介。具體說來,中國古代的「術數」是以「天人交感」觀念和陰陽五行生剋製化的數理為基礎,以種種具有神秘色彩的媒介和行為作為外衣,從而推斷人事吉凶,使人趨福避禍的文化形態。
術數在中國古代有許多具體形態,如天文學、曆法學、風水術、推命術、相術、測字術、占夢術等等;它的觀念和形態深刻地影響瞭古代的禮樂製度、政治、軍事、醫學、數學、宗教、哲學等文化形式乃至人們的日常生活。從理論上說,術數首先應當屬於社會科學或人文科學的研究範圍;然而,術數的內容還涉及現代天文學、地理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醫學、數學等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旁及農藝學、工藝學、軍事等技術學科各方麵。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拋開術數觀念及其具體形態,我們所能看到和理解的中國傳統文化將是殘缺不全的。
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形式,術數直到今天也沒有完全銷聲匿跡。近年來一度風靡的「吉祥數字」就是明顯的一例。它將古老的巫術觀念與傳統的神秘主義數字觀念相結閤,在「八」與「發」之間構成諧音聯想,形成「要得發,不離八」的崇「八」意識,可以說是術數觀念典型的現代孑遺。
有意思的是,術數還引起瞭現代許多科學傢們的關注和興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應當是被西方人稱為「東方魔符」的「太極圖」。科學傢們驚奇地發現,科學史上的許多重大發現,如電腦技術的理論基礎──二進位製數理、光的波粒二象性、被稱為遺傳密碼的DNA分子鏈上的氨基酸排列、宇宙大爆炸起源說……這些竟然都可以用古老的太極圖所蘊涵的陰陽消長、對立統一的數理來予以說明!難怪著名的丹麥科學傢波耳在獲得諾貝爾物理學奬之後,把中國的太極圖定為自己傢族的族徽,並注上「從對立到互補」的銘文。
本書從紛繁復雜的術數形態中選取一些重要的、有代錶性的話題予以介紹;希望能使讀者對術數的基本觀念和操作行為,以及它們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和影響,有一個大緻的瞭解和認識。
這本書就像一本厚重的曆史畫捲,徐徐展開,讓我看到瞭中國古代智慧的另一麵。作者在敘述術數理論的同時,還穿插瞭大量的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讓我覺得這些古老的學問並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與曆史進程息息相關。比如,書裏提到瞭一些關於帝王將相利用術數來決策和運籌帷幄的例子,讀起來非常引人入勝。我還對書中關於麵相和手相的章節感到好奇,作者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一些說法,而是試圖去分析這些麵部特徵和手部紋路背後可能隱藏的性格和命運。雖然我不太相信完全依靠這些就能預知未來,但從中也能學到一些關於洞察人心的技巧。
评分對於我這樣一個對傳統文化充滿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次寶貴的探索之旅。作者的文字功底很紮實,雖然涉及的內容非常專業,但講解得通俗易懂,讓我這樣一個門外漢也能有所收獲。我特彆喜歡書裏關於易經的解讀,作者深入淺齣地分析瞭卦象的演變和含義,以及它們在不同情境下的應用。讀完這部分,我對“變”的哲學有瞭更深的理解,也明白瞭為什麼易經被譽為“智慧之書”。此外,書中對命理學的一些介紹也讓我大開眼界,瞭解瞭八字、紫微鬥數等不同的算命體係,雖然我不會去嘗試算命,但瞭解其背後的邏輯和思路也很有意思。
评分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扇通往古代神秘世界的窗戶。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磁性,引導我一步步深入探索中國術數的奇妙領域。我被書中關於奇門遁甲的講解深深吸引,那種復雜的排盤和精妙的預測方法,簡直如同武俠小說中的秘籍一般,充滿瞭力量感。書裏還涉及瞭一些關於符咒和法器的介紹,雖然我對此持保留態度,但瞭解其背後的文化淵源和象徵意義,也讓我對中國傳統信仰有瞭更深的認識。總而言之,這本書拓展瞭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邊界,也讓我對古人的智慧有瞭更深的敬畏。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有質感,拿在手裏就有一種厚重感,讓我對即將翻開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書頁的紙張質量也很好,印刷清晰,插圖精美,這些細節都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學術嚴謹性和可讀性之間找到瞭一個很好的平衡點。他沒有迴避專業術語,但會用恰當的比喻和清晰的邏輯來解釋,使得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跟上思路。我花瞭很長時間去理解書中關於天星擇吉的原理,那種將天文現象與人事活動相結閤的思維方式,真的讓人驚嘆於古人的智慧。
评分這本書的內容實在是太龐雜瞭,我花瞭好幾天時間纔勉強看完。剛開始的時候,我對書裏提到的那些術數原理,比如陰陽五行、天乾地支、八卦九宮等等,完全是一頭霧水。感覺像是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裏麵充滿瞭古老的符號和神秘的邏輯。我特彆對書中關於風水的部分印象深刻,作者詳細講解瞭如何看山看水,如何辨彆龍脈、穴位,以及不同朝嚮的房屋可能帶來的影響。雖然我不是專業人士,但讀起來卻津津有味,仿佛自己也變成瞭一位風水大師,在腦海中勾勒齣理想的宅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