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非常相声」之后,「儿童文学界泰斗」马景贤马爷爷与台北曲艺团再度携手合作,演出录制更精彩的「老马相声」!
文学底子深厚的马爷爷使出浑身解数,编写出风趣幽默又融入丰富语文教育的脚本!
从「金光党」谈到「基因宝宝」,从「成语」谈到「诗词歌赋」;是为现代台湾小孩量身订作的相声产品!
《老马相声》终于要出版了。这是儿童文学泰斗马景贤老师和台北曲艺团专业演员继《非常相声》之后,又一经典合作,令我非常期待。
《非常相声》以说学逗唱方式呈现大量中国成语、谚语之用法,个人听了哈哈大笑,觉得他们真是有创意,能把中文学习的产品做得这样有趣。连我家那个因大量学习英语,中文濒临拯救边缘的小三女儿,也非常喜欢听,一听再听,甚至平日用字遣词也偶会用其中之成语。有一次我不知责备她什么,她暗自唸道「狗嘴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我虽然被骂,心中却暗自窃喜,这丫头的中文何时进步如此神速,程度竟然好到可以用成语骂人!这也让我想到专家认为国文的课程教育,应包含语文教育、文学鑑赏和理解文化知识等三大方面,尤其谚语是先民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日常思维举止之准则,是文化之首要,社会菁英不可不知,就连详列美国学童在六年级之前应该具备的核心知识、了解美国文化之重要参考书籍--Cultural Literacy A First Dictionary of Cultural Literacy—What Our Children Need to Know,一翻开书的内文,谚语 (proverbs) 就在第一章,而且共有89则之多,如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 ‘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Practice makes perfect.’等,以彰显其重要性。
近年来,在国际化、提升竞争力等政治口号的叫嚣之下,各界盲目地提早学习年龄或迷信全美语教学,排挤了本国语言之学习。其实,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均显示本国语言能力对整体的学习有绝对的重要性;本国语言的学习,和孩子的思想成熟、认知发展、表达与创造力的训练,可说是息息相关。
学习适切地使用母语,方能加强逻辑与思维组织的能力。而幼儿时期,正是孩子学习本国语言,并用以思考、表达、想像、创造的重要时机;若偏重英语的学习而忽略,甚至压抑母语的学习和使用,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将造成无形的伤害。而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孩子必须熟习中文的书面形式,以奠定日后写作及阅读能力的的基础;尤其是独立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但有助于各种知识的吸收,更是建立脑细胞快速连结、训练抽象思考、增进智能发展的必要方式。在此阶段若是过度强调英语的学习而轻忽中文的训练,所造成的影响或许短时间不易显现,但对日后中文阅读和写作,以及逻辑思考等能力的负面效应,却是不容忽视的。
如今,台湾小孩国语文程度低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九年一贯课程的实施,将国小国语节数缩减至5节,远低于日本8节、香港7节,再加上孩子还要学习英语、母语,「沾酱油」式的语言课程安排,错乱了孩子的语文基础学习。再者,国中基测不考作文,一向习惯考试领导教学的学生自然也懒得学作文,老师也教得意兴阑珊,恶性循环的结果,台湾学子的中文教育自然每下愈况。
离开校门,学生大量接触充斥着似是而非错别字、时髦搞怪用辞的媒体与网路环境,再度被污染,因此时下年轻人常用类似「CU29」、「O4U」、「81」(今晚见、全都为你、再见)的简讯文字,非但没有创新,反而制造混乱,暨没有美感更让不知情者不知所以然,显现台湾中文教育受创严重。五月份的「商业周刊」甚至专题报导〈抢救台湾的中文力〉,远见杂志六月号的〈决胜「中文角」〉,报导外国人学习中文的热潮,以及学习中文全球化的趋势,希望能力挽狂澜。
的确,我们没有漠视中文教育的理由,因为一般人在台湾,中文是一切知识学习的根基,中文能力不足根本无法学习其他知识,也无法正确表达个人思想,遑论有效之与人沟通?为挽救台湾的中文教育,包括中研院许倬云院士与国高中老师都曾提议国中基测应加考作文,也有立委建议不仅应该提高本国语文教学时数,也要推动全民中文检定计划。无论如何,台湾的语文教育再也不能漠视「中文」问题。
或许为人师表或家长应该开始思考如何像英语教学一样,利用影音产品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拯救孩子贫弱的国语文能力了!如何加强制作或发行中文教育之影音产品,配合这一代阅听小孩吸收知识的方式,也值得有关单位思考。
相声是国语文说唱艺术中最容易学习的一种,可惜坊间流传的相声CD、VCD多半为传统老段子,内容八股老旧,无法吸引孩子的兴趣。那么,该去哪里寻找现代儿童听得下去的相声呢?在近年的校际相声比赛中,就常见「脚本难求」的窘境。
《非常相声》和《老马相声》是我所了解目前最能吸引孩子的产品。作者马景贤老师结合深厚的文学底子和对现代儿童语言的了解,才能这样风趣幽默又融入丰富语文教育的脚本;台北曲艺团资深的专业演员,为本土曲艺的瑰宝;小兵出版社有坚持品质与原创的理念。与像这样的黄金组合,为现代台湾小孩量身订做的相声产品,当然会成为现代小孩的优先选择。我觉得让孩子听相声,是个加强中文程度的好办法。因为不喜欢或不能读中文的孩子,不见得不喜欢聆听中文的素材,要是孩子可以透过听来接触隽永文辞,植入一些国学底子,非但中文用字遣词技巧能改善,也可多懂些中国典故,多些中国味。
继《非常相声》之后,如我们母女的愿,《老马相声》又出版了。作为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及一个中文程度不好孩子的妈,我迫不及待的要为它催生,因为它们真的是又精彩又实用。
哎,最近迷上听相声了,以前总觉得那是老一辈人的玩意儿,有点土气。但自从开始在通勤路上听一些经典段子,就发现这门艺术真的深不可测!它不像有些喜剧那样需要靠恶搞或者低俗来博人一笑,而是通过语言的技巧、人物的塑造、还有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让人在欢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些人生的哲理。我特别喜欢听那些老一辈的相声演员,他们的功底深厚,一开口就能把人带入到那个情境里。而且,他们讲的段子,很多都是反映那个年代的生活,听起来既亲切又怀旧。有时候,我会忍不住停下脚步,回味一下那些段子里的细节,想象着当时的情景,真的很有意思。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新的相声演员,虽然也有一些不错的,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那种底蕴和味道。可能这就是时代的变化吧,但经典的东西,永远都是值得回味的。希望以后能听到更多优秀的相声作品,让这门艺术能够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评分最近工作压力很大,每天都感觉很疲惫。周末的时候,我喜欢找一些轻松的方式来放松自己。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相声的视频,就点进去看了看。没想到,相声竟然这么有趣!那些相声演员,用幽默的语言,把一些生活中的烦恼讲得烟消云散,让人听了心情舒畅。我开始在网上搜索更多的相声视频,发现有很多经典的段子。我特别喜欢听那些老一辈的相声演员,他们的表演风格很独特,能够把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而且,他们讲的段子,很多都带有哲理,能够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我觉得,相声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摆脱烦恼,放松心情。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工作压力大的人来说,更应该多听一些相声,从中汲取一些力量。以后,我打算把相声作为一种日常的娱乐方式,在工作之余,听一些相声,放松一下心情。
评分我阿公以前特别喜欢听相声,小时候常常会抱着我,打开那台老旧的收音机,听那些相声演员的表演。那时候,我不太懂他们在说什么,只是觉得很好笑,阿公笑得特别开心,我也跟着一起笑。长大以后,我才慢慢地理解了相声的内涵。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逗乐,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一种文化的传承。阿公去世后,我一直想找一些相声的录音,重温一下那些美好的回忆。但是,那时候的录音质量都不太好,听起来很模糊。后来,我在书店里看到一些相声的CD,就买了一些回家。那些CD里的录音,比我小时候听到的要清晰很多,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阿公的身边。每次听相声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阿公,想起那些和他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相声,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记忆的载体。它能够让我感受到阿公的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评分说实话,我对相声的了解并不多,印象中就是电视里偶尔出现的几个老头儿,咿咿呀呀地讲一些我听不懂的段子。直到有一天,朋友推荐我听一段相声,我才发现,原来相声也可以这么有意思!那段相声讲的是一个关于职场的故事,把一些办公室里的奇葩现象和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听了忍俊不禁。我开始对相声产生了一些兴趣,在网上搜索了一些相声的资料,发现相声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且有很多不同的流派。我了解到,相声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艺术形式。它需要演员具备很高的语言技巧、表演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力。我觉得,相声这种艺术形式,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广,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它,喜欢它。特别是现在年轻人,更应该多听一些相声,从中汲取一些营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以后,我打算多听一些相声,慢慢地了解它的魅力。
评分说真的,我从小就对传统艺术不太感冒,觉得那些东西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听不懂也看不懂。直到大学的时候,选修了一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才开始慢慢地了解一些。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些相声的录音,我才发现,原来相声也可以这么有趣!那些相声演员,用幽默的语言,把一些生活中的琐事讲得绘声绘色,让人听了忍俊不禁。而且,他们讲的段子,很多都带有讽刺意味,能够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我开始主动去寻找一些相声的资源,在网上听,在书店买,慢慢地,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相声了。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它能够让我们在欢笑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人生的智慧。我觉得,相声这种艺术形式,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广,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它,喜欢它。特别是现在年轻人,更应该多听一些相声,从中汲取一些营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