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比真讨厌,乱丢妮妮辛苦收集的食物、乱捏兔子解地的耳朵和尾巴,还吓走啄木鸟阿姨的毛毛虫……学会对人「尊重」,别人也会尊重自己,巧比从表哥来访的事件中,学会了这个道理,还成为这一次美德奖章的获奖人呢!
作者简介
故事作者/陈昇悦
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企画行销与编辑工作,之后转行做美术设计,喜欢看书、作梦、歌唱、废物利用做创作,现为「水瓶猫游戏窝」之美术老师和工作总监。
活动设计/吴思莹
典型的双鱼座女生,喜欢沈浸在自己构筑的奇幻世界里,拜童年流连的儿童图书城之赐,自幼就有满脑的鬼点子,和一肚子说不完的故事。现任中学教师,成天与学生说说唱唱,企望能借此招睐学生的目光,一同徜徉文学丰美的想像世界。
《孩子的情绪急救室》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育儿宝典!我家里有个小魔王,动不动就发脾气,以前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要么是吼他,要么是忍着,结果都适得其反。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孩子发脾气不是因为他想惹麻烦,而是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书里讲了很多关于情绪管理的技巧,比如如何识别孩子的情绪、如何帮助孩子表达情绪、如何引导孩子冷静下来等等。作者的语言特别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妈妈在跟你聊天一样,而且案例也特别贴近生活,很容易引起共鸣。我特别喜欢书里提到的“情绪温度计”这个工具,它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程度,然后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以前我总是觉得孩子的情绪是小题大作,现在我开始意识到,孩子的情绪也是需要被重视和理解的。这本书也让我学会了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多了一份耐心和智慧,可以更好地应对孩子的情绪问题,跟孩子建立更和谐的关系。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游戏力:如何通过游戏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感觉受益匪浅。以前我总觉得游戏就是孩子玩乐的工具,没什么特别的意义。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游戏其实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情感能力等等。书里讲了很多关于不同类型游戏的益处,比如积木可以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角色扮演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户外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等等。作者还强调,父母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而不是只是让他们自己玩。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游戏,一起探索,一起学习,这样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这本书也提醒我,要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不要把他们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孩子需要自由玩耍的时间,才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读完这本书,我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育儿方式,多花时间陪孩子玩游戏,鼓励他们探索和尝试,让他们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看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我有点抗拒。因为我觉得,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父母除了工作,还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真的已经很辛苦了,还要要求我们成为“好妈妈”,是不是有点太苛刻了?但读完之后,我发现作者根本不是在要求我们成为完美的父母,而是在告诉我们,孩子最需要的不是高超的教育技巧,而是父母的陪伴和爱。书里讲了很多关于亲子沟通的技巧,比如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如何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跟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等等。这些技巧听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要做到,却需要我们付出很多时间和耐心。作者还强调,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以前我总是希望我的孩子能考上好学校,将来找一份好工作,现在我开始反思,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单向的事情,而是一个双向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走过人生的旅程。
评分《正面管教》这本书,我读了有好几次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它跟我们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观念不太一样,它不是教我们如何惩罚孩子,而是教我们如何引导孩子学会负责任、尊重他人、合作共处。书里讲了很多关于“鼓励性纪律”的方法,比如“自然结果”、“逻辑结果”、“家庭会议”等等。这些方法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父母替孩子承担后果。以前我总是担心孩子犯错,所以总是想方设法地保护他们,现在我开始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学习。最让我受益的是书里提到的“五大目标”,就是帮助孩子学会承担个人责任、培养有益的合作精神、发展自我效能感、建立与他人的关联性、以及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五个目标,其实也是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健全、独立、快乐的人所需要的。这本书也提醒我,父母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尊重他人、负责任,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到呢?
评分从小我就觉得,台湾的亲子教育啊,特别强调“礼貌”、“懂事”,但有时候会觉得有点过于强调表面功夫。这本《培养孩子内在力量:从理解到接纳》就跟我想法不太一样。它不是教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引导父母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书里讲了很多关于孩子情绪发展的知识,让我意识到孩子并不是故意要惹人烦,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感受。作者的案例分析特别实用,不是那种空泛的说教,而是具体到生活中的场景,比如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跟其他小朋友争抢玩具等等,然后一步一步教你如何去应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里提到“情绪教练”这个概念,教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识别、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前我总是觉得孩子哭闹就是要立刻制止,现在我开始尝试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问他:“你是不是很难过啊?” 这种方式真的有效,孩子会慢慢地平静下来,然后愿意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这本书也提醒我,父母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到孩子,所以要先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多了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孩子内心的世界,跟孩子建立更亲密、更信任的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