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评名诗人余光中、郑愁予、林泠、罗门、蓉子、周梦蝶、席慕蓉等的作品,也带领读者欣赏现代山水诗、情诗、战争诗、网路诗、童诗等主题。作者洪淑苓任教于台大中文系,身兼学者与诗人的双重身分,选评书目颇具代表性,专题评论多样而丰富,透过本书可了解现代诗坛的现象变化,并预见新世纪的书写趋势。
在作者眼中,每一本诗集都代表着一颗孤独又美丽的诗心,渴望有人靠近,并且读懂它。而作者,极愿意担任这解铃人的角色,虽然有时也不免胡乱猜想一番,但读诗的乐趣也就在一连串文字的冒险与意外的发现。
这本书收录作者多年来撰写的现代诗书评以及与诗有关的专题、短论,总其名为《现代诗新版图》,系着眼于其中所论者,有诗坛新起之秀,也有名诗人的新世纪之作;有论及女性议题的,也有釐探网路诗的;都颇能唿应新时代的风气,故题名为新版图,并且把分卷的名目也定为:女诗人新版图、男诗人新版图、诗阅读新版图与童诗新版图。
我们一向只说女诗人、诗人,为什么就不曾标明男诗人呢?可见「女诗人」是个尊称,也略有贬抑之意,如果,「女诗人」意谓着「特别的」诗人,那么也可能暗示着她一直是个「他者」,游走于主流社会的排挤与哄抬之间。是故为了真正尊重女诗人,作者把她们排在版图的第一块「女诗人新版图」,显示这是新世纪的新气象,女诗人终于开疆辟地,虽然她们的总数与男诗人还不能互相抗衡,但诗的质地是毫不逊色的;而后起之秀的充实扩张,也是指日可待的。在本卷中,我们看到蓉子的第十本诗集《这一站不到神话》以时间为主题,展现了成熟的时间美学;林泠的新作《在植物与幽灵之间》,依旧散发「现代派」的冷冽光芒,音韵、意象、节奏切得如此精准犀利,而内涵上则更从容温润,富于人情的体贴──这是五、六○年代的女性名家,为我们呈现的新版图。而新世代的女诗人,如曾淑美、罗任玲等,在柔美抒情的本色之外,更隐藏难以预料与限制的爱欲。若合卷三的江文瑜编《诗在女鲸跃身击浪时》来看,新世代女诗人的才情激越,也早已超越古典女性的风格了。本卷共评论女诗人十家,而作者自己的作品,于收录落蒂先生的评论,列为第十一家;并把相关的三篇序评,列为附录二,以与「女诗人」共襄盛举。
卷二「男诗人新版图」,收录书评十七篇,实则评论男诗人十五家。资格甚老的周梦蝶,在新世纪出版《周梦蝶‧世纪诗选》外,又同时出版《十三朵白菊花》与《约会》,可谓盛事。中生代的白灵、杜十三、苏绍连等,也持续创作出版,苏绍连的散文诗更已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海外的杜国清、王润华,新生代的陈大为,虽然成长经历略有不同,却同样以文字向诗的园地献爵。这是男诗人的群体努力,而每个人也都头角峥嵘,不断在诗艺上求新求变,令人喝采。
卷三「诗阅读新版图」,收录大小论评十七篇。从这些篇章可看出新世纪的诗与阅读活动的多样性。一曰各种选集,有以女诗人为主体的,也有以网路诗为选取范畴,呈现各家争鸣的情形。二曰报纸副刊的每月诗评,此为路寒袖主编台湾日报副刊的创举,他开设「台湾日日诗」专栏,又每月汇总而评,可称壮举,至今副刊未见有此气魄的。三曰专题探讨,我曾以〈新娘与老妻──男诗人笔下的妻子〉、〈现代山水诗──寻访诗人的心灵原乡〉、〈桂冠与青苹果──青年诗人及其作品面向〉等主题,作深入浅出的介绍,这些议题也都反映了新世纪文本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反思。对于郑愁予、余光中、罗门等名诗人的诗歌成就,作者也以若干个小题目加以管窥,希望能够增进读者对他们的喜爱。本卷尚有谈论如何写诗、如何读诗以及如何教诗的篇章,有的是借镜于萧萧、李敏勇的着作,也有多则是我个人现代诗教学的心得。
卷四「童诗新版图」,收录书评五篇,实则论述童诗七家。童诗写作不乏其人,但注意者少,以至它几乎被排除于现代诗的版图之外。然而以叶维廉的《树妈妈》看,其用语活泼天真,意象鲜明,又以道家美学融入其中,是写给儿童欣赏的童诗,也宜乎有赤子之心的人赏读。因此,作者更相信童诗的经营与用心,最能显现诗人游刃有余的创作艺术。
作者简介
洪淑苓,台湾大学中文所博士,台大中文系副教授,着有《民间文学的女性研究》、〈论郑愁予的山水诗〉等。
读《现代诗新版图》这本书,仿佛踏上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诗歌之旅。我一直以为自己对现代诗有着不错的了解,读过不少名家作品,也自诩能品出其中的韵味。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所展现的“新版图”,并非是简单的诗歌集锦,而是一种全新的视角,一种对诗歌边界的不断拓展与探索。 书中的每一首诗都像一颗独特的星辰,在作者精心构建的宇宙中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有些诗歌的意象运用之奇绝,让人拍案叫绝,仿佛能看到抽象的情感被具象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着读者的感官。而另一些诗歌则以其极其精炼的语言,蕴含着深邃的思想,每一字每一句都经过千锤百炼,如同微小的宝石,折射出复杂而迷人的光泽。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诗歌形式的创新尝试,有的打破了传统的格律限制,有的则在节奏、韵律上玩出了新花样,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自由而又严谨的张力。 我尤其被其中一些诗歌所描绘的都市景象所吸引。不同于以往诗歌中常见的田园牧歌或者怀旧情愫,这里的都市是喧嚣的、疏离的,但也充满了生命力与诗意。作者用敏锐的笔触捕捉到了现代人复杂的情绪,那些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挣扎、渴望、孤独与爱,都被巧妙地融入诗句之中。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如何寻找意义,如何维系情感,如何在这个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诗歌本身的艺术成就,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诗发展脉络的窗口。作者在选诗和解读时,并没有局限于某个流派或时期,而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呈现了当代诗歌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我从中看到了不同诗人之间思想的碰撞,看到了诗歌语言的演进,也看到了诗歌在回应现实世界时的不同姿态。这种宏观的视野,让我在欣赏个体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整体的脉动,仿佛置身于一个生机勃勃的诗歌生态系统之中。 阅读《现代诗新版图》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在读完一首诗后,久久不能平静,反复咀嚼其中的词句,思考其背后的深意。有时候,我会因为一句诗而突然领悟到生活中某个被忽视的细节;有时候,我会因为某个意象而产生全新的联想,仿佛打开了思维的另一扇门。这本书不仅仅是消遣,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语言的力量,重新认识了诗歌的无限可能。它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引领我探索现代诗歌那片广阔而充满惊喜的新疆域。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最近总觉得自己的阅读视野有些狭窄,尤其是在诗歌方面,总是在熟悉的作者和风格里打转,缺乏一些新鲜的刺激。偶然翻到《现代诗新版图》,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了。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阅读体验被彻底激活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那些充满实验精神的作品。有些诗歌的结构非常独特,完全打破了我以往对诗歌的固有印象。比如,我读到一首诗,它的行间距、标点符号的使用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仿佛每一处细节都在传递着一种特殊的意味。还有一些诗歌,它们将口语化的表达与古典的意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我常常需要放慢速度,反复品味,才能逐渐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这是一种挑战,但也是一种乐趣,让我感到自己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书中对情感的描绘也非常细腻和真实。我读到一些关于成长、关于失落、关于希望的诗歌,它们没有刻意地煽情,却能直击人心最柔软的部分。作者们用一种非常诚恳的笔触,书写着现代人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在诗歌中却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我常常会被一些句子所打动,仿佛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某个角落被照亮。这种共鸣感,让我觉得诗歌真的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艺术形式,它能够跨越时空,连接起不同的灵魂。 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对社会现象的关注。有一些诗歌,它们以一种敏锐的视角,捕捉到了当下社会的一些热点话题,用诗意的语言进行了探讨。这让我意识到,诗歌并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它也可以是一种有力的发声,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作者们通过诗歌,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社会的看法,也引发了我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这种将艺术与现实相结合的做法,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 总而言之,《现代诗新版图》是一本让我惊喜连连的书。它所呈现的诗歌,既有实验性的前卫,也有情感的温度,更有对现实的关照。它拓展了我对现代诗的理解,也丰富了我对生活本身的感知。我会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喜欢诗歌的朋友,相信你们也会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新版图”。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只是一本诗集,更像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多元的现代诗世界。在此之前,我对现代诗的理解可能有些片面,总觉得它距离我的生活有些遥远,或者说,我没有找到真正能打动我的作品。但《现代诗新版图》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书中对语言的运用,简直是出神入化。我惊叹于作者们如何将最日常的词汇,组合成意想不到的意象,又如何用最精炼的语言,传递出最复杂的情感。有些诗句,读起来平平淡淡,但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仿佛一颗小小的种子,在你的心里慢慢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还有一些诗,它们的节奏感特别强,读起来就像音乐一样,抑扬顿挫,让人忍不住跟着作者的韵律翩翩起舞。 让我特别着迷的是书中对于“孤独”和“连接”这两个主题的探讨。在现代社会,我们似乎越来越孤立,但同时又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现代诗新版图》中的很多诗歌,都巧妙地触及了这一点。它们描绘了现代人在都市中的疏离感,在人潮涌动中的寂寞,但同时也展现了那些微小而珍贵的连接,比如一次偶然的对视,一句无意的问候,或者是一种 shared 的情感体验。这些诗歌让我感到,即使在最孤独的时刻,我们也不是完全孤单的。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所展现的诗歌,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我读到一些关于职场压力、家庭琐事、人际关系等等的诗歌,它们用一种非常真实的方式,描绘了我们日常所经历的一切。这些诗歌让我觉得,诗歌不仅仅是阳春白雪,它也可以是接地气的,是能够触及我们内心深处,引起共鸣的。我常常会在读完一首诗后,忍不住会心一笑,或者长叹一声,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我的生活,在诗歌里得到了最好的呈现。 总的来说,《现代诗新版图》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它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重新认识了现代诗的魅力,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非常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诗歌感兴趣,或者想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慰藉的朋友。
评分第一次翻开《现代诗新版图》,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毕竟“现代诗”这个标签,在我心中总带着一丝疏离感,总觉得需要一定的“门槛”才能真正理解。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近乎粗暴却又极其温柔的方式,打破了我所有的预设。 首先,它所展现的诗歌的“新版图”,让我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景象。我原以为现代诗就是零散的意象堆砌,缺乏内在的逻辑和整体性,但这本书中的作品,虽然形式各异,却都有一种内在的张力,一种在看似破碎中寻找秩序的美感。有些诗歌的结构之巧妙,让人拍案叫绝,仿佛是在玩一场文字的游戏,却又能玩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尤其喜欢那些将日常的观察与抽象的思考融合在一起的诗歌,它们没有刻意地雕琢,却能在最平凡的场景中,挖掘出最动人的情感。 书中对“个体”与“时代”关系的描绘,也让我印象深刻。很多诗歌都捕捉到了当下时代赋予个体的独特印记,比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如何保持清醒;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作者们用诗意的语言,诉说着现代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反思,他们的声音,有的是呐喊,有的是低语,但都真切地触动着我的内心。我从中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情感。 另外,这本书在语言的创新上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读到一些诗歌,它们的词汇选择极其大胆,将原本不属于诗歌的词语,用得恰到好处,既有冲击力,又不失美感。还有一些诗歌,它们在语法结构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打破了传统的句子顺序,却能产生一种奇妙的韵律和节奏。这让我意识到,语言是流动的,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来焕发新的生命力的。 总而言之,《现代诗新版图》是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书。它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呈现了现代诗的多元化面貌,也引导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诗歌。它不仅仅是一本诗集,更是一次关于诗歌、关于生活、关于时代的思想探索。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那些渴望在阅读中获得新知、新感悟的读者。
评分读完《现代诗新版图》,我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是“惊喜”。我一直以为自己对现代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本书完全刷新了我的认知,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更加精彩的现代诗世界。 书中诗歌的“新版图”,体现在其极强的原创性和探索性。我读到一些诗歌,它们的意象组合非常独特,仿佛是将不同维度的现实强行拉到一起,却又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引发了我对事物本质的全新思考。有的诗歌,它的叙事方式非常跳跃,从一个场景瞬间切换到另一个场景,但这种跳跃背后,却有一种强大的逻辑线在支撑,让我在迷失中寻找方向,在混乱中发现秩序。 尤其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书中很多诗歌对“身体”和“欲望”的直接而又诗意的表达。这在以往的诗歌阅读中并不常见,我总觉得诗歌应该更加含蓄,更加隐晦。但这本书中的作品,却以一种极其坦诚的态度,书写了人类最原始的情感和冲动。它们没有回避,没有羞涩,而是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将这些情感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意。这让我看到了诗歌的另一种可能性,一种更加贴近人性的可能性。 另外,书中对“声音”和“沉默”的描绘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诗歌,它们用极其精炼的语言,却能描绘出巨大的声响,仿佛能听到风的呼啸,雨的滴答,人群的喧嚣。而有些诗歌,它们则沉浸在一种宁静的沉默之中,却能传递出比语言更深刻的情感,仿佛是灵魂深处的低语。这种对声音和沉默的巧妙运用,让我感受到了诗歌的丰富表现力。 总而言之,《现代诗新版图》是一本让我感到耳目一新、受益匪浅的书。它所展现的诗歌,既有前卫的实验性,也有深沉的情感力量,更有对生命本真的探索。它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又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用不同的方式,向我展示了现代诗那片广阔而迷人的天地。我强烈推荐这本书,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发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