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满十岁的明日香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只喜欢杀猫和用石头海扁男生的鼻子,她以各式各样光怪陆离的手段,杀害了99只猫。
她住在一个冷酷的城市里,城市中有一位至高无上的独裁市长,提出五个信念:「爱情、真理、幸福」、「重复和垂直」。他年事已高,想要以特别的方式终结自己的生命,并将权力交由暗杀他的人继承。
一个性情残暴的小女孩,会如何对抗所有大人加诸于她的「期望」——杀害市长?又如何颠覆成人的虚伪世界呢?
本书是新锐小说家明日香‧藤森的虚拟理想国,既残忍又扭曲。黑色的语汇、嘲讽的对白和滑稽突梯的人物,宛如上演一场荒谬游戏,时而充满惊喜,时而疑云重重。
你准备好一窥人性愚蠢又可笑的终极面貌了吗?
作者简介
明日香‧藤森 Asuka Fujimori
年仅25岁的日本女作家,长期居住在东京,却直接以法文写作。本书是她的第一本小说,书中描述一个既残忍又荒谬的虚拟城市。惊悚悬疑中带点黑色幽默,又深藏哲学和犯罪小说的况味。
她具有丰富的语汇和想像力,例如原文书名「Nekotopia」这个自创的新字,即是结合日文的「neko」(猫)和英文的「utopia」(乌托邦)而成。故事以强烈的角色对比(小孩/成人,古/今,善/恶,犬儒/正义,墨守成规/创新等),暗讽自古以来,对权力和灭亡相连性的无情反思。
本书在法国获读者票选为年度最佳新锐小说之一。这个活动一直被喻为法国当代文坛的观测站。作者在日本也被评为年度三大小说新秀之一。
译者简介
王玲琇
中国文化法文系、比利时鲁汶大学图书馆管理、成人教育硕士,曾任新闻局法文编译,现专事译作,译有《生命中最艰难的一刻》(先觉)。
作姦犯科就好比演奏钢琴,想要达到某种出神入化的境界就得趁早开始。早在我十岁以前,我家的第一只猫便已领教了我的厉害。喀嚓杀猪头——或者讲白点儿,被我咕噜咕噜淹死了!牠可是我们家养得一只漂亮的波斯猫(我坚持给牠取名为米拉‧韩德丽#,因为这个名字听得既可爱又有异国情调哦哦哦) 有一天,米拉‧韩德丽挺着大肚子到我们家来,我的老爹老妈一鼻孔出气,下令绝不准收留牠。我的一位女同学,她其实并不爱吹牛,告诉我说——他们家也发生过这种事——她说等小猫咪一出生,爸妈便会立刻把牠们淹死,因为他们不得不那样做。不得不怎样?我好奇地睁大眼睛问。
「就是不得不又不得不嘛!」
喵……所以为了帮我老妈省点儿力气(她讨厌别人逼她做不得不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我抓起米拉‧韩德丽*,将牠丢进水里——我用我二十八公斤的体重紧压住牠,然后伸出双手,狠狠地掐着牠的脖子——将牠压在我们家那口装满温水的大浴缸里。我边等着一颗颗小气泡冒出水面,边哼着那首在某位大婶的婚礼上听来的无聊歌曲「咕噜、咕噜、咕噜,她是我们的朋友……*」。啊!惨啦!米拉不再是我们的朋友了。
这本书的书名《杀死99只猫的少女》光是听名字就充满了诡异的吸引力,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真的被深深地勾起了好奇心。我当下就在想,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会让一个少女与“杀死99只猫”这个如此极端的行为扯上关系?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非比寻常的成长经历,或者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命运。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各种画面,可能是童年时遭受的创伤,也可能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采取的极端手段,又或者是一种带有象征意义的仪式。我特别在意的是,作者会如何去描绘这个少女的心路历程,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到这一步的?是纯粹的恶意,还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又或者是某种扭曲的自我救赎?这本书的标题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谜语,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解开它,去探寻这个少女的秘密,去理解她看似疯狂的行为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个我们都能理解,甚至能产生共鸣的情感内核。我期待它能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颠覆我对于“少女”这个词的传统认知,让我看到人性中更复杂、更黑暗,但也可能更真实的一面。
评分《杀死99只猫的少女》这本书,它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我对于“善与恶”的刻板印象。通常我们看到与“杀死”这样的词语联系在一起的角色,都会预设其为反派,是需要被审判的对象。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有时候,最极端的行为,也可能源自最深沉的痛苦和最无助的反抗。作者并没有将少女简单地脸谱化,而是试图去挖掘她行为背后的复杂成因,可能是童年被忽视的阴影,可能是社会边缘化的压力,也可能是对某种不公的反抗。我看到,书中对于“99只猫”这个数字的反复提及,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量,它背后可能象征着一种循环,一种难以打破的宿命,或者是一种对某种缺失的补偿。这种对人性的深刻剖析,让我思考,在特定的环境和经历下,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走向极端,而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和接纳那些“不完美”甚至“错误”的行为,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咎于个人。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同情”与“理解”的界限,它带来的思考,是远远超越故事本身的内容的。
评分初次翻开《杀死99只猫的少女》,我就被一种浓厚的压抑感和疏离感所笼罩,仿佛瞬间进入了一个被阴影笼罩的世界。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她)并没有急于解释少女的行为,而是通过描绘少女周遭的环境,以及她与世界互动时那种微小的、却又异常尖锐的细节,来层层剥开她的内心。我注意到,书中对于环境的描写,例如那栋孤寂的老宅,或是阴暗潮湿的巷弄,都并非简单的背景板,而是充满了象征意义,它们如同少女内心的投射,每一个角落都回响着寂寞与无助。而少女与他人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每一次的互动都充满了试探与戒备,仿佛她时刻都在竖起尖刺,保护着自己那颗脆弱而敏感的心。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这种沉默中蕴含的力量,他(她)并没有用大段的独白来解释,而是让读者通过观察少女细微的表情、肢体语言,甚至是一闪而过的眼神,去感受她内心深处涌动的暗流。这种“少即是多”的叙事方式,反而让故事更具张力,也更能引发我的思考,去揣摩她沉默背后隐藏的巨大悲伤或是不甘。
评分我得说,《杀死99只猫的少女》这本书,它所营造的氛围感,真的绝了。从我一开始翻开第一页,就感觉自己被一股神秘、带着些许诡异的气息所包裹,并且这种感觉一直贯穿始终,让我久久无法抽离。作者在文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这些元素并非只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巧妙地构筑起了一个充满暗示和张力的世界。我特别留意到,书中对声音、气味、甚至是触感的描写,都异常地生动,仿佛我能亲身感受到那种冰冷的月光,闻到空气中弥漫的尘埃味,触摸到少女指尖的粗糙。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故事情节更加真实可感,也让少女内心的孤独和挣扎,变得触手可及。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首用文字谱写的诗,它并不需要太多情节上的跌宕起伏,就能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触动读者的内心深处。它留下来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意境,一种让人反复回味,并在脑海中不断构建属于自己的解读空间的独特魅力。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我觉得非常独特,它不是那种快节奏、充满戏剧性冲突的类型,反而更像是一种缓慢而深邃的探索。作者似乎并不急于将所有的线索一股脑抛给读者,而是像一位耐心的考古学家,一点一点地挖掘,让读者在不经意间,发现那些隐藏在文字深处的宝藏。我发现,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片段,比如对某个物品的细致描写,或是对某个场景的漫长铺垫,但当我沉浸其中,慢慢品味的时候,却发现它们都像是散落的棋子,最终会汇聚成一个完整而震撼的图景。这种写作手法,让阅读的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充满惊喜和顿悟的体验。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他(她)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少女很痛苦”,而是通过各种微妙的比喻和隐喻,将那种无法言说的情绪,那种撕心裂肺的挣扎,一点一点地渗透到读者的脑海里。读这本书,需要的是耐心和细心,但回报一定是巨大的,因为它会带你进入一个截然不同的思想空间,让你去感受那些平时被我们忽略的情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