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在火车上,脱离平常的生活,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毕竟此时此刻,我们只是自己口中所说的那些人而已。」
珍妮.迪斯基的两段旅程,第一段是未经刻意安排、不预设目的的火车直线之旅,从德国汉堡搭乘货轮到达美国佛罗里达州,搭上「日落号特快车」穿越幅员辽阔的美国。第二段则是在刻意设定单人乘火车周游美国的目标下,从伦敦搭乘飞机出发之前,先由网路预订好一个月期的美国国铁周游券,抵达纽约后,开始一连串命名浪漫的列车旅程:「湖岸号特快车」、「帝国创始者」、「海岸星光列车」、「加州和风」、「西南大酋长」、「日落号特快车」,最后接上「新月号列车」回到环形旅程的原点纽约市。
这趟孤独与菸相伴、环绕美国的火车之旅,由于早已透过电影和电视对这片壮丽的景致略有了解,所以对异常熟悉的美国大地算是沉思以对。然而,旅程中孤寂心境的反思,让身为异乡客的她,毅然追求菸瘾的解放、忠于坦率自我的自由,品尝心底那股意欲摆脱身份框架、和任何事物都无所牵扯的渴望。彻彻底底作为一个旁观者,用陌生人的姿态思索自己与自己的陌生和亲近。
作者简介
珍妮.迪斯基
从伦敦大学毕业之后,在1970到1980年代初期曾经以教职为生。而今她的文章及作品定期刊载于《观察家报》及《伦敦书评》等报刊上,是个创作活跃的作家。她最爱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为他戏中的全然虚无心仪不已。而她最敬佩的则是俄国流亡作家纳博科夫,他作品中显露出的冷静和疏离,令珍妮.迪斯基折服万分。目前她独自与多只爱猫定居于剑桥。
她以脱俗客观、机敏伶俐的文笔着称,着有八本小说:《雨林》(Rainforest)、《彷如其母》(Like Mother)、《然而》(Then Again)、《从此幸福快乐》(Happily Ever After)、《猴舅》(Monkey’s Uncle)、《梦幻情妇》(The Dream Mistress),以及最近出版的《唯有人类》(Only Human)和《无事自然》(Nothing Natural);短篇小说集《消失的公主》(The Vanishing Princess);散文集《从床之观点及其他观察》(A View From the Bed and Other Observations)和《不要》(Don’t);畅销回忆录《熘冰到南极》(Skating to Antarctica)和赢得2003年汤玛士.库克旅行文学奖及J.R.阿克雷自传奖的《火车上的陌生人》。
刚看到《火车上的陌生人》这个书名,我的脑海里就冒出无数种可能性。这不是那种一看就知晓故事梗概的书名,反而充满了想象的空间。就像在台湾乘坐长途火车,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身边坐着的人,每一个都可能是一个故事。这个“陌生人”到底是谁?ta的出现,是为了什么?是带来一段奇遇,还是一场危机?是关于友谊、爱情,还是关于救赎?我个人很喜欢这种留白的书名,它给了读者自己去填充的自由。有时候,最动人的故事,往往就藏在这些不经意的相遇里,藏在那些我们以为只是短暂交集的陌生人身上。我开始想象,作者会如何描绘火车上的氛围,如何刻画这个“陌生人”的形象,以及ta的出现,如何改变“我”的生活轨迹。这是一种很纯粹的期待,期待一场因为一个陌生人而展开的非凡旅程。
评分这个书名,《火车上的陌生人》,真的太有画面感了。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种在台湾乘坐火车旅行的场景,窗外是绿油油的稻田或是远方的山峦,车厢里人们各自忙碌,或是看手机,或是打盹,也有些人在低声交谈。然后,突然出现了一个“陌生人”,他/她的到来,会不会打破这份平静?是像电影里那样,一个眼神就能传递万语千言,还是需要一段看似无关紧要的对话,才慢慢揭开彼此的面纱?对我来说,火车上的陌生人,往往承载着一种神秘感,一种可能性,你不知道ta是从哪里来,又要去哪里,ta的身上又藏着什么故事。这种不确定性,反而是吸引人想去一探究竟的原因。这种感觉,就像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旅行,总会期待着在那里遇见一些不一样的人,发生一些不一样的事。《火车上的陌生人》,光是这个名字,就足以让我对书中的内容产生无限的遐想。
评分坦白说,第一次看到《火车上的陌生人》这个名字,并没有立刻联想到什么具体的情节,反而是一种莫名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就像在人生旅途中,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只是擦肩而过,有些人却会在你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这本书的名字,就带着这种“相遇”的意味,而且是发生在“火车”这个相对封闭又充满流动性的空间里。火车,本身就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旅程、改变,也可能是一种逃离。那么,在这趟火车上,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是温暖人心的邂逅,还是充满张力的对峙?是关于救赎,还是关于遗忘?我更倾向于相信,它会是一个关于人性、关于情感的细腻描摹。台湾的读者,我们习惯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宁静与思考,而一本能引发深度共鸣的书,往往就藏着这样的名字里。我开始期待,这个“陌生人”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又会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哪个角落。
评分《火车上的陌生人》,这名字怎么说呢,有一种淡淡的文艺气息,又带着点悬疑的张力。在台湾,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总是有着特别的敏感。这本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在一段旅程中,我们如何与一个原本不认识的人产生交集?这个“陌生人”,是偶然的出现,还是命运的安排?ta是带着善意而来,还是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目的?这种设置,很容易勾起读者想要一探究竟的冲动。我甚至会想象,这个火车,是不是我们常坐的那种台铁列车?窗外是不是台湾特有的风景?而这个陌生人,会不会是我们身边任何一个有可能擦肩而过的人?这种熟悉感和未知感的结合,让这本书显得格外有吸引力,也让我期待它能带来一段触动心灵的故事。
评分这个标题,实在是有种说不出的魔幻感。不是那种直接让你联想到某种特定情节的,而是带着一种悬念,一种可能性。每次看到“火车上的陌生人”,脑子里就会自动播放起各种画面:或许是某个长途火车旅程中,一个眼神交汇,一段不期而遇的对话,然后故事就这样展开了?又或者是,这个“陌生人”本身就充满了未知,他/她身上背负着什么秘密,又会给“我”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冲击?台湾的读者,我总觉得对这种带有故事性的标题特别有感觉,好像一下子就能把自己代入进去,想象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车厢里混杂着各种气味和人声,而这一切,都可能因为一个萍水相逢的人而变得不一样。有时候,一本好书的吸引力,就从这个引人遐思的书名开始。我甚至会想,这“陌生人”是坐在我旁边,还是对面?ta的穿着打扮会是怎样的?ta的表情是好奇、冷漠,还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这些细枝末节,构成了我阅读前对这本书最原始的想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