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来自日本最大的讨论留言版「2ch」的「食物版」,网友们根据「充满回忆的食物」这个话题,热情地写下自己的故事。
谢谢「食客」们分享悲喜交织的感人回忆,给了我们这么美好的飨宴。
本书特色
【读者感动留言】
为了让中风的妈妈感觉自己仍是很有价值的人,我请她教我做菜。
当天的课程是日本寿司,我搀扶着她去市场买小黄瓜,亲自煮饭、拌醋、炒蛋、舖肉松,做了四人份的寿司,家人都说赞。
其实最难的是最后「上卷」的动作,如何让配料都集中在中央,让米饭平均分佈在周围,是很重要的技术。
妈妈是严格的师父;我是还有待磨练的学生。
那年矿坑落磐,父亲的脚压断,被送到罗东的圣母医院治疗。
母亲下工后紧急赶过去照顾,临走前在小店赊了一袋一公斤装的高丽菜干给我们,说:忍耐一下,配得下饭就好。
妈妈一去一个星期。
兄妹五个人七天三餐包括我上学的便当就是一种菜:煮高丽菜干、炒高丽菜干或者高丽菜干汤。
不知道是家里出事所以弟妹们特别乖,还是当大哥的我太兇,吃饭的时候,明明知道他们没胃口,偷偷流眼泪,但都一句话也没说。
妈妈终于回来的那天,带回来几条新鲜的四破鱼,要我放进高丽菜干一起煮,然后一边整理屋子,一边跟我们说父亲在医院的事,说了好久。
不知道是不是那锅子菜也跟着滚很久,鱼的滋味煮进菜干里,菜干的味道也完全卤进鱼里头,直到现在只要一想起,嘴巴里都还有那种鲜美的记忆。
记得第二天妈妈要去罗东前,又给了我们一袋高丽菜干。
妈妈说:忍耐一下,有人去医院看爸爸,给红包,回来再给你们买四破鱼。
我原本就很好吃,不过几年前,就已经体会到不仅食物本身充满回忆,美食本身根本就是记忆,味觉是记忆累积来的,小时候吃过的东西格外好吃,家乡口味、母亲做的菜都会变成个人不易的真理,如果要打赌,我一定会赌舌头的记忆能力比脑子的记忆力好!
不过,如果只是味道是无法让人感激涕零的,要有周边人物、景物,才会让人打从心底掀起无法克制的感情的;我看了本书,不禁一阵鼻酸,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在东京,每年冬天蒸了一大盘螃蟹,红地耀眼,都会让我想起活力十足的外婆,她创立的偌大事业因故毁于一旦,但依然快活地将渔港友人送来的大批鲜蟹蒸上桌,让家里的空气也都活络起来,没有破落户的凄云惨雾;刚出炉的蟹整篓在窗边散热时,走过的邻居也都受不了诱惑来要一只,连附近的人也都沾染了快活的气氛。
或许如此,我相信食物原始性的魄力,没有怀疑过生活的底力,即使陷入低潮,也有从谷底回升的自信,或许那一篓蟹是我人生的原动力呢!
有很多人很讨厌烹饪,觉得进厨房是件寂寞又不讨好的事。
到底谁寂寞呀?
每当我进厨房开始烹饪脑中冒出来的新菜色灵感时,就会相当地快乐!
你一定会说我很奇怪吧?
但当你用各种食材、制作出不同食物,还会让吃到的人留下很多回忆那就是不经由文字和语言就写出一个个不同的故事喔!
所以,我觉得看来寂寞的厨房,其实才是人生最热闹的所在。
不信吗?
那你读读这本书就知道了,在厨房外打拼、看似繁华的人,是多么地心系于那咫尺见方的小厨房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