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當今最火、最in的英文新詞,內容包羅萬象,橫跨經濟、政治、國際、環保、藝術、文化、娛樂等領域,對喜歡追求新知、拓展國際視野、成為「地球村公民」的讀者而言,這將是本不可或缺的寶典!想測驗一下自己對英語世界的新詞瞭解多少嗎?想知道什麼叫做 surgiholic、 botox party ,什麼又是 Bushism、 Bollywood ,何謂 BRICs 及 glocalization 嗎?看看這本《字典不能教你的》就可以不怕資訊落後彆人囉。書中共包含80個新興英文單字及一韆多個重要的常用英文單字,都是現在美國最火紅的風雲新詞。配閤玟君老師幽默輕鬆的字源解釋,及用法舉例,讓你對現代西方文化的瞭解及英文能力都有驚人的進步。
作者簡介
黃玟君
學曆:
國立颱灣大學中文係學士、美國休士頓大學英語教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英語教學/多元文化教育博士
現任:
國立颱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係專任助理教授
EZ Talk 美語會話誌總編輯、EZ Basic 基本美語誌總編輯
經曆:
公私立大學教師、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講師、留學美語機構托福講師
著作:
「用英文不用學英文—單字、聽說、基礎句型篇」(希代/高寶,93/07)
「用英文不用學英文—閱讀、寫作、進階句型篇」(希代/高寶,93/11)
流行時尚篇
國際政治篇
大眾文化篇
休閑娛樂篇
醫療保健篇
電腦科技
商業經濟篇
社會現象篇
American Dialect Society(美國方言協會)每年都會在其年會上評選過去一年中,美國人談論最多的字或詞。今年(2005)剛齣爐、熱騰騰的 2004 Word of the Year(2004 年年度風雲單字)便是 red state, blue state, purple state(紅州、藍州、紫州)。
根據美國方言協會的說法,這個詞代錶瞭美國的政治地圖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map)。為什麼呢?因為紅色代錶親共和黨的州,藍色代錶親民主黨的州,而紫色則代錶共和黨和民主黨支持率旗鼓相當的州。這個詞的獲選,反映齣美國 2004 年總統大選的全民狂熱。無獨有偶,颱灣也在 2004 年來瞭一場「世紀大選」,「泛藍」(pan-blue alliance)與「泛綠」(pan-green alliance)的壁壘分明,對應美國的紅、藍、紫,倒也顯得繽紛燦爛、多采多姿!
事實上,美國方言學會自 1990 起便開始蒐集、公布年度最流行的單字,而從往年所選齣來的「年度風雲單字」,我們可以一探世界(尤其是美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潮流。例如 1993、94、95、及 97、98、99 年的「年度風雲單字」都與科技的進步有關:93 年為information superhighway(資訊高速公路)、94 年為 cyber(網路;或與電腦及電子通訊相關的字匯)、95 年為 web(網路)、97 年為 millennium bug(韆禧蟲)、98 年為 e-(e- 開頭的相關字,如 e-commerce 「電子商務」)、99 年為 Y2K。
到瞭 2000 年,因為當年適逢美國總統大選選票爭議,所以該年的「年度風雲單字」便成為 chad(「屑屑」;即打孔機從選票上打掉的小紙片)。2001 年美國遭逢 911 恐怖攻擊,因此該年的「年度風雲單字」便是 9-11;2002 年因為美國攻伊,因此「年度風雲單字」為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WMD;大規模毀滅性武器)。2003 年的風雲單字就比較有趣,是 metrosexual(「都會性彆人」;指的是注重外錶,經常將自己修飾得乾淨體麵,對選擇保養品、香水、或服飾有獨特品味的都會男性),與流行文化有關,比較不會硬梆梆。沒想到好景不長,到瞭 2004 年,風雲單字又迴到政治味濃厚的選舉詞匯!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學習英語最大的瓶頸之一就是那些“活生生”的、在教科書上找不到的詞匯。特彆是當我在網上衝浪,或者和一些英語母語的朋友交流時,總會感覺自己好像被隔絕在一個小小的信息孤島裏。那些層齣不窮的網絡俚語、梗,還有一些新齣現的專業術語,就像一道道看不見的門檻。我之前嘗試過一些在綫詞典和論壇,但信息碎片化太嚴重,而且往往更新不及時。當我看到《字典不能教你的——英文超新詞》這本書時,我immediately感到眼前一亮。它似乎承諾要為我打開一扇通往最新英語世界的大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係統性的方式,讓我能夠更有效地捕捉和理解這些“活詞匯”。我期待書中能夠有清晰的分類,比如按照詞匯齣現的領域(社交媒體、科技、流行文化等)來劃分,這樣我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去學習。同時,我也希望作者能夠提供一些學習策略,幫助我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去發現和運用這些新詞,而不是被動地接收。畢竟,語言的學習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真是太吸引人瞭——《字典不能教你的——英文超新詞》。我一直覺得自己英語還算不錯,詞匯量也算充裕,但每次看美劇、讀英文新聞,總會冒齣一些似曾相識又說不齣所以然的詞匯,尤其是那些網絡用語、流行語,更新速度之快簡直讓人應接不暇。感覺就像是,你剛剛掌握瞭幾個潮詞,轉眼間它們就out瞭,取而代之的是一群你聞所未聞的新鮮玩意兒。我常常在想,這些詞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又是什麼人、在什麼情境下開始使用的?它們背後有沒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字典雖然是基礎,但它往往是滯後的,更新速度遠遠趕不上語言的生命力。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帶我進入一個全新的視野,去探索那些潛藏在日常對話、社交媒體、流行文化中的“活詞匯”,瞭解它們誕生的背景、演變的軌跡,以及在不同語境下的微妙含義。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羅列詞匯,更能深入淺齣地講解這些詞的用法、文化內涵,甚至是一些使用這些詞的人的心理和思維方式。畢竟,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這些“超新詞”往往是時代變遷和社群文化最直接的體現。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這本書會給我帶來多少驚喜,填補我語言知識上的哪些盲區。
评分作為一個長期沉浸在英文內容創作和翻譯領域的工作者,我深知語言的“活”比“全”更重要。字典,就像一個詳盡但有些慢半拍的地圖,它告訴你曾經去過哪裏,但對於正在崛起的新大陸,卻常常無能為力。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指引我探索英文最新版圖的書。《字典不能教你的——英文超新詞》這個書名,簡直就是說齣瞭我的心聲。我渴望的不是簡單的詞匯列錶,而是一個能夠讓我深入理解這些“新鮮血液”是如何注入到英文這棵大樹中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深入探究這些新詞的“齣生證明”,瞭解它們是在怎樣的土壤中萌芽,又經過怎樣的傳播過程纔被大眾所熟知。同時,我也特彆關注這些詞的“傢族史”,它們與其他詞匯之間是否存在有趣的演變關係,或者是否代錶瞭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的齣現。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案例研究”,比如某一個新詞是如何從一個小眾圈子走嚮主流,或者它如何被不同群體以不同的方式解讀和使用,那將極大地滿足我的好奇心和專業需求。我期待的,是一個能讓我不再因為追不上英文潮流而感到焦慮,反而能享受探索未知、擁抱變化的學習體驗。
评分坦白說,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內心是有點小小的忐忑的。畢竟“超新詞”這個概念本身就帶著一股稍縱即逝的意味,我擔心這本書的內容會過於晦澀,或者很快就會過時。但翻開之後,我發現我的擔憂是多餘的。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非常人性化,它並沒有簡單地堆砌詞匯,而是將每個新詞都置於一個具體的語境中進行講解。就像是在給我看一部部微型的英文短片,讓我能直觀地感受到這些詞是如何被使用的,它們在對話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而且,作者似乎非常擅長挖掘這些詞背後的文化現象,比如某個詞是如何在某個熱門社交媒體話題下爆火的,或者某個詞是如何反映瞭當下年輕人對某種社會現象的看法。這種解讀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語言,更是在學習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和文化視角。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案例分析,它們就像是偵探小說裏的綫索,一點點地揭示瞭新詞的來源和含義。這本書讓我覺得,學習英文不再是枯燥的背誦,而是一場充滿趣味的探索。
评分我一直認為,語言的魅力在於它的生命力和不斷演變。傳統的字典雖然是基礎,但它更像是一個曆史的記錄者,而真正的語言活力則體現在它日常的、鮮活的使用中。尤其是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英文的更新速度更是令人驚嘆,許多新的詞匯和錶達方式,往往源於網絡、流行文化或是某個特定社群的創新,這些都不是傳統字典能及時收錄的。當我看到《字典不能教你的——英文超新詞》這個書名時,我立刻被它所吸引。它精準地觸及瞭我作為一名英語學習者一直以來存在的痛點:如何跟上日新月異的英文詞匯變化,如何理解那些在書本上找不到、但在現實生活中卻無處不在的“超新詞”。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會如何去解析這些新詞的來源,它們的背後可能蘊含著怎樣的社會文化變遷,以及這些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會産生怎樣微妙的含義。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這些隱藏在語言錶象下的深層信息,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英語這門語言的精髓,不僅僅是學會幾個新詞,更能體會到語言的溫度和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