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秉持「将基本理念有系统地澄清、阐述」的用心,撰写成书。其举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利曼说:「经济学是一门迷人的学问。而最令人着迷的是,它的基本原理如此简单,只要一张纸就可以写完,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了解,然而真正了解的人又何其稀少。」因此,本书其实已展现作者对于经济学理应用的策略。
 
    本书共三大篇,以现实的社会事件和经济学理论相互印证,读来有趣,且能真正弄清何谓经济生活,这是作者跳越黑板的学理,所阐述具体人类生活和行为的经济生活。
 第1篇 经济学寻根
  ◎经济学是什么知识?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谈《原富》
  ◎《原富》并非史密斯的最爱
  ◎「诚信」是经济学的根本
  ◎经济学为何成为显学?
  ◎经济学普及的原动力
  ◎经济学是科学或艺术?
  ◎经济「科学」的迷惑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迷思
  ◎如何读进经济学的领域?
  ◎人是「自私自利」的吗?
  ◎「利己利人」或「利人利己」?
  ◎天生我才必有用:「比较利益」的真义
  ◎「竞争」非斗争,亦非物竞天择
  ◎为「自由贸易」辩正
  ◎经济学极简单也极难懂
  ◎威力无比的简单经济学理
  ◎基本经济供需原理,忤逆不得!
  ◎「爱之适足以害之」的经济学观:看房市稳定基金
  ◎到地狱之路往往是好意所铺成的
  ◎蕴藏无穷威力的「简单」供需原理:戳破拯救股市、房市的迷思
  ◎千禧商品价高好卖?
  ◎经济原理的威力:由「果贱伤农」谈起
  ◎香蕉传奇:丰收不是好事
  ◎「走私」经济分析
  ◎地下钱庄的另类解读
  ◎「赌博」的另类分析
  ◎「爱情」的经济学观
  ◎真爱无价的迷思
  ◎宗教有益或有害经济?:谨防宗教成为「没有兄弟姐妹社会」的触媒
  ◎辛苦工作为那桩?
  ◎「企业家精神」的解惑
  ◎经济自由优于政治自由
  ◎「长成的」V.S.「做成的」创新
  ◎经济、政治、意识型态
  ◎经济事务是国家大事吗?
  ◎是谁搅乱了世界经济?
  ◎咸水派大老发飙为哪桩?
 
 第2篇 市场失灵的迷思
  ◎「市场失灵」的真义:市场失灵迷思之一
  ◎从此民众更健康?:「市场失灵」迷思之二
  ◎弔诡的「独占」:「市场失灵」迷思之三
  ◎国防非得国家提供不可吗?「共用财」的迷惑:市场失灵迷思之四
  ◎「公共财」名词的迷思:市场失灵迷思之五
  ◎「治安」应由政府担当不可吗?:市场失灵迷思之六
  ◎「外部性」不应是政府干预的借口:市场失灵迷思之七
  ◎寇斯定理的迷思:由震灾省思市场失灵(市场失灵迷思之八)
 
 第3篇 生活经济学
  ◎政府不应是主导者
  ◎「观念不清」是保护主义的根源
  ◎经济自由化错了吗?
  ◎金融风暴下政府角色的迷思
  ◎由百年震灾再思「政府」的角色
  ◎经济学家失宠了吗?
  ◎缅怀海耶克谈经济学者
  ◎自由主义份子其实是最「利他」的
  ◎科技于人是福是祸?:大停电的启示
  ◎「特权钱滚钱」不是较容易吗?
  ◎以「不肖子定理」看1998年底的台北市长选战
  ◎由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谈起
  ◎加入WTO的另类思考
  ◎「香港的故事」令人动容、深思
  ◎思哲人、想「济世」的经济学
  ◎回顾台湾经济坎坷自由路:念蒋硕杰、邢慕寰院士
  ◎念蒋硕杰院士看台湾经济自由路
  ◎《赢家》当然可以成为赢家
  ◎由千禧年的台湾经济反思起
  ◎由摩天大轮开始运转谈起
  ◎赵紫阳是赢家还是输家?
  ◎输赢总在转念一瞬间
  ◎让市场伦理广被人间!
  ◎台湾民众是否都甘愿当小孩?
  ◎何去何从的台湾中小企业?
  ◎由善款浪费谈起
  ◎恼人的劳退金制度
  ◎〈反分裂法〉让中共成为输家
 自序
 
    ─飞越黑板经济学,返经济学之根本
 
    你接触过经济学吗?你对当代的经济学满意吗?就我来说,我是极度不满意!
 
    有十年了吧!个人迄2000年教授大一或大二经济学原理的岁月。若以「边际效用或生产力递减」基本经济法则来说,我应对此课程极度厌烦才对,可是事实正好相反,面对几乎是相同的课题,我却愈来愈能领悟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利曼(M. Friedman)在1985年3月21日,应美国德州圣安东尼奥的三一大学(Trinity University)之邀,讲述其「我成为经济学者的演化之路」讲词的结语: 「……经济学是一门迷人的学问。而最令人着迷的是,它的基本原理如此简单,只要一张纸就可以写完,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了解,然而真正了解的人又何其稀少。」
 
    同时,我也更能体会芝加哥学派的始祖奈特(F. Knight)对其试题几十年不变之解释:「试题虽相同,答案却有异。」之内涵。此外,对经济学鼻祖亚当.史密斯的《原富》为何历久而弥新,以及「大道无形、大道至简至易」等道理,我也似乎愈来愈能领略。
 
    毕竟经济学的探索对象是「人」,而人是万物之灵,「人之异于动物几稀矣!」这么一点点差别却有「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结果。两百多年的发展,「经济学进步了」的说法应较被认同,尤其自所谓的「总体经济学」窜起之后,这种说法更被确认。然而,就只针对「经济学是在研究人的行为」这一命题,在「行为人」这个关键点就有非常值得作正本清源之商榷。
 
    人的行为能标准化吗?在数理经济、数理模型,以及计量经济学早已盘踞经济学领域核心之际,答案是什么已可思之过半矣!一门学问是「有系统地解释现象」,那么,将人的行为寻求系统性、规律性的解释也理所当然,由而「原理」的出现也是必然。「比较利益原理」、「供需原理」等等都是最基本、最为人熟知的例子,这些原理也都能以图形、数字,甚至数学式子,利用黑板来演算、说明。然而,这些分析、说明都需要假设和前提条件,可以说是在「既定」的模子下推导。问题是:黑板上的演练结果能否运用到实际人生?
 
    既然对象是「人」,而人是会思考、有灵魂的个体,就某一个人来说,对于自己都难了解了,如何能得知任何另一个人的想法,何况周遭的环境,以及人、事、物都是变化不居的。原理原则是一般性的,但「具体」是怎样,可说根本不可能得知,因而每个人都需要去摸索、去尝试,或以别人的经验作为自身决策的参考,在不断的失败当中改进、学习,而人际间、人与自然间也持续演化出规则、秩序来。
 
    虽然说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在寻求幸福,但幸福的内涵却也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只有回到活生生的「个人」身上,让行为个人决定才是最适当的。市场、竞争、比较利益的决定主体,应该都是个别行为人。就是在形形色色的行为人互动中,激盪出分工合作、各个市场有其规则,以及各式各样的组织。到了凯因斯经济学配合着自然科学分析工具的出现,竟然逐渐演变成整体社会可置于一个可以摆弄的模式中,而政府可利用政策工具作「精密调控」,让活在此模式里的人都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尽管稍微思考一下就可知不可思议,但现实世界的人间却一直这样进行着,纵然不断发生问题,仍然无法改变。原因可能有许多,最微妙的看似简单基本观念之内涵,无法被真正了解应是关键,由弗利曼的感慨也可清楚、明白了。不过,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寇斯(R.H. Coase)这位现代隐士的「黑板经济学」说法,最能传神且一针见血地点出症结所在。
 
    所谓的「寇斯定理」脍炙人口,似乎已被充分了解,然而寇斯在1988年于〈阐释社会成本问题〉这篇文章,就近三十年这么长时间里各家对该定理的褒贬提出总回答时,说绝大多数的讨论都没搞清楚他的论点,而他的论点最主要的也只不过是唿吁经济学家们走出「黑板经济学」里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大家共同回到到处都是交易成本的现实人生,研究解决人生问题之道。他在该文最后以政府最常用的租税制度为例,引用包莫(W.J. Baumol)的话:「总括来说,要一五一十实施庇古氏租税制度,我们实在没有什么理由抱持太大的信心。
 
    实施这个制度所需要的租税,或所需给予补贴的额度,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计算,也不知道如何由尝试错误中去算出大概的数字。」说包莫所言「庇古派传统的结论本身,实际上是没有瑕疵的」,指的应是逻辑上没瑕疵,而且假定能将该制度付诸实施的话,资源配置可达最适,但事实上这些税制方案是无法施行的。寇斯说:「就这一点而言,我从来没有否认过。我的看法不过是,这些税制方案只是些梦想罢了。当我年轻的时候,有人说,说不出口的蠢话,可以用唱的。而在当代经济学中,说不出口的蠢话,则可以用数学来表达。」
我虽很同意寇斯对当代经济学的针砭,但并不否认黑板经济学可以训练学习者清晰的逻辑推理,只是切忌全盘用到真实人生,以为人生问题真的能够精确量化,且政府政策可完满解决。为了对此看似简单的理念得以普及,个人多年来不断为文作通俗化观念的传佈。
这本书所涵括的文章就是此背景下的产物,这些篇章似乎与个人多年来出版的结集书类似,不过,它们更具根本性,因为20世纪末我是有那么一种「将基本理念有系统地澄清、阐释」的念头。也很凑巧的是,《工商时报》专栏组的朋友希望我帮该报周日版的「经济教室」栏写稿,我也就不客气地将个人理想付诸实现,但可惜的是囿于该报政策,我只轮写21篇,它们就是本书第二篇全部和第一及第三篇的一部份。
    说也真妙,《工商时报》停写之后,《中央日报》的「大千世界」编辑竟也希望我写类似文章,于是以「另眼经济学」为栏名将基本经济理念解析实际社会问题。一阵子之后该版改变风格而停写,但中华征信所的《市场与行情》(现已停刊)又要我写「经济学的故事」。之后,《贸易杂志》和《赢家》邀我写专栏。在这些园地所写的文章就构成本书第一和第三篇的大部份。
 
    朋友们都知道我一路走来,始终如一抱持「自由经济」理念,本书中的篇章可说将此理念再作更进一步及更充分的诠释。由于认同寇斯的理念,也对其黑板经济学的说法深有同感,并同意他对经济学家的喊话,因此将本书取名为「飞越黑板经济学」。深盼教授经济学和学习经济学的朋友,都能不吝想想书中的看法,不论同意与否,这些都是我的真心话,目的只在澄清基本观念,俾世人真能过着实实在在的美好的生活。
 
    本书的出版除了感谢《工商时报》、《中央日报》、中华征信所、《贸易杂志》和《赢家》等杂志社提供写作园地外,也感谢陈恿屏、黄惠雯、廖皎伶、刘涵秦、朱淑娥、林秉蓉、洪嘉兰等诸位小姐的打字、排版、校稿,而翰芦出版公司的林月丽小姐慨允出书及李嘉光小姐的封面设计也在此一併致谢。当然,个人最希望的还是本书能对台湾莘莘学子及一般民众具有刺激和引导作用。
 
    最后必须一提的是,本书是由2000年出版同名书籍加以修订而成,将原先「第四篇」的书评书介抽走再另编成《财经心灵鸡汤》一书,而将十八篇新文章加入本书第一和第三篇,全部篇幅分量几乎不变。此外,更需要强调的是,在本修订版中,我已摒除替「自私自利」辩护的立场,深深觉悟到必须扬弃「自私自利」,让人际间真能「诚心诚意」地分工合作,而「诚信伦理」的重新寻回也当然是当务之急,经济学必须返还史密斯重视伦理道德,也应是不辩自明的啦!
 谨识
  2005年3月10日
  4月18日再修
天啊,拿到這本《飛越黑板經濟學(增修版)(二版)》的書,我真是超興奮的!最近經濟學術語滿天飛,新聞也常常在講什麼通膨、景氣循環,有時候聽得一頭霧水,總覺得離我生活很遙遠。但是這本書的書名就讓我眼睛一亮,「飛越黑板」,感覺就像要把那些高深的理論,變得像黑板上的粉筆字一樣,清晰易懂,甚至還有點趣味性。我一直覺得經濟學好像是一門很枯燥的學科,都是數字、圖表、公式,好像只有大學生才會碰。但「飛越黑板」這個詞,給了我一種突破限制、跳脫框架的感覺,不知道它會不會把我們平常生活的各種現象,用經濟學的角度去解釋,像是為什麼泡麵突然變貴了?或是為什麼最近手搖飲店一家接一家開?真的很期待裡面會不會有讓我恍然大悟的例子,讓我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也能講出一些有趣的經濟觀察,而不是只能跟著瞎起鬨。而且「增修版」、「二版」表示這本書已經是經過市場考驗,內容不斷進化、更臻完善的版本了,這也讓我對它的品質更有信心。總之,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翻開它,看看這本「飛越黑板」的經濟學,到底能帶給我什麼樣的驚喜了!
评分我一直對社會上很多現象感到好奇,但又不知道從何切入去深入了解。《飛越黑板經濟學(增修版)(二版)》這個書名,就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它聽起來不像那種只在學術象牙塔裡討論的理論,而是更貼近我們生活,甚至能「飛越」日常的框架,去解釋一些我們習以為常卻又不太明白的事情。像是,為什麼某些商品在特定時期會莫名其妙地缺貨?或是為什麼同一件商品,在不同通路賣的價格會有落差?這些小疑問,累積起來就變成我對這個世界運作方式的困惑。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用生動有趣的例子,帶領我一步步解開這些謎題。我不求成為經濟學專家,但希望讀完之後,能對我們周遭的經濟活動有更清晰的認識,不再是霧裡看花。尤其是「增修版」和「二版」的字樣,讓我感覺到作者對內容的嚴謹態度,以及不斷追求進步的精神,這讓我很期待它裡面涵蓋的知識會非常扎實,並且能跟上時代的脈動。我想要的不只是知識,更是一種理解世界的新視角,而這本書,聽起來很有潛力成為我的引路人。
评分這本書的出現,簡直是我近期在職場上的一股清流!身為一個在金融業打滾多年的小職員,每天面對的都是冰冷的數字和錯綜複雜的市場動態,有時候真的會覺得自己像個零件,被捲入龐大的機器裡動彈不得。但是,《飛越黑板經濟學(增修版)(二版)》這個書名,就讓我覺得它可能不是那種死板板的學術著作,而是能提供一些更有彈性、更有洞察力的觀點。我特別好奇它所謂的「增修版」究竟增加了什麼樣的新內容,是不是針對近期的國際經濟情勢做了更新?像是最近大家都在討論的供應鏈問題、能源價格飆漲,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們每天的消費和投資決策。而「二版」的標誌,也代表了作者對原有內容進行了精煉和升級,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時間有限,希望閱讀的每一分鐘都能有所收穫。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理解,那些看似遙遠的經濟政策,實際上是如何悄悄地影響著我手上的薪資袋,以及我未來退休金的規劃。也許裡面會有讓我更清楚如何避險、如何找到投資機會的實用技巧,讓我在職場上不只是一個被動的執行者,而是能更主動地掌握趨勢,做出更聰明的判斷。
评分我是一個對於生活周遭的各種「為什麼」充滿好奇的家庭主婦。每天買菜、規劃家庭開支、關注物價波動,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其實都藏著有趣的經濟學邏輯。而《飛越黑板經濟學(增修版)(二版)》這個書名,就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覺得經濟學好像離我們一般人很遙遠,都是一些專家學者的專利,但「飛越黑板」這幾個字,給我一種親切感,好像它能把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理論,變得觸手可及。我特別好奇,這本書會不會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我們平常遇到的經濟現象?例如,為什麼家裡的電費、水費會漲價?或是為什麼有時候買東西,早買和晚買的價差會很大?「增修版」和「二版」的標誌,也代表了這本書的內容是經過不斷修正和充實的,這讓我很安心,感覺讀到的資訊會比較新穎且可靠。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更聰明地打理家庭財務,並且能更深入地理解,我們每天的消費行為,是如何影響著整個大環境的。
评分身為一個社會新鮮人,剛踏入職場,對很多事情都充滿了未知,尤其是在談到薪資、福利、還有公司營運的時候,常常聽得似懂非懂。《飛越黑板經濟學(增修版)(二版)》這個書名,真的非常吸引我。我希望這本書能用一種輕鬆、沒有壓力的方式,為我揭開經濟學的神秘面紗。所謂的「飛越黑板」,是不是意味著它能打破傳統教材的刻板印象,用更活潑、更貼近我們年輕人生活經驗的例子來做說明?像是,它會不會解釋為什麼我們的小確幸,像是買一杯咖啡,背後其實牽涉到很多經濟因素?或者,當我們在討論加薪、補助的時候,背後有哪些經濟學的原理在運作?「增修版」和「二版」的字樣,讓我更確信這本書的內容應該是經過多次打磨,更加完善且具備時效性,這對我這種剛起步的學習者來說非常重要,我不想學到過時的知識。我期望讀完這本書,能讓我在職場上更有自信,更能理解公司在做決策時的考量,也更能為自己的未來做規劃,而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一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