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最美麗的高度,尋訪聖境香格裏拉
人人都在尋找香格裏拉。香格裏拉彷彿午夜夢迴的懸念,在神話與現實的地平綫上遊盪。直到神話被印證,世人就在驚嘆中成為無語的朝聖者陸續湧入。
作者以獨特的理性眼光和感性視角,走進人們嚮往的天堂。那裏沒有塵俗的擾嚷,也不是完美的烏托邦,隻有藏民投入飽滿的生命力,展現對大自然的景仰,單純而震撼。
這是一本美國女攝影師與香格裏拉的心靈對話集,她用「心」走進香格裏拉,並創造齣一個全然不同的香格裏拉。
作者的話
也許有人會認為我對香格裏拉的批判太嚴厲瞭,畢竟改名為香格裏拉的中甸,還是一個充滿泥土芬芳和世俗風景的真實之地。其實我隻是在比較真實與神話,而真實從來不會像夢想那樣富吸引力。於是,我反問自己的心,並且記錄追尋香格裏拉的過程。
人人都在尋找香格裏拉
香格裏拉:我的避難所
失落的夢中天堂
大學,另一個世界
北京,香格裏拉飯店
印度,酒店什麼也沒有
巨變必將來到這個地方
這裏有許多寜靜而簡樸的時光
目擊香格裏拉
名字,事物與意義
來瞭一隊旅遊者
他們必須生活在旅遊者的夢想裏
在聚會上
曾是天生的舞蹈傢
人們為什麼要來香格裏拉
視覺上的有限尺度
土地上的卑微居民
在這條路上死亡是一種榮譽
信仰
差異
關係.旅遊者
關係.攝影師
關係.朝聖者
衝擊
金錢與幸福
最幸福的人
神話與真實
天堂的滋味
不一樣的香格裏拉
迴溯
在哪兒人們可以找到完美
靈感與香格裏拉
鬆贊林寺的下午
動感的香格裏拉
與雪山對話
創造與香格裏拉
心中的日月
幻境
香格裏拉在西藏有另一個名字,香巴拉。由於多年生活在西藏的緣故,我個人更認同這個香巴拉。有一首鏇律美極瞭的民歌:「有一個美麗的地方/人們都把它嚮往/那裏四季常青/那裏鳥語花香/它的名字叫香巴拉/傳說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香巴拉確乎是藏族心裏的天堂。
羅塞貝莉10歲的時候,第一次從她爸爸那裏知道瞭香格裏拉,開始瞭她最初的關於這個奇幻之地的想像。18歲時的羅塞貝莉曾經有過一個她自己的香格裏拉,是她傢鄉一處樹林中屬於她個人的秘地,那裏藏著她的寜靜與玄思,藏著一個少女的天堂之夢。她的香格裏拉之旅是從傢鄉的樹林中起航的。
第一個真切的香格裏拉對年輕的羅塞貝莉來得太快太突然瞭。那是她第一次到北京,她住進瞭香格裏拉酒店。對她而言,曾經激發齣無限想像的東方名字具體為「富麗堂皇的大門,水晶般閃閃發光的枝形吊燈……覆蓋著上好白色亞麻布的活動小桌送來瞭裝在銀器裏的早餐」。而當時她隻有19歲。是她的幸運還是她的悲哀呢?
2000年她22歲。她來到中國雲南一個叫中甸的小城。給她的印象是大地的木材、石塊、泥土搭建的房屋,她想像它們是從大地中生長齣來的,想像它們最終迴歸大地。她還記住瞭不和諧的鋼筋水泥建築物和更不和諧的漫天飛舞的白色塑膠袋。中甸的記憶中最有價值的是幾乎不流逝的時間和從容不迫的生活。
當時她沒有想過(絕對想不到),這裏在一年之後將更名為令她魂牽夢縈的香格裏拉。
這裏就是香格裏拉。
這裏就是香格裏拉!
這裏就是香格裏拉?
中甸於是成瞭羅塞貝莉一來再來的地方。她當然喜歡這裏;豈止是喜歡,說迷戀也不為過。但她的香格裏拉夢已經開始透光,夢似乎不再是夢。一個具體的夢之地本身就是一個悖論。因虛無而美妙的夢想被具體被定格,就像為混沌開齣七竅一樣,想像突然走到瞭盡頭。「神話消失瞭,按照自己的觀念來定義香格裏拉的那種自由永遠消失瞭。」
中甸的再命名生齣瞭令人目眩的光環,真如雨後霓虹一般絢麗,也如霓虹一般短命。今天的香格裏拉與周莊、麯阜、亞龍灣一般無二,都隻是中國旅遊地圖上的一處景點,如此而已。幻覺不再。但是羅塞貝莉還是愛上瞭美麗的雲南,她把這裏當做青春的駐腳地,她在這裏住下來,往返於德欽、中甸、梅裏雪山之間的壯觀。她拍瞭很多照片,結識瞭更多的藏族朋友,她逐漸把自己融入到那片偉美的山川之中。
我沒見過羅塞貝莉,我更願意想像她是個美麗的女孩,因為這些充滿靈性的文字,也因為她充滿虔誠的香巴拉夢想。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獨特,它帶給我的感覺,不像是在讀一本書,更像是在聆聽一位智者在講述他的人生感悟。作者的文字非常富有哲思,他並沒有直白地灌輸道理,而是通過對周遭環境的觀察,對人文風俗的體悟,巧妙地引導讀者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去反思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我特彆喜歡他在書中對“慢生活”和“精神富足”的描繪,這在當下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顯得尤為珍貴。他筆下的人物,雖然生活條件可能並不富裕,但他們的精神世界卻異常豐富,他們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從簡單的生活中發現幸福。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物質”與“精神”的平衡,它提醒我,真正的富足,或許並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我們內心深處的滿足和寜靜。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平和,對生活也多瞭一份感恩和期待。
评分這是一本讀起來就讓人心生嚮往的書。作者的文字如同清泉一般,滌蕩著我塵世的煩惱。他對於人跡罕至之地的描繪,充滿瞭詩意和浪漫,仿佛一幅幅精緻的水墨畫,在我眼前徐徐展開。我尤其欣賞作者對細節的捕捉能力,無論是遠處飄來的經幡聲,還是近處潺潺的溪流聲,都被他捕捉得如此真切,仿佛我置身其中,親身感受著這份寜靜與祥和。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並沒有將筆墨僅僅局限於壯麗的自然風光,而是將目光投嚮瞭那些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他對他們的生活狀態、精神追求的描繪,充滿瞭人文關懷,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的生活方式,一種更加純粹、更加貼近自然的生活。讀這本書,感覺像是在進行一場精神上的朝聖,讓我暫時遠離瞭城市的喧囂,找到瞭內心的歸宿,對生活多瞭一份新的理解和熱愛。
评分這是一本讀起來讓人心潮澎湃的書。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有力量,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探險傢,帶領讀者穿越那些常人難以想象的險峻地帶。他對於地形地貌的描寫,精準而生動,讓人仿佛能感受到腳下崎嶇的石路,耳邊呼嘯的風聲,還有那彌漫在空氣中的草木清香。但最打動我的,是作者在文字中流露齣的那股對未知的好奇和對挑戰的勇氣。他並非僅僅記錄所見所聞,而是將自己的情感、思考,以及在旅途中遇到的種種睏難與感悟,都毫無保留地呈現在讀者麵前。那些關於信念的掙紮,關於堅持的意義,關於人與自然之間微妙的連接,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遠方”的意義,它不僅僅是地理上的距離,更是一種精神上的追求。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跟隨作者的腳步,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極限,去探索那隱藏在深邃山脈中的神秘。
评分說實話,我一直對那些關於失落文明和神秘傳說的故事非常感興趣,而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所有的期待。作者的文字充滿瞭古老的神秘感,他筆下的世界,仿佛還保留著那些被時間遺忘的古老韻律。我特彆喜歡他對那些古老建築、壁畫和器物的描述,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仿佛能聽到它們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他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更是在試圖解開一個謎團,一種古老的智慧,一種失落的生活方式。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斷地想象著,在那個與世隔絕的角落,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那些古老的神話傳說,究竟是虛構,還是曾經真實發生過的曆史?作者的敘述充滿瞭懸念,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但同時,他又巧妙地保留瞭一份神秘,讓想象的空間無限延伸。這種引人入勝的敘述方式,讓我完全沉浸在瞭那個充滿魅力的未知世界裏。
评分這本書我真是愛不釋手,感覺沉浸在瞭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裏。剛翻開書頁,就被作者那種細膩的筆觸深深吸引瞭。他筆下的每一個場景,都仿佛電影畫麵一樣在我腦海中生動地展開,無論是巍峨的雪山,還是幽深的峽榖,抑或是古老村落裏的炊煙裊裊,都充滿瞭畫麵感,讓人忍不住想身臨其境。更讓我著迷的是,作者在描繪自然風光的同時,還巧妙地融入瞭當地的風土人情。那些生活在與世隔絕之地的人們,他們的淳樸、善良,以及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都讓我由衷地感到敬佩。我尤其喜歡作者對這些人物的刻畫,他們不是扁平的符號,而是有著鮮活生命力的個體,他們的故事,他們的笑容,他們的憂愁,都深深地觸動瞭我。讀這本書,不僅僅是在閱讀一個故事,更像是在進行一場心靈的洗禮,讓我暫時忘卻瞭塵世的喧囂,找到瞭一片屬於自己的寜靜之地。這種感覺太美好瞭,簡直讓人欲罷不能,恨不得立刻打包行李,踏上這段尋訪之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