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 罗摩衍那

靠近 罗摩衍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大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部风格骤变的力作,全书三十九首约一千五百行的长短诗篇,在半年内一气呵成:五个完善规划的系列,展现了独特的创意和手法,并完成多种诗歌语言的实验。陈大为毅然舍弃擅长的宏大式史诗主题,改变了叙事方式和节奏,也调整了讯息传递的精准度,再透过更精准生动的语言、举重若轻的技巧、迂回多变的句构和想像,打造出崭新的诗风。其压卷之作,融合了多元种族与宗教文化,并注入迷人的殖民地色彩,建构出一幅诗情饱满的原乡图景。 作者简介 陈大为 一九六九年生于马来西亚怡保市。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所博士,现任南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曾获:台北文学年金、联合报文学奖新诗及散文首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新诗及散文评审奖、中央日报文学奖新诗首奖及散文次奖、教育部文艺奖新诗首奖、星洲日报文学奖新诗及散文推荐奖、新闻局图书金鼎奖等。着有:诗集《治洪前书》、《再鸿门》、《尽是魅影的城国》,散文集《流动的身世》,论文集《存在的断层扫描──罗门都市诗论》、《亚细亚的象形诗维》、《亚洲中文现代诗的都市书写(1980-1999)》;主编《马华当代诗选》、《马华文学读本I:赤道形声》、《天下散文选》、《天下小说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后 记: 半手工业

早在构想这部诗集之前,我已决定远离原来的叙事风格。

回顾整个九○年代的创作生涯,我把自己笼罩在一个气势恢宏的文本世界,花很大的力气去锤炼铿锵的语言,去追求雄浑的叙事,意图建构一个格局庞大的南洋史诗图象。叙事技巧的自我磨鍊是很迷人的挑战,从自己写过的,以及众多前辈诗人写过的叙事诗,我眺望到一个矗立在远方的,更完美的叙事境界。也就是说:每一个被处理过的叙事素材,其实都可以往上提升到目前无法企及的高度。写作就是对「境界」的无止境追求。那个感觉,很像《棋灵王》里的棋魂佐为,千年不倦地追求「神乎其技」的境界。

要让原来的叙事技巧更上层楼,不是件难事,但这么一来就好比在同一座孤峰上持续攀爬,环顾相去不远的风景,我的诗很快便僵化,沦为某种负面的刻板印象。所以我必须离开,折返,朝着无诗的起点,走一段很远的路,回到初学者的地平线,净空自己,让诗笔生疏乃至锈蚀。

必须先置于死地而后生,才能有效改变根深柢固的叙事风格。

于是我再次享受到埋头读诗的美好时光,只读不写,享受其他诗人呕心沥血的智慧结晶,享受现代汉语在字里行间的千变万化。诗的世界,登时变得很轻松。原来当个纯粹的读者,或纯粹的学习者,都是很幸福的事。
二○○五年一月上旬,我从「系列一:抽象中行走」重新出发,脑海中储备已久的诸家诗帖,如诗国的祖灵,助我唤醒休养生息了五年的慵懒诗笔。这个系列描写当下的心境、处境,和思绪。一切都不慌不忙,我感觉到丰沛的创造力,在笔尖,蓄势待发。「系列一」的前四几首,是在学期末批改学生作业时抽空写的;后八首,则是一月下旬从台北飞往吉隆坡和怡保的旅途上,被漫长的行程逼出来。我故意保留几个以前常用的意象,让它们融入新的意象系统和句构当中,读起来,才有一点承先启后的味道。

这次写诗的感觉跟以往比较不一样,边走边写,尽是字迹潦草的斜斜初稿,输入后列印出来,纸上再修改一、两遍。这些年来,我习惯坐在电脑面前直接写作,尤其散文和论文,根本没有纸上作业的阶段。如今,却再次进入「手稿」的涂写过程,彷彿回到还不太会用中文输入法的大学时代,感觉很好。后来的四个系列,都在涂鸦里陆续诞生。

写诗,遂有了半手工业的简朴风味。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