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南韓與北韓是不同樣民族」的宣言開始。半世紀在不同的理念下分開來生活的南北韓老百姓,他們之間已經有又厚又高的牆壁。為瞭統一,應該先忘掉民族概念,正確地理解北韓後擬定統一方案。
本書批評現在韓國政府的統一政策。韓國政府除瞭北韓體係的分析以外,對於北韓社會的研究的確不夠,甚至對統一以後得一起生活的北韓老百姓一竅不通。反而,政府與媒體造成的幻想在整個社會上導緻誤解。在這樣的情況下,韓國政府隻是強調民族情緒,北韓政府已經占著優勢。如果達成統一,一切都會圓滿地解決,這樣的想法不讓我們正確地看到統一問題。
本書特色
1. 本書是以德國人在北韓當地親身體驗的報告為基礎,來分析北韓的現況,並為因應南北韓的交流與統一提供新的觀察角度。
2. 本書的立論極具說服力,採證瞭東西德統一前後巨大的經濟、社會和心理差距,並引用瞭德國人觀察北韓後的真實觀感。作者不僅用經濟數據說明統一後的德國是多麼失敗,也探索東西德不同製度、文化所造成的心理分裂,發現原來彼此如此不同。
3. 本書很多篇幅在舉證北韓人的生活方式、製度、文化造成的北韓人格,是統一必亡的原因。
作者簡介
樸成祚教授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學博士,任教該校三十餘年,為政治係終身教授;目前在南韓國立首爾大學擔任特聘講座教授,講授:「比較統一政策」。他體驗瞭東西德的統一過程,現在也是南韓政府統一政策的諮詢顧問,正緻力研究「南北韓可以共生的統一之道」。
譯者簡介
硃立熙
南韓延世大學大學院史學科、美國史丹福大東亞研究碩士;曾擔任英文Taipei Times總編輯、中華電視公司副總經理等職。為國內的韓國專傢,並在政治大學任教「新聞韓語」等課程;著有「韓國史」、「再見阿裏郎」、「漢江變」等書。
坦白說,初見《南北韓,統一必亡》這個書名,我的第一反應是震撼,緊接著便是強烈的求知欲。我們從小接觸的教育,以及媒體的報道,似乎都在強調國傢統一的必要性和最終的“好結局”。然而,南北韓的情況,本身就是個復雜得不能再復雜的例子。一個被分裂瞭近一個世紀的國傢,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製度、經濟發展模式、甚至價值觀,真的能夠通過簡單的“統一”來實現和諧共存嗎?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些曆史上的並購案例,那些看似強大的整閤,往往伴隨著無數的摩擦和隱患。《南北韓,統一必亡》顯然不是一本輕鬆讀物,它提齣的命題極具挑戰性。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從曆史的縱深處挖掘原因,分析南北韓兩國在民族情感、政治體製、國際關係等方麵的具體癥結,從而論證為何“統一”在這種特定情境下,可能會是一條通往衰敗的道路。這本書,或許會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國傢統一”的內涵,以及實現統一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巨大風險。
评分“統一必亡”,這樣的書名,光是聽著就讓人心頭一緊,《南北韓,統一必亡》這本書,無疑是拋齣瞭一個極具爭議性和挑戰性的命題。對於身處海峽對岸、時刻關注著兩岸關係的颱灣讀者來說,這個書名帶來的共鳴,遠非一般。我們深知,所謂的“統一”,背後牽扯著太多的復雜因素,它不隻是簡單的地盤閤並,更是文化、認同、製度,甚至是生活方式的融閤。南北韓之間的分裂,本身就是一場深刻的曆史悲劇,而他們若要走嚮統一,其間的難度與風險,更是難以想象。我很好奇,這本書究竟是如何將“統一”與“滅亡”這兩個概念,在南北韓的語境下進行邏輯上的嚴密論證?作者會不會深入挖掘,南北韓人民各自的集體記憶、民族情感,以及在不同製度下形成的社會結構,來解釋為何統一可能成為一種“滅亡”的催化劑?這本書,在我看來,絕非一本簡單的曆史讀物,它更可能是一種對“國傢”、“民族”以及“統一”等宏大概念的深刻反思,甚至是一種對未來走嚮的警示。
评分這本《南北韓,統一必亡》的書名,一開始就狠狠抓住瞭我的眼球,也讓我心裏咯噔一下。怎麼說呢,作為生活在颱灣的我們,兩岸關係這根弦一直綳得很緊,曆史課本裏那些關於國傢統一的宏大敘事,在現實麵前,總顯得有些遙遠和虛幻。而這本書直截瞭當地拋齣瞭“統一必亡”這樣的論斷,這絕不是一個輕鬆的標題,它背後一定蘊含著作者深沉的思考,甚至是對某種既定趨勢的強烈質疑。我很好奇,作者究竟是通過怎樣的視角,去剖析南北韓的特殊曆史脈絡?是著眼於經濟上的考量,還是更深入到文化、社會結構,甚至是民族認同的層麵?統一,在很多語境下,常常被描繪成一種圓滿的結局,是曆史的必然,甚至是美好的願景。但這本書卻反其道而行,仿佛在敲響警鍾。我預感,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會是一次挑戰固有觀念的旅程,也會是對“統一”這個概念進行深度解構的體驗。它迫使我去思考,究竟是什麼樣的“統一”纔是有意義的,又是什麼樣的“統一”可能帶來災難。
评分《南北韓,統一必亡》的書名,帶著一種直白而決絕的悲觀論調,這與我們平常接觸到的、傾嚮於探討和平統一、共同繁榮的論述,形成瞭鮮明的對比。作為一名颱灣的讀者,我尤其能體會到這種“不尋常”的價值。在颱灣,我們對“統一”的討論,總是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疑慮和考量,而南北韓的例子,無疑是曆史教科書中最為鮮活且極具警示意義的案例之一。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剖析,將“統一”與“滅亡”這種看似極端的概念聯係起來的。他是否會從微觀的個體生存睏境齣發,去展現統一過程中,不同群體所經曆的痛苦與掙紮?還是會從宏觀的國傢戰略層麵,去揭示統一可能帶來的地緣政治失衡和資源耗竭?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對南北韓曆史的敘述,更可能是一種對普世價值的反思,是對“統一”這個概念進行解構和重新審視的嘗試。它迫使我去思考,是否有些所謂的“曆史進程”,其實是裹挾著個體命運的洪流,而盲目追求統一,可能會淹沒其中。
评分“統一必亡”,這四個字,在《南北韓,統一必亡》的書名裏,顯得格外刺耳,但也正是這份刺耳,激起瞭我內心深處的好奇。我們颱灣人,對“統一”這個詞,有著天然的敏感和復雜的情感。曆史的演變,政治的現實,讓我們對各種形式的“統一”都抱持著審慎的態度。而南北韓,作為世界上最分裂的例子之一,其間的恩怨情仇、發展軌跡,更是提供瞭絕佳的觀察窗口。這本書的齣現,就像在看似平靜的湖麵投下瞭一顆石子,激起瞭層層漣漪。我忍不住想,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曆史敘事,去揭示統一背後的深層矛盾?是民族意識的衝突,還是經濟發展的鴻溝?是地緣政治的博弈,還是意識形態的對壘?這本書,想必不是泛泛而談,而是要深入到南北韓錯綜復雜的曆史肌理之中,去尋找到導緻“必亡”的根源。我期待它能為我提供一種理解曆史事件的新工具,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在某些情況下,某些看似美好的目標,如果忽略瞭現實的復雜性,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