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本质而言,祈祷是、也应该是非常单纯的。为此,作者以0来象征这个单纯,而不以1,因为祈祷的根源不在于人,而在于神。这不是把神据为己有,而是在神内成为透明的。透过这些篇章,这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确信,不是神学解析的论着,而是分享一位亚洲基督徒朴实的灵修经验。阅读本书贫乏的字句时,希望读者能从中把握所要传达的讯息。
正如母亲和小孩必须离开屋子,即使只为了十分钟,用来品尝单独相处的喜乐,我们若要在繁忙的生活中(确实繁忙至极)真的祈祷,则必须打开裂缝,让天主的光进入。与天主我们的父这样「亲密交谈」,就是一般所谓的「心祷」。
关于心祷,神学家划分为默观和默想。不予考虑这个区别,我们能简单地说,所有真正祈祷的根基是向另一位(即天主)开放。千利休 是茶艺的创始人,他常说:「茶艺就只是煮好开水,倒入茶壶,然后喝茶,这样的一件事。」同样,我们能说,祈祷就只是在天主内失去自己。
作者简介
奥村一郎神父(Fr. Augustine Ichiro Okumura)于一九二三年出生于日本的佛教家庭。
一九四七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院,一九四八年领洗成为天主教友,时年二十五岁。
一九五一年获东大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加入法国亚味农的加尔默罗会 。
一九五七年在罗马被祝圣为神父,一九五九年得到神学硕士学位,一九七九年修完法国Angers神学院的博士学位。
一九七九年起,他是天主教教宗宗座宗教交谈委员会的谘议。一九八七年,他被任命为日本赤足加尔默罗会的准省会长。
一九九二年起,他成为加尔默罗会国际灵修与神学省思委员会的委员,他同时是日本主教团宗教交谈,及禅与基督徒学术讨论会的成员。
奥村一郎神父的作品和研究多半论及祈祷、默观和宗教交谈,特别是禅与基督信仰的对话。日文版《祈□》(即本书)自出版后,几乎年年再版,并有多种外文译本:包括法、西、义、德、荷兰、韩等语文等。
译者简介
加尔默罗圣衣会是一个完全献身于默观祈祷的修会,祈祷是修会神恩的根源和焦点。一九五四年,加尔默罗会来台建立会院,目前有二座女隐修院,分别在新竹芎林和台北深坑。一九八一年年,加尔默罗男会士开始建立会院于新竹,现今除新竹母院外,增设台北泰山及新加坡会院。
哇,看到《祈祷的美丽境界》这本书名,就觉得好吸引人!我一直都觉得,现代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又大,有时候真的需要停下来,好好跟自己对话,跟宇宙连接一下。书名里的“祈祷”和“美丽境界”让我联想到很多美好的画面,像是安静的清晨,阳光洒在窗台,手捧一杯温热的茶,心中怀着感恩和宁静,向着内心最深处的声音祈祷,那种感觉一定很疗愈。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不会介绍一些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祈祷方式?或者它会提供一些引导性的练习,帮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祈祷节奏?台湾很多地方都有很灵验的庙宇,大家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祈祷这件事有种特殊的亲切感,但现代社会里,这种虔诚好像也多了一点仪式感,少了一点纯粹。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回到那种最原始、最纯粹的祈祷状态,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力量,就像在忙碌的生活中,突然发现了一片宁静的绿洲,可以好好喘口气,重新出发。
评分坦白说,《祈祷的美丽境界》这个书名,一开始让我有点犹豫。我平常不太接触宗教类的书籍,总觉得它们离我的生活有点远。但“美丽境界”这几个字又特别有想象空间,好像不是那种生硬的说教,而是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的力量。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以什么样的角度来探讨“祈祷”?它会不会是那种历史文化介绍,或者是神学解读?还是更偏向于心理学上的自我疗愈,或者是一些哲学层面的思考?我一直觉得,祈祷不一定非得是宗教的仪式,它也可以是一种对生命的关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所以,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我意想不到的视角,让我重新认识“祈祷”的意义,甚至可能是一种与自己和解,与世界连接的方式。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我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那就更棒了。毕竟,光是书名吸引人,内容不够扎实,也难免会让人失望。
评分看到《祈祷的美丽境界》这个书名,我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台湾人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我们不只追求物质上的丰裕,更注重精神上的富足,对于“有意思”、“有味道”的事物总是特别着迷。而“祈祷”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宗教色彩,但“美丽境界”又充满了人文气息,这让我很好奇两者之间会有怎样的火花。会不会这本书就像是一本人生指南,通过祈祷这样一种方式,来帮助我们提升生活的品质,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喜悦,从而抵达一个更美好的生命状态?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有一些关于如何设定人生目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心态,以及如何通过感恩、专注和慈悲心来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探讨。我一直觉得,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容易迷失方向,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方法,帮助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那一丝属于自己的“宁静与美好”,那将是一份极大的慰藉。
评分《祈祷的美丽境界》,这书名光听着就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充满了希望和温暖。我一直觉得,虽然我们身处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生活便利,但有时候反而会觉得心很慌,找不到方向,容易被外界的纷扰干扰。而“祈祷”这个词,虽然听起来有点传统,但它背后蕴含的,却是一种对生命深层意义的探寻,一种与更高力量连接的渴望。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呈现“祈祷”的力量?它会不会分享一些温暖人心的故事,讲述人们在逆境中,如何通过祈祷找到希望,走出困境?又或者,它会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教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简单而真诚的祈祷,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改善人际关系,甚至吸引更多美好的事物?台湾的生活节奏虽然快,但大家内心深处,其实都渴望一份宁静和美好,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充满意义和价值。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指引我们走向“美丽的境界”,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去阅读。
评分《祈祷的美丽境界》这个书名,真的勾起了我心中对“美好”的无限遐想。我常常在想,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中的“境界”,可能是内心宁静的桃花源,可能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巅峰,也可能是与所爱之人共享的温馨时光。而“祈祷”这个词,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向外寻求庇佑,更是一种向内探索,一种与内心深处的自己对话的方式。这本书会不会引领我们去发现,在祈祷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步步接近我们心中那个最纯粹、最美好的“境界”?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将“祈祷”这个概念,和“美丽境界”这个意象巧妙地结合起来?它会不会分享一些动人的故事,讲述人们在祈祷中找到力量,克服困难,最终实现人生中美好愿望的经历?我一直觉得,台湾人骨子里就有一种对“美”的追求,无论是人情世故,还是生活细节,我们都喜欢把它过得有滋有味,有温度。《祈祷的美丽境界》这本书,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再为我们的内心世界增添一份色彩,一份宁静,一份希望,那绝对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