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布,
他是一位业余,但认真十足的读者。
他有一间可以移动,可以搬迁的心灵书房。
他是网路谈书谈阅读的知名写手,部落格「阅读与书写」的主事者。每晚,卸下白天的正职,中英文俱佳的昆布开始悠游于文字世界。全书共分三辑,「书房版图」及「阅读 在灯下」显示出他的阅读关怀范围广泛,高度与广度俱佳;从圣经、大清留美幼童记、到意第绪语的死灰复燃;身居西方,让他的视野较岛居的人们更开阔更直接。淡淡乡愁与旧时回忆则散布于「晨光咖啡」篇,后中年期的个人感喟于斯可见。
书中并附上昆布个人摄影近作近20幅,移动书房的一角一落立体呈现。知名摄影及设计名家杨雅棠也为作者拍下浮光掠影,抓住另一种氛围。本书装帧设计亦由设计工作者杨雅棠担纲,优质网路作家之气质与深层美感,悠然浮显。
我的「移动书房」
有一年,我还在高中读书,曾参加一个作家座谈会,会后听众自由提问,其中有个问题引起我的兴趣,有人问其中一位作家,为何他的笔名叫「亮轩」?作家简洁扼要的回答,因为他拥有一个明亮的书房。可惜的是,至今我从未读过亮轩先生的着作,但他的笔名却成为我的渴望。多年来我一直向往拥有一座书房,明亮宽敞、藏书丰盛的书房。
随着年纪增长,逐渐喜爱阅读,向往书房的意愿日渐鲜明。我渴望一个既能藏书,又能书写,最好还能居高临下,让我能俯仰其间,吞吐自如、自由想像的空间。除此之外,我还期盼为书斋命名,一个雅洁脱俗、既富创意,又十足响亮的名字。彷彿那是许多古今文人储备、激发灵感的源泉之地。几本杂书让我产生不自量力的梦想,终于在高三那年,我们搬迁到台北郊区,母亲替我的书安置了一个椭圆形的边间,架设几个连墙的书架。空间虽然侷促,收藏的书籍也十足寒呛,但我已深感满意,那是我有史以来第一个书房。
入伍期间,父母搬到汀洲路上,靠近厦门街附近一幢大楼。母亲又再度为我装修了一个书房,随着屋舍扩大,书房的面积也随之增加。但还得等到退伍之后,我才能享受这个书房的便利。此时我的书架拉长,藏书扩增,我阅读的兴趣也有了新的转向。书房和卧室共存,虽然便利,但我的心却常因其他事物游荡,尤其在初初退伍的时光,书房并未产生预期正面的效果,我没有和历代进驻的灵魂神交,反而只是像旅馆一样投宿。那几年,非在书房,而是常在马桶上,或在咖啡馆里遇见我神往的作者。
婚后我经常迁徙,是需要,也是我习惯的生活型态。这时书房变得极有弹性,因为空间常有转换,型态经常变迁。屋舍时大时小,光线忽明忽暗,我对灯盏的依靠日渐加深,「亮轩」变得可遇而不可求。我更多在夜晚读书,日间自有其余的活动。我的收藏被迫四散,小部分公开陈列,一部分隐藏,大体或堆于旧家或寄宿他处。我想起杨绛自述,他们的寓所虽没有书房,但却可到处读书。有段时间书房只是一个模煳的概念,但书桌,可以置放书籍,可供抄写纪录的领域变得日益重要。书桌加上灯盏,成为出入古今,参与他人思维、辩论的重要场所。
要到了美国,书房的概念才又渐渐成为真实。不只因为美国空间较大,也是我日益庞大的书籍,难以分散,无法压缩。只是我工作上仍有搬迁的需要,所以书房可大可小,忽明忽暗,端视房间窗户尺寸。所以搬迁时就得面对书籍造成的灾难,我必须花费最多时间整理书籍,由中也日渐体会出各种不耗尽力气的搬书法,否则真会给葬身书堆。有时我必须得将书架置于客厅,部分因为书房容不下,部分也是借此装饰客厅,让它们透气,也让阳光偶而晒晒。午后或夜晚,坐在书籍包围的空间,注视它们气定神闲的面貌,森然有序的排列,心绪稳重却欢乐。
有时候我觉得书架上那些高耸林立的灵魂彷彿墓碑,在时空交界处发声唿唤。许多人生前影响远播,但死后消声匿迹;但有些作者生前籍籍无名,但身后却备受重视。世事难料,谁能参透,书籍构成的世界也常是如此。当然书房里我最感兴趣,最能产生共鸣与对话的,还是那些活泼又有洞察力,既有趣又富创意的当代作家与学人,究竟他们述说、阐明的景物与观念,还是最持久,最能引发思考的。
我想起林文月女士在《午后的书房》里一个慨叹,早年她选读文学,就是想当个快乐的读书人,讵料日后的专业却让她无法如愿。许多专业的正经书籍等待征服,只得将原本想读的闲杂书搁置,等待寒暑假到来。然而寒暑假却得为论文伤脑筋,于是时光飞逝,诸多好书仍然原封未动。我感到庆幸,虽然我不像编辑可靠读书谋生,不必因专业而废弃杂书,且拥有阅读闲书的时光,端坐书房内,竟能和书架上出入的各类人物自由交流往来,想起搬书虽颇多辛苦,我可算是读书人中幸福的种类。
经过这多年搬迁,我可算得到一个栖身之所,遮风避雨之外,还有一个名符其实的「亮轩」,明亮宽敞的书房。这种住宅称作mobile home,顾名思义就是「活动房屋」或「可移动的房子」。虽然书房空间不足容纳所有藏书,但却已让我深感满意。黑色的书架,柔色的地板,构成一幅书房新象。朋友笑说可以让书按期展览,像博物馆举行特展一样,我觉得,让书在这个明亮的空间轮番亮相,是个不错的建议。我不知道将来是否还要移动搬迁,但我身居mobile home,为我的书房命名为「移动书房」,必是准确无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