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三十多年的西藏生活让韩书力对艺术发出「善取不如善舍」的感喟,《西藏自在纪行》即是他以三十多年的笔功一舍再舍下得出的西藏原型。在这个肌理绵密的西藏图像上,原野和画师,古寺和卖摊,牛羊和碑刻,都是穿引编织的丝线。
作者以一名长期浸染西藏文化的外来者身分,萃取自己多年来的雪域生活点滴,佐以丰富的摄影和图片,在本书中凝聚出一个在幽远神秘底下生动跃然的西藏印象。
这样的印象由三部分构成:佛教艺术、当代绘画与民族风土。每部分均以疏密有致的文字与作者犹然欲语的镜头框隔出西藏一隅之美。在它们连缀出的西藏图像上,我们不仅可感受作者对当地人与物的感情底蕴,也可感受到一个由远至近、具有温度的西藏。
作者简介
韩书力
1948年出生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毕业。
1973年进入西藏工作至今。
作品〈邦锦美朵〉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质奖。
曾先后在巴黎、台北、东京、多伦多、吉隆坡、新加坡、里约热内卢、巴西、圣地亚哥、北京、澳门举办个展和联展。
现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理事、西藏文学艺术联合主席、西藏美术协会主席、西藏书画院院长,以及西藏大学艺术系名誉教授。
着作:
累积三十多年西藏地域考察採风成果,完成着作有《西藏艺术集萃》、《韩书力绘画集》、《西藏非常视窗》、《西藏自在纪行》等。
自序——记下渐行渐远的昨天
I. 穿视千年的佛眼
千年古剎伊旺寺
残缺并不都是美的——观文革遗物金铜雕塑有思
一己之见说「玛尼石刻」
唐蕃古道叹风尘
观宋代壁画〈佛祖向三界众徒布道授记图〉
尺短寸长说藏印
列喀薪艺术——西藏木雕艺术的高峰
另类的西藏壁画
II. 创造心灵的观视
善取不如善舍——西藏艺术生活三十年记
格桑次仁的精神家园「堆巴」
来自雪域的彩练
藏族民间画师旺加和他的伙伴
磨剑十年在雪山
莽原瀚海一左良
金石力.草木心——张伟元「藏人系列」木刻
拉萨春天的画展
画家.画展.画派
瑶人及卜.李知宝和他的岩彩画
III. 斯土斯民的吟咏
萨迦观舞.摸顶赐福
回望那组大型泥塑——大陆文革时期大型泥塑人〈农奴愤〉创作始末祕录
立碑百年
自说自照
拉萨—日喀则—阿里西行千里掠影
三进阿里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带给我全新视角的书籍情有独钟,而这本书无疑给了我这样的惊喜。它没有刻意去描绘那些已经被大众熟知的西藏标志性景点,而是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些更偏远、更具生活气息的地方。作者的观察角度非常独特,他能够从一个细微的观察点切入,然后引申出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他对于当地某种古老习俗的细致描写,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在探究其背后的文化渊源和精神内涵。我非常享受这种“跟着作者去探索”的过程,感觉自己也像一个小小侦探,在书中发现一个个有趣的线索,拼凑出我对西藏更全面、更立体的认知。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旅行的意义远不止于看,更在于理解和感受。它鼓励我去打破固有思维,去拥抱未知,去体验多元的文化。我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和探索世界的勇气。
评分合上这本书,我感觉内心依然回荡着悠扬的藏族音乐,仿佛身体里流淌着来自雪域高原的血液。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够轻易地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他用最真诚的情感,记录下了他在西藏的每一次遇见,每一次感动。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作者对“自在”这个词的解读,他并没有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无所事事,而是赋予了它更深层的含义——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我心灵对话的状态。读完这本书,我对自己一直以来所追求的“自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作者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在”的生活方式。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用他的故事和感悟,点亮了我心中通往更纯粹、更自由生活的光芒。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份感悟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从中汲取力量,找到属于自己的“西藏自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就充满了诱惑,深邃的藏蓝色背景上,是远方雪山模糊的剪影,一抹淡淡的金色阳光仿佛要穿透云层,洒向这片神秘的土地。光是看着封面,我脑海里就已经开始勾勒出那些传说中的雪域高原,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寺庙,以及那些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脸上写满沧桑与坚韧的面孔。我一直对西藏充满了好奇,渴望亲自去感受那里的空气,聆听那里的风声,看看那片纯净的天空。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在我心中那份渴望的火苗上添了一把柴,让我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探索那片我魂牵梦绕的土地。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张通往心灵深处净土的门票,等待着我去开启。书中描绘的画面感如此强烈,仿佛我已置身其中,能够感受到高原上稀薄却清冽的空气,听到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的声音,闻到酥油茶特有的香气。我期待着在阅读过程中,能与作者一同经历那些未知的旅程,品味那些不为人知的风土人情,让我的心灵得到一次彻底的洗涤和升华。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本珍贵的日记,里面记录着作者在西藏的点点滴滴,那些细微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成一篇篇动人的篇章。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写自然风光时,那种细腻而富有诗意的笔触,仿佛能将读者带入其中,身临其境。无论是雄伟壮阔的雪山,还是碧波荡漾的高原湖泊,亦或是草原上奔腾的骏马,都被作者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了生命力。除了壮丽的景色,书中对人文的描绘同样精彩。作者并没有将当地人民简单地符号化,而是深入到他们的生活细节中,展现出他们的智慧、热情和坚韧。读着读着,我仿佛也跟着作者一起,坐在温暖的炉火旁,听他们讲述古老的传说,感受他们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西藏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对生命本真的回归。它让我开始思考,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正在逐渐失去一些宝贵的东西,而西藏,也许就蕴藏着找回这些失落的答案。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书页散发着一种淡淡的纸张清香,那种古朴的气息瞬间把我拉入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我特别喜欢书中所展现的那种“慢”的节奏,它不像很多旅游攻略那样,把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而是注重去感受每一个地方的韵味,去体味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我曾幻想过,有一天我也能放下城市的喧嚣,去一个能让心灵得以安放的地方,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样的旅行的想象。作者在描述那些古老的寺庙时,文字中充满了敬畏与虔诚,让我仿佛也看到了壁画上斑驳的色彩,听到了僧侣们低沉的诵经声。当我读到关于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片段时,我被他们淳朴的笑容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深深打动。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旅行,不仅仅是看风景,更是与一个地方的灵魂进行对话,与那里的人们建立情感的连接。它传递了一种“慢”旅行的哲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待生活和旅行的态度,不再一味追求效率和数量,而是更注重质量和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