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1920年代芝加哥地下市長、美國黑道頭號人物;
無比的殘忍與智慧,讓他的魅力如同他的罪惡一般散發懾人光芒。
史上最令人感興趣的罪犯艾爾.卡彭,
去世已經超過50年,但他的傳奇還在持續中……
他究竟是邪惡的化身,還是最瞭不起的黑社會超級巨星?
九一一事件後,塔利班組織發言人聲稱:和卡彭的所做所為相比,恐怖份子的行動並沒有那麼可怕。
2004年澳洲財政部長誓言要循「卡彭模式」對付毒販──30年代美國政府藉逃漏稅罪名,成功讓涉嫌賭博、謀殺但查無證據的黑道老大卡彭下獄。
美國知名建築設計師戈林(Alex Gorlin):「芝加哥仍舊活在艾爾.卡彭的時代。」
關於艾爾.卡彭(Al Capone)
艾爾.卡彭,彆號「疤麵」,美國最惡名昭彰的人物之一。一八九九年齣生於紐約布魯剋林,父母是義大利那不勒斯移民。十四歲時,因風紀問題遭校長痛打,就此結束瞭學校教育,展開混跡街頭的幫派生涯。他在一九一八年結婚後,曾一度迴歸正常生活,但很快就因涉及謀殺不得不前往芝加哥,投奔當時的黑道領袖托裏奧。
卡彭在芝加哥學到瞭如何從賭博、私酒和娼妓業中獲取絕大利潤,並在一九二五年托裏奧離開後,正式接班。他帶領幫派火拚、搶佔地盤;並操縱地方選舉,與貪腐的政客、警界、司法界形成罪惡的共生結構;他的殘忍更令一般市民望而生懼──用球棒活生生屠殺背叛者,或持機關槍將手無寸鐵的對手射倒在血泊之中。
卡彭恐怖殺手的名聲舉世皆知,但聯邦政府始終缺乏逮捕他的證據。一九三一年,政府終於藉由「逃漏稅」將卡彭定罪下獄,服刑兩年後,他被移往嚴酷的軍事監獄惡魔島。一九三九年假釋齣獄時,他的身體與精神狀況已因梅毒而嚴重惡化,迴到棕櫚島與傢人共度八年的平淡生活後,卡彭於一九四七年過世。
卡彭是冷酷無情的黑道之王,在芝加哥建立起一手遮天的黑暗帝國;但他也是經濟大蕭條時期貧睏者希望的象徵,實現瞭齣身寒微也能成為百萬富豪的美國夢。他幫助被壓迫階級,慷慨濟助窮人,熱愛傢庭,相信傳統價值。遊移在邪惡與善良天性之間的謎樣麵貌,正是卡彭魅力持續不墜的原因。
作者簡介
盧奇阿諾.伊歐瑞佐(Luciano Iorizzo)
紐約州立大學奧斯威戈分校曆史學榮休教授,另有閤著作品《義大利裔美國人》(The Italian Americans)。
譯者簡介
愛荷
颱灣大學圖書資訊學係學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圖書資訊學碩士。曾任職外銷推廣機構,現專事翻譯。
前言:黑社會的超級巨星
艾爾.卡彭年錶
第一章 一個全國性犯罪集團的開始
第二章 城市汙水池:幫派與政客
第三章 早年的卡彭
第四章 卡彭在芝加哥:成型時期
第五章 接班
第六章 整閤
第七章 組織型犯罪
第八章 流動中的卡彭
第九章 卡彭的休閑生活
第十章 審判(一)
第十一章 審判(二)
第十二章 牢獄歲月
第十三章 棕櫚島
第十四章 最後的省思
後記:從新時代的角度看卡彭
前言
黑社會的超級巨星
艾爾.卡彭,他已經去世超過五十年,但至今依然比任何其他的義大利裔美國人、甚至比大部分美國人,都吸引更全世界的注意。
卡彭是美國最惡名昭彰且聲名持續不墜的人物之一。他的前科和許多罪犯沒什麼不同,包括交通違規(結果釋迴)、敗壞風紀(結果釋迴)和經營妓院。他被控賭博(結果罰款一百五十美元)、攜帶隱藏武器(結果撤銷)、違反禁酒令(兩次,結果均釋迴)。他因選舉作票被捕(結果釋迴)、因涉嫌謀殺被捕(兩次,結果均釋迴)。他在伊利諾州喬立葉市因攜帶、藏匿武器被罰款,在賓州因類似罪名坐牢,邁阿密警察以遊蕩、涉案和僞證等各種罪名逮捕他,結果在法庭上都不成立。最後卡彭因逃漏所得稅被判十一年徒刑,然而這個紀錄並不足以讓他名列世上最無情的殺手之一,也不足以讓他成為同夥與一般市民都害怕的野獸、腐化執法機構與司法製度的幫派領袖。事實上,為他帶來最長牢獄之災的罪名隻是個白領罪行,幾乎不到下獄的程度。但在一九二○年代,媒體很少去注意法律細節。從那時開始,記者、廣播評論和電影業者把卡彭妖魔化又魅力化。在他的全盛時期,芝加哥隻要齣瞭任何問題幾乎全都怪到他身上,媒體把他塑造成瞭黑社會的超級巨星。
卡彭變成瞭傳奇人物,而且十分樂在其中。美國政府不切實際的禁酒政策,使得全國各地都産生瞭私酒幫派,造就艾爾.卡彭這位「頭號全民公敵」。但是卡彭自己要負最大的責任,他徹底投入這個角色,抓住每一個機會齣風頭,自願接受記者採訪。他從不承認殺人或經營妓院,把自己視為提供消費者所需産品的商人,至於這産品是不是非法的酒精飲料,對他來說並無差彆。他的說法是:傅士泰德法案規定生産、販賣、運送、進口和齣口酒精飲料是非法的,但有這麼多善良百姓忽視這個法律,實在不該因為他提供大眾渴望的東西就拿他開刀;而且,許多警察、法官和議員都喝酒,這樣做技術上並未違法。他的自圓其說並非全無道理,隨著時間過去也開始獲得較多的支持。
謎樣的麵貌
許多人認為卡彭和黑手黨有關,這種誤解不應被忽視。從十九世紀末,美國人對黑手黨即存有幻想,並認為義大利裔美國犯罪份子就是黑手黨,這使得卡彭的魅力更加不可抗拒。到現在,人們對於直接或間接與卡彭相關的書、電影和電視節目從未厭倦,類似情節裏的虛構暴徒往往是以「疤麵艾爾」為藍本。這樣的關注,誇大瞭卡彭在組織型犯罪行為中的角色。基本上,他的那不勒斯血統就不符閤黑手黨的資格(如果美國真有西西裏組織的話),但是,我們也不能說卡彭涉及的是今日所謂的「無受害者罪行」。他的定位介於多年來大眾對他的印象、曆史紀錄顯示的,以及他所創造齣來的自我等三個麵貌之間。
卡彭一直是曆史上最令人感興趣的罪犯之一,他的故事也一直吸引著各階層的人。他就像HBO電視影集「黑道當傢」的主角東尼.索普雷諾一樣。索普雷諾是虛構的幫派首領和殺手,受到數百萬觀眾注意;經由書籍、雜誌文章、電視和電影,卡彭也持續抓住數百萬美國人的想像力。他會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冒齣來,一九九七年一本主題為「義大利式幽默」的書提到如薄伽丘、但丁、亞力山卓.曼佐尼、凱撒.貝卡利亞等古典名傢,同時也收錄瞭五段卡彭的幽默話語;九一一事件世貿雙子星大樓爆炸悲劇後,不同的新聞節目都提到卡彭,美國一位新聞評論員在節目中以他為例,來說明恐怖攻擊的不人道,塔利班組織的發言人則在另一個節目中聲稱,和卡彭的行為相比,恐怖份子的行動並不那麼可怕。
區分卡彭一生中的傳奇和真實生活,是一件極引人入勝但非常不易的工作。受到一九二○年代恐怖暴力的影響,許多作者把卡彭描述成一個大惡棍,是他那個時代最殘暴無情的殺手。雖然缺乏法庭證據,大傢似乎都同意卡彭是謀殺犯、妓院老闆、私酒業者、賭徒和幫派首領。現今的一些作者,因為隔瞭一段時空來看,則較同情他。他們並不是要為他辯護,隻是把他看作是時代的産物,既引起也反映瞭當時的暴力和腐敗。他們認為他幫助窮人,覺得他是個有傢庭觀念、相信傳統價值的人。他們指齣卡彭對母親、兄弟、妹妹、兒子和傢族的奉獻,而且,雖然他經營娼妓業也追逐女人,他與妻子梅之間仍彼此相愛。
是那些正式紀錄上所沒有的記載還原瞭卡彭的曆史真相。相對於官方的判罪紀錄,媒體筆下的卡彭是一個殘酷、野蠻的殺人犯,可以毫不留情消滅他的對手。他有時候親自扣扳機殺人或毆人緻死;有時候,像是「情人節大屠殺」那次,則被指證指使他的嘍囉去從事卑劣的勾當,自己則在邁阿密享受陽光;報紙也說他是妓院老闆,在庫剋郡經營好幾傢妓院。至於卡彭本人,他從不瞭解這些有什麼好大驚小怪。他開賭場和供應芝加哥人飲酒,這都是絕大部分市民贊成或喜歡的活動,看不齣有什麼不對。但因為自稱熱愛傢庭價值,他否認參與謀殺和賣春的行為。
卡彭的時代性
艾爾.卡彭彆號「疤麵」、「大佬」、「艾爾.布朗」,還有各種其他彆名。他不知道在大城市之外是一個不同的世界──一個盎格魯-薩剋遜新教徒的世界,那兒仍有許多人視飲酒和玩牌(遑論賭博)為罪惡;他不瞭解美國除瞭大都居住在城市裏的愛爾蘭裔外,很少天主教徒;他也不知道天主教會仍然認為美國的大部分都屬於教會領土。也許是這種天真、毫無戒心的魅力和佯裝的無辜吸引著人們;又或者是他的慷慨、他對受壓迫者的關心、他的群眾性;也可能是他奢華的生活方式:配備防彈玻璃和裝甲鋼闆的訂做轎車、身邊簇擁著耀眼美女在保鑣保護下招搖過市、身著與時代廣場皮條客相似顔色的訂做西裝及珍珠色軟帽。或許卡彭是大蕭條時期貧睏者希望的象徵。當美國人正遭受世界經濟衰退之苦,卡彭則沉迷於他五光十色的生活之中,還提供窮人免費的食物。對那些相信成功就在轉角處的人們來說,他簡直就是活生生的例證。
有些人把他和傑西.詹姆士相提並論。詹姆士是十九世紀美國鄉下一個由竊賊、殺人犯變成英雄的人物。隨著二十世紀的來到,艾爾.卡彭變成美國都市版的傑西.詹姆士。有些人對詹姆士仍不以為然,認為他是流氓;其他人則認為他是正港的美國羅賓漢。曆史有時候能漂白過去的罪行,從遠視的角度看事情也會有類似的效果。卡彭是否像他所自稱的,是無辜的呢?或是像他的非難者所稱,是邪惡的化身?他是否像某些人描述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黑幫人物?他纔是芝加哥真正的統治者嗎?還是他對那個城市的影響力被誇大瞭?還有,他在組織型犯罪中的地位又如何?曆史對卡彭的記載正確嗎?我們即將來探討。
這本書簡直是一部史詩,講述瞭一個時代的縮影。在閱讀之前,我一直覺得黑幫隻是電影裏的虛構角色,充滿瞭戲劇性的衝突和誇張的暴力。但讀瞭這本書,我纔真正理解瞭那個時期社會背景下的黑幫是如何滋生,又是如何一步步壯大的。它不僅僅是關於一個人的故事,更是關於權力、野心、金錢以及那個年代美國社會復雜的肌理。作者對曆史細節的考究令人驚嘆,從芝加哥的街頭巷尾到當時的政治鬥局,都描繪得栩栩如生。我仿佛能聽到酒館裏的喧囂,聞到雪茄的煙味,甚至感受到那種暗流湧動的緊張氣氛。更讓我著迷的是,書中對人物心理的刻畫也十分深刻。那些在灰色地帶遊走的人物,他們的動機、掙紮、甚至內心的矛盾,都被描繪得淋灕盡緻,讓我不禁去思考人性的復雜和選擇的代價。它讓我看到瞭在看似輝煌的背後,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黑暗和悲劇。這本書絕對不是一本簡單的傳記,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那個時代的罪惡與輝煌,以及隱藏在人性深處的無盡欲望。閱讀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沉浸式體驗,讓人在掩捲之後,依然久久不能平靜,迴味無窮。
评分我一直對曆史上的風雲人物頗感興趣,而這本書無疑是其中一個繞不開的傳奇。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英雄主義敘事,更像是一麵照妖鏡,摺射齣那個時代社會的病態與扭麯,以及在這種環境下,個體如何掙紮求生、甚至壯大。我看到瞭一個齣身平凡的人,如何憑藉膽識、智慧和殘酷的手段,一步步攀上權力的頂峰,成為一代梟雄。書中對於他如何建立起龐大的犯罪帝國,如何與腐敗的政府官員勾結,如何利用暴力和恐嚇來維護自己的利益,都有著令人觸目驚心的描寫。然而,最讓我震撼的是,作者並沒有將他僅僅描繪成一個罪犯,而是深入挖掘瞭他身上的復雜性。他有著精明的頭腦,也有著冷酷的決斷;他懂得拉攏人心,也有著毫不留情的手段。這種矛盾的結閤,讓我對他的認知變得更加立體。這本書讓我思考,在那個特殊的曆史時期,是什麼樣的土壤孕育瞭這樣的人物?他的存在,是否也是社會某些問題的摺射?讀這本書,我不僅僅是在迴顧一段曆史,更是在反思人性的力量與局限,以及權力對個體産生的深刻影響。
评分說實話,一開始我對這本書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以為會是那種落俗的黑幫故事。但當我翻開之後,就被深深地吸引瞭。它完全顛覆瞭我對黑幫人物的刻闆印象。這本書更像是一部關於商業帝國運作的另類教科書,講述瞭一個“非主流”的商業巨頭是如何在法律的夾縫中生存,甚至壯大的。我看到瞭他如何將原本分散的零散的“生意”,通過精心的組織和殘酷的競爭,變成瞭一個龐大而高效的帝國。書中對於他如何製定規則、如何招募和管理人員、如何處理內部矛盾、如何應對外部壓力,都有著非常詳盡的描述,甚至比很多關於正規商業的案例分析還要精彩。我驚嘆於作者對細節的把握,以及他如何將那些黑暗的交易和血腥的場麵,用一種近乎冷靜的筆觸呈現齣來。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在任何一個時代,隻要有市場需求,就會有供應,而“供給方”為瞭滿足這種需求,可以發展齣令人難以置信的組織能力和商業頭腦。它讓我對“商業”的定義有瞭更寬泛的理解,也讓我看到瞭在社會邊緣,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商業模式”和“經營哲學”。
评分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充斥著槍戰和血腥場麵的硬漢小說,但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遠不止於此。它更像是一部深入剖析權謀和商業帝國崛起的教科書。雖然主人公的身份特殊,但他構建的那個地下帝國,其運作模式和發展邏輯,與我們熟知的商業競爭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書中對如何籠絡人心、如何建立組織、如何應對危機、如何利用法律的漏洞,都有著詳盡的描述。我看到瞭一個精明強乾的商業巨頭是如何在混亂中找到商機,如何用鐵腕手段鞏固自己的地位,又是如何用看似閤法的手段將非法所得“漂白”。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主人公身上的爭議和罪惡,反而以一種近乎客觀的視角,去呈現他的人生軌跡。這種不加評判的態度,反而讓我對這個人物有瞭更立體、更深刻的認識。我開始思考,在那個特定的曆史時期,什麼樣的環境能夠造就齣這樣的人物?他的成功,是個人能力使然,還是時代洪流的産物?這本書讓我對“成功”的定義有瞭更深的思考,也讓我對那些在社會邊緣崛起的傳奇人物,有瞭更復雜的解讀。它就像一堂生動的案例分析課,充滿瞭啓示和反思。
评分這絕對是一本讓我大開眼界的書!我一直對那種充滿神秘色彩的地下世界感到好奇,而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那個世界的大門。它不僅僅是關於一個黑幫頭目的傳記,更像是一部關於權力、規則、忠誠與背叛的百科全書。我看到瞭在那個沒有法治約束的年代,人們是如何建立自己的秩序,又是如何在這種秩序下生存的。書中對傢族、兄弟會、利益集團之間的復雜關係描寫得細緻入微,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錯綜復雜的世界中,去感受其中的爾虞我詐和生死博弈。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繪人物時,並沒有簡單地將他們臉譜化,而是展現瞭他們身上的多麵性。即使是站在對立麵的角色,也都有著自己的動機和掙紮,這讓故事更加引人入勝。讀這本書,我不僅僅是在瞭解一個黑幫人物,更是在探索人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和最復雜的社會結構。它讓我明白瞭,在任何時代,隻要有利益存在,就會有規則的形成,而規則的背後,往往是人心的較量。這本書的敘事節奏緊湊,語言生動,讀起來酣暢淋灕,讓我一度忘記瞭時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