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简史》是旅游作家布莱森在大自然中做的一次「终极」旅行,他想从旅行中,逐一探讨科学想解答的最有趣跟最重要的问题。这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好奇作者,想了解世界上每件曾经发生的事情,早从大霹雳到文明的起源,或依照作者自己的说法:「……我们如何从啥都没有,变成有那么一丁点东西,然后又从那一点儿微不足道的东西,演变成了(如此复杂的)我们,并经历其间的种种变化。」
《万物简史I》详述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宇宙是怎么从无到有、创造了万物。我们从地球出发想找出一切的答案,探不到宇宙的尽头,却发了现看不见的原子。
名人推荐
当代科普书写经典……愈读《万物简史》,就愈深信比尔.布莱森已经完全达到他的目标。
──《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书里有你在学校里不敢问的笨问题……比尔.布莱森用幽默机智与详细的描写,为本书增色不少……结论就是,本书能让你「微笑学科学」。
──《时人》(People)
(比尔.布莱森)让科学变有趣了……没错!你对宇宙以及这个世界的所有疑问,都可以在这套书里找到解答。
──《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
如果学校课程都用这套书当教材,学校就会是好的学习场所了。
──《泰晤士报文学评论》(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作者简介
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
是当今世界上最受喜爱的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文笔辛辣,一针见血,总是会让读者莞尔一笑后,更增深思。他最擅于写旅游见闻,常能见人所未见,用让人赞叹的角度,为读者指出当地特色,所着的畅销书包括《别跟山过不去》、《请问这里是美国吗?》、《澳洲烤焦了》、《欧洲在发酵》等等。
这样一位爱在全世界满山遍野乱跑的作者,突然对脚底下的地球、头顶上的天空,甚至这宇宙万物如何来的,产生了兴趣,用一位科学外行人的角度,以背包客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的精神,读遍科学史籍、四处寻访科学家,终于写出《万物简史》这种让科学家赞赏、一般读者受用无穷的,有趣味、有深度,且别具一格的科学普及书。
译者简介
师明睿
1940年生于四川成都,九岁时随父母来台。省立新竹中学及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赴美进修后,获得普度大学(Purdue University)生物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去加拿大定居,一度担任赛门佛瑞哲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生物系讲师。随后弃笔务农,致力于推广洋菇产业。
1992年回国之后,先后在卫生署预防医学研究所、中研院生医所及生农所筹备处从事研究,参与台湾疫苗政策评估规划、日本脑炎新款疫苗研发,以及中草药金线莲药理之动物研究。
暇时尝从事自由翻译工作。译作有《费曼的6堂Easy物理课》、《费曼的6堂Easy相对论》、《观念物理III:物质三态.热学》、《夸克仙踪》、《微积分之屠龙宝刀》、《微积分之倚天宝剑》、《看漫画,学遗传》、《复制人的迷思》、《费曼的主张》(皆为天下文化出版)。
序:跟我从无知迈向几乎无所不知
Part 1 迷失在太空里
1 如何建造宇宙
我们的宇宙从啥都没有的情况下,
由没有过去,不占空间的奇异点开始爆冲,
强光蔽目灿烂非常,
不到三分钟,就什么都搞定了!
2 欢迎来到太阳系
我们的太阳系到底有多大?我们的行星到底有几个?
太阳系绘画,到底比例正不正确?
在太阳系里旅行,要多久才能走到尽头?
快跳上太空船,一起来探索我们的太阳系吧!
3 伊凡斯牧师的宇宙观
当夜空里清静无云,月亮也不太明亮时,
伊凡斯牧师就到阳台上,在浩瀚的天际里,
观察行星在天空举行的告别式,
见证超新星瞬间的燃烧。
Part 2 地球有多大 ?
4 前仆后继 探测地球
伟大的牛顿竟然告诉我们地球不是正圆球!
于是有人一步一脚印,打算找出地球经线一度的长度,
有人爬山涉险,希望算出地球周长,
就是要釐清我们脚底下的地球,模样到底为何。
5 敲石头的人
在西方近代思想界,知识份子都喜欢冒险前往乡间野地,
去做些所谓的「破石」研究
他们在敲石头研究地质时,态度严谨且穿着讲究,
通常是身着套装,头戴礼帽,盛装前来探访地球的过去!。
6 腥牙血爪的科学竞争
很难想像,样子古怪的野兽竟会造成人类之间的深仇大恨。
但是想不到的事的确发生了,在自然史上也许从没有这种先例,
恐龙这种远古生物,
居然成了人们最剧烈跟最持久的仇恨中心!
7 化学鍊金术
科学家发现,
放射性元素衰变后,会成为另一个元素。
某天它明明是铀原子,但第二天却已经变成了铅原子。
这不是鍊金术又是什么呢?
最近工作壓力真的很大,下班後只想放鬆一下,偶然間在誠品看到這本「萬物簡史I:沒有盡頭的宇宙」,隨手翻了幾頁,就深深吸引住了我。書本的封面設計很有質感,一種沉靜卻又充滿力量的感覺。裡面的內容,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恆星的誕生與死亡,再到星系的形成與演化,幾乎涵蓋了我們所知的宇宙歷史的每一個重要節點。作者的文字表達非常生動,不會讓你覺得像在讀教科書一樣生硬,反而像是在聽一個經驗豐富的長輩,娓娓道來一個關於宇宙最宏大、最古老的傳說。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一些抽象概念的具體化描述,例如用比喻的方式來解釋黑洞的引力,或是用圖像化的手法來呈現宇宙的膨脹。這讓我在理解這些複雜科學理論時,能夠更輕鬆、更直觀。而且,這本書的結構編排也很用心,前後呼應,層層遞進,讀起來很有系統性,不會讓你感到雜亂無章。我個人是比較喜歡這種能夠拓展視野、觸及宏大主題的書籍,這本「萬物簡史I」絕對滿足了我的需求,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夠暫時抽離,進入一個更廣闊、更令人驚嘆的時空維度。
评分老實說,我對「萬物簡史I:沒有盡頭的宇宙」這本書的興趣,源於我一直以來對於宇宙學的迷戀。從兒時的童話故事裡關於星星的想像,到現在對相對論、量子力學的淺薄了解,我總覺得宇宙藏著無數的秘密,等待著被揭開。這本書彷彿就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了通往這些秘密的大門。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他沒有選擇按時間順序一本正經地講述,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著讀者穿越時空的長河,從宏觀的宇宙結構,到微觀的粒子世界,再回到更深層次的宇宙演化。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像是獨立的精彩故事,但又巧妙地串聯在一起,構成一幅完整的宇宙畫卷。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沒有盡頭的宇宙」這個概念的探討,它不僅僅是指空間上的無限,更包含了時間上的永恆,以及知識上的無窮無盡。這讓我在驚嘆宇宙之大的同時,也對人類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充滿了敬意。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了「有限」與「無限」的概念,也在某種程度上,讓我對生命的短暫與宇宙的永恆,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悟。
评分哇,最近在書店翻到一本關於宇宙的大書,書名就叫做「萬物簡史I:沒有盡頭的宇宙」。光是看書名就覺得好有份量,好像可以一次把宇宙從頭到尾都了解透徹一樣。我對宇宙一直都充滿好奇,從國小的時候看《科學小飛俠》就覺得太空好神秘,長大後讀到一些關於黑洞、星系、外星人的新聞,更是讓我對宇宙的浩瀚感到無比震撼。這本書看起來就像一本濃縮版的宇宙百科全書,應該會把很多我一直想知道的,像是宇宙的起源、演化,還有裡面到底有哪些奇妙的東西,都寫得清清楚楚。我特別期待它能解釋一些比較難懂的概念,像是時間旅行、平行宇宙什麼的,如果真的能用比較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那絕對是會讓人一看就愛上的那種書。而且,「沒有盡頭的宇宙」這個副標題聽起來就很有哲學的意味,好像在暗示宇宙的奧秘是永無止境的,讀完這本書,或許能啟發我對生命、對存在的更深一層的思考。我最怕那種寫得太學術、太枯燥的科普書,希望這本「萬物簡史I」可以結合引人入勝的故事性和嚴謹的科學知識,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既能學習到新知,又能感受到探索未知的樂趣。
评分說實話,我對「萬物簡史I:沒有盡頭的宇宙」這本書的期待,其實是帶有一點點懷疑的。畢竟「簡史」這個詞,往往意味著對複雜事物的簡化,而宇宙的奧秘,又豈是三言兩語能道盡?然而,當我翻開書頁,讀到第一章時,我所有的疑慮都煙消雲散了。作者的文字功底真的非常了得,他能夠在極其精煉的篇幅裡,勾勒出宇宙從虛無到有,從微小到浩瀚的完整圖像。他使用的語言,既有科學的精確性,又不失文學的美感,讓你彷彿置身於那場轟轟烈烈的宇宙創生之中。書中對於各種科學理論的闡述,並沒有流於表面,而是深入淺出,引導讀者一步步理解其中的邏輯與奧妙。我特別欣賞作者在探討宇宙邊界、時空曲率等前沿科學問題時,所展現出的嚴謹態度和清晰的思路。他並沒有給出絕對的答案,而是鼓勵讀者一同思考,一同追尋。這本書就像一場心靈的洗禮,它讓你重新審視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我們所擁有的知識。讀完之後,你會覺得自己變得更加渺小,同時又更加敬畏,對這個充滿未知的宇宙,充滿了更深的探索慾望。
评分身為一個長期關注科普讀物的愛好者,我最近終於入手了「萬物簡史I:沒有盡頭的宇宙」。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讀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它不只是一本講述宇宙從古至今的歷史書,更像是一趟引人入勝的時空之旅。作者用充滿詩意的筆觸,描繪出宇宙從最初的能量點,如何一步步演化成我們現在所見的繁星點點。書中對於各種天體現象的描述,如超新星爆發的絢麗,星雲的奇幻色彩,以及黑洞的神秘莫測,都寫得極具畫面感,讓人彷彿親眼所見。我特別讚賞書中對於科學家們探索宇宙的艱辛歷程的刻畫,那些充滿智慧、勇氣和堅持的故事,讓冰冷的科學理論變得更加有溫度。而且,作者在探討一些比較具體的天文現象時,也會適時地穿插一些歷史典故和哲學思考,讓整本書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元。例如,他可能會將古人的宇宙觀與現代的科學發現做對比,或是藉由宇宙的浩瀚來引發我們對人生意義的思考。總之,這本書讓我感覺到,科學的探索與人文的關懷,其實是緊密相連的,都能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這個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