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情理交溶的琦君小品,她以智慧之笔写旅居海外的所见所闻。说理处,洞察世事,人情练达;叙情时温柔蕴借,在言与未言间余味无穷。在她话家常的笔下,海外游子情怀、生活点滴,枨触万端;异国风物,如在眼前;她记忆中有趣的人物,更是栩栩如生,令人莞尔。在平易中感受一片温馨的亲情、友情以及夫妇之情。
本书特色
★永远令人百读不厌的琦君散文佳作,重新大字编排。
★增印琦君生活照片,张张是珍贵历史镜头。
★特辟「永怀琦君专辑」,有名家郑明娳、郭强生、爱薇等追思纪念文章,感人至深。
★情理交溶的散文小品,琦君以智慧之笔写旅居海外的所见所闻。
作者简介
琦君
浙江永嘉人,民国六年生。五岁开始习字,阅读中国古典诗词,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中央大学、文化大学等校中文系教授。从古典文学过度到现代文学,她的文字被公认为最成功的典范,她的文章最为人称道的是温柔敦厚,悲悯人性的弱点。荣获文协散文奖、中山文艺奖。《鞋子告状》荣获新闻局优良图书金鼎奖,《此处有仙桃》荣获国家文艺奖。着有《母亲的金手表》、《橘子红了》、《三更有梦书当枕》、《青灯有味似儿时》、《泪珠与珍珠》、《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等散文及小说、儿童文学等书四十多种,作品多次为《读者文摘》中文版转载,曾被译为美、韩、日文,极受海内外读者喜爱,也是作品入选中学课本最多的作家。2006年6月7日病逝于台北。
永恆的容颜──琦君珍贵镜头
因读琦君作品而流泪∕郭强生
初版自序
辑一 好春却在高枝
梨膏酱油
与我同车
病中致儿书
园 蔬
看电视
雪中小猫
春的领悟
好春却在高枝
夜已三更
辑二 花开时节喜逢君
海外看平剧
遥寄话家常
花开时节喜逢君
载不动的友情
终日思归碧山岑
伤 逝
与何英谈食
辑三 那一片上升的云
我心目中的美国黑人
记忆中的有趣人物
惊心动魄
阳光下的老人
那一片上升的云
辑四 雪花开放的声音
小说研习班旁听记感
原田观?的所谓「书道」
爱荷华艺术馆印象记
海外学人生活的另一面──读夏志清〈岁除的哀伤〉有感
*附录:岁除的哀伤∕夏志清
读《移植的樱花》──给欧阳子的信
雪花开放的声音──访马瑞雪兼谈她的作品
静谧的大学城
永怀琦君专辑
阅读琦君的方法∕郑明娳
乡愁 乡愁,从此莫愁∕爱薇
琦君作品目录一览表
琦君及着作得奖记录
本书校样寄到时,正是我写完一月一日参加纽约华埠支持中华民国反共大游行〈夜已三更〉一文的次日上午,文甫先生希望我尽速看完,并写几句卷首语。而我此时此刻,提笔真感欲语无从。但面对这大束稿件,只得勉强压制下澎湃的情绪,开始校阅。当我仔细重读自己用文字点点滴滴纪录下的不同情况与感受时,觉得我这个最平凡的人,尚能兢兢业业,在海外勤于阅读写作,慎于思考,诚于交友,没有让光阴白白虚度,仅此即足引以自慰,心情也稍趋平静。
校毕全书。抬头看窗外,又是天阴欲雪。再漫步到后院,看斜坡上木叶尽脱,数点寒鸦,忽然划空长鸣而过,一片急景凋年的现象,顿生客乡寂寞之感。
幸得冬天来临,春天就不会远了;转念我们的国家,最艰苦的一个阶段,也很快就会越过。从今尤当收拾起个人哀乐,以有生之年,努力不懈于本位工作,也算是书生报国的一点愚诚。翘首望山坡上傲岸于霜风中的松柏,心中感奋不已。
本书与读者诸君见面时,已是万象更新的春天,谨借此寄我万里外的祝福,更敬祝我中华民国国运昌隆。
六十八年一月于新泽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