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08
《罗马帝国衰亡史》上下纵横一千三百年,洋洋洒洒六大册,在吉朋的心里,他想做的是一个从理性、批判的角度去建构历史系统的人,「运用修辞的力量,只为了把历史事件间的关系环节讲清楚」。
全书涵盖三大重点:一是罗马帝国的政经军事文化与社会生活,帝国的扩张与防卫、内部元老院和皇帝的权力拔河,二是蛮族入侵与其间之重大战争,三是基督教的发展,政教之争,回教兴起和十字军东征等。
本书最重要主题之一:文治武功壮盛且又疆域广袤的罗马帝国究竟因何由盛而衰亡?从吉朋的眼中看来,至少有以下诸因:
罗马帝国拥有纪律严明的庞大军团,但强大的军事力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军人干政,军人不仅介入帝位继承,造成动乱,「几乎每个朝代的替换,都起于篡夺者之叛逆与谋害」。
经济和人口也是衰亡的主要原因。战争和瘟疫使得人力不足,蛮族于是大量迁入。罗马帝国既无法同化日耳曼等蛮族,当这些蛮族构成罗马帝国官兵,进而成为皇帝时,帝国已名存实亡。
经济衰退来自于水土流失和奴?制度致使农业破产,奢侈的生活方式造成贵重金属流向东方,货币贬值。资本因重税而公有,生产力下降,无法负担帝国生活时,罗马也就随之崩溃。
《罗马帝国衰亡史》出版后传诵两百年迄今不衰,其文学光采与史学成就同样为后人称诵。
第四卷(455-642)
.突厥人和罗马帝国的交往 罗马帝国和中亚埃及
.查土丁尼大帝的治绩
.罗马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制度
.从基督教的兴起转向基督教向东方发展成东方教派及与回教的接触、交锋和共处
本书特色
◎《罗马帝国衰亡史》为西洋史学名着,联经中文版为首度中文全译本,译名和译文符合当前的阅读习惯。
◎ 书中附索引、帝王世系表、古画插图和地图。
◎ 本书四到六卷是了解基督教兴起和东西帝国 (罗马帝国、元帝国、土耳其帝国) 接触和交锋的重要历史经典。
作者简介
爱德华.吉朋(Edward Gibbon,1737-1794)
十八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史家。出生于富商家庭,曾入读牛津大学,后因宗教问题退学,十六岁被父亲送往瑞士洛桑,接受古典文史哲学的薰陶,也受到当时欧陆启蒙思潮的深远影响,得以将各种新旧学识融为一体。他曾担任国会议员,也曾服务军旅,后以着述终身。
吉朋历经二十余年的心血,完成光芒万丈的历史长篇《罗马帝国衰亡史》六卷,成为十八世纪史家的标竿,并获得「第一个近代欧洲史家」的称号。历经二百余年,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迄今仍被现代史家视为经典之作。
译者简介
席代岳
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三军大学及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进修,在军中历任连长、营长、砲兵指挥官、署长、总部参谋长等职,亦曾在砲兵学校及三军大学任教多年,对战史深有研究。
退役后投入文字工作,译笔忠实,文风流畅。译作有《凯撒战记》(2001)、《鏖斗的年代──1941至1975年的美越关系》(2001)、《战争的罪行》(2002)、《非洲游猎记》(即将出版)等。
第三十九章 东罗马皇帝季诺和阿纳斯塔休斯 东哥德人狄奥多里克的家世、教育和功勋 进犯意大利及征服的行动 意大利的哥德王国 西罗马帝国其余地区的情况 文人政府的军事统治 狄奥多里克临终前各项举措(455-526A.D.)1
一、狄奥多里克的出身和东哥德人初期的状况(455-488A.D.)1
二、狄奥多里克远征意大利击败并杀害奥多瑟(489-493A.D.)6
三、哥德国王在意大利的统治策略和施政作为(493-526A.D.)11
四、狄奥多里克巡视罗马及意大利的繁荣景象(500A.D.)18
五、蛮族信仰阿莱亚斯教义引起的宗教迫害(493-526A.D.)21
六、波伊昔乌斯的人品学识和定罪遭到处决(524-525A.D.)25
七、狄奥多里克的崩殂和最后的遗命(526A.D.)30
第四十章 贾士丁一世继位为帝 查士丁尼当政 皇后狄奥多拉 赛车场党派形成君士坦丁堡动乱的根源 丝织品的贸易和生产 财务和税收 查士丁尼的大型建筑 圣索非亚大教堂 东罗马帝国的防务和边界 雅典的学校教育和罗马的执政官制度遭到沦丧的命运(482-565A.D.)33
一、贾士丁一世继位后清除异己的作为(482-527A.D.)33
二、历史学家对查士丁尼的描述和评论(527-565A.D.)37
三、狄奥多拉皇后的家世出身和婚姻状况(527-565A.D.)39
四、狄奥多拉的暴虐兇残和宗教救济的行为(527-565A.D.)43
五、赛车场的党派造成君士坦丁堡的动乱(527-565A.D.)45
六、皇室的纵容包庇引起「尼卡」暴乱的始末(532A.D.)49
七、丝对罗马帝国的影响和后来的发展(527-565A.D.)53
八、东部帝国的税收及皇帝的贪婪挥霍(527-565A.D.)60
九、帝国大臣约翰作恶多端及其惨痛下场(527-565A.D.)65
十、圣索非亚大教堂的兴建和富丽堂皇的风格(527-565A.D.) 67
十一、查士丁尼酷爱工程建设及其重大成果(527-565A.D.)73
十二、艾索里亚的平服及边区防线的建立(492-565A.D.)77
十三、波斯的兴衰与东部帝国的和战关系(488-565A.D.)81
十四、查士丁尼废除雅典学院和执政官制度(527-565A.D.)85
第四十一章 查士丁尼在西罗马帝国的征战 贝利萨流斯的出身家世和最初各次战役 讨伐并降服阿非利加的汪达尔王国 班师凯旋 哥德人的战事 光复西西里、那不勒斯和罗马 哥德人围攻罗马 惨败后撤走 拉芬纳献城 贝利萨流斯誉满天下 国内名声受污惨遭不幸(522-620A.D.)93
一、查士丁尼决定征服阿非利加及当前状况(523-534A.D.)93
二、贝利萨流斯的家世经历及出征的准备工作(529-533A.D.)97
三、罗马舰队在海上的航行及阿非利加的登陆(533A.D.)101
四、贝利萨流斯进军获得初期胜利及占领迦太基(533A.D.)105
五、贝利萨流斯在垂卡米隆会战击败汪达尔国王(533A.D.)109
六、阿非利加的绥靖工作和杰利默的归顺(534A.D.)112
七、贝利萨流斯的凯旋及汪达尔人最后的败亡(534A.D.)117
八、所罗门击败摩尔人及哥德人保持中立的态度(534-620A.D.)120
九、阿玛拉桑夏王后的统治作为和失权被杀(522-535A.D.)125
十、贝利萨流斯远征西西里及狄奥达都斯的示弱(534-536A.D.)128
十一、贝利萨流斯进军意大利光复那不勒斯和罗马(537A.D.)132
十二、维提吉斯率军围攻罗马和贝利萨流斯的出击(537A.D.)136
十三、哥德人攻城被罗马人击退及后续的作战(537A.D.)140
十四、罗马遭受封锁的困苦及东部援军的到达(537A.D.)143
十五、哥德人撤离罗马及贝利萨流斯的追击行动(538A.D.)148
十六、法兰克人大举入寇意大利最后铩羽而归(538-539A.D.)151
十七、维提吉斯在拉芬纳的开城和哥德王国的覆灭(538-539A.D.)153
十八、贝利萨流斯功高震主及安东妮娜的荒淫暴虐(540A.D.)156
十九、福提乌斯受到迫害及贝利萨流斯羞辱的降伏(540A.D.)160
第四十二章 蛮族世界的状况 伦巴底人在多瑙河安身 斯拉夫人的部族 突厥人的源起,向罗马帝国派遣使者 突厥人与阿瓦尔人之间的斗争 波斯国王诺息万帝号为克司洛伊斯一世 治国有方与罗马人发生战事 柯尔克斯之战 衣索匹亚人(500-582A.D.)165
一、罗马帝国的衰弱和蛮族世界的兴起(527-565A.D.)165
二、斯拉夫人和保加利亚人的入侵行动(527-565A.D.)169
三、突厥人在中亚建国及向外扩张的状况(545A.D.)174
四、阿瓦尔人与帝国的结盟及突厥人的跟进(558-582A.D.)177
五、波斯的现况及克司洛伊斯的文治武功(500-579A.D.)182
六、波斯入侵安提阿及互有胜负的战事(533-543A.D.)187
七、波斯对黑海的进出及柯尔克斯人的处境194
八、柯尔克斯的历史发展和反叛罗马的悔恨(542-549A.D.)198
九、佩特拉的围攻和拉齐克战争的始末(549-556A.D.)201
十、罗马与波斯的和平谈判和条约的签订(540-561A.D.)205
十一、阿比西尼亚战争及侵略阿拉伯的影响(522-533A.D.)206
第四十三章 阿非利加叛乱 托提拉重整哥德王国 罗马失守与光复 纳尔西斯平定意大利 东哥德人灭亡 法兰克人和阿里曼尼人的败北 贝利萨流斯大获全胜,令名受污后死亡 查士丁尼的崩殂及其性格和统治 彗星、地震及瘟疫(531-594A.D.)211
一、帝国的暴政引起阿非利加和摩尔人叛变(535-558A.D.)211
二、托提拉的起兵及对意大利的攻略和规划(540-544A.D.)216
三、贝利萨流斯的受命和罗马被围的攻防作战(544-548A.D.)220
四、托提拉击退援军及罗马城被内奸出卖(546A.D.)223
五、贝利萨流斯光复罗马及被召回后罗马再度失守(547-549A.D.)226
六、纳尔西斯指挥哥德战争的准备及其远征行动(549-552A.D.) 231
七、塔吉那会战和托提拉的阵亡及哥德王国的绝灭(552-553A.D.)234
八、法兰克人入侵意大利被纳尔西斯击败(553-568A.D.)240
九、保加利亚人对东部的入寇和贝利萨流斯的胜利(559A.D.)245
十、贝利萨流斯在晚年遭到羞辱和最后的死亡(561-565A.D.)247
十一、查士丁尼的崩殂及其性格和统治的盖棺定论(565A.D.)249
十二、罗马帝国遭受彗星、地震和瘟疫的天灾人祸(531-594A.D.)251
第四十四章 罗马的法治概念 君主的法律 十人委员会的十二铜表法 人民的法律 元老院的敕令 皇帝和官员的命令 市民的权责 查士丁尼法典:I.人、II.物、III.行为、IV.罪行和惩处(527-565A.D.)259
一、王政时代的法律及十人委员会的十二铜表法260
二、人民立法权的行使以及政府对法律的运用265
三、皇帝掌握立法和司法大权后罗马法律体系的建立268
四、法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的区分及主要的哲学理念272
五、罗马法学家所树立的权威以及派系之间的竞争275
六、查士丁尼对罗马法的改革及法典的编纂278
七、古代法律精神的丧失以及查士丁尼立法的矛盾283
八、罗马法的「人」:自由人与奴隶、父权与夫权、配偶与婚姻以及监护制度286
九、罗马法的「物」:财产权的建立、继承和遗嘱以及委託人的运用297
十、罗马法的「行为」:承诺、利益和伤害304
十一、罗马法的「罪行和惩处」:刑法的概念、罪行的区分和量
刑的标准308
十二、基督教对法律的影响及审判程序的确立314
十三、罗马人自我放逐和了断的精神以及对民法的滥用318
第四十五章 贾士丁二世当政 阿瓦尔人派遣使者 定居在多瑙河 伦巴底人夺取意大利 接受提比流斯二世为帝 意大利在伦巴底人及东正教徒控制下的状况 拉芬纳的局面 悲惨的罗马 教皇格列哥里一世的风范(565-643A.D.)321
一、贾士丁二世登极的始末及阿瓦尔人使臣来朝(565-566A.D.)321
二、阿波因的英勇事蹟及吉皮迪王国的灭亡(566A.D.)324
三、伦巴底人对意大利的征服及纳尔西斯的逝世(567-570A.D.)327
四、阿波因被其妻萝莎蒙德所害和后续的状况(573A.D.)331
五、贾士丁的软弱及提比流斯二世的统治和德行(574-582A.D.)333
六、莫理斯的接位和统治以及意大利的悲惨情况(582-602A.D.)338
七、伦巴底人的语言和习俗以及奥萨里斯的豪情(584-643A.D.)342
八、罗马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对使徒圣墓的崇拜(590-604A.D.)347
九、教皇格列哥里一世的家世出身及教会统治的影响(590-604A.D.)349
第四十六章 克司洛伊斯逝世后波斯发生革命 其子霍尔木兹是暴君被废立 巴哈朗篡位 克司洛伊斯二世经过斗争后复位 福卡斯的暴政 赫拉克留斯被拥立为帝 波斯战争 克司洛伊斯占有叙利亚、埃及和小亚细亚 波斯人和阿瓦尔人围攻君士坦丁堡 波斯人远征 赫拉克留斯的胜利和凯旋(570-642A.D.)355
一、罗马与波斯的争雄以及诺息万的征战和逝世(570-579A.D.)355
二、霍尔木兹的继位和暴政以及巴哈朗的功勋和篡夺(579-590A.D.)358
三、克司洛伊斯二世获得罗马人的支持及其复位的进军(590-603A.D.)363
四、阿瓦尔人的虎视眈眈及柏伊安台吉的权术和谋略(570-600A.D.)367
五、阿瓦尔战争与军队的叛乱以及莫理斯的被弒(595-602A.D.)371
六、福卡斯的暴虐和绝灭以及赫拉克留斯的举兵和称帝(602-642A.D.)377
七、克司洛伊斯夺取埃及和东部各行省国势已臻顶点(603-616A.D.)381
八、赫拉克留斯的怠惰以及激起积极的进取精神(610-622A.D.)386
九、赫拉克留斯的攻势准备和对波斯的远征行动(622-625A.D.)389
十、阿瓦尔人和波斯人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铩羽而归(626A.D.)395
十一、赫拉克留斯的进军和尼尼微会战的胜利(627A.D.)397
十二、克司洛伊斯的逊位被弒以及罗马与波斯恢复和平(627-628A.D.)400
十三、赫拉克留斯的胜利和凯旋以及罗马帝国的隐忧(628-629A.D.)402
第四十七章 神学史上「道成肉身」的教义 基督的人性和神性 亚历山卓和君士坦丁堡的主教相互敌视 圣西里尔和聂斯托利 以弗所第三次神学会议 优提契斯的异端思想 卡尔西顿的第四次神学会议 政教之间的争执 查士丁尼的不宽容作为 「三章」的争论 东方诸教派的状况(412-1663A.D.)405
一、基督「道成肉身」的争论及各教派所秉持的观点405
(一)伊比奥派的神学思想和对基督的崇敬406
(二)幻影派的神性本质和永存不朽的肉体409
(三)塞林苏斯的两种性质及对基督人性的肯定411
(四)阿波利纳里斯主张「道成肉身」的神性412
(五)正统教会的神学见解和言辞辩论414
二、亚历山卓教长西里尔的宗教信念和强势作为(412-444A.D.)415
三、君士坦丁堡教长聂斯托利异端思想的形成(428-431A.D.)419
四、第一次以弗所大公会议引起东方教派的反对(431A.D.)422
五、宗教战争下西里尔的胜利和聂斯托利的放逐(431-435A.D.)425
六、优提契斯的异端邪说和以弗所第二次大会(448-449A.D.)429
七、卡尔西顿的大公会议和基督教信条的建立(451A.D.)430
八、东部的混乱局面以及「和谐论」和「三圣颂」(451-518A.D.)434
九、查士丁尼的神学思想和正统教会的创立及宗教迫害(519-565A.D.)439
十、「一志论」的争论与后续各次大公会议的成就(629-681A.D.)446
十一、希腊与拉丁教会的分合以及各教派的状况448
(一)聂斯托利派向亚洲各地传教的成效和影响(500-1663A.D.)450
(二)雅各比派在叙利亚和埃及建立坚固的基础457
(三)马龙派的「一志论」观念及在东部的奋斗459
(四)亚美尼亚处于罗马和波斯之间的宗教信仰461
(五)埃及人与科普特人所面临的宗教动乱状况(537-661A.D.)463
(六)阿比西尼亚人的宗教问题和耶稣会的建树(530-1632A.D.)467
罗马帝国历代皇帝表473
英文索引简表479
中文索引简表501
罗马帝国衰亡史第四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罗马帝国衰亡史第四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