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達賴喇嘛從青康藏高原上,西藏人稱「神的高度上的人間國度」,西方人稱「最後的香格裏拉」飄落凡間;當達賴喇嘛從西藏宗教與政治領袖的崇高地位,流亡印度,成立流亡政府。這位佛弟子如何看待他自己的生命,他如何在異域的睏窘環境中,延續一個佛弟子的生命任務,並活齣一個佛弟子的光彩呢?
西元1989年,全球矚目的「諾貝爾和平奬」,頒發給西藏宗教與政治領袖達賴喇嘛。評審委員公佈的審議意見為:「達賴喇嘛因為尊敬所有的人類,而發展齣一套他自己的和平哲學,立足於這個擔負世界責任的哲學概念上,達賴喇嘛擁抱所有的人類,以及自然。」
受奬典禮上,穿著佛教僧袍的達賴喇嘛,帶著他一逕溫和的笑容,引用瞭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的四句偈:「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作為他的得奬感言。
這段話的意思是:祇要宇宙長存,祇要生命延續,願本人能等待至那時,驅散世上的不幸!
這樣的慈悲與願力,正是一位佛教徒的生命任務,也恰是達賴喇嘛生命曆程的充分體現。
近五十年的流亡期間,達賴喇嘛馬不停蹄的,走訪瞭五十多個國傢,獲得二十六所國際知名大學、研究所,頒發「榮譽博士」學位;甚至獲得兩個榮譽教授頭銜;撰寫超過五十本書……。
達賴喇嘛這位活菩薩的行誼,感動瞭許許多多的人,不但因此而贏得諾貝爾和平奬的肯定,更得獲「史懷哲人道主義奬」、「瓦倫柏格人權奬」、「美國國會金直奬章」等諸多殊榮。
他為世人所提示的,更美好世界的努力與實踐,也使他成為今日世界最偉大的精神領袖之一。
本書特色
1. 邀請颱灣知名兒童文學作傢以故事形式完成,最新的寫法、最完整的描述。
2. 適閤所有中年級以上孩子閱讀。
3. 故事情節分章清楚、饒富趣味,最適閤老師課堂上說故事運用。也閤適傢長親子共讀。
4. 內容搭配插圖,雙套色印製,軟皮精裝,質感高雅,適閤傢傢戶戶珍藏。
5. 以曆史的觀點,詳細描述該人物的成長,並搭配相關時代的重要事件與影響。讓孩子可以清楚認識時代的演進,以及人生成長曆程的變化。
6. 讓孩子追隨偉人的軌跡,以成就為目標,以挫敗為戒,作為未來人生的?考。
7. 每本都由知名學者專傢專文導讀。
前言:1989年諾貝爾和平奬得主
第一章
拉木敦珠齣生瞭!
陌生人來訪
一波三摺拉薩路
在古本寺的日子
啓程前往拉薩
第二章
諾布林卡的快樂童年
升座大典
開始學習佛法
課餘的玩耍時間
開啓探索世界之眼
在宗教領悟上迅速成長
第三章
中國入侵
人民要求還政達賴喇嘛
正式執政
中國的霸權
在夾縫中
第四章
到中國參訪
認識中國統治真相
迴返西藏
第五章
印度朝聖
絕不使用暴力解決問題
迴返暴風圈
導火綫
努力斡鏇
第六章 齣走
快走!今天晚上就走!
遍曆艱險逃亡路
成立臨時政府
流亡印度
建立流亡政府
第七章 宣揚佛法
今日西藏
大慈大悲的達賴喇嘛
推薦序
達賴喇嘛這個名字所代錶的這個人,引起我好多不同的聯想與問題。首先,我一直想知道,一位命定為神靈的小孩是如何長大的?我說的當然不是指肉身的成長,因為那是生物麵,很難有哪一位超凡入聖的「神軀」可以逃過生、老、病、死的大關,這是任何一個宗教信仰再深的人都無法打破的定律。所以我的問題是有關心理層麵的,也就是說,達賴喇嘛的成長過程中,曾經曆過從童年到青少年到成人到老人的各項所謂「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嗎?他一生的角色已定,在嚴謹的教義與生活規範中成長,不必去尋求「我是誰?我是什麼?」(who and what)的解答,那他曾經有過青年期的成長風暴嗎?從他眾多的傳記中,其實不難看齣他的認同危機很少是個人的,而是族群的,他的「我」是「大我」,他的認同是文化認同,而危機其實就是外麵險惡的環境,正在摧毀他的這兩個認同。可是他仍然談笑風生,倡導世界和平,推動普世的公平與正義!
其次,達賴喇嘛讓我想到眾星映月的景象,讓我不得不充滿好奇心的問:「為什麼那位好萊塢專演花心大少爺的明星李察吉爾,會那麼虔誠的敬奉這一代聖僧,甚至為瞭挽救被漢文化一再侵蝕的藏族文明,不惜得罪鴨霸的中共政府?從「紳士與軍官」到「麻雀變鳳凰」到最近的「芝加哥」,吉爾在數十部賣座奇佳的影片中,扮演瞭好人、壞人的各種角色,他應該也從這些戲說人生的體驗中,對人世間的各類人物有相當深入的理解與成見;他走遍全世界的大城小鄉,對各地的社經文化,也有相當寬闊的視野。達賴本身,若無超齣常人的真知灼見,如何能使這一位閱曆甚豐的銀幕紅人錶現齣衷心信服的敬仰神情。其實,不隻是李察吉爾,數十年來,世界各文明先進國傢的高級政要及大學?相當多的知識份子,對達賴喇嘛的言行一直是很推崇的。我讀瞭不少世界各地資深名記者對他的訪談稿,有些問題還真是問得相當尖銳,但是他從不逃避,他務實且開明,對過去藏族文化中階級的不公深切檢討,對西藏爭取文化自主的目標從來沒有放棄過。他的對答又風趣、又得體,對維護人類福祉的期許,真誠感人!
再說,達賴喇嘛讓我想起去年十月他應邀在神經科學學會做主題講演的事件。那時候很多研究生命科學的科學傢,包括我在內,都在問一個問題:他會贊同達爾文的演化論嗎?他在演講中並沒有直接碰觸演化論的問題,但顯然的他非常瞭解這個問題對基督教創世紀論的挑戰,也很清楚科學對生命的各種現象,也能更有係統的掌握基因傳承與突變的機製。所以,他認為宗教不必去乾預這些生命的探究,反而更應該鼓勵科學傢對生命的本質,要有更精細的描繪,然後把「設計」的問題,留待宗教的討論。所以他勇敢加入神經科學傢對「意識」與「智慧」的研究工作,以現代高科技(包括腦波、腦造影)的方法去界定如靜坐、冥思、入定等不同意識狀態的生理特徵。他希望用科學方法解開世俗的神秘麵紗。我真的覺得他是個很有智慧與勇氣的人,他的自信是那樣的自然!
最後,達賴喇嘛讓我不得不聯想到剛剛完成通車的青康藏鐵路。我的問題也不得不帶有哀傷的口吻:「鐵路通瞭,火車來瞭,觀光客一波又一波的湧進,那拉薩能保持它獨特的傳統風貌嗎?」我想問的是:「中共摧毀不瞭的藏族文明,會在火車的嗚嗚聲中産生質變,成為僅供觀賞的圖飾與布景嗎?」
幾年後,還有達賴喇嘛嗎?也許這最後的問題使我們對人世間的變化,有一些茫然。但如果我們把這些問題拋迴給達賴喇嘛本人,以他的智慧,他如何為我們開示?他如何對正在成長的年青人有所啓發?我們應該再次仔細研讀他的一生行誼,從中得到啓發。從小到大到老,他從不因身處睏境而萌退意,他會在苦難中再自修,以求建立更大的能量,廣讀群書,精研生命科學的涵義,然後,他試著重新整理舊文化中的教義,去迎接新時代的思潮。他從不要求青年人守舊;相反的,他要年青人在新的社會動態中,認識「自由、平等、博愛」的普世價值。所以,有瞭眾多嚮學好善的青年人,達賴喇嘛就會無所不在,超越時空!
文∕曾誌朗(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這本《達賴喇嘛》真的讓我眼前一亮,它所呈現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物的傳記,更像是一次對生命智慧的深入挖掘。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獨特,充滿瞭故事性,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沉浸其中。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達賴喇嘛個人成長曆程的刻畫。從他年幼時的懵懂,到承擔起沉重的曆史使命,再到在國際舞颱上展現齣非凡的領導力和影響力,整個過程的描寫都非常細膩。書中沒有迴避他所經曆的苦難和挑戰,反而通過這些艱難的經曆,展現瞭他非凡的毅力和智慧。 作者在處理宗教和政治議題時,展現瞭相當高的技巧。他能夠將復雜的曆史背景和政治局麵,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呈現齣來,同時又不失對達賴喇嘛精神層麵的深入剖析。我從書中看到瞭一個始終堅持以和平與對話解決問題的人物形象,這在充滿衝突的世界中顯得尤為可貴。 書中穿插的一些他對世界局勢的看法,以及他對科技發展、環境保護等議題的觀點,都讓我感到耳目一新。他並非僅僅是一個宗教領袖,更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思想傢。他對人類未來的憂慮和期盼,都通過文字真誠地傳遞齣來。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真正的力量來自於內心的平靜與慈悲。達賴喇嘛的一生,就是對這一理念的最好詮釋。他教導我們,無論身處何種睏境,都要保持善良、保持希望。這本書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會讓你在浮躁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寜靜與力量。
评分我最近在讀的這本《達賴喇嘛》,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段漫長的對話。作者仿佛化身為一位孜孜不倦的傾聽者,將達賴喇嘛一生中那些重要的時刻、那些深刻的思考,以一種非常樸實的方式呈現齣來。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刻意的煽情,就是最真摯的敘述,最純粹的智慧。 書中最打動我的,是它所傳遞齣的那種超越國界和宗教的普世價值。達賴喇嘛的智慧,不僅僅局限於藏傳佛教的範疇,而是涉及到如何麵對苦難、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尋求內心的平靜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的課題,而他在書中給齣的解答,既有深度,又非常實用。 作者在書中沒有迴避曆史的復雜性,但也沒有讓這些復雜性衝淡瞭達賴喇嘛的核心信息。他始終堅持用慈悲和理解去迴應一切,這種勇氣和信念,真的讓人佩服。我從書中看到瞭一個不屈的靈魂,即使身處逆境,也從未放棄對人類福祉的追求。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很閤理,它不是按照時間順序一本正經地講述,而是會跳躍式地將不同時期、不同主題的內容穿插起來,但卻能奇妙地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這種非綫性敘事反而更能展現齣達賴喇嘛思想的連貫性和深刻性。 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平和”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不是一種被動的狀態,而是一種積極的選擇,一種需要不斷去實踐的智慧。這本書就像一顆種子,在我的心裏種下瞭對更美好世界的嚮往,也讓我思考自己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
评分《達賴喇嘛》這本書,怎麼說呢,它更像是一本帶著讀者穿越時空的信劄,每一頁都充滿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寜靜與力量。作者的筆觸非常精煉,沒有多餘的渲染,卻能精準地捕捉到核心的精神。它並非在講述一個跌宕起伏的傳奇故事,而是緩緩展開一幅精神畫捲,讓你在字裏行間感受到一種深邃的哲學思考。 書中對達賴喇嘛內心世界的探索,讓我印象深刻。它不是那種錶麵的介紹,而是試圖去理解他作為一個人,如何在巨大的曆史洪流中,始終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堅定。作者巧妙地將一些宗教教義和人生哲理融入其中,但又不會讓人感到晦澀難懂,反而會引發讀者對自己生活和人生的反思。 我特彆欣賞作者對細節的把握。書中一些關於藏族文化、寺院生活、以及達賴喇嘛個人習慣的描述,都非常生動,讓我仿佛置身其中,能夠體會到那種獨特的氛圍。這種細緻入微的描寫,讓書中的人物更加立體,也讓整個故事更加真實可信。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作者提齣的問題,或是達賴喇嘛在書中所錶達的觀點。它並非提供一個現成的答案,而是鼓勵你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讓我覺得受益匪淺。它讓我開始關注內心深處的聲音,並思考如何纔能活得更有意義。 這是一本需要慢慢品味的書,它不追求瞬間的震撼,而是給予你持續的啓發。它像是一股清流,洗滌心靈的塵埃,讓你重新審視這個世界,以及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如果你正尋求一種平靜的力量,或是對人生意義有所睏惑,這本書或許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啓示。
评分這本《達賴喇嘛》真的讓我眼睛一亮,好幾度都看得我心潮澎湃。作者的敘事方式很有意思,不是那種枯燥的流水賬,而是像在講故事一樣,一點一點地將達賴喇嘛的人生軌跡展現在我麵前。從他還是個小男孩,被認作轉世靈童,到後來成為流亡政府的領袖,那種麵對巨變的堅韌和智慧,讀來真是讓人肅然起敬。 特彆是書中對他在流亡生活中所經曆的種種挑戰的描繪,非常細膩。我能感受到他肩上背負的沉重,那種在睏境中依然堅持信念,並努力將慈悲和和平的理念傳播到世界各地的不易。作者並沒有迴避那些現實的睏難,反而通過生動的筆觸,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領導者,他也會有彷徨,也會有掙紮,但最終選擇用愛與理解去化解仇恨。 這本書的文字讀起來很流暢,沒有那種過於嚴肅或說教的感覺。反而像是和一位智者在促膝長談,聽他分享人生的感悟。書中穿插的一些小故事和軼事,都很有啓發性,讓我對藏傳佛教的文化和哲學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讀完之後,感覺心靈上得到瞭一種滌蕩,對生活有瞭新的看法和思考。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達賴喇嘛個人性格特質的刻畫。他那種幽默感,還有他對每一個普通人的真誠關懷,都透過文字傳遞齣來。在某些章節,我甚至能想象齣他爽朗的笑聲,以及他眼中那種對生命的熱愛。這種平易近人的魅力,正是他能夠獲得如此廣泛尊敬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總而言之,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一位宗教領袖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人生智慧、關於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善良和勇氣的指南。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慈悲”的含義,以及它在現代社會中的力量。這本書值得反復品讀,每一次都會有新的收獲。
评分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這本《達賴喇嘛》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總覺得這類人物傳記可能會有些枯燥。但沒想到,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巨大的驚喜!作者的寫作手法非常新穎,不是那種按部就班的介紹,而是更像是在進行一場思想的探索。 它不隻是在講述達賴喇嘛的生平,更是在剖析他思想的形成過程。通過書中一些具體的事件和對話,我能清晰地看到,他是如何從一個普通的轉世靈童,成長為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精神領袖的。他對世界變化的敏銳洞察,以及他對和平的執著追求,都讓我深受啓發。 書中一些關於藏傳佛教的講解,用詞非常淺顯易懂,即使是像我這樣對佛教瞭解不深的人,也能輕鬆地理解。作者並沒有把這些復雜的概念弄得高深莫測,而是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的方式將其融入到達賴喇嘛的人生經曆中。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慈悲”的闡釋。達賴喇嘛並非空談慈悲,而是將它視為一種切實可行的生活方式。他教導我們,即使麵對仇恨,也要以善意迴應;即使身處睏境,也要保持內心的樂觀。這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在當今社會尤為寶貴。 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不一樣的達賴喇嘛,他不僅是一位精神導師,更是一位智者,一位和平的倡導者。它不是一本簡單的讀物,而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對人生意義的深刻追問。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生活有瞭更積極的態度,也對如何與他人相處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