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达赖喇嘛从青康藏高原上,西藏人称「神的高度上的人间国度」,西方人称「最后的香格里拉」飘落凡间;当达赖喇嘛从西藏宗教与政治领袖的崇高地位,流亡印度,成立流亡政府。这位佛弟子如何看待他自己的生命,他如何在异域的困窘环境中,延续一个佛弟子的生命任务,并活出一个佛弟子的光彩呢?
西元1989年,全球瞩目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西藏宗教与政治领袖达赖喇嘛。评审委员公佈的审议意见为:「达赖喇嘛因为尊敬所有的人类,而发展出一套他自己的和平哲学,立足于这个担负世界责任的哲学概念上,达赖喇嘛拥抱所有的人类,以及自然。」
受奖典礼上,穿着佛教僧袍的达赖喇嘛,带着他一迳温和的笑容,引用了寂天菩萨「入菩萨行论」的四句偈:「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作为他的得奖感言。
这段话的意思是:祇要宇宙长存,祇要生命延续,愿本人能等待至那时,驱散世上的不幸!
这样的慈悲与愿力,正是一位佛教徒的生命任务,也恰是达赖喇嘛生命历程的充分体现。
近五十年的流亡期间,达赖喇嘛马不停蹄的,走访了五十多个国家,获得二十六所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所,颁发「荣誉博士」学位;甚至获得两个荣誉教授头衔;撰写超过五十本书……。
达赖喇嘛这位活菩萨的行谊,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不但因此而赢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肯定,更得获「史怀哲人道主义奖」、「瓦伦柏格人权奖」、「美国国会金直奖章」等诸多殊荣。
他为世人所提示的,更美好世界的努力与实践,也使他成为今日世界最伟大的精神领袖之一。
本书特色
1. 邀请台湾知名儿童文学作家以故事形式完成,最新的写法、最完整的描述。
2. 适合所有中年级以上孩子阅读。
3. 故事情节分章清楚、饶富趣味,最适合老师课堂上说故事运用。也合适家长亲子共读。
4. 内容搭配插图,双套色印制,软皮精装,质感高雅,适合家家户户珍藏。
5. 以历史的观点,详细描述该人物的成长,并搭配相关时代的重要事件与影响。让孩子可以清楚认识时代的演进,以及人生成长历程的变化。
6. 让孩子追随伟人的轨迹,以成就为目标,以挫败为戒,作为未来人生的?考。
7. 每本都由知名学者专家专文导读。
前言:1989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第一章
拉木敦珠出生了!
陌生人来访
一波三折拉萨路
在古本寺的日子
启程前往拉萨
第二章
诺布林卡的快乐童年
升座大典
开始学习佛法
课余的玩耍时间
开启探索世界之眼
在宗教领悟上迅速成长
第三章
中国入侵
人民要求还政达赖喇嘛
正式执政
中国的霸权
在夹缝中
第四章
到中国参访
认识中国统治真相
回返西藏
第五章
印度朝圣
绝不使用暴力解决问题
回返暴风圈
导火线
努力斡旋
第六章 出走
快走!今天晚上就走!
遍历艰险逃亡路
成立临时政府
流亡印度
建立流亡政府
第七章 宣扬佛法
今日西藏
大慈大悲的达赖喇嘛
推荐序
达赖喇嘛这个名字所代表的这个人,引起我好多不同的联想与问题。首先,我一直想知道,一位命定为神灵的小孩是如何长大的?我说的当然不是指肉身的成长,因为那是生物面,很难有哪一位超凡入圣的「神躯」可以逃过生、老、病、死的大关,这是任何一个宗教信仰再深的人都无法打破的定律。所以我的问题是有关心理层面的,也就是说,达赖喇嘛的成长过程中,曾经历过从童年到青少年到成人到老人的各项所谓「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吗?他一生的角色已定,在严谨的教义与生活规范中成长,不必去寻求「我是谁?我是什么?」(who and what)的解答,那他曾经有过青年期的成长风暴吗?从他众多的传记中,其实不难看出他的认同危机很少是个人的,而是族群的,他的「我」是「大我」,他的认同是文化认同,而危机其实就是外面险恶的环境,正在摧毁他的这两个认同。可是他仍然谈笑风生,倡导世界和平,推动普世的公平与正义!
其次,达赖喇嘛让我想到众星映月的景象,让我不得不充满好奇心的问:「为什么那位好莱坞专演花心大少爷的明星李察吉尔,会那么虔诚的敬奉这一代圣僧,甚至为了挽救被汉文化一再侵蚀的藏族文明,不惜得罪鸭霸的中共政府?从「绅士与军官」到「麻雀变凤凰」到最近的「芝加哥」,吉尔在数十部卖座奇佳的影片中,扮演了好人、坏人的各种角色,他应该也从这些戏说人生的体验中,对人世间的各类人物有相当深入的理解与成见;他走遍全世界的大城小乡,对各地的社经文化,也有相当宽阔的视野。达赖本身,若无超出常人的真知灼见,如何能使这一位阅历甚丰的银幕红人表现出衷心信服的敬仰神情。其实,不只是李察吉尔,数十年来,世界各文明先进国家的高级政要及大学?相当多的知识份子,对达赖喇嘛的言行一直是很推崇的。我读了不少世界各地资深名记者对他的访谈稿,有些问题还真是问得相当尖锐,但是他从不逃避,他务实且开明,对过去藏族文化中阶级的不公深切检讨,对西藏争取文化自主的目标从来没有放弃过。他的对答又风趣、又得体,对维护人类福祉的期许,真诚感人!
再说,达赖喇嘛让我想起去年十月他应邀在神经科学学会做主题讲演的事件。那时候很多研究生命科学的科学家,包括我在内,都在问一个问题:他会赞同达尔文的演化论吗?他在演讲中并没有直接碰触演化论的问题,但显然的他非常了解这个问题对基督教创世纪论的挑战,也很清楚科学对生命的各种现象,也能更有系统的掌握基因传承与突变的机制。所以,他认为宗教不必去干预这些生命的探究,反而更应该鼓励科学家对生命的本质,要有更精细的描绘,然后把「设计」的问题,留待宗教的讨论。所以他勇敢加入神经科学家对「意识」与「智慧」的研究工作,以现代高科技(包括脑波、脑造影)的方法去界定如静坐、冥思、入定等不同意识状态的生理特征。他希望用科学方法解开世俗的神秘面纱。我真的觉得他是个很有智慧与勇气的人,他的自信是那样的自然!
最后,达赖喇嘛让我不得不联想到刚刚完成通车的青康藏铁路。我的问题也不得不带有哀伤的口吻:「铁路通了,火车来了,观光客一波又一波的涌进,那拉萨能保持它独特的传统风貌吗?」我想问的是:「中共摧毁不了的藏族文明,会在火车的呜呜声中产生质变,成为仅供观赏的图饰与布景吗?」
几年后,还有达赖喇嘛吗?也许这最后的问题使我们对人世间的变化,有一些茫然。但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抛回给达赖喇嘛本人,以他的智慧,他如何为我们开示?他如何对正在成长的年青人有所启发?我们应该再次仔细研读他的一生行谊,从中得到启发。从小到大到老,他从不因身处困境而萌退意,他会在苦难中再自修,以求建立更大的能量,广读群书,精研生命科学的涵义,然后,他试着重新整理旧文化中的教义,去迎接新时代的思潮。他从不要求青年人守旧;相反的,他要年青人在新的社会动态中,认识「自由、平等、博爱」的普世价值。所以,有了众多向学好善的青年人,达赖喇嘛就会无所不在,超越时空!
文∕曾志朗(中央研究院副院长)
《达赖喇嘛》这本书,怎么说呢,它更像是一本带着读者穿越时空的信札,每一页都充满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力量。作者的笔触非常精炼,没有多余的渲染,却能精准地捕捉到核心的精神。它并非在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而是缓缓展开一幅精神画卷,让你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 书中对达赖喇嘛内心世界的探索,让我印象深刻。它不是那种表面的介绍,而是试图去理解他作为一个人,如何在巨大的历史洪流中,始终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作者巧妙地将一些宗教教义和人生哲理融入其中,但又不会让人感到晦涩难懂,反而会引发读者对自己生活和人生的反思。 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把握。书中一些关于藏族文化、寺院生活、以及达赖喇嘛个人习惯的描述,都非常生动,让我仿佛置身其中,能够体会到那种独特的氛围。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让书中的人物更加立体,也让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提出的问题,或是达赖喇嘛在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它并非提供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鼓励你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它让我开始关注内心深处的声音,并思考如何才能活得更有意义。 这是一本需要慢慢品味的書,它不追求瞬间的震撼,而是给予你持续的启发。它像是一股清流,洗涤心灵的尘埃,让你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以及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如果你正寻求一种平静的力量,或是对人生意义有所困惑,这本书或许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启示。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达赖喇嘛》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总觉得这类人物传记可能会有些枯燥。但没想到,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作者的写作手法非常新颖,不是那种按部就班的介绍,而是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思想的探索。 它不只是在讲述达赖喇嘛的生平,更是在剖析他思想的形成过程。通过书中一些具体的事件和对话,我能清晰地看到,他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转世灵童,成长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精神领袖的。他对世界变化的敏锐洞察,以及他对和平的执着追求,都让我深受启发。 书中一些关于藏传佛教的讲解,用词非常浅显易懂,即使是像我这样对佛教了解不深的人,也能轻松地理解。作者并没有把这些复杂的概念弄得高深莫测,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方式将其融入到达赖喇嘛的人生经历中。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慈悲”的阐释。达赖喇嘛并非空谈慈悲,而是将它视为一种切实可行的生活方式。他教导我们,即使面对仇恨,也要以善意回应;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内心的乐观。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当今社会尤为宝贵。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达赖喇嘛,他不仅是一位精神导师,更是一位智者,一位和平的倡导者。它不是一本简单的读物,而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人生意义的深刻追问。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生活有了更积极的态度,也对如何与他人相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达赖喇嘛》真的让我眼睛一亮,好几度都看得我心潮澎湃。作者的叙事方式很有意思,不是那种枯燥的流水账,而是像在讲故事一样,一点一点地将达赖喇嘛的人生轨迹展现在我面前。从他还是个小男孩,被认作转世灵童,到后来成为流亡政府的领袖,那种面对巨变的坚韧和智慧,读来真是让人肃然起敬。 特别是书中对他在流亡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挑战的描绘,非常细腻。我能感受到他肩上背负的沉重,那种在困境中依然坚持信念,并努力将慈悲和和平的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不易。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现实的困难,反而通过生动的笔触,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领导者,他也会有彷徨,也会有挣扎,但最终选择用爱与理解去化解仇恨。 这本书的文字读起来很流畅,没有那种过于严肃或说教的感觉。反而像是和一位智者在促膝长谈,听他分享人生的感悟。书中穿插的一些小故事和轶事,都很有启发性,让我对藏传佛教的文化和哲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读完之后,感觉心灵上得到了一种涤荡,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和思考。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达赖喇嘛个人性格特质的刻画。他那种幽默感,还有他对每一个普通人的真诚关怀,都透过文字传递出来。在某些章节,我甚至能想象出他爽朗的笑声,以及他眼中那种对生命的热爱。这种平易近人的魅力,正是他能够获得如此广泛尊敬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总而言之,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一位宗教领袖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生智慧、关于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善良和勇气的指南。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慈悲”的含义,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力量。这本书值得反复品读,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评分这本《达赖喇嘛》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物的传记,更像是一次对生命智慧的深入挖掘。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充满了故事性,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其中。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达赖喇嘛个人成长历程的刻画。从他年幼时的懵懂,到承担起沉重的历史使命,再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非凡的领导力和影响力,整个过程的描写都非常细腻。书中没有回避他所经历的苦难和挑战,反而通过这些艰难的经历,展现了他非凡的毅力和智慧。 作者在处理宗教和政治议题时,展现了相当高的技巧。他能够将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局面,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同时又不失对达赖喇嘛精神层面的深入剖析。我从书中看到了一个始终坚持以和平与对话解决问题的人物形象,这在充满冲突的世界中显得尤为可贵。 书中穿插的一些他对世界局势的看法,以及他对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等议题的观点,都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他并非仅仅是一个宗教领袖,更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他对人类未来的忧虑和期盼,都通过文字真诚地传递出来。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慈悲。达赖喇嘛的一生,就是对这一理念的最好诠释。他教导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要保持善良、保持希望。这本书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会让你在浮躁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评分我最近在读的这本《达赖喇嘛》,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段漫长的对话。作者仿佛化身为一位孜孜不倦的倾听者,将达赖喇嘛一生中那些重要的时刻、那些深刻的思考,以一种非常朴实的方式呈现出来。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煽情,就是最真挚的叙述,最纯粹的智慧。 书中最打动我的,是它所传递出的那种超越国界和宗教的普世价值。达赖喇嘛的智慧,不仅仅局限于藏传佛教的范畴,而是涉及到如何面对苦难、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寻求内心的平静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课题,而他在书中给出的解答,既有深度,又非常实用。 作者在书中没有回避历史的复杂性,但也没有让这些复杂性冲淡了达赖喇嘛的核心信息。他始终坚持用慈悲和理解去回应一切,这种勇气和信念,真的让人佩服。我从书中看到了一个不屈的灵魂,即使身处逆境,也从未放弃对人类福祉的追求。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合理,它不是按照时间顺序一本正经地讲述,而是会跳跃式地将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内容穿插起来,但却能奇妙地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种非线性叙事反而更能展现出达赖喇嘛思想的连贯性和深刻性。 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平和”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是一种被动的状态,而是一种积极的选择,一种需要不断去实践的智慧。这本书就像一颗种子,在我的心里种下了对更美好世界的向往,也让我思考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