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旅人,是齣入西藏的行者,獨特的視域,在按下快門那一剎那,將天地大美凝結於此。
●薑振慶說:「現在,我更注重攝影自身獨特的語言,不喜歡騎牆於美術與攝影或文學與攝影的模稜兩可。我願以紀實的手法展現人本內涵,並追求瞬間的魅力和所拍攝主體內在與外延的張力」。
西藏,一個讓人夢魂牽繞的地方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文字與傳唱,似乎皆難以描繪齣這塊人間淨土,或許,僅有透過視象,還可以嗅到、感受到,那海拔五、六韆公尺,稀薄又冰冷的空氣、清靈又深邃的大地、純樸的藏民,以及那大片黃紅色、山腳下的瑪尼石堆、老者手上的轉經輪、彷若直達天聽的高山……,一幅人間佛國景緻。
觀看著薑振慶的攝影作品與隨手撚來的小品,你不會是個旁觀者,而是參與的當下。
1987年第一次進入西藏後,薑振慶從此魂牽夢縈的就是這個地方,近二十年來,隨著他心靈深處那份莫名的牽引,或者說幾近的執著,一年辛勤工作攢得的所得,就為瞭朝嚮他心中的聖山,於是,扛著相機像個攝影傢,亦像個行者,來迴十次,無懼的穿梭於衛藏、阿裏、康巴地區數十個縣與村落的牧場。甚至,他曾有的念頭是,辭去不錯的工作,就留在西藏吧!
居住西藏已三十年的畫傢韓書力於《西藏自在行》中寫到「西藏的誘惑是難以抵擋的,但這種誘惑又是有選擇、有判彆的,它隻對真正有『藏域情緣』的人纔能構成」,而薑振慶就是屬於這樣的人。也因此,藉由他的眼與心所建構齣的攝影作品與文字裏,是一份貼近當地生活的感動與真實,在《攝影西藏──尋找天地大美》書中第一單元「天堂,原來這麼近」,他書寫的文字,就像個從遠方歸來的旅者,坐在牆角、叨根菸,靜謚的空間中似乎放頌著老喇嘛低沉的持咒聲,如此平靜,於是旅者,娓娓道著那風貌韆變的聖山神湖、雪域明燈、眾僧蕓蕓、高原脊骨、西天淨土、舞天湧地、藏曆年的情境,以及在帕子地區,見著那如天仙般的紮西拉姆,女孩長的是如此齣眾,以至讓薑振慶稍稍忘卻因高海拔所帶來身體上的不適,他道「我看見瞭一雙明亮誘人的眼睛,驚喜不安的目光中流露齣城裏女孩難見的純樸、羞澀和憂鬱。」
第二單元「鏡頭下的故事」,是薑振慶獨特的西藏視域,1987年至2005年間,漫長的歲月裏,攝影傢不斷的焠鍊著自己的性靈,一次又一次的摸索、發現,進而再次掌握住所欲錶現的方嚮,他曾說「現在,我更注重攝影自身獨特的語言,不喜歡騎牆於美術與攝影或文學與攝影的模稜兩可。我願以紀實的手法展現人本內涵,並追求瞬間的魅力和所拍攝主體內在與外延的張力」。所以,顯見地,他的攝影作品愈來愈動人,黑白作品也開始增多。所拍攝的自然景觀中,精確的捕捉住天地間的瞬息萬變,喜馬拉雅山大景、雅魯藏布江的贊嘆、神湖的變化莫測,一張張令人屏息的天地大美,讓你無法移開目光;那穿著紅袍的喇嘛、繪於石頭上勇猛的大威德金剛、於荒野中飛舞的風馬旗、古寺,將你帶進遙遠的一方,平撫瞭心中的悸動;他把鏡頭大剌剌的貼近著藏民,孩子、牧羊漢子、作農事的婦女,鏡框中僅容納大大的臉與推疊著厚厚的藏服,以至於,作為觀者的我們,無處可躲,窺視的眼神與其相對,於是,細細的端詳,那被我們視為曬傷的黝紅皮膚,或純樸、堅毅,或憂懼的眼神,每張畫麵似乎都有著無盡的故事,攝影者寫下簡單的圖說,名字、年齡、有幾頭犛牛、羊、有幾個孩子,藉由這一點訊息,照片中的人物,與陌生的觀者,好像更增瞭一份交流。
西藏,早已成為薑振慶的生命泉源,亦是他的宗教,他說「雪山是禪,湖泊是禪,長河是禪,這裏的一草一石都是禪;我就是禪,從阿裏到藏北,從藏北到藏南,每當我忘情於按動相機快門時,總是這樣想。」
作者簡介
薑振慶
中國攝影傢協會會員、大連市攝影傢協會副主席。
1989年上海美術齣版社齣版瞭主拍的《西藏壁畫》、《西藏石刻》大型畫冊。
1990年被東方國際攝影藝術基金會、中國攝影傢協會評選?「全國十大青年攝影傢」。
1995年在美國紐約、颱灣颱北舉辦瞭「西藏風情」個人專題展,美國《紐約時報》副刊發錶瞭作品,並評述展覽的成功。
1999年《海蒼茫》攝影畫冊由中國美術齣版社齣版。
1999年榮獲中國攝影藝術最高奬一一第四屆金像奬提名奬。
2000年大連市人民政府授予大連市文藝創作最高奬一一金蘋果奬。
2004年榮獲中國攝影藝術最高奬一一第六屆全國攝影作品金像奬。
2004年榮獲遼寜省攝影藝術最高奬一一第一屆攝影金像奬。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作者的文字和攝影作品,共同構建瞭一個讓我沉醉其中的西藏世界。我一直對高原地帶的風土人情充滿好奇,而這本書則為我打開瞭一扇窗。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細膩,他不僅僅記錄瞭眼前所見,更將自己內心的感受融入其中,使得文字充滿瞭感染力。我仿佛能感受到他踏上這片土地時的激動,也能體會到他在麵對那些宏偉景象時的渺小與震撼。他對細節的捕捉也令人稱道,無論是藏民臉上深刻的皺紋,還是寺廟牆壁上斑駁的色彩,都被他賦予瞭生命和故事。這些微小的細節,共同勾勒齣瞭一個真實而鮮活的西藏。書中對一些傳統文化的介紹,也讓我對這個民族有瞭更深的瞭解。他們的信仰,他們的生活方式,都充滿瞭智慧和力量。這本書讓我明白,所謂“大美”,不僅僅是錶麵的壯觀,更是內心的寜靜與和諧。它讓我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有瞭新的認識,也讓我對生命本身有瞭更深刻的感悟。
评分從這本書中,我體驗到瞭另一種維度的“大美”。作者的攝影作品,不僅僅是技術的展現,更是情感的抒發。他鏡頭下的西藏,是如此的遼闊、純淨,充滿瞭力量感。我尤其被那些描繪自然景色的篇章所吸引,那些巍峨的山巒,那些深邃的湖泊,在作者的鏡頭下,仿佛擁有瞭生命,在靜默中散發著無窮的魅力。他善於捕捉光影的變化,將高原特有的那種明亮而又柔和的光綫,運用得淋灕盡緻,使得每一幅畫麵都充滿瞭層次感和空間感。除瞭壯麗的風景,書中對當地人文的記錄也同樣精彩。那些辛勤勞作的藏民,那些虔誠朝拜的信徒,他們的眼神中透露齣的堅韌與平和,讓我對生命的意義有瞭更深的思考。作者用一種尊重和體恤的態度去記錄,沒有居高臨下的審視,而是平等的交流和分享。這使得書中的人物鮮活而有溫度,仿佛觸手可及。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西藏的影像記錄,更是一次關於人類與自然、與信仰之間關係的深刻對話。它讓我看到瞭生命的另一種可能,一種更加純粹、更加深刻的存在方式。
评分終於捧讀瞭這本《攝影西藏:尋找天地大美》,盡管我尚未親自踏足那片神奇的土地,但通過這本書,我仿佛已經進行瞭靈魂的洗禮。作者的文字如同潺潺流水,細膩而富有情感,將他對西藏的深情凝視娓娓道來。他描繪的不僅是高聳入雲的雪山、湛藍如洗的天空,更是藏民們眼中那份虔誠與純淨。我尤其被那些關於古老寺廟的細節所打動,無論是酥油燈的光暈在壁畫上投下的斑駁光影,還是僧侶們低沉的誦經聲迴蕩在空靈的殿堂,都讓我感受到一種穿越時空的靜謐與莊嚴。書中對當地風俗習慣的描寫也極為生動,那些樸實的笑臉,那些世代傳承的信仰,都讓我對這片土地上的生命力有瞭更深的理解。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捕捉這些瞬間時,不僅僅是一名攝影師,更是一位心懷敬畏的旅者,他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瞭西藏最真實的呼吸。這本書讓我對“大美”二字有瞭更深刻的體會,它並非僅僅是視覺上的震撼,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升華,一種與自然、與信仰和諧共存的智慧。它激起瞭我內心深處對探索未知、感受純粹的渴望,讓我對未來的旅途充滿瞭期待。
评分《攝影西藏:尋找天地大美》這本書,讓我沉浸在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作者的文字和圖片,共同編織瞭一幅幅令人心動的畫麵。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充滿神秘色彩的地域有著濃厚的興趣,而西藏,無疑是其中最讓我著迷的一處。這本書沒有讓我失望,它以一種極其真誠的方式,嚮我展示瞭西藏的靈魂。我被那些壯麗的山川湖泊所震撼,但更讓我動容的是作者對當地人民的細緻描繪。那些淳樸的笑容,那些虔誠的眼神,都傳遞齣一種強大的生命力和對生活的熱愛。作者的文字,不是那種華麗的辭藻堆砌,而是樸實而富有情感的敘述,仿佛是朋友在跟我分享他的旅途見聞。他不僅描繪瞭西藏的美景,更記錄瞭他在這個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敬畏、感動和思考。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大美”不僅僅在於視覺的衝擊,更在於內心的共鳴。它引發瞭我對生活、對信仰、對人生的深刻反思,讓我感受到瞭前所未有的寜靜和力量。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一次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震撼。我一直對西藏有著一種莫名的嚮往,那種神秘而又遙遠的美麗,總是在腦海中縈繞。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所有的好奇和想象。作者用他獨特的視角,捕捉到瞭西藏最動人的一麵。那些山川湖泊的壯麗,在書中得到瞭極緻的展現,每一張圖片都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古老的故事。我最喜歡的是關於藏民生活的描繪,那些淳樸的麵孔,那些充滿智慧的眼神,都讓我感到一種發自內心的溫暖。作者沒有刻意去渲染,而是真實地記錄,這種真實反而比任何修飾都更能打動人心。我仿佛能聽到草原上的風聲,聞到寺廟裏的檀香味,甚至感受到高原陽光灑在臉上的溫度。書中對藏傳佛教的解讀也讓我受益匪淺,那些復雜的儀軌和深邃的哲學,在作者的筆下變得易於理解,也讓我對這片土地的信仰有瞭更深的敬意。它不僅僅是一本攝影集,更是一次關於生命、關於信仰、關於和諧的深刻探討。看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心境也變得更加開闊寜靜,仿佛也經曆瞭一次西藏心靈之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