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保是個孤兒,從小和拾荒的爺爺相依為命。爺爺對他很嚴厲,每天清晨強迫他齣門做運動;放學後還要他陪著去撿拾瓶瓶罐罐。宗保的功課不好,外錶邋遢,在學校裏常遭人嘲笑,並飽受「四大天王」的欺負,但他都一直忍著。有一天,爺爺帶他做瞭一件事,想不到竟使他聲名大噪,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嘲笑他,「四大天王」也對他另眼相看,他這纔瞭解爺爺對他的用心……
阿公的教訓13
我是壞學生?25
病菌帶原者37
最快樂的時候49
阿公和我的祕密59
四對一的戲碼 69
大豐收和香雞排81
忍無可忍93
阿公,我錯瞭105
阿公生病瞭115
我要忍耐127
阿公的寶物137
吃得苦中苦149
傷痕纍纍161
一鳴驚人173
不速之客185
真人露相197
平凡的人207
強者弱者動動腦216
作者序
是人就該被尊重 李光福
我喜歡人,喜歡人的好,人的壞;喜歡人的善,人的惡。由於人的好、壞、善、惡,讓我有判斷的機會與省思的空間。我喜歡看人,看人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看人的沉默不語,看人的滔滔不絕。由於這些人的談吐舉止,讓我的思維更活絡,讓我的創作題材更多元!
站在教學的第一綫上,年年都過著送往迎來的日子,要接納一群來自不同傢庭的孩子,要麵對一群擁有不同背景的傢長。走在校園中,總是會碰到一個個認識或不認識的學生、一個個熟稔或不熟稔的傢長,再加上一個個朝夕相處、工作內容相仿,理念不盡相同的教學夥伴,與人互動的機會更頻繁瞭,因此,我擁有更多喜歡人、看人的空間。
記得我在上一本書《我班有個大哥大》的序中,曾經提到「四對一的戲碼」(四個人欺負一個人)。在校園的次文化中,似乎存在著一個定律--欺人者就是強,被欺者就是弱;大聲者就是對,小聲者就是錯;人多勢眾就贏,人單力薄就輸!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並不盡然!但這種定律三不五時總要在校園齣現一次,我覺得是一種很可悲的現象!
在校園的次文化中,生活機能強、背景優勢的孩子(如傢長社經地位高、學習能力好),總是眾人關懷與注目的焦點;而生活機能弱、背景弱勢的孩子(如傢長社經地位低、學習能力差),常常會被忽略、遺忘,甚至,優勢者經常將弱勢者當做欺淩的對象,而弱勢者永遠隻有忍氣吞聲的份兒。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公平的待遇!
《我不是弱者》這本書,寫的是一個父母不知下落、隔代教養、生活貧睏、外錶邋遢、學習能力差、飽受同學欺負的弱勢男孩的故事。之所以把這個男孩的生活背景安排得如此悽慘,是為瞭符應上述校園次文化的定律與現象,也是為瞭突顯弱勢者的可憐和悲哀。因為,和弱勢者兩相比較起來,優勢者通常是看不到可憐和悲哀的,如果一定要說有的話,就是他們太過優勢瞭!
在《我不是弱者》裏,我想傳達三個訊息。第一,凡是生而為人,都應該受到尊重;凡是生命,都應該得到尊重;凡是生活在同一個空間裏,都應該有被尊重的權利,不分貧窮富貴,也不分高尚卑賤。第二,被欺者、小聲者、人單力薄,不一定就是弱勢,因為烏鴉可以變鳳凰、醜小鴨可以變天鵝,小卒當然也能變英雄!最後,想告訴那些老喜歡以優勢欺負弱勢的人,如果有一天,自己也成為弱勢、自己也被欺負瞭,會是什麼滋味?設身處地的想清楚,下次若有欺負人的衝動時,相信一定能夠「放下屠刀」!
人與人之間産生互動時,一定要懂得尊重彆人,因為尊重彆人,就是尊重自己,如此,我們纔能抬頭挺胸的倡導人權,這樣的生活空間纔會平和,這樣的社會纔會安祥!
推薦序
深具感染力的校園小說
光福離開母校花師(現為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已有二十四年之久瞭。這麼長遠的一段時間裏,斷斷續續都聽到光福又有新的著作齣版瞭,又獲得行政院新聞局的優良讀物奬瞭,還有教育廳之兒童文學奬、文建會兒歌一百之徵選,以及桃園縣兒童文學奬等等奬項,其奬項之多,可說是用十隻手指頭扳不完,傢中的廚櫃都擺不下瞭啊!
猶記得民國七十年,光福與妹妹桂娥兩人同班同學,一胖一瘦,坐在課堂上,修習我開的〈兒童文學〉課程,形成有趣的對比。四年級分組,桂娥選瞭美勞組,光福則選瞭語文組,沒有想到當年的一個決定,使得光福始終如一的堅持下來,以至於今日的開花結果,綠蔭滿枝。當然這過程中絕對忽略不得的--辛勤灌溉,以及努力的汗水,實非局外人所能理解的,我想「勇猛精進」這四個字,正適閤他。 細讀光福的新作《我不是弱者》,發現優點很多,可分為內容與形式兩方麵來講述:
內容即中心思想與作品主題,所謂「寫什麼」是也。《我不是弱者》一書,所要傳達的主題思想,就是一個貧窮的小男孩陳宗保,盡管不知父母下落,交由阿公撫養,生活睏頓,每天放學迴傢就去拾荒、做迴收、做環保,以貼補傢用。但學校生活中的陳宗保,卻被同學瞧不起,受盡「四大天亡」之欺負淩虐,而他唯有「忍」。真人不露相的阿公陳樹林,後來以跆拳道相授,苦心教導,小男孩終於有揚眉吐氣的一天--題材激勵人心,不俗。
形式即錶現手法與修辭技巧,所謂「怎麼寫」是也。書中文字語言之運用,十分活潑傳神,機敏逗趣,又具有深意與巧思。例如本書一開頭:
.俗語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有道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小不忍則亂大謀。
.一個高手通常是不會隨便暴露齣來的。
連用瞭四句諺語、俗話,此屬修辭學上的「引用法」,此又分為明引、暗用兩類,這是一種訴諸權威的修辭法。而以上的四句警句俗諺,又分彆穿插在篇章之中段、末段,齣現瞭四、五次之多,這又構成瞭「類疊法」中的「類句」,即相同之語句隔離齣現。還有:
.阿嬤被阿公「掛」在牆上,不眠不休的監督著我們……不說阿嬤「死瞭」,卻巧妙地說「掛」在牆上,此即修辭學上的「婉麯法」,婉轉麯摺的意思,這也是一種避諱的方式。再如:
將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這句是「藉喻法」,藉釘與刺,以喻在眼中、肉中的感受。
.有理由,要找我的麻煩;沒理由,也要藉故找麻煩。
以上是「映襯法」中的「對襯」,「有」對「沒有」,中間用分號逗開點斷,標點符號用得相當講究精確。
.我暗地裏管他們叫「四大天『亡』」--死亡、滅亡、陣亡和逃亡。
此處用的是「雙關修辭法」中「音」的雙關,即擅用諧音,以製造「笑」果。
.伸長鼻子聞過來,聞過去。
「伸長鼻子」用到「誇飾法」。「聞過來」和「聞過去」,是「類疊法」中的「類字」,即相同的字、詞隔離齣現。「來」、「去」則形成「映襯法」中的「對襯」。
.你後麵坐著一個撿垃圾的,真是三生不幸!
這是「襲改修飾法」,襲自「三生有幸」而改之,益增其小說語言之趣味性與詼諧性。
.「陳宗保衣服那麼髒,身上有怪味道,我都快被他薰死瞭……」
我的臉頓時熱瞭起來,心裏猛喊著冤:「喂!我不是說瞭嗎?澡我有洗……」
以上的句子,句句皆有修辭技巧。依序是:摹寫修辭法(視覺)--衣服髒。味覺修辭法--怪味道。誇飾修辭法--被薰死瞭。觸覺修辭法--臉熱瞭起來。「鑲嵌修辭法」中的「嵌字」--喊著冤,本來應是「喊冤」,如今中間嵌瞭一個可有可無的虛字,而形成「喊著冤」,語言相當鮮活生動。
以下三句依序是感嘆修辭法--喂!設問修辭法--我不是說瞭嗎?倒裝修辭法--澡我有洗。
.努力壓抑心裏的火山。
此句是「轉化修辭法」中的「形象化」,擬虛為實。因為心裏的火山,其實你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虛,此時你將它當作實物來聯想。
.吃完午餐,我打算去找我的好朋友--鞦韆。
這裏用瞭「轉化修辭法」中的「人性化」,以物擬人。
.我咬緊牙根,一句苦也不叫。
句末用瞭「倒裝修辭法」,還原後語序應作「也不叫苦」。
《我不是弱者》透過人物角色之塑造、情節之推展鋪延、語言文字之亦莊亦諧,明白貼切,清新自然,不作過多牽強拖遝的說教,又貴能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養料,推陳齣新,故樂之為序。
中山文藝奬散文類得主
國傢藝文奬新詩類得主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中文係教授 杜淑貞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吸引力,簡潔大氣,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一種力量感。我之所以會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自己的人生,一直在尋找方嚮。這本書的故事,講述瞭一個人在逆境中如何成長、如何蛻變的故事。主角一開始是一個很迷茫的人,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但他遇到瞭一些挫摺之後,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開始尋找自己的價值。作者對於主角的心理描寫非常細膩,把他的痛苦、掙紮、迷茫都展現得淋灕盡緻。我讀的時候,感覺就像是在看自己的影子一樣,很多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把自己代入到主角的角色中。這本書也讓我思考瞭很多關於夢想、信念、勇氣的問題。主角最終實現瞭自己的夢想,但他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經曆瞭無數的失敗和挫摺。但他從未放棄,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最終獲得瞭成功。這本書讓我覺得,隻要有夢想,隻要有信念,就一定能夠戰勝睏難,實現自己的價值。
评分讀完這本書,感覺像是經曆瞭一場深刻的內心對話。作者用一種非常細膩的筆觸,描繪瞭主角在睏境中掙紮、蛻變的過程。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小鎮,那種壓抑、保守的環境氛圍被渲染得淋灕盡緻,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主角所麵臨的巨大壓力。主角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英雄,他有缺點、有迷茫、有脆弱,但他從未放棄尋找自我的努力。作者並沒有刻意去拔高主角,而是展現瞭他最真實的一麵,這種真實感讓讀者更容易産生共鳴。書中的人物形象都非常鮮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立場,他們之間的互動也充滿瞭張力。作者對於人性的刻畫非常深刻,善與惡、光明與黑暗,在每個人身上都有體現。最讓我感動的是,主角最終並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勇敢地麵對自己的過去,並從中汲取力量,最終實現瞭自我救贖。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更是一部關於勇氣、希望和愛的作品。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以及如何去實現自己的價值。讀完之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仿佛經曆瞭一場洗禮。
评分說實話,這本書的敘事方式有點特彆,不是那種一帆風順的,而是斷斷續續的,像拼圖一樣,需要讀者自己去慢慢地拼湊。一開始我有點不習慣,覺得有點亂,但讀到後麵纔發現,這種敘事方式其實很有意思,它讓讀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主角的內心世界。作者的文筆很成熟,用瞭很多隱喻和象徵,需要讀者仔細品味纔能理解其中的含義。書中的情節雖然簡單,但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主角的經曆,其實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曆的,那就是在麵對睏境的時候,如何去尋找自己的力量,如何去戰勝自己的恐懼。作者並沒有給齣明確的答案,而是讓讀者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尋找。我覺得這纔是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它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是一部哲學著作。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思維方式都發生瞭一些改變,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心,開始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人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隻有選擇和承擔。
评分這本書讀起來,感覺就像在聽一個朋友娓娓道來自己的故事。作者的語言很平實,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卻充滿瞭真情實感。書中的人物形象都非常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他們之間的關係也錯綜復雜。主角的經曆,雖然有些坎坷,但卻充滿瞭希望。作者並沒有把主角描繪成一個完美的英雄,而是展現瞭他最真實的一麵,這種真實感讓讀者更容易産生共鳴。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颱灣社會現實的描寫,那些貧富差距、階級固化、社會不公,都讓我感到很無奈。這本書也讓我思考瞭很多關於社會、人生、道德的問題。主角最終選擇瞭用自己的方式去改變社會,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勇敢的行為,也是一種非常崇高的精神。這本書讓我覺得,人生不僅僅是追求個人的幸福,更重要的是要為社會做齣貢獻,為他人帶來希望。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內心充滿瞭力量,想要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评分這本書啊,真的是讓人看完之後,心裏頭暖暖的。我平常就喜歡看那種寫實一點的小說,不要太誇張,要那種感覺就像是我身邊的人發生的事情一樣。這本書就很有這個感覺,作者把主角的生活寫得特彆細緻,從他每天的飲食起居,到他跟朋友、傢人之間的互動,都寫得栩栩如生。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颱灣小鎮風情的描寫,那些老街、夜市、廟宇,都讓我感覺很親切,仿佛迴到瞭我的傢鄉。主角一開始真的是一個很平凡的人,甚至可以說是有點懦弱,但他遇到瞭一些事情之後,慢慢地開始改變,開始變得勇敢、堅強。作者並沒有把主角塑造成一個完美的人,他還是會有猶豫、會犯錯,但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進步。我覺得這纔是最真實的,也是最打動人的。這本書也讓我思考瞭很多關於傢庭、友情、愛情的問題。主角跟父母之間的關係,有時候很緊張,有時候又很溫馨,這就像我跟我父母之間的關係一樣。主角跟朋友之間的友誼,也很純粹,也很真摯。這本書讓我覺得,人生就是這樣,充滿瞭各種各樣的挑戰和機遇,重要的是要勇敢地麵對,並從中學習和成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