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喜欢看漫画吗?您知道什么叫「老古人言」吗?客家谚语漫画运用浅显易懂的语法,加以浅解,并且搭配小短文及诙谐逗趣的漫画,将客家人的老古人言─谚语,介绍给大家,让大家对于祖先的智慧有更深刻的体悟!
本《客家谚语漫画》丛书系列,系作者黄永达自《台湾客家俚谚语语典》中各挑选100则谚则,再做进一步的拼音及浅释与应用例的撰写,并邀请漫画家张圣毅与林明锋先生绘制漫画,是全威创意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系列(教示类、讽世类、师傅话)的客家分类谚语漫画辑的第一集。
每本书历经资料蒐集、考证解释、创思绘图及编辑校稿。谚则内容以「四县腔」作通用拼音法之拼音,谚语是以其「释义」及「意义」为主作说明。大多是平时在言谈中适时使用的谚语,日久自可熟能生巧。
祖先的智慧─客家谚语,透过教示类、讽世类、师傅话谚语的释义与漫画的结合,不只增添浓厚的客庄风味,更在平日的言谈中增加贴切而生动的逗趣,若能将客语丰富的内涵推广到社会,得以更真实、更趣味、更深厚的呈现客语之美,这是一般谚语丛书所无法做到,值得推荐给广大读者分享及一窥其奥。
作者简介
黄永达
1945年生
花莲凤林客家人
杨梅坜黄屋家族
花莲县凤林国小、初中、花莲高中、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系毕,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电机工程博士,曾任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电机资讯学院院长,担任台湾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通识课「客家语言与文化」教授九年迄今。 主持电台客语节目十五年,曾任宝岛客家公益电台创台台长两年,担任各文化营、师资培训班、乡土文化讲座、及大学通识科有关客家史地与文化课程教授十数年,代表作有「台湾客家读本」、「台湾客家俚谚语语典」、「恋恋客家.连连客庄」,并曾发表有关媒体科技、在地人文、通识教育、客家社区与宗族、客庄人文的互动与变迁、客家祠塔建筑碑文之文艺美学等课题的学术论文十余篇,经常应邀至各大学及社团演讲,并在各报章杂志发表有关科技、社会、人文的时事评论。曾获北美客家台湾语言文化基金会等共同颁授的2004年「客家台湾文化奖」、行政院客家委员会颁授的2007年「客家杰出贡献奖」。
自序
从小在与隔壁邻里、远亲近戚接触时,或是听父母亲与与长辈们谈天说地时,经常听到非常有意思的俚俗语、谚语,只是因年少关系,并没有特别留意,后来到北都会区及桃竹苗地区求学、工作、来往,很多的时间会回到祖居地及绝大部分宗族及亲戚居住地的新屋、杨梅坜、伯公岗及湖口一带,无论是平常陪同父母亲访亲探长辈,或是参加亲友家的婚丧喜庆,庙会祭祀等活动时,听到很多很有意思的俚语及谚语,有些让人会心一笑,有些直教人拍案叫绝,有些极富地方山川人文风情,有些包涵深沉的人生义理。在言语中参杂俚语、俗语与及谚语像是家常便饭,无时无刻顺理成章就说了出来,一直就引起对语言本就极有兴趣的着者特别的注意。
近十几年来,因为在地人文的抬头与重建,相当多的有识人士,将很多有关台湾各地的风土人情、成语俗谚,整理成册发行,有的是关于福佬语系的,有的则是关于客家语系的,真可谓琳瑯满目。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笔者所熟悉的谚则,甚至有的是福佬语系的与客家语系的一样或类似,只是发音不同而已,例如,「看人食肉,毋通看人剖柴(木)」、「食无三把蕹菜(三粒黄豆仔),就想要上西天」、「大鼎未滚、细鼎沖沖滚」(大镬未滚,细镬咆咆滚)。不少谚语则意义同,用词则有些出入,例如,「呷饭呷到流汗,做事做到畏寒」,客谚则是「食饭打赤膊,做事寻衫着」;「暗时全步数,天光无半步」,客谚则是「暗夜想的千条路,天光本本磨豆腐」。像这种福佬、客家相同或类似的俚谚语还不少,可能是无论福佬庄、客庄,大家都有相同的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吧。
台湾各地客庄都有非常丰富的俚谚语,属伦理、处世、教示类的谚语大体相当一致。谚语是认识隐性文学最好的资料,也是认识台湾常民生活中相当重要的管道,这种常民生活的语言,能够保存台湾人民传统的生活习性与风格,记录了常民最纯真的声音及祖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应予以保存与发扬。这些成谚语都有其地方性与时代性,有些因为共同的生活经验,还可能採自福佬语者,但经过时空的过程,都已深深植入在客庄的生活语言,不只在言语上增添了表达的精准度、趣味性和文化性,成为普遍的语言,甚至在做人处世的态度上,成为一种训勉、准绳和无形的规范,深入家庭与社会生活。属于教示意义的谚语尤其如此,它是客庄人历代累积传承下来的经验结晶,也是社会共有的重要文化资财,吾人称之为「祖先智慧」,一点也不为过。
本在编写之际,先父母及众多的亲戚朋友、邻里隔庄,他们在家居生活、待人处世、过庄寻聊当中,呈现的客庄生活内容,是我在本教示谚语中,注入客庄情感与客庄经验最重要的泉源。在包含耕稼的工作场合、客庄人婚丧喜庆的场合、过家聊天说地的场合,言谈之间,不时随口使用隽永而极富人生义理的教示类谚语,更是我最重要的「参考书」与资料来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笔者投入了整个的客庄经验、土地情感、客语情怀以及文艺的喜悦来一一下笔的,这显然与编写一般书籍有相当的不同,本谚语漫画集的字里行间,搀和着太多的客庄情感及客庄生活美学经验。
本教示类谚语漫画集精选100则,皆以「四县腔」作通用拼音法之拼音,因为篇幅也有限,无法对一则谚语,同时使用三、四种腔调拼音,再者,谚语还是以其「释义」及「意义」为主。多记,多多在言谈中适时使用谚语,日久自可熟能生巧。常在言语中适切加入俚谚语,不只增添浓厚的客庄风味,更在言谈中增加贴切趣味而活泼的谈助,何乐而不为。
由着者作谚则的挑选、拼音、浅释及现代解释,由全威创意媒体公司的张圣毅先生构思、绘制漫画、图文美工,郑善恩小姐作文字润笔与图文编辑,黄义先生作行政管理上的工作,以四人的设计编辑团队,共同创作并推出了本谚语漫画辑,往后也将陆续推出一系列的客家分类谚语漫画辑。吾人期盼的是透过谚语的精辟释意与生动漫画的结合,将客语的精华一祖先的智慧一一推展到社会各阶层、各角落。
本谚则历经资料蒐集、考证解释、创思绘图及编辑校稿,工作相当繁琐费时,有些教示谚语的释义可能有人认为并不十分贴切,也有些拼音可能并不精准,但事实上,一个谚语的使用范围本身并非十分窄限,各地发音也都已在地分殊化。若尚有谬误、释意不明、或打字错误及其他未能尽善之处,深盼读者专家不吝指正,俾再版时,本教示谚漫画辑能丰富、更趋尽善尽美,则实感激不尽。
二○○六年初夏 黄永达于台北谷亭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