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一直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城市,迄今魅力不减反增,但它却是在「第二帝国」时期,才翻身成为我们今日所知的现代性样板。在一八四八到一八七一年两次失败的革命之间,巴黎经历了一场惊人的转变,俗称「巴黎大改造」。奥斯曼男爵,传奇的巴黎首长,一手打造巴黎的外观,以今日巴黎四处可见的林荫大道,取代了昔日的中世纪地图,巴黎才变成今日如梦如幻的巴黎。这段期间也兴起 了以高级金融为主体的新资本主义形式,以及现代的大众消费文化。城市外貌及社会景观的遽变,带来崭新的现代主义文化,同时也胁迫巴黎沿着阶级的界线断裂,结果是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的兴起,以及随后的血腥镇压。
巴黎为何成为巴黎?哈维的全景式观照与戏剧式的叙述,使得阅读本书一直充满着张力。本书与卡尔.休斯克《世纪末的维也纳》,允为研究现代都市兴起的两大历史杰作。
作者简介
大卫.哈维David Harvey
世界知名的批判性知识分子。他有十本作品,包括《后现代性的状况》(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社会正义与城市》(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资本的空间》(Spaces of Capital)、《资本的限制》(The Limits to Capital)与《新帝国主义》(The New Imperialism)。之前多年任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与牛津大学,现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研究中心(CUNY Graduate Center)与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译者简介
黄煜文
1974年生,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为专职译者,译着甚丰。
重要译作有《论历史》、《世纪末的维也纳》、《肉体与石头》、《孩子的历史》(以上为麦田出版);《错的是我们,不是我:家暴的动力关系》、《惩罚与现代社会》、《你的权利从哪里来?》(以上为商周出版)。
导论:与过去决裂的现代性
第一部分 表述:巴黎 1830 - 1848
第一章 现代性的神话:巴尔札克的巴黎
第二章 梦想身体政治:革命政治学与乌托邦构想,1830 - 1848
第二部分 物质化:巴黎 1848 - 1870
第三章 序幕
第四章 空间关系的组织
第五章 金钱、信贷与金融
第六章 租金与地主
第七章 国家
第八章 抽象与具体的劳动
第九章 劳动力的买卖
第十章 妇女的状况
第十一章 劳动力的再生产
第十二章 消费者主义、景观与休闲
第十三章 共同体与阶级
第十四章 自然关系
第十五章 科学与情感,现代性与传统
第十六章 说词与表述
第十七章 都市转变的地缘政治
第三部分 尾声
第十八章 建造圣心堂
注释
参考书目
谢辞以及提供图文的单位与人士致谢表
索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