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24
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江西修水人。幼承家学,就读于上海复旦公学,后由公费资送赴日,又游学欧美。博通多国的语言文字,以外文资料与中土旧籍相参证,多所创获。民国十五年学成回国,应清华学校之聘,为国学研究院导师,与梁启超、王国维齐名。...
「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这是陈寅恪先生一九二七年为纪念王国维逝世而写的诗句,我想用它来指代我们对陈寅恪那一代人的怀念与敬意。自然,我们这一代绝没有资格说什么「私谊」,但在内心深处,当永远有对他们之怀念与景仰之情的—只因为今天的时代几乎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或者说即使有了大师也不知理解与珍惜的时代。
郁达夫当年为纪念鲁迅逝世写过这样充满沉痛的话:「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之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郁达夫的话是否已经过时,自然可以讨论,但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试验:看看今天的青年人还有多少人知道陈寅恪是谁、王国维投水自尽是哪一天以及是否知道今年是鲁迅逝世七十周年,我想那结果会令人失望罢。
因此,作为一个在高校任教的教师,我常常感到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尽管对于「超女」以及诸如此类的现象我能给予最大限度的理解甚至支援,但从青年学子那?得到的回报却常常少得可怜—他们并不因为上一辈的宽容而就表示出对那些在他们看来已经「过时」之人物的兴趣:在他们眼?,陈寅恪乃至鲁迅等远不如周杰伦更有吸引力。
是他们错了,还是我已过时?所谓的代沟难道根本无法消除?
于是,我常常想:面对这样的现实,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在真正绝望之前,是否还有必要再做点什么?这,也许就是这部书稿问世的动机,—但愿还会有一些青少年来读它,并借此唤起他们对上个世纪中国文化史上那些堪称大师级人物的兴趣。倘如是,余愿足矣。
十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走近陈寅恪,并最终把我的博士论文题目定为「陈寅恪与中国文化」。作为一个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这个题目似乎有越界之嫌。不过我的导师王铁仙先生并没有因此让我更换题目,而是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并在我写作过程中多次给予关键性的指导。我当年的硕士导师—山东师范大学的张蕾先生,也非常赞同我从事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研究。我更不会忘记,在我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着名学者钱谷融先生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给予我的热情鼓励和肯定。答辩委员会其他各位先生:范伯群、朱东霖、吴中杰、潘旭澜、殷国明、姚春树、王铁仙等,也都出于对后进的关怀和鼓励,对论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一致同意我通过答辩。对此,我当永远铭记在心。诸位先生的关怀,一直激励我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走下去—尽管限于个人才力不逮,走得相当艰难。
现在呈现给读者的,就是继《陈寅恪与中国文化》之后,又一部关于陈寅恪学术思想以及陈寅恪与其同时代人关系的专着,算是我这些年来有关研究的一个总结。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不少学术界前辈给予了热心的鼓励与指导,同时也从不少学术界同行那?得到很多启示与教益。对此除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一一注明外,也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外,在写作方式上,为了做到尽量通俗易懂,在内容和表述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愿还不算是失败。
第一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
不求学位的游学生/ 7
陈寅恪与哈佛三杰/ 14
看歌剧与吃面包的选择/ 22
生死之交两吴生/ 28
梅光迪说多做少/ 37
陈寅恪冷说爱情/ 42
陈寅恪大宴东方楼/ 47
冷眼旁观滚滚红尘/ 53
陈寅恪与吴宓的精神导师│白璧德/ 62
二马之喻与骡马情结/ 69
吴雨僧热心做冰人,陈寅恪受命拟成家/ 75
爱君深亦负君多/ 82
占卜与学者的命运/ 110
陈寅恪妙对难后生/ 116
吴宓爱写落花诗/ 133
第二辑 往来有鸿儒,谈笑无白丁/ 141
同时代人笔下的王国维/ 143
清华国学院的候补导师│吴秋辉/ 166
吴宓的自杀情结/ 169
四位大师与四副輓联/ 177
梁启超与浏阳二杰/ 184
钱唐真合是吾乡/ 193
陈寅恪和朱师辙的杭州情结
伟大而尴尬的私奔/ 207
鲁迅与许广平携手南下前后
鲁迅的照片、濯足及其他/ 226
从胡适的怪梦说起/ 233
快乐并苦恼着的杨遇夫/ 237
爬来爬去的钱玄同/ 243
《学衡》的保姆│刘伯明/ 247
从吴宓赞美茅盾和徐志摩谈起/ 253
梁漱溟与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266
看看这一个小指头/ 280
从梁漱溟一九六○年到农村的一次视察说起
义宁归来话沧桑/ 286
陈寅恪先生故里印象
第三辑 从黑暗中打捞光明/ 293
管隙敢窥千古事,毫端戏写《再生缘》/ 295
颂红妆与《红楼梦》/ 306
《柳如是别传》与陈寅恪的才女情结/ 317
回首卅年题尾在,处身夷惠泣枯鱼/ 320
一谈陈寅恪的中国知识份子观
奇异的比较:文人与女人/ 346
二谈陈寅恪的中国知识份子观
纯净的耻辱与高贵的复仇/ 368
三谈陈寅恪的中国知识份子观
高力士的橄榄与杨贵妃的荔枝/ 382
陈寅恪学术研究中的失误与偏颇/ 387
事如春梦了无痕/ 402
陈寅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陈寅恪眼中的新文化运动/ 425
说不尽的陈寅恪/ 449
二十年来陈寅恪研究述评
主要参考书目/ 505
后 记/ 510
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