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靜的棲居,風雅的情調,古典的意象,卻不乏可觸摸的曆史,這就是江蘇。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煙花。三月。揚州。已成江蘇旅遊的固定模式,時間地點和景象,缺一不可。瘦西湖、個園、何園、再加上精緻奢華的淮揚菜,揚州曾經的繁華依然可以觸摸得到。
同樣宜古宜今的南京城,是江蘇省的省會,建城將近二韆五百年之久,曾是六朝勝地、十代名都。古老的秦淮河玉帶般蜿蜒舒展。立於兩岸,眼前宛然是曆史悠悠流過;點綴兩旁的玄武湖和莫愁湖靜如處子,似在幽然傾訴;中山陵依山而建,結構嚴整;夫子廟建築群古色古香,人文與大氣的自然景觀構成瞭南京獨特的城市風格。
古典園林與水鄉古鎮是到江蘇不可不看的兩大特點。想要欣賞中國園林設計的精彩與妙處,就得走一趟蘇州:拙政園、獅子林、留園、滄浪亭、網獅園、耦園、五峰園等,都是南方園林的傑作。此外,看江南水鄉又何必再覓他處,周莊、同裏、甪直、韆燈、木瀆等,這些古鎮水多橋多,民居建築白牆黛瓦。遊客坐在船上,在兩邊古老街道相夾的窄窄水道中前行,體會「小橋、流水、人傢」的真實感覺,因為它們依舊的鮮活,更令人多瞭些許的嚮往。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自然不會浪得虛名,蘇州的好處也不止於園林;與湘、蜀、粵綉同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綉的蘇綉;集江、河、湖、洞、園之美於一身,素有「吳中勝地」美稱的無錫小城;以紫砂器皿而名聲遠播的宜興;看常州古城的遺址。如果隻是蘇南地區的匆匆過客,那麼就到蘇州城的玄妙觀,聽一麯評彈、買一塊蘇綉,最重要的是不要錯過一頓美食——蘇州菜。
本書特色
1.在地觀點:
大量來自當地人的第一手觀察,景點推薦與特彆提醒,讓你貼近這片充滿古典詩意的地方。
2.背景知識深入:
專文介紹江蘇地理、氣候、曆史等各麵嚮特色,讓你在齣發前對當地人文地理知識快速掌握。
3.旅遊資訊詳實:
齣發前需掌握的食、衣、住、行等資訊與預算花費都給齣具體建議,並羅列交通、住宿、餐飲、娛樂、購物等地址與電話,方便查詢。
4.分區導覽與區域地圖:
附上各區細部地圖,一網打盡所有景點。
5.附錄:
江蘇特色路綫推薦。
江 蘇
如何使用本書 2
鏡花水月的世界 11
● 解讀江蘇 12-28
地理 14
曆史 18
大事記 26
● 江蘇專題 29-62
江南水鄉孕育的吳文化 29
蘇州園林——中國文人山水之園 33
崑麯的舊夢前塵 38
畫意江南 43
淡而不薄,淮揚菜 48
秦淮水逝,八艷留跡 53
七星拱照硃氏陵 59
● 準備齣發 63-70
旅行與季節 64
旅行與交通 66
住在江蘇 67
吃在江蘇 68
預算 69
南京地區 71-97
蘇南地區 91-164
蘇州、無錫、宜興、江陰、常州、鎮江
蘇中地區 165-198
揚州、泰州、南通
蘇北地區 199-230
徐州、連雲港、宿遷、淮安、鹽城
● 附錄:江蘇特色路綫推薦 232
讀完這本《人人遊中國(6)》關於江蘇的部分,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書裏對南京的曆史人文描寫,簡直是蕩氣迴腸。從六朝古都的金陵城垣,到近代風雲變幻的總統府,再到現代都市的活力四射,每一個時代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明孝陵和中山陵的章節,它不僅僅介紹瞭建築本身,更深入地探討瞭明太祖硃元璋和孫中山先生的曆史功績以及他們對中國曆史進程的影響。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感染力,讀到“鍾山龍蟠,石頭虎踞”這樣的詩句,仿佛能親眼看到當年的繁華景象。書中對於揚州瘦西湖的描繪,也讓我心馳神往,那“垂柳依依,波光瀲灧”的畫麵感十足,讓我迫不及待地想去親身體驗那份江南獨有的婉約與秀美。它還介紹瞭一些鮮為人知的古鎮,比如同裏、周莊,但不同於那些韆篇一律的介紹,這本書挖掘瞭這些古鎮背後更為深沉的文化底蘊,以及當地居民的生活哲學。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品一杯陳年的佳釀,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體會到江蘇深厚的曆史積澱和獨特的江南韻味,讓我對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有瞭更深刻的感悟。
评分我一直以來都對曆史悠久的古鎮情有獨鍾,而江蘇,作為中國江南水鄉的代錶,自然是我的心頭好。《人人遊中國(6)》這本書,對江蘇的古鎮的描繪,簡直是把我帶入瞭那如詩如畫的水墨畫捲之中。它不僅僅是羅列瞭周莊、同裏、烏鎮等幾個大傢熟知的名字,而是深入挖掘瞭每一個古鎮的獨特韻味和曆史故事。書中對江南水鄉的交通方式,比如搖櫓船、小橋流水人傢的生活場景,描寫得淋灕盡緻,讓我仿佛能聽到船夫的吆喝聲,感受到水波輕柔的拍打聲。它還特彆介紹瞭每個古鎮的建築風格,比如白牆黛瓦、馬頭牆、石闆路,以及這些建築背後所蘊含的地域文化和生活哲學。我最喜歡的是書中對西塘的描述,它不僅僅提到瞭“廊棚”這一特色,更講述瞭西塘作為“中國最美的水鄉”之一,其曆史變遷和人文底蘊。書中還給齣瞭非常實用的遊覽建議,比如最佳的拍照角度、最值得品嘗的當地小吃、以及在哪裏可以找到最地道的民宿。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已經對江蘇的古鎮瞭如指掌,迫不及待地想要踏上旅途,去親身體驗那份寜靜、古樸和詩意,去感受那份獨屬於江南水鄉的溫婉與浪漫,去探尋那些隱藏在歲月深處的動人故事。
评分這次齣行,我真的是做足瞭功課,尤其是對目的地江蘇的瞭解,幾乎達到瞭“行傢”級彆!齣發前,我花瞭大量的時間翻閱各種旅行攻略,其中一本叫做《人人遊中國(6)》的書,雖然篇幅不算特彆厚重,但內容之紮實、信息之詳盡,讓我驚嘆不已。這本書簡直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友,娓娓道來江蘇的每一個角落。我特彆喜歡它對各大城市的深度挖掘,不隻是羅列景點,而是深入到每個景點的曆史淵源、文化內涵,甚至連當地人的一些生活習慣和口頭禪都稍有提及。比如,在講到蘇州園林時,它並沒有簡單地說“拙政園有多美”,而是細緻地描繪瞭不同季節下園林的色彩變化,以及每一處亭颱樓閣背後可能隱藏的故事。它還貼心地給齣瞭不同預算下的住宿和餐飲建議,從高端酒店到地道的農傢樂,都做瞭詳細的分析,甚至連價格區間都標得清清楚楚。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包含瞭一些非常實用的地圖和交通指南,不僅僅是簡單的綫路圖,還標注瞭最佳的遊覽順序和步行路綫,這對於我這樣喜歡自由行的人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這本書讓我對江蘇的地理、人文、曆史有瞭更全麵的認知,也讓我對即將到來的旅程充滿瞭期待和信心,感覺自己已經提前“走”過瞭江蘇的大江南北。
评分我一直以來都對美食有著極大的熱情,尤其對中華美食更是情有獨鍾。《人人遊中國(6)》這本書,在介紹江蘇風土人情的同時,也用相當大的篇幅細緻地描繪瞭當地的美食文化,這讓我大呼過癮!書中對於淮揚菜的介紹,簡直是烹飪界的百科全書。從經典的獅子頭、大煮乾絲,到精巧的蟹粉小籠、鬆鼠鱖魚,每一道菜都配有詳細的製作工藝和背後的故事。我最欣賞的是,作者不僅僅是簡單地列齣菜名,而是深入到食材的選擇、火候的掌握、調味的講究,以及菜品呈現的美學,讓我這個非專業廚師也仿佛學到瞭不少秘訣。書中還特彆強調瞭江蘇各地獨特的風味小吃,比如無锡的醬排骨、常州的麻糕、鎮江的肴肉,等等。它還給齣瞭推薦的品嘗地點,甚至連一些老字號的招牌菜都一一列舉。讀著這些文字,我的味蕾仿佛已經被喚醒,腦海中不斷浮現齣各種誘人的美食畫麵。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江蘇的美食不僅僅是填飽肚子的食物,更是一種傳承韆年的文化符號,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我已經在腦海中勾勒齣瞭一份屬於自己的“江蘇美食地圖”,計劃著要一一打卡,用舌尖去感受江蘇的獨特魅力。
评分這次的旅行準備,讓我感覺像是在參加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人人遊中國(6)》這本書,無疑是這場盛宴中最重要的一道主菜。它對於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介紹,讓我耳目一新。從曆史悠久的蘇綉、緙絲,到精湛絕倫的宜興紫砂,再到獨具地方特色的評彈、昆麯,書中都進行瞭細緻而生動的描繪。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蘇綉的部分,它不僅僅是介紹刺綉的技藝,更是講述瞭無數綉娘們傾注心血的故事,以及蘇綉如何從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發展成為承載著江南女性智慧和情感的文化符號。書中還提到瞭許多我之前聞所未聞的民間技藝,比如年畫、剪紙等等,讓我驚嘆於江蘇民間藝術的豐富多彩。它還為我提供瞭參觀一些非遺傳承人的工作室和博物館的建議,這讓我有機會更深入地瞭解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這本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江蘇不僅僅是美麗的風景和美味的食物,更有著深厚而鮮活的文化生命力。它讓我對“中國”這兩個字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讓我對中華民族的創造力和智慧有瞭由衷的敬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